曾晨曦,陈 静,王 炎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a.教务处;b.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教育部于2020年5月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如何深入和准确挖掘每门专业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使课程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并最终提升育人实效,正是目前高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对此,以高职“信息素养”课程为例,运用“三个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为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三个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教与学的难点为导向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自2018年开始,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都是“00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00后”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行为与“90后”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以自我为中心、攀比心和嫉妒心重、不喜欢“头衔”、心理承受能力差、喜欢数字化社交等,传统课堂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青年学生求新、求变、求异的现实需求,因此,教师有针对性地展开了专题研究,形成了针对“00后”高职学生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2]。
基于“00后”高职学生特点,在充分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构”、时事热点的“精选”、课堂教学的“学悟”以及实践活动的“致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与学的过程,创新“三个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思政育人主线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与学生共识,润物无声,助力专业(专业群)培养新时代能工巧匠。
在“三个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中,第一个“三”是“三融合”,将专业、素养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第二个“三”是“三感”,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参与感、有获得感和有成就感;第三个“三”是通过“三融三感”打造一个有趣、有用、有效的“三有”课堂,如图1所示。
图1 “三个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信息素养”课程是计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总课时数32,开设在第二学期。
本课程是针对专业岗位群的能力培养要求而开设的。通过课程的教与学,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发现和获取、理解和评价、整合和利用、交流和共享信息的综合技能。学生拥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可以高效、有效且合乎道德地利用信息技术,满足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信息需求,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第二学期正是学生养成专业学习习惯及树立学习目标的关键阶段,此时在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如家国情怀、精诚品质、湖湘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193 个国家发布了《媒体与信息素养策略与战略指南》《教育2030行动框架》等文件,明确指出: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是数字化社会公民的核心素养[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等等,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4]。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5]。《教育部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新时代的“湖湘工匠”[6]。
综合以上信息及要求,结合学校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信息素养”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确定为:满足学生专业学习需求、个人可持续发展需求和就业企业需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大地情怀和精诚品质的新时代湖湘工匠。其知识目标包括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信息辨别、信息检索、信息组织和信息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等;能力目标包括使学生能够具备发现和获取信息、理解和评价信息、整合和利用信息、交流和共享信息的能力等;素质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大地情怀、精诚品质、湖湘工匠精神、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等。
思政教育既要有惊涛骇浪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7]。教学团队经常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教学团队基于“设计思维”EDIPT模型进行了跨界教学改革[8],与学生对象建立同理心,针对目标进行量表测试,用5W1H去调查、采访和体验,去体会学生的感受[9],最终确定了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准则:与学生“共情同乐”。
为了做到“共情同乐”,面向学生做了关于课程思政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接受程度高达85.1%,这说明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并不抗拒,也坚定了教学团队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决心。而关于“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课程思政元素?”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100%选择了“贴近生活”这个答案,就课程原来的教学模块及内容授课而言,符合知识体系架构,但没有做到贴近生活,因此很难打动学生,这就促使本课程必须对课程模块及内容进行重构,才能做到共识。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教学团队按照“贴近生活”的原则进行了大量调研和讨论,在保留信息素养知识、能力点不变的情况下,对教学模块和内容进行了重构。将教学模块重构为工具篇、学习篇、生活篇、工作篇、公益篇,将教学内容全部重构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例如信息设备、系统、软件、信息化学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教学内容重构为工具篇(选购数码产品的秘籍、亲手安装操作系统、让电脑和手机快起来、新技术让你大开眼界),信息辨别、安全、隐私、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等教学内容重构为生活篇(在互联网中保护自己、游戏上瘾的机制、辨别网络虚假信息)等。通过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重构改革,与学生共识才有达成的可能性,课程思政才能取得更好的育人成效。整体教学内容的重构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素养”课程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重构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三个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推行了深度的教学改革,具体如下。
1.三融合。在教与学过程中,准确结合时政要点、时事热点,深入挖掘和融合课程思政点,以课程思政短视频作品为载体进行教学,做到专业、素养和思政元素“三融合”。例如在讲解5G技术时,通过介绍华为的5G技术和播放短视频“有多快?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讲解在互联网中如何保护自己的内容时,通过播放短视频“你担心隐私泄露吗?”等,让学生理解和遵守信息世界中伦理道德;在讲解辨别网络谣言的内容时,播放短视频“慧眼识谣 信息抗疫”,提升学生进行信息甄别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三感。第一感是让学生有“参与感”。每节课都通过课堂问答互动,引发学生共情,在每个关键的思政元素点都有安排课堂讨论与发言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参与感。比如在讲解Python爬虫技术时,展开课堂讨论“爬虫技术的合法性”,再结合短视频“Python爬虫入门到入狱是真的吗?它真的违法吗?”,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法治意识和伦理道德。第二感是让学生有“获得感”。每次上课都有实践环节,课后均有安排“我看、我思、我练、我写”学习活动,比如课后讨论:针对中美贸易争端中发生的华为孟晚舟事件,你有什么看法?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提升了民族自豪感。第三感是让学生有“成就感”。课程设计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深入到社区居民家中了解老年人的数字化需求,联合社区开展“携手夕阳—跨越数字鸿沟”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智能手机应用培训和帮办服务,帮助老年人提升运用智能技术的水平,成功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更加便利幸福的夕阳生活。通过学以致用,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并提升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等能力,老年人非常开心,学生收获很多,成就感满满!
3.三有。一是让课程思政课堂变得“有趣”。如何有趣?根据游戏心理学相关理论,从“控制力、回报度、多巴胺”3个关键词入手,自主开发了“学习&游戏竞技场系统”(含学思记录台、作品展示间、积分排行榜、PK竞技场、盲盒抽奖等),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开发了“趣学抽答系统”,有趣的同时能防止浑水摸鱼;开发了“学习互动奖惩系统”,让学习有趣且有回报。整个教学过程开心快乐,真正做到了与学生“共情同乐”,通过“亲其师,信其道”,实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二是让课程思政课堂变得“有用”。如何有用,抓住“共情”这个关键点展开工作,广泛开展学情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课程模块和内容进行“贴近生活”的重构,抓住学生喜欢图片和短视频的学习特征,制作了精彩纷呈的PPT和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的短视频39个,站在共情的角度为课程思政的有用做“加法”。结果证明,学生对于这样的课程思政改革非常认可,对融合课程思政点的育人素材喜欢程度高达91.5%。三是让课程思政课堂变得“有效”。在考核评价方面,同样做到了三融合,以课程设计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团队的“跨界融合”背景,依托自主开发的信息化学习系统,做到了课程思政融合点可评可测,有效落实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地。在经历了课程的学习过程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有益的转变,如2020级的学生参加携手夕阳主题活动后,对于“大地情怀”有了更深的体会,班级全员主动注册了湖南省青年志愿者,利用专业所学进行志愿服务,在成长和奉献的同时也体现了人生价值。“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从单一的专业维度评价转变为融合课程思政的“多维度、多主体的学习效果评价”,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在过程、作品、活动评价中都将课程思政点有机融入了整体评价体系中,力争做到润物无声。
评价内容对应教学单位,评价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素养、团队合作、精诚品质、工匠精神等,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辅导员、企业工程师、课程实践服务对象、社区工作人员等。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优化评价手段,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法进行,既有客观(自动)评价,也有主观评价,真正把学生日常表现、参与项目和实践活动的情况纳入到评价范围中,注重专业学习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项目和实践性活动评价,更注重课程思政成效评价,既提高了评价效率,也提升了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通过“三个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学生从“不学就不及格”,变成了“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学生的教学评价打分为平均9.6分,72%的学生给予了满分10分的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团队还创建了以传播和践行身边正能量短视频为主的微信公众号“心益正能量”平台,入驻了中国最大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易班”,发布身边正能量短视频500多条,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目前浏览量已经超过了10万。
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携手夕阳—跨越数字鸿沟”也获得了红网、百度、搜狐、新浪、网易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当天就登上了红网的头条推荐,1小时浏览量高达3.9万人次。而参与活动的爷爷奶奶们,对学生们的表现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让教师团队备受鼓舞,让学生获得感爆棚,课程思政成效显著。
总的来说,“三个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深入研究学情,将思政元素贴近生活,实现了与学生共情同乐,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是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在“大思政课”的背景下,高职进行全面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如何进行课程内容重构、如何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如何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势必需要教师认真梳理所教授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积极响应课程思政的有关要求,创新或改进与所授课程相适配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