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顺,刘志新,苏本玉,杨海燕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1]。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始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课程内容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2]。近年来,多位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加强高校劳动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树立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优良的劳动品德、驾驭必备的劳动知识技能,为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3]。劳动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科学设计、妥善组织和合理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5]。此外,《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
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于通过一定的劳动实践,重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本质上,劳动是一种生产性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行为,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6]。为此,广义地,可以认为“德智体美”等一切教育活动都可以视为劳动教育的一部分,也即教育在本质上就含有劳动的意涵。劳动教育存在于国民教育的小、中、大学各个阶段,就高校劳动教育而言,必须关照高等教育内容、高等教育对象和高等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开展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符合高校组织特性、符合高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劳动教育[7]。
伯顿·R.卡拉克认为:“高等教育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机构。”[8]布鲁贝克认为:“高深知识极为处于已知和未知之间的交界处,或虽然已知,但太过深奥,常人的才智难于理解的知识。”[9]可见,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考虑高等教育内容的特性,不同于其他层次和阶段的劳动教育,做到学术性、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统一,但又要区别于传统高校的专业实践课程教育,强调正确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做到劳动技术教育和劳动品德教育并举。
在《意见》和《纲要》印发之前,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更多的是将实践课程作为劳动教育中的“具体劳动”的一部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劳动教育中的“劳动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如何开展好高校劳动教育,建设好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应当首先正确厘清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特征,紧扣《意见》和《纲要》关于劳动教育的精神,开展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
近年来,已有诸多高校逐步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在实践过程中主要表现出如下现状和特征[10-13]。
首先,思想上对高校劳动教育内涵与目标认识存在偏差。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培养掌握高等知识和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其本身就蕴含了劳动教育的“劳动技能”教育。例如,高校中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有大量的专业和社会实践课程,这些都属于劳动教育的“劳动技能”教育。此外,当前课程思政贯穿所有理论和实践课程中,也将积极的劳动价值观作为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劳动品德”教育。因此,实际上,高校的劳动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融合式教育,对劳动教育的独立性较为淡化。
其次,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并不健全。在大学阶段,学生接受的“劳动技术”教育并不匮乏,但接受的“劳动品德”教育十分欠缺。例如,在大学阶段,由于社会的分工更加精细化,校园管理更接近社会,当前大学生几乎不用轮班值日打扫教室或校园卫生,导致学生较少主动从事公共劳动服务,甚至连自己宿舍卫生的打扫也不甚积极,这实际上对学生的劳动观产生了一定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是高级知识分子,不需要开展普通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甚至出现潜意识看不起从事底层劳动的劳动者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会促使一部分学生积极增强专业本领,立志将来从事更高级别的劳动(脑力劳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也算是有其正面作用。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这种不认同劳动光荣、不想劳动和不会劳动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价值观是极不健全的。
再者,劳动教育的“劳动”载体较为单一。“劳动”载体的多元化是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的重要基础。广义上的“劳动”是多元化的,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中,虽然不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体现,但“普通劳动”较为匮乏。诚然,我们不应该把劳动分为“高级劳动”和“低级劳动”,但现实社会确实存在不同层次的劳动。一般地,人们都比较容易追求从事“高级劳动”,对“低级劳动”具有排斥性。为此,作者认为在劳动教育中,可将劳动分为“特殊劳动”和“普通劳动”。大学培养体系中,一般的传统实践课程,更多的是“特殊劳动”的体现,“普通劳动”的内容较少。
最后,高校劳动教育制度不完善。目前,尽管有不少高校已经开展劳动教育,其形式具有多样性,但相关组织、管理和评价制度并不完善,仍然处于探索研究过程中。《纲要》中明确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四条途径,包括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可见,不同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下,其组织、管理和评价方法必定有所差异。随着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将“劳动教育必修课或必修课程中劳动教育模块学时总数≥32学时”作为重要评估指标[14],大部分本科院校可能将劳动教育开设为独立课程作为主要实施路径。为此,构建和完善独立的劳动教育课程组织、管理和评价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千余所高校中,具有不少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其学科专业设置的行业性非常突出,其人才培养也具有较强的行业指向性[15]。例如以地矿油为特色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其特色专业基本属于艰苦行业,特有的工作环境要求学生具备全面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长期而持续地工作。
以地矿油高校为例,其特色专业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属于“艰苦行业”,如地质学、矿业工程、安全工程、石油工程、测绘工程等。这些学科专业的学生无论在校时还是毕业后都需要在野外、油田、矿井等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学习专业知识,认识、记忆各种不同的岩石,需要沉下心来踏实地读书;野外地质实习需要良好的耐力与体力;每一个地矿油工作者身上都闪耀着韧性、耐力、肯吃苦、肯低头的精神。
为了培养地矿油类学生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事业。地矿油类高校承担着对这些学科专业的学生的劳动教育价值观正确引导的责任。因此,这些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均包含了大量的野外实践和实习教学内容,学习场地包括百米埋深的矿井中和毫无人烟的高山大漠,其劳动教育属性相比其他专业更高。这些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毕业工作后大都具备全面且完整的劳动价值观,能够坚持在艰苦的一线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劳动的开展必须包括劳动对象、劳动内容和劳动方法三要素。针对行业特色鲜明学科专业的学生劳动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劳动三要素,针对特定的劳动对象,设置特定的劳动内容,采用特定的劳动方法,实现特定的劳动价值观塑造。如上述对地矿油专业培养特点所描述,这些专业实践性强、劳动属性突出,具有丰富的劳动教育载体。
长期以来,这类专业学生的劳动教育基本上达到了“特殊劳动”和“普通劳动”“劳动技术”和“劳动品德”教育的有机融合。为了更好地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评估,开展具有独立性劳动教育课也十分必要。笔者认为,地矿油特色专业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本学科专业学生,要区别于专业实践课,突出劳动教育的德育教育,避免走形式的问题;其次,在利用专业特色,打造适合其他不同专业的全校性劳动教育公共课时,应当重点考虑趣味性和劳动性。
为响应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中重视劳动教育的号召,认真履行《意见》和《纲要》关于劳动教育的规定,积极探索了以地球物理学专业为依托的地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实践。
地球物理学专业特点及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好学力行、求是创新,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地质、计算机等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地球物理资料采集、资料处理和资料解译等工作能力的,能够引领科技创新、行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培养目标,其目的是培养与地球物理学专业特点相匹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
根据地球物理学专业特点,其培养目标中包括要求学生具有从事地球物理资料采集的能力,这属于野外作业工作,其劳动属性突出。因此,在独立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充分依托地球物理数据野外采集工作,区别于专业实践训练,重新构建课程内容,增强课程趣味性,突出劳动教育的“劳动技术”和“劳动品德”属性,体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
在实践过程中,建立了以具体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为基础的劳动教育课程。例如,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地球所发生的地震的机理、现象和影响都有学习,但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地震科技工作是如何实现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的,也很难理解地震预报为什么是世界性难题,其究竟难在什么地方。为此,建立了“地震动监测”劳动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流动地震仪观测设计;地震仪埋设;地震仪数据实时监测;地震动事件分析。课程组织实施根据选课学生人数,随机分成多组,每组学生选出组长1名,负责一个地震仪的埋设和数据导出工作,数据分析由老师提供分析程序,现场实时分析地震动事件属性,定位微振动事件位置,计算微震动强度等。
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利用地震动信号,通过一定算法,分析反演出地震仪布设区地下地层结构信息。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内部结构信息是如何知道的?深埋数千米以下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如何找到的?城市道路地下空洞等灾害隐患是如何排除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劳动教育课的核心是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因此,通过让学生亲自设计地震观测网,奔赴复杂地形条件地区布设地震仪,克服环境恶劣、体力和脑力劳动强度大的困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愿意劳动、和谐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观。
随着本科专业评估指标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纳入,独立开展劳动教育课的实施路径将被更多地采用。为此,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不应当放弃专业性,以简单狭义的“体力劳动”或“简单劳动”作为课程主要内容。同时,也应避免直接将实践类课程变相作为劳动教育课程,而应重新设计课程内容,不能把劳动教育混同劳动技术教育,要突出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和劳动伦理品德的培养。因此,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应完全分割,应做到有效融合,才更加符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可以预见,行业特色鲜明高校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具有良好的教学资源基础,具备打造精品劳动教育课程的显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