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敏
“班级公约”是同一個班级内的幼儿共同默认的办事规则,对幼儿的言行举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伴交往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顺利开展一日生活的基本条件。基于“班级公约”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可引导幼儿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打造一个和谐、融洽、团结的班集体,这无论是对于幼儿的个人发展,抑或是对于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均有现实意义。本文我们主要讨论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班级公约”对培养同伴交往能力的作用,通过“谈话导入、师幼合作、组织探讨、协商配合”等实践策略,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童年。
善于交往、乐于交友,是幼儿拥有良好人格特征的重要标志,然而对于一部分幼儿而言,人际关系却是影响他们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幼儿只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善于、不喜欢与他人交际,长此以往导致交往能力缺乏。教师需巧妙发挥“班级公约”的作用,引导幼儿学会交往、在同伴交往中收获快乐。
1 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1.1 尚未形成正确交往意识
拥有正确的同伴交往意识时,幼儿便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如何获取同伴对自己的好感,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在一日生活中结交更多的好朋友。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家长也忽略了向幼儿传授交往技巧,因此大部分幼儿尚未形成正确的交往意识,单纯从个人喜好、习惯出发,与身边的伙伴进行交往。但这种“原始”的想法对于其他幼儿而言,却可能是一种攻击性行为,会在无形间给对方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幼儿感受到“恶意”后,便主动放弃与同伴交往的想法。
1.2 较为缺乏同伴交往技巧
真正的朋友必然是心意相通、趣味相投的,在彼此心有灵犀的情况下,双方的感情才会更加深厚、友谊才能更加长久。能成为彼此的好伙伴、好朋友,幼儿必然得掌握同伴交往的技巧,例如在游戏和生活中要相互谦让,多聆听对方的意见与建议,或者在困难时刻主动施以援手为其提供帮助。但长期在“温室”环境下长大的新时代幼儿,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没能从同伴的角度考虑,没能做到主动尊重对方。由于缺乏同伴交往的基本技巧,也让一些幼儿结交不到知心好友。
2 “班级公约”对提升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作用
2.1 指导掌握交往策略
“班级公约”中明确记录了关于同伴交往的具体方法,在幼儿们正式开始人际交往前,教师引导其认识公约、了解公约,在熟悉规则的前提下,再尝试运用规则与周边的伙伴相互交往,可让幼儿看到明显成果:同伴间的矛盾减少了,彼此间的关系亲密了,在幼儿园的朋友也更多了。初步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幼儿便能自主尝试利用“班级公约”解决交往中的问题,在“班级公约”的指导之下,久而久之幼儿便能掌握更多直接、有效的同伴交往策略。
2.2 增进同伴群体友谊
融入同伴群体中的幼儿,在园内才能找到归属感,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学习、生活。基于“班级公约”指导幼儿进行同伴交往,在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后,幼儿就知道:如何做才能让他人欣然接受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周围的伙伴欢迎。在“班级公约”的指导之下,幼儿不断约束自己、尝试着与伙伴相处,天长日久便能增进同伴群体的友谊,让其产生被同伴需要的满足感,如此一来幼儿们便爱上了园内的生活。
3 基于“班级公约”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有效策略
3.1 谈话导入,话说公约,培养正确交往意识
(1)师幼谈话,正确认识公约促进交往
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师幼交谈中能发表简单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基于“班级公约”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时,我们可以以谈话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带领幼儿们一起来说一说“公约”,让其初步认识到与人交际、开展一日生活,需要遵守俗成的约定,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交往意识,懂得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将孩子们培养成“守规矩、讲道理”的人,如此一来才有机会在园内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孩子们,你们觉得怎么做才能交到好朋友呢?”我们结合本次主题设定,向幼儿抛出了问题并期待收到他们的答案。问题一出幼儿们先是一愣,但很快便开启了思考模式,悠然挠着脑袋、忽闪着大眼睛独自沉思起来,天天则跟身边的伙伴展开了讨论。每一名幼儿都认真思索着答案,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小朋友举手示意表示想要回答问题。这一次我们先选择了小宇,只见他快速站起来,很自信地回答道,要尊重别人才能交到朋友;乐琪认为,要主动跟别人多聊天,才能找到好朋友;舒雅说,妈妈告诉她要懂得分享,就能交到好朋友。我们结合大家的发言趁机补充:“相互尊重、乐于分享、主动沟通,就能帮助我们多交朋友哦,刚好我们的‘班级公约也是这样规定的呢。”在谈话活动中幼儿们初步了解了“班级公约”的内容,在相互探讨中幼儿们形成了正确交往的意识,在潜移默化间孩子们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懂得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相互礼让,才能让他人喜欢自己。
鉴于此阶段的幼儿已初步形成语言沟通能力,我们可以利用谈话导入环节打开幼儿的话匣子,允许他们在班级内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对于同伴交往的观点,在言语交流中可让全班幼儿形成正确的交往意识。此时我们结合幼儿的发言积极总结,也能让他们初步了解“交友有原则”是“班级公约”的重要内容。
(2)同伴谈话,基于公约深入理解交往
幼儿在同伴群体中拥有平等的地位,加之在关系较为亲密、性格友善的同伴面前,他们更放得开自己,能主动与伙伴们畅所欲言,在沟通、交流中可提升幼儿的交际能力、活动能力,让其爱上语言表达、掌握表达技巧。因此我们需为广大幼儿创设一个同伴谈话的机会,让他们在畅谈中深入理解什么是“交往”,并且学会有针对性地结交朋友。
“小朋友们,你们认为什么是交往?交往跟公约有什么关系?有了答案后把你的想法告诉给伙伴吧。”同伴谈话活动开始前,我们结合主题提出了符合幼儿认知水平,且便于同伴群体相互讨论的问题。起初大家根据问题认真思考,约5分钟后原本安静的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每一名幼儿都积极地与小组的伙伴讨论着,心悦大声地说:“我觉得交往就是找到跟自己性格一样的人,再和他做朋友”;张琪抠了抠脑袋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交往是找一个能遵守公约,并且一起玩耍的人”;乐瑶觉得,交往应该是找个优点多的、能遵守公约的人,然后在和他相处的时候多学他的优点。
组织幼儿群體相互谈话,认真思考在“班级公约”的约束下“交往”是什么?思考在一日生活中应该要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在帮助幼儿明确交往原则的同时,也促使幼儿们积极遵守公约办事,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3.2 师幼合作,制订公约,建立同伴交往规则
(1)师幼合作,建立公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激发、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健康成长。在已初步了解“班级公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结合“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主题,继续带领幼儿们一起制作有本班级特色的公约,通过师幼探讨发表言论、以图文结合进行记录的手段,建立起符合本班学情的“同伴交往规则”,以便在后期为幼儿的交往行为做出指导,帮助幼儿在园内结交好友、提升一日生活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朋友与朋友之间的相处,也要遵守一些规则,这样你们的友谊才能更长久。”我们利用语言启发幼儿,让其掌握交友之道。接下来我们继续补充,“今天你们跟老师一起制订交朋友的公约好不好?”听到这里感受到被尊重、拥有主动权的幼儿们很高兴地鼓掌、跳跃起来,看得出来他们都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接下来便是幼儿畅所欲言自由发表观点的时间,大家先在组内进行讨论,最后我们随机抽选幼儿,询问其制订的公约是怎样的,与此同时我们还需针对其发表的言论进行完善、补充、记录。大约10分钟过后大家的意见纷纷“新鲜出炉”了。伊曼争着做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她认为,在同伴交往时要经常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诺诺认为,和伙伴玩游戏的时候要遵守游戏规则,这样能避免一些矛盾;子琦说,不能朝伙伴大声叫,这样很没礼貌。我们一边聆听幼儿的观点,一边使用电子白板,以简单文字+图片结合的方式及时记录下大家制定的“班级公约”,并将文件保存下来。活动的尾声我们带着幼儿宣读新制定的公约,帮助他们再次明确同伴交往规则,现场的每一位幼儿都表现得非常认真。
幼儿是班级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制订“班级公约”能促进同伴相互交往,幼儿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带动他们一起制订班级公约,培养他们班级建设意识的同时,也让幼儿在参与中掌握同伴交往的基本规则,如此一来可有效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
(2)同伴交往,试行公约
俗话说:“无规矩则不成方圆。”此道理亦同样适用于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建立规则、公约促进幼儿进行交往固然重要,但检验规则的可行性、发现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发现问题才能纠正问题,纠正问题才能促进同伴交往,从而让幼儿快乐地参与到一日生活中。班级公约初步建立后,我们应当积极试行公约、检验效果。
“小朋友们,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如果在玩耍时发现伙伴或自己不守规矩,就用公约提醒他或自己吧。”我们也希望借助于这个小要求,检验“班级公约”的试行效果。接下来我们便巡视并记录所看到的现象:紫悠和伙伴堆沙的时候不小心碰撞了对方,反应过来的紫悠立马用“对不起、请原谅”等文明语向对方道歉;乐乐想多玩几次滑梯,所以总是做出插队的举动,虽然被周围的伙伴提醒了很多次,他还是假装没听见的样子;佩奇因为和伙伴因观点不同吵起来了,伙伴用“班级公约”提醒她此时要安静下来,正在气头上的她选择了置之不理。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鲜出炉的“班级公约”是否能真正促进幼儿进行同伴交往,公约之中是否还存在缺漏,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真正同伴交往活动中进行验证、用心观察幼儿的各项表现,才能收到最真实的答案。
3.3 组织探讨,利用公约,纠正同伴交往问题
(1)同伴讨论,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引导幼儿真正认识到自己与伙伴相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看到自己或者周围的小伙伴身上尚且存在的缺点,才能引起他们的警觉。班级公约试行之后,需及时组织幼儿进行反思、反馈,由他们主动发现并说出交往中的各种问题,此时我们要基于现状循循善诱,进一步引导幼儿们尝试着尽己所能解决当下的困难。
“小朋友们,在之前的自由活动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或者小伙伴的问题呢?”我们利用问题启发幼儿进行反思。话音刚落,幼儿们便迫不及待地给出了答案,有的说跟他们一起玩的小伙伴很倔强,根本就不遵守“班级公约”;有的认为自己一旦冲动起来就很难自控,只想发泄不好的情绪,不想遵守大家的约定;有的甚至看到伙伴当着大家的面违反公约,也不听其他人的劝阻。在一场小小的讨论活动中,幼儿们发现原来不只是自己,其他人也遇到了很多相似的问题。幼儿在热烈地讨论,笔者则在一旁认真聆听,并记录下大家发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引导幼儿发现并质疑当下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激发幼儿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现存问题才能给作为教师的我们找到接下来的教学方向,给幼儿做出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2)践行公约,解决问题
制订公约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本班级的俗成约定约束幼儿的言行举止,让他们努力遵守文明、和谐、有礼等约定,指导幼儿运用公约解决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增进同伴群体之间的感情,从而建设一个有生机有活力、健康文明的班集体,促使广大幼儿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下协调发展,逐渐成为有素质、守礼仪的好孩子。因此,公约制订任务完成后,我们还需积极组织幼儿探讨如何正确利用公约,以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有规矩才能好办事。孩子们,你们说一说在哪些方面可以用到班级公约?”由于问题难度不太大,简单思索一番过后幼儿们便有了答案。熙熙说,跟伙伴有矛盾时可以用到公约处理矛盾;洛奇说,有人不遵守游戏规则时,可以用公约提醒他们;丫丫大声地回答,有小朋友用不文明的语言时,可以用到公约……活动现场的每一名幼儿都有话可说,大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自信地分享着自己对于“什么样的场合可以用到公约”的观点,幼儿的参与率较高。我们在认真聆听幼儿发言的同时,也趁机补充意见,“如果你的伙伴和你有矛盾、说话不文明、不尊重你的时候,都可以使用‘班级公约来提醒他”。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之中,大家都收获了很宝贵的知识。从幼儿们逐渐展露的笑颜中不难看出,孩子们已经明确了“班级公约”的使用方向,初步掌握了解决同伴交往问题的方法,相信孩子们很快就能结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开启精彩纷呈的幼儿园生活了。
“无规矩则不成方圆”,制订并实施同伴交往公约,能提升幼儿的交友质量,让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在相互探讨、交流的过程中,能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班级公约的使用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利用公约解决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增进同伴群体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在幼儿园内找到归属感、提高一日生活的整体质量。
3.4 协商配合,遵守公约,促进同伴交往发展
(1)引导协商,见证成长
幼儿交往中的问题可大可小,若注重引导其正确解决,可为幼儿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伴群体间协商配合,共同遵守曾经一起制订的“班级公约”,大家按照约定办事,不仅能减少游戏和生活中的矛盾,还能让彼此之间和谐相处,获得一份难能可贵的友谊,这对于一日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均有正面影响。班级公约一旦制订完成,我们就需引导幼儿主动遵守约定,尝试着利用公约解决交往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同伴交往的发展。
为了验证班级公约的使用效果,我们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协商配合,尝试着共同遵守当初的约定,而我们则在活动现场巡视,发现孩子们在班级公约运用中的问题,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在巡视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与之前相比较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家逐渐学会了利用公约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悠然与乐菡在游戏时发生了争执,性格比较强势的乐菡率先向悠然发了脾气,过了一会儿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于是找了个恰当的机会主动跟悠然说了自己刚刚做得不对,并协商着下次再犯要如何处理,没多久俩人又重归于好了。看到乐菡能主动遵守公约,笔者当即就给予了表扬。琪琪和熙熙在开展“建造城堡”的游戏之前,相互商量游戏对策、共同确定建造城堡的方法,由于他俩能做到尊重彼此,所以整个沟通过程比较顺畅,最终两人密切合作建起了大家都满意的“城堡”,他们俩的作品得到了周围小伙伴的大力赞扬,而且通过这次的合作他们俩的感情更深厚了。幼儿之间共同配合,遵守公约,提高了自身的同伴交往能力,在幼儿园里结交了更多心意相通的好朋友,也提高了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质量。
结交朋友有妙招!只有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与他人相处,才能找到志趣相投、意见相同的朋友。引导幼儿学会相互协商解决问题、共同配合遵守班级公约,孩子们便掌握了交友的密码,能顺利地在游戏与生活中与身边的伙伴们打交道,并且因为得当的言行举止而受到伙伴的喜欢,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获得一份或多份珍贵的友谊,这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巨大财富。
(2)及时鼓励,促进交往
恰到好处的激励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学会主动利用班级公约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尝试着尊重身边的小伙伴,并努力和他们成为亲密的朋友。当幼儿有良好的表现时,我们应及时给予鼓励,让幼儿感受来自我们的肯定与信任,促进他们与同伴群体相互交往,帮助其在幼儿阶段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老师刚刚看到紫悠主动跟朋友道歉了;丁丁学会了谦让小伙伴;优优学会了用公约提醒伙伴和自己,这些小朋友都做得很棒呢!”笔者毫不吝啬地夸奖了表现良好的幼儿,被表扬的小朋友喜滋滋的,而其他未能得到表扬的幼儿为了得到我们的肯定,也积极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原本比较暴躁的贺函在游戏中努力克制自己的脾气,尽量不与同伴发生争执;有些胆小的丫丫也主动与旁边的小伙伴交谈了,在语言交流中她又重新展露了笑颜;梓涵终于会因为自己不守规矩的行为,主动跟朋友们道歉了。在潜移默化间大家都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幼儿喜欢按照自己的天性办事,在同伴交往中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处理双方的矛盾,他们的行为方式可能与“班级公约”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我们能从幼儿乐于聆听表扬话语的特点出发,适当进行语言性的鼓励,让幼儿学会尊重、理解自己的小伙伴,提高孩子們的同伴交往质量。
4 结语
同伴交往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幼儿实现社会化目标的重要手段,与同伴的相处情况直接关乎孩子们是否能茁壮成长。幼儿在相互交往中能够不断增进彼此的感情,有利于幼儿共同解决日常活动中遇到的困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间的同伴交往有这样的描述,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促进他们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需积极借助于“班级公约”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促进孩子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以实现全方位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