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于教育体系的完善

2023-12-07 04:35杜晓雯
知识文库 2023年22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体系

杜晓雯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性事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性、结构性的社会存在,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综合生成的结果。为实现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就应当首先解决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明确马克思关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与立场,以马克思教育思想为指导完善构建教育体系。只有解决了教育体系中不够完善的问题,才能解决其他相关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问题,从而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系统地解释了“什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重要问题。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会上还指出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而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需要教育体系完整构建为奠基,教育体系的完善是保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良好发展的基础之一。

1 教育体系的背景与内容

1.1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提出

2016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召开。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会议主题首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提到“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思想的武器,更具有实践的价值意义;不仅仅能够做到“解释世界”,我们更加应该去应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去“改变世界”。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兼具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实践性,才能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才能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

会上还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等等。在教育体系的问题上,会上明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这句话中简单明了地指出了我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两个问题:第一是教育体系中缺乏培训机制和习得知识的训练与应用;第二是在人才培养上不够完善。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性事业,为实现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就应当首先解决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解决了教育体系中不够完善的问题,才能解决其他相关的學科体系、学术体系的问题,从而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1.2 教育体系的背景

自清朝末期建立新的学制以来,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完整的学制,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形成了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课堂教育与远程教育并存等层次、类别与形式多样的教育格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教育十分落后,当时教育体系比较单一,主要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比重较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教育结构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主要特点是:第一,基础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由过去的只是面对少数人的教育转为面对大众的教育,基础教育的人数规模和普及程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基础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首先从数量上的增长到逐步全面普及的发展过程。到2000年,全国94%以上人口地区普及了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全国85%左右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十分薄弱的状况,整体国民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也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状态。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急需大量职业技术人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借鉴了工业发展较为发达的苏联的经验,大力兴办和发展中等技工院校,并用中等专业学校涵盖技术、师范、医疗等领域。到了20世纪,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中等职业院校的在校生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人数;第三,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大学的历史较短,我国通过持续扩大招生的方式使高校实现了数量上的增长,高校发展十分迅速。2003年中国的高校包括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达到了两千多所,在校人数达到一千九百多万人,是1998年在校人数的三倍多。除了普通高校外,我国还发展了函授、夜大、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教育形式;第四,民办教育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00年,我国各类民办学校及教育机构达到了9938所,民办教育的发展不仅是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重要战略对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在我国建立多样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体系和发展机制。

1.3 教育体系的内涵

“教育”的概念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目前,我国对“教育”的内涵的理解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教育体系显示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水平,它的发展是和经济、科技、政治等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及各种形式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衔接而构成的整体。”教育体系覆盖普通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公办教育体系与私立教育体系、学校教育体系与继续教育体系。严格意义来说,教育体系是指互相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整体性、教育大系统中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广义上是指除了教育结构体系之外的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教育科研体系、课程教材体系、人才预测体系、经费筹措体系等等;狭义上来说仅仅是表示教育结构体系。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性、结构性的社会存在。教育体系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综合生成的结果,教育体系越发达,教育管理体制就越多样,管理体制越有活力,教育体系就越健全。

按照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体系可以分成学校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两类。学校教育体系以全日制的学生为主,继续教育体系以参加工作的成年人为主。学校的教育体系特点包括四点:一是专门化,表现为专门的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二是制度化,表现为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三是目的性,表现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明确、统一、稳定;四是一定基础性,表现为基础教育、普通教育和通识教育。与学校教育体系相比,继续教育体系的构成相对复杂,呈现出培养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形式多样、条块管理的特点,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建构了以岗位为重点,由业务部门、行业主导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探索了城乡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了多元化的社会培训机构网络。

1.4 教育体系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在层次衔接上,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在于培养目标和课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均是以普通初中教育为基础的,因内容上做到了统一设计,此衔接在目标和内容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后的层次衔接存在着培养目标需递进和教育内容需深化的问题。目前各个国家都在提倡终身教育理念,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来说,缺少了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教育各个子系统的封闭性上。终身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发展的连续性、开放性,要求将个体的学习视为伴随一生的过程,终身教育体系的设计要保障个体学习的自由,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通道,使其可以多次离开或进入教育体系进行学习。终身教育要求将整个教育体系视为一个整体,要用综合统一的思想来设计教育体系,而我国的教育体系的设计和运行目前存在着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培养内容断层的情况,尤其是高中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之间的教学知识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进入到大学之前,学生往往难以接触专业学习知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存在断层和重复等问题。

第二,缺乏培训机制和习得知识的训练与应用。从宏观上看,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政府通过教育制度创新和公共政策设计,能够使人力资源开发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从而针对性地提高全体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从微观上看,教育能够改变劳动者的命运,可以使得劳动者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劳动能力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然而我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产业结构不相匹配的教育,缺少市场的认可和接纳,不仅仅直接损害了教育促进就业的结果,并且由于错配了公共资源,造成了资源的低效率使用,还会占用就业的公共资源。深层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体制的同质性强,创新能力不足,相比较国外的学历教育机构而言,我国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不足,学生习得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在与就业接轨的学历教育中,缺少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历教育中的教育培训能力建设也相对滞后,也缺少组织学生实习的管理机制,而就业单位往往对工作经验相对看中,间接导致了就业难、就业后需要再培训、就业单位资源浪费的问题。

第三,人才培养上不够完善。目前我国教育形式多元化,扩招带来了人才的“产业化”,使得人才的培养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在2022年已经攀升到前所未有的1076万人,比2020年增长了100万人。2022年研究生考试的报考人数达到了457万,同比增长85万,调查显示,考研人群中超过半数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2022年我国博士人数已经超过了55万人,中国已经成了博士生产大国,但是博士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如此批量化的生产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压力,难以形成教育多层化、知识结构多维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较为单一,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方式上、教学的评判上都没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这种模式过于整齐划一,没有体现出各个高校的办学特色,盲目培养。在提倡全面发展的同时,忽视了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即便是在高校中,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多在于记忆与模仿,而不是创新与创造。

第四,教育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教育资源的共享对教育各子系统的衔接起到了支撑作用。在健全的教育体系范围内,教育资源的共享小范围内主要体现在院校之间,大范围内体现在区域之间,但是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资源无论是院校之间还是区域之间,共享的程度相对较低。在当前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建设技术与标准不统一,教育资源共享困难,资源整合成本高。由于缺乏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教育资源建设的主体往往忽视或者不愿意进行资源共享。导致教育体系中的子系统各自独立,形成资源孤岛,降低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由于上述原因,曾经花费巨大、耗时费力建立的教学资源库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情况不太乐观,很大一部分教育管理者、教师对教育资源及平台的认知和理解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资源的使用还处于较低水平。

2 完善教育体系的构建

对于当前中国的教育体系的发展状况,未来的教育体系的变革面临着科技革命和思想文化渗透的双重挑战。明确马克思关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与立场,以马克思教育思想为指导完善构建教育体系。

第一,以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教育体系间的良好衔接与沟通。从教育思想史上看,断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设定了某种根本的思想与观念作为依据。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表明了人的地位的重要性,認识人的全面发展,确立合理的道德观念,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进步。马克思解决了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即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为人的思想观念的革新认识论找到本体论。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原则,建设终身学习型的教育体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得各个阶段的教育内部完善的同时,相互间的衔接更加紧密,促进良好的发展机制,坚持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建立好各个学制、各个阶段之前的交叉桥梁。

第二,加强研究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尺度与标准,完善学历教育。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与社会互动中不断地生成过程,因此对此的评价尺度不是绝对的标准,也不是抽象的标准,而是取决于人与自然、人与历史能否和谐统一。”受教育者在处理与周围世界的交往关系中体现着主体性就成为评价的价值取向,受教育者的社会化是否成熟就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在学历教育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自我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关注学生的兴趣,开展多项实践活动,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使得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更迅速地熟练工作,减少资源浪费,得到知识应用的最大化。

第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在学识上的教育问题,从微观上来说,要改善人的心理世界,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帮助人们确立理想与信念,提高人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从宏观上来说,重要的是要创造有利于展现人的主体力量的社会环境与社会运行的机制,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真正使得个体成为社会的主人。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前进方向是整个人类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多样性、有创造力的人才发展才能促进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这也是教育体系最主要的社會功能。

3 完善教育体系构建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

教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有目的地增进人类的知识技能,会影响人们的道德规范,无论是有组织的还是系统的,是在学校中的、还是在社会上进行的,都是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类为了生活,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制造劳动工具和使用劳动工具来进行生产,在这一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类积累了自身生存和生活延续的经验,而人类为了传承这种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教会下一代去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就在这样的劳动生产中产生了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在按着社会与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着被教育者的意识和行为,培养他们一定的信念与道德行为等等。任何社会,对新生代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是人类与社会延续、发展的必要存在,这样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都是属于永恒的范畴。

人们在社会生产当中建立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在社会沿袭的过程中,教育的作用举足轻重。教育的职责之一便是传播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培养具有一定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人,教育是维护一定生产关系的手段。在当今中国着重发展生产力的形势下,教育的社会职能更加重要,它承载着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任务,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系有着长足的发展与巨大的变化,在我国当前的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快完善教育体系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的主题思想体现了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迫切期待,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美好期望,也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刻关怀与支持,凝结了我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展的新思想、新体悟,具有时代性与战略性。要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体系,就需要完善教育体系发挥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尊重知识与人才,培养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完善教育体系的指导地位,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学术方向,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的根本保证。

总之,面对创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挑战,在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精华的同时,一是要发挥教育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完善教育体系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当今教育问题的命脉,利用完善的教育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JJKH20210125SZ)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体系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社会科学总论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