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毅 等
田海涛 陈红 黄永光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自2009年起,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有特色。在产教融合改革方面,基于目前国内外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研究和实践等基础调研现状分析,开展了基于服务产业结构的具有“广西建院”特色的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的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背景与问题分析
自住建部令第51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颁布以来,对于建设过程中的消防领域的设计、施工、查验等方面的工作职能有了更明确、更专业的落地。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也于2021年起,将专业名称修改为“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也就是说,在建筑消防产业结构变革下,产教融合培养成了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育人的最佳模式,也是适应产业改革的战略选择。
1.1 教育维度上对建筑消防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第一批入选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的高职院校,在面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要举措和职业教育建设方面,必须进入到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更为宏大的层面,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作为全国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第一批开设的高校之一,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双高”建设优势和资源,不仅仅只单纯地考量专业和办学的发展水平,更要将育人的重点置于扎根于服务社会、服务产业,注重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和建设,对推动区域重点产业、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度、适应性,衔接好智慧建筑消防科技发展趋势,搭建好建设过程消防领域市场需求的支撑度,提高带动贫困地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贡献度。
在国家提出并实施的重大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中,在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智慧消防的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发展,行业内发展需求迅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智慧消防对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人才的教育和人才输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标志着以智慧消防为主题的高职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2 产业和行业维度上对建筑消防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
虽在很多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而积极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推动下,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日益深入,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针对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内容仍然一片空白,并且还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岗位胜任力不强。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在原构建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性为主,然而实践性课程缺乏。在目前高职扩招后,生源类型明显增加的背景下,在客观上造成了生源之间的异质性,在实习就业阶段这种异质性尤其明显,但由于培养的前半段未能适应性地调整不同生源的培养模式,在生源质量、水平、层次等方面更是没有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另外,关于建设过程中的消防工程目前也正处在移交管理阶段,因此在校内外实习实训体系建设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延伸。在2019年产业酝酿较大变革的背景下,高职的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说在服务产业结构能力方面是相当薄弱,亟须加强。
为了助力东盟国际化合作战略的实施,服务北部湾地区建筑行业发展,也为了努力提高区域在数字化智慧消防领域的技术革新可以更顺利。可以说对智慧建筑消防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消防专业在建设过程还是使用过程的管理职能划分越来越专业和明确,对建筑消防技术人才的技能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消防专业设立于2003年,是最早设立消防工程专业的学校之一。面对目前的产业变革,以协同创新理念和思路进行高职建设消防技术专业建设,改变目前具有局限性的教学模式,组建新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完善提升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目前应用型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研究重点。
2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路径
针对目前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遇到的育人路径实际问题和缺陷,对如何服务产业结构的相关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借鉴国外已有的关于建筑消防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创新范式和具体措施,剖析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中问题的根本原因,开发和拓展创新的解决和改革思路,提出构建符合区域内建筑消防产业发展实际的、适合目前政策和背景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求在推进“服务产业结构”方面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有效构建路径,内容如下。
2.1 优化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
科学定位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牢固树立服务产业结构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和教学观念,为专业服务产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出一条高效、科学的途径。利用我校特色实习、就业实习实地检查计划、工学院app,广西高校实习系统对实习、就业的学生在消防领域行业的用人单位、高精尖的科技企业、行业协会、消防系统服务对象企业,如社区、施工方、业主单位等,进行了调研,全面地了解了目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实际学生能力对接的情况。另外,通过走访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学习,了解国内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地区差异,探讨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教训,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优化的实践导向。
根据专业优势和行业特点,共同完成培养目标。联合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使其拥有消防工程施工、设计和运行管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专业技术实践应用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消防工程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2.2 政校企多方聯动,创新专业建设合作机制
构建外包产业结构与学院专业建设的对接机制,学校和企业层面,要努力构建校企“有效互动”的激励机制,促进专业和地方产业岗位群的充分对接。形成“专业调整—专业优化—专业再调整—专业再优化”的专业建设不断深化的新模式。
致力于打造“政校企”三方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服务外包行业内的企业,通过调研、设计、论证、实施及完善,构建以“学期分段、项目实践、顶岗实习”为主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以多门课程联合授课的项目实践教学过程,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的服务外包人才,多种类、深层次地进行校企合作。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建立长效机制。
2.3 基于产业结构的高等职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与优化
建立基于专业岗位典型活动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适当精选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实训项目,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个学期的课程和实践教学来支撑实训项目。优化公共课程中的公共专业课程建设,尝试创业类教育课程,开设针对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综合性创业教育课。将第二课堂的实践创业项目与第一课堂的就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载体和模式之一,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每个学期都有以一门主干课程联合其他相关课程形成的综合知识体系来支撑完成一个引入了真实校企合作企业成功项目案例的学期项目。通过模拟的场景化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各专业外包过程规范、行业知识、外语沟通和服务外包职业素养等“工作场所知识”。
2.4 建立科学的服务产业结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从实际出发,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创新,构建教学监控体系。即在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过程中,发挥合作院校和企业“三个保障”主体作用,抓住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教学效果评价三个关键环节,强化联合督导、专家会诊、网络评价三种基本方式,有效保障联合培养教学质量,形成立体多方联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5 建立保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的管理体系
联合办学三方协商拟定合作办学专业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监控。共同负责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明确职责范围,发挥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的作用,加强细节管理与全程管理,保证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运转。
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前身为“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开办自2003年,拥有18年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对优质技能人才教育的执着追求,为培养区域消防技术人才,在行业发挥了巨大的“广西建院”力量。
3.1 稳步输出的消防技术人才培养规模
为满足近年来行业对消防技术人才的需求,作为广西第一个开办本专业的高职院校,我院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在校生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在校生总数达319人,成了广西乃至西南地区输出建筑消防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中心(见表1)。
3.2 采用了理论强基础、实践促提升的协同学制
建筑消防工程技术采用三年学制,理论与实践课程模块的结构主要采用2+0.3+0.7模式,2年为校内理论与实践学习,0.3为10周的毕业设计,0.7为28周的顶岗实习岗位技能训练。
3.3 开展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协同建筑消防技术人才培养,多元能力并举的举措
依托我院智能安装产业学院的优势,在合作育人实现了七个方面的协同。协同研究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企业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和参与设计答辩,定期举办行业专家校内讲座、品牌活动——优秀校友及行业杰出鲁班讲坛;协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指委讨论修订;协同制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形成循环联动的评价体系;协同开发课程资源,依托参与的国家级、主持的省级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混合式共享育人资源;协同开发教材,目前已完成“十四五”规划教材——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协同组建教学团队,形成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成立智慧安装产业学院;协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总经费投入达2500万元,其中部分实训室为校企共建,企业投入资金达320万元。
为实现多元能力并举的建筑消防技术人才培养和就业岗位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工程造价、设备运行维护基本知识,具备消防工程施工、运行管理、工程造价、施工图绘制能力,从事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工程造价、消防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模块化课程建设为任务,以分工协作为纽带,将与建筑消防技术职业岗位或项目实施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要求,按照工作逻辑进行教学流程重构、课程结构再造,构成模块化课程的专业线。
3.4 贯穿“基础层、核心层、拓展层”的理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我院的建筑消防工程技术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时数为1204个,实践教学为1695个,实践课程占比为58.47%。建设了一个贯穿主线“基础层、核心层、拓展层”的理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1+X书证融通、以赛促学、强化BIM、建筑消防工程识图设计等“核心层”职业技能为主线,注重“基础层”中的思政类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劳动涵养类课程的“岗课赛证”模式构建。特色创新“拓展层”职业岗位能力自选地图,利用行业、企业、学校共建的消防实训室等校内外实训基地,拓展学生智慧消防、智能安装等生产、技术研发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参加相关比赛,考取相应证书。
3.5 打造了“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师资队伍
我院目前共有校内30名专职教师,校外11名企业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比例为63%,双师比例为66%,形成传统优良、行业影响力强、富有超前的专业发展规划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的“政校行企”师资队伍。教师参编第一版《全国高职高专消防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和实训导则》,主编广西工程建設地方标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技术规程》,担任广西建设工程消防协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曾在全区范围内做《广西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指导细则》宣贯。共8名教师列入广西建设工程消防技术专家库,共21名教师荣获广西建设工程消防协会表现突出奖。
3.6 形成了职业+岗位技能相融的一体化消防实训基地
以建设校内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和企业岗位技能培训基地相融合的实习实训平台为核心,打造了一体化建筑消防工程技术实训室,包含各种消防灭火系统,如消防加压泵房,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雨淋系统,自动巡航水炮,泡沫消防系统,七氟丙烷及超细干粉气体灭火系统等。火灾演示室可现场模拟火灾,同时配备的消防控制中心(控制盘)、电报警系统实训工位、智能楼宇系统以及PLC实训室,可满足各种消防灭火系统及消防报警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运行实训、竞赛、培训要求。
4 特色与创新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精神引领下,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育人模式具有以下突出的特色。
4.1 联动内外部相结合的产业结构与人才培养
通过外部线: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建筑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通过内部线双高建设对提高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建设,开展消防技术行业背景、现状调查与分析,从宏观层面和理论上分析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影响因素、理念发展和目前的运行管理机制,从微观层面和实践层面解析目前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生源特点、社会影响和发展趋势,结合现状进一步阐释政府、“双高”高职院校、企业在招生过程中的互动关系,为下一步策略研究储备了大量的调研和数据基础。该部分调研内容填补了目前国内关于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领域的空白。
4.2 延伸创新了“多元化生源”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性研究
课题在对目前高职扩招背景下,针对目前的生源情况,在横向维度上结合产业变革背景下的招生、人才培养、就业三方面为一体进行联动,对比高职扩招、双高背景育人模式在目标、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情况,紧贴“多元化生源”背景下的优势开展建筑消防技术人才培养和就业良性循环反馈联动。突破了目前关于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独立性”,以“系统和联动”思路进行研究,研究結果更科学,更具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4.3 形成了坚如磐石的建筑消防工程设计能力辐射其他岗位能力,引领辐射国内专业发展和建设
在我院开展建筑消防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模块化课程建设,着力强化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块的教学,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熟练地掌握识图绘图的能力,熟知消防各个系统的构造原理,以及消防类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带动辐射施工管理、维护保养、造价等能力。
目前,我校本专业作为第一届全国建筑消防技术共同体副理事会单位,在成立大会上进行“产教融合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报告,将专业建设成果进行分享交流,为我国开设建筑消防技术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各方面工作中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
4.4 校企合作校中厂推进顶岗实习和企业调研的育人新范式
学院与企业签订了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的“建筑水电算量课程实训中心”,充分发挥了校中厂的技能培训作用,2021年作为全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培训机构通过核验,实现实习与就业紧密驳接,造就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目前我院消防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5%。
实习指导和检查制度做到实地检查率90%以上,融入信息化顶岗实习学生档案制度,在实习调研和检查过程中探索建设实践管理系统和学生成长数字化就业档案;积极推进我校与企业协同发展,利用毕业实习检查等各种机会,回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了解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对接情况,进一步改进课程内容和结构,实现良性循环。
4.5 强化了教师与消防企业的合作交流,提升双师素质
我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和技术支撑能力,协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开展了政策研究制订、课题研究、技术标准编制、专项调研和培训教育等一系列工作,有效推进我院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为推动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技术贡献。我校教师在全国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操作实务培训班做主题报告、参与《建设工程消防技术规范疑难问题操作技术指引》编写评审工作。2020年和2021年我校作为筹办单位之一,专业教师参与建设工程消防工作培训暨消防查验现场观摩会并进行技术指导。
4.6 以证促学、以赛促训,打造了三全育人“大平台”品牌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了广西建设工程消防协会首届技能大赛,该赛事为广西首次组织的建设工程消防技能赛事,本次大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倡导“工匠精神”,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营造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良好氛围;在展现各参赛队伍专业技能风采的同时,为我区建设工程消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政府和行业推进消防审验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建设工程消防工作质量搭建了人才储备平台。截至目前,我院1+X证书制度列入广西X证书典型工作案例,专业学生X证书通过率90%以上,获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BIM建模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培养德技双修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提供广阔平台,学生获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1项,区级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7项。企业深入参与学生社会实践,获共青团中央优秀报道奖、优秀视频奖等7项,全国志愿服务项目银奖1项,获媒体报道40余次。
5 不足与展望
(1)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群招生在生源类型的规划方面未能展开连续性、持续性的研究,关于生源的人才选拔规则和判定依据研究资料较少,对于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群在招生执行中的阻力因素的研究、民众对专业群的认同机理的论证充分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增扩适量的试点案例,导致这方面的研究受到一定限制。
(2)由于近年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群招生受到建筑产业、建设行业、城乡一体化和教育类相关政策影响,招生形式改革循序渐进地进行,但对于建筑行业变革和后疫情时期影响的改革趋势相关数据和背景调查,未能完成及时调整补充,因此在下一阶段,需在人才培养对接疫情防控和新时期职业需求方面进行调整、修改与充实的调研,更与时俱进地展开研究。
本文系2019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服务产业结构的高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9A030);2022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XGZJG2022B048)“行业变革背景下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四方协同,五融六化产教融合型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首批教学创新团队立项——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桂建院人[2022]15号)。
(作者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