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宇航 陈佳祺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受到高度重视,构建完善的法治素养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法治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系统性优化,能使大学生得到高品质的教育和指导,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本研究以三全育人为视角,针对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分析,旨在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法治素养水平,有效促进大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的尊严,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依法治国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群体法治素养的培育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的深度推进,也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新时期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过程中,应准确定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需求,并有意识地遵循三全育人的原则,积极探索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的全面改革和系统创新,确保能逐步构建比较完善的法治教育体系,有效促进大学生教育指导工作的科学发展和系统创新,使大学生能受到比较专业的法治教育指导,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指导工作的整体质量。
1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内涵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关系到其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在大学生教育实践中,只有准确定位法治素养培育的需求,并从多角度解读法治素养培育的内涵,才能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化开展和系统创新。具体针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内涵进行解析,能看出其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其一,法治意识培育,即通过法律基础教育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法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了解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法规的来源和适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其二,法治实施教育,即加强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深化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三,法治思维教育,即通过思辨讨论、逻辑思维、合法合规意识、公正人格和道德责任等各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和司法责任感,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其四,法治实践教育,即通过模拟法庭、法律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让他们在真实场景中理解法律、运用法律,提高法律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其五,国际化法治教育,即加强对国际法、国际关系、国际商法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法律素养,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综合性法律人才。在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法治教育主体有意识地挖掘法治教育的内涵,科学系统地开展法律教育活动,能够显著改善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使学生的法治素养得到高效化的培育和提升。
2 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思路
2.1 遵循全员育人理念
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过程中,遵循全员育人的理念,就是要调动各部门、各方面人员的力量,共同促进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创新。从教师层面看,高校教师是学校的主要育人力量,应当在教学中贯穿法治教育,以案例分析、互动授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与素养。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模拟法庭、法治沙龙等,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法律实践,激发他们的法律热情。从学工部门方面看,学工部门应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关怀,关注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否得到提高,在日常的工作中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支持学生发起法律實践活动。从学生组织方面看,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应当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讲座、法律沙龙、学术研讨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法律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同时,学生组织也可以借助社会组织和机构力量,搭建更广泛的法律实践平台。从图书馆方面看,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应当收集整理法律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法律资料,促进其研读和思考。此外在高校教育中还要注意发挥后勤保障部门的力量,积极探索法治素养教育的落实,争取能构建完善的法治素养培育体系。
2.2 构建全程育人体系
为构建全过程法治素养培育体系,新时期高校在实际开展法治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全过程入手,对全过程育人体系进行完善,从学生入学到学生毕业实施全程法治素养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法治素养评估指标和方法,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构建适合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评估体系。通过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法治素养进行量化和分析,获取学生的法治素养状况,为后续育人提供依据。学校可以结合法治素养评估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因材施教,为学生制订相应的法治素养培育计划。计划内容可包括课程设置、实践项目、学生社团、法律咨询服务多个方面,全面帮助学生提高法治素养。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从基础知识到高层次能力培养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详细规定法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持续开展法治教育,落实“每个学生必修法律教育”的要求。注重法治教育与实际问题的结合,通过案例研讨、模拟法庭、案件调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最后建立法治素养督导和考核机制,定期对各项法治素养培养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形成动态管理机制。同时,关注学生法治素养的长期培养效果,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法治素养表现,为进一步完善法治教育提供依据。这样就能实施全过程法治素养教育,促进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高效化,使学校教育管理效果不断提升。
2.3 打造全方位育人格局
从三全育人视角促进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高效化培育,高校教师要想打造全方位育人格局,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更要从多方面入手,为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创造条件。在工作中,学校领导也应加强重视,根据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需求,制订相关政策,明确学校对法治教育和法治素养的要求和目标,明确法治素养培育的责任主体、任务分工以及权利与义务关系。其次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司法机关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联动育人模式,深入法治教育实践,积极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在此过程中,通过开展普法教育、法治文化传播、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学生对于法治教育的需求,打造全方位育人的法治教育体系和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体系,促使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实现创新推进的目标。
3 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实践措施
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进行创新,使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得到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做好实践教学活动,为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下面将针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进行细化探究。
3.1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做好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顶层规划
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积极促进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创新,高校应该重新定位法治素养培育活动的现实需求,并结合大学生教育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好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顶层发展规划,使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指引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顶层规划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学校应制订法治素养培育的规划和方案。学校应把握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明确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促进学校法治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营造良好的法治素养培育氛围,支撑培育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法治教育体系,包括专门法律学科课程、法律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法律,建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切实保障法治素养培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系统实施。其次,应拓宽法治教育的社会资源,整合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资源体系。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与社会法律知识息息相关的活动,比如参与法庭审判、参访监狱等,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拓宽法治教育的社会资源。同时,要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的视角对法治教育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应用,发挥顶层规划的力量支持,全面带动法治教育活动的创新推进。最后,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在评价反馈中不断对法治素养教育进行改进和优化。学校应建立系统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法治素养进行评价,并参考评价结果对法治素养培育做出调整和改进,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法治素养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增强学生对法治知识的主动践行意识。同时,要注意整合法治教育的结果,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进行创新,保证在总结、反思和评价中,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培育的整体水平。
3.2 落实三全育人思想,建构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联动机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需要建立起联动机制,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方式推进法治教育。其一,要积极推进学校外部联动,共同开展法治教育活动。例如,学校可以联合公安机关开展法治讲座,实行警民互动,加强法律意识教育;联合法院组织参观庭审等活动,营造法治教育氛围。其二,要加强高等院校间互动,即高等院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通过交流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法治教育水平。其三,要深化政府与高等院校联动,即政府和高等院校应该相互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例如,高等院校可以与司法机关合作,邀请法官发表讲话,并开展司法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法律、接触司法,并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其四,要落实校企联动,校企联动是另一种很好的法治教育形式。通过与企业、商会、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践机构开展合作,从法律实践入手,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法律素养。逐步构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联动机制,加深高校与相关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法治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法治教育,保障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高效化发展和系统创新,真正提升法治素养培育的整体有效性,为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创新和系统推进提供良好的支持。
3.3 推行三全育人模式,创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实践活动
为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需要不断创新法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系统化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加深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水平。在具体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实践活动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模拟法庭,即通过设置模拟法庭的案例,让学生们扮演律师、法官等角色进行辩论和审判,从而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律适用。并且可以邀请法官或律师到学校,让学生们观摩正式的庭审过程,了解法律实践的细节和流程。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宣传讲座活动,邀请知名法学专家、律师为学生讲解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问题、分析案例、提升法治素养。还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如专题讲座、电视节目推荐、征文比赛等,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并提升法治素养。在此基础上,可以组织开展法律服务社区活动,通过组建学生法律团队,深入社区、村庄等地区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教育等服务工作,也可以建立法治微信公众号,通过发布法律知识、案例解析、互动活动等形式加强法治教育,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
以大学生法律服务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规划为例进行分析,学校可以选择繁华的社区或者是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以方便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居民的沟通接触。同时在活动中可以招募有志于法律服务的大学生,并对其进行培训,包括法律知识、服务技能等。在活动中需要组织学生在社区内发布宣传材料,向社区居民介绍此次法律服务活动情况,以及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的法律咨询和帮助。也可以安排大学生志愿者到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居民的法律疑问,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律手册等。这样创新设计实践活动,可帮助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可以受益于社区居民,为社区居民解决法律问题,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素养,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积极推进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開展,有效促进法治素养教育工作的全面改革和系统创新,构建比较完善的法治教育支撑体系,保障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大学生在新时代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新时期应该客观定位法治教育的需求,并从三全育人视角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要点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系统的定位,确保能构建比较完善的法治教育指导模式和支撑体系,有效推动大学生综合教育指导工作的科学发展和系统创新。
本文系2023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3SJSZ0863。
(作者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