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松平 刘佳倩
在唐代,士大夫之族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士大夫之族的这种错误的观念,写了《师说》。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云:“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不谐流俗的精神。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师说》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名望很高,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已经蓬勃开展。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一种新的看法,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因此,《师说》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材必选的经典。不过,对《师说》这篇经典文章的某些词句的注解,一些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师莫衷一是。如何注解“吾师道也”的“师”,就是一例。孰优孰劣,有辨正的必要。
对“吾师道也”的“师”,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注解是:“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的注解是:“以……为师。”赵文建老师认为:“(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注解)不妥。……‘师显然解读作意动用法,在上下文的逻辑上更顺畅。以前使用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对‘师道注作‘以道为师。即学道。”[1]
毋庸讳言,把“吾师道也”的“师”注解为“学习”,这是词的兼类,“师”是动词;把“吾师道也”的“师”注解为“以……为师”,这是词类活用,“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经过研读,笔者不同意赵老师的说法,主要原因在于其混淆了词的兼類和词类活用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师说》的相关段落: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此段大致说了两个问题:“古之学者必有师……终不解矣”是说学者有老师的重要性;“生乎吾前……师之所存也”是说自己选老师的标准。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词的兼类和词类活用的区别。
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可以兼属两类或三类别的词类。例如:
例(1)的“知”是“知道”,是动词;例(2)的“知”是“知觉”,是名词。也就是说,“知”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这是关于“知”的词的兼类的情形。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例如:
例(3)的“夫人”原本是名词,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夫人”;例(4)的“客”原本是名词,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客”。也就是说,“夫人”和“客”在句子中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是“夫人”和“客”的词类活用。
虽然词的兼类和词类活用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某一个文言词既用作此类词,又用作彼类词。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它们的区别往往认识不清。例如:
例(5)的“坚”,原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例(6)的“益”,原本是动词,这里用作形容词。那么,哪一个是词的兼类,哪一个是词类活用呢?这是一个不说不知道的问题。
在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两个方法,可以帮助明确词的兼类和词类活用的区别。
第一,看词义的变化情况。[2]这里所说的词义的变化,是指某一个文言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其基本义(或基本意义)相比,有无明显的变化。如果有明显的变化,这个词就属词的兼类;如果无明显的变化,即词的原有的意义并未消失,只是增加了和上下文相适应的词的意义,这个词则为词类活用。我们以之为尺度,试着对例(5)的“坚”和例(6)的“益”进行分析。
例(5)的“坚”,原本是形容词,义为“坚硬”,这里用作名词,义为“坚硬的铠甲”。“坚硬的铠甲”与“坚硬”相比,词义无明显变化。因此,我们推断,它是词类活用。例(6)的“益”,原本是动词,义为“水漫出来”;这里用作形容词,义为“富裕,富足”。“富裕、富足”与“水漫出来”相比,词义有明显变化。因此,我们推断,它是词的兼类。
第二,看词典的义项情况。这里所说的词典的义项,是指某一个文言词在常用词典中有无相关的读音和讲法。如果有相关的读音和讲法,这个词就属词的兼类;如果无相关的读音和讲法,这个词则为词类活用。我们以之为尺度,试着对例(5)的“坚”和例(6)的“益”进行分析。
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例(5)的“坚”有一个读音、两个义项:“jiān①坚硬,坚固;②坚持。显然,其中没有“坚硬的铠甲”的义项。因此,我们推断,它是词类活用。例(6)的“益”有一个读音、七个义项:yì①水漫出来;②富裕,富足;③增加;④利益,好处;⑤副词。更,更加;⑥副词。渐渐地;⑦[益州]古地名,在今四川一带。”[3]显然,其中既有“水漫出来”的义项,又有“富裕,富足”的义项。因此,我们推断,它是词的兼类。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一个文言词是词的兼类还是词类活用,区别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从词义的变化情况和词典的义项情况来对它们进行区别,是简捷明了的方法。当然,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使问题容易解决一些,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但一般不至于越看越茫然。
再次,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注解“吾师道也”的“师”。
联系文意来分析,韩愈认为老师有三个作用:传道、授业,解惑。所谓“道”,是指儒家学说;所谓“业”,是指儒家经典等知识;所谓“惑”,是指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难问题。显然,老师的三個作用有主次之分,总体呈现递减态势。“吾师道也”,表明韩愈处在求学的最高层级。为了“师道”,哪管有道的人是贵是贱,是长是少,只要道在谁身上,谁就是我的老师。显然,“师道”应该是“学习儒家学说”,而不是“以儒家学说为老师”。
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师”有一个读音、五个义项:“shī①二千五百人为一师;②老师;③效法,学习;④乐官,乐师;⑤狮子。”[4]那么,其中的义项能否注解“吾师道也”的“师”呢?显然,“师”的第③个义项“效法,学习”能注解“吾师道也”的“师”。另外,“效法,学习”与“二千五百人为一师”相比,词义有明显变化。因此,我们推断,“吾师道也”的“师”是词的兼类。
从上下文意、词典义项和词义变化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笔者认为,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对“吾师道也”的“师”的注解“学习”是妥当的。
总之,区别一个文言词是词的兼类还是词的活用,具体做法就是,按照它的一般意义和用法来理解,在上下文中讲得通,它就应该是词的兼类;反之,它就可能是词类活用。例如:“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按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目”的义项,“看”在上下文中讲得通,因此它是词的兼类。“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按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舍”的义项,无一在上下文中讲得通,因此它是词类活用。“舍”,原本是名词,义为“客舍”;这里用作动词,义为“修建客舍”。“修建客舍”与“客舍”相比,词义无明显变化,符合词类活用的特点。
常言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造成学生三怕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一些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师关于语文的“常识”讲得太少,“玄学”讲得太多。如何注解一个文言词,本来查查词典就能一清二楚,偏偏之乎者也搞得一头雾水。要消除学生“三怕”,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师要学会以简驭繁。不然,“其为惑矣,终不解矣”,其为怕矣,终不消矣。
【参考文献】
[1]赵文建.《师说》两则注释辨正[J].语文报·高中教研版.2022(11).
[2]郭锡良、何九盈、曹先擢、蒋绍愚.古汉语讲授纲要[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2.
[3]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作者单位:夏松平,安徽宿松第二中学;刘佳倩,安徽警官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