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军
自从毛泽东主席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诗句发表后,便引起人们对“武昌鱼”的兴趣。有的人专门跑到武昌去吃鱼;有的人撰文研究,认为诗中所说的“武昌鱼”就是鳊鱼。
比如,著有《武昌鱼之谜》一书的鄂州学者艾三明从南宋武昌县令薛季宣写作的《鄂城篇》中,发现一句“死生建业信徒语,石盆古渡犹多鱼”,他认为这句话前半句同“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典故相对应,后半句则点明了武昌鱼的产地。
经过考证,艾三明得知石盆古渡临山,即今鄂州西山。他在《武昌鱼之谜》中写道,西山临樊水一侧钟乳石受水浪冲击磕撞,形成“杯樽状”的石臼,北来的江水遇石受阻,形成一处大的洄流和小的洄流。由于“鳊鱼有洄水嬉游和群聚深水及岩石缝隙的特性”,樊口的洄流和石臼处的深潭便成为鳊鱼越冬的理想场所。业内认为,艾三明通过考据历史揭开了武昌鱼“身世”的神秘面纱。
其实,作为武昌人的我,认为“武昌鱼”只是统称,并非专指鳊鱼。
武昌系江城水乡,水产十分丰富,鱼类多而肥美。当地人把鱼分为几等:上等的为鳜鱼(一称“桂鱼”);其次为鲫鱼(方言俗称“喜头鱼”);再次为青鱼、鲤鱼;至于鳊鱼,则属于最下等的。所以,依此判断,“武昌鱼”决不是指鳊鱼。
唐人有诗云:“桃花流水鳜鱼肥”,足见自古以来,鳜鱼就脍炙人口。鳜鱼的体形侧扁,尾鳍呈扇形,腹前青黄色,有黑色斑点花纹,通体只有一根脊骨,很少细刺,肉质鲜嫩异于常鱼,所以价格较贵。旧时富贵人家常用鳜鱼作羹喂幼儿,可使娃娃皮肤白皙。
鱼类以鲜活的最为味美,而一般的鱼出水即死,唯有鲫鱼的生命力极强,存活时间久。活鲫鱼的味道自然分外鲜美,营养也极丰富。鲫鱼清蒸或氽汤,其汁纯白,用姜、醋蘸鱼肉来吃,颇有蟹肉风味。20世纪60年代左右,物价十分便宜,鲫鱼不过几角钱一斤,是当地居民餐桌上的家常菜。
至于鲤鱼、青鱼,当地人多用来作腌鱼,很少鲜吃,因这两种鱼个大肉厚,宜于盐渍。青鱼最大有一两米长,重达二三十斤,每年冬至,家家户户就开始动手制作腌肉、腌鱼,渐成习俗。腌鱼的程序如下:先将鱼洗剖、晾干,而后用花椒盐拌匀,码入瓦缸中封存。一两个礼拜后取出上硝(染色),再挂于屋檐下风干。取食时改切为块,上锅蒸熟,色红味香,肉块成瓣,堪称湖北地区一种特殊的风味美肴。
再说鳊鱼,一因肉薄刺多,二因数量较多,鱼摊上比比皆是,价钱也不高,当时仅一角钱一斤,故人们多弃而不用,所以不可能是毛泽东主席吃到的武昌鱼。
不过,被誉为“武昌鱼之父”的鱼类生态学家易伯鲁教授发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鳊鱼,被当地渔民称为“团头鳊”,易伯鲁教授通过形态解剖,将其命名为“团头鲂”。据资料记载,团头鲂为梁子湖独有,加之团头鲂符合武昌鱼头团颈短、体则扁、呈菱形、横视如圆盘、竖看如长梭等特征,因而易伯鲁教授于1967年,在《关于武昌鱼》一文中写道,“如果要正名定分,那么武昌鱼就应归团头鲂所专有。”
如此来看的话,这种产于梁子湖的独特鳊鱼,很大可能就是武昌鱼了。
江城的鱼既多,用鱼制作的食品也花样繁多,最驰名的要算鱼丸子了。记得幼时所见大人做鱼丸子的过程:先取鱼一尾,去鳞,然后用刀刮肉、弃骨,将鱼肉糜拌和一定比例的芡粉,搓成丸子下入沸水中,略氽捞起即成。临食用时,再烩以鸡丝、蘑菇汤上桌。
鱼丸子不仅用于佐餐,还可作为一种风味小吃。每到冬季夜晚,小巷中便会传来“猪血,鱼参(湖北方言稱鱼丸叫‘鱼参)啊!”的叫卖声。住户人们或雀战方酣,或谈兴正浓,夜深感到肚饥,于是人手一碗,吃得津津有味。所谓“猪血、鱼参”,即用鱼丸子与猪血同烩作汤,装碗时加以葱花、猪油、味精、胡椒粉等调味,香气扑鼻,鲜美无比,而且价格低廉,是冬令宵夜的大众化美食。
此外,还有一种以鱼为主料的小吃——糊汤粉。系用鱼市废弃的小鱼,文火熬煮得骨脱肉化后作为原汤,下入米粉条煮成糊状,再佐以葱花、小磨麻油、胡椒粉等,那味道,怎一个“鲜”字了得。
故乡武昌,堪称一方宝地,生做武昌人,吃尽武昌鱼。尽管时过境迁,但现在回忆起来,犹觉齿颊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