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826亿元,同比增长5.5%。虽然9月全国零售正在向好发展,但是三季度全国闭店数目依旧十分庞大。壹览商业结合全网资讯报道以及专业数据,对2023年第三季度实体零售闭店情况进行了不完全统计。据统计,2023年三季度全国闭店数至少为874家,涉及39个品牌。另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共有384.34万企业注、吊销。
辉煌不再 老牌百货门店纷纷闭店
今年8月,太平洋百货关闭其在上海的最后一家门店——上海徐汇店。上海徐汇店是太平洋百货进入上海的首店,也是上海最后一家门店。
在不少老上海人眼中,太平洋百货是1990年代到2000年代“魔都”最热门的商场之一,有很多上海人在这里留下了私人回忆。带着孩子一起来逛商场的严先生表示,孩子幼时的母婴产品都是在这里买的,留下了很多回忆。“以前上学放学都在徐家汇附近,没事就约朋友来这里逛逛,现在看到要关了过来溜一圈。”80后的胡女士也讲述着自己的回忆。
1993年12月,上海首个太平洋百货于徐家汇开幕,到今年为止,徐汇店正好30个年头。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太平洋百货一开始瞄准的便是年轻客群,进行错位经营,首次将餐饮、休闲和娱乐业态引入百货商场,引发行业效仿。从此,餐饮、娱乐开始逐渐成为商场标配,可以说,太平洋百货逐渐成为时尚百货行业的“领头羊”。
近两年,随着新消费潮流涌现,购物中心等零售业态推陈出新,太平洋百货渐渐失去竞争力。其实,太平洋百货闭店,正是目前整个老牌百货现状的缩影。今年7月平和堂关闭了湖南株洲店,这是平和堂在中国的第三家门店,也是最大的门店。大洋百货则是关闭了其在武汉汉阳的门店,东方商厦、新世纪百货等老牌百货也出现了关店。
从闭店原因来看,租约到期、门店升級战略调整为主要原因。百货中心的租约问题和超市的闭店原因有相似之处,这些大型企业一般都会签长约,太平洋百货此前的租期为30年,今年年初租约到期之后便宣布不再续约。
然而,租约到期只是表象,老牌百货正在走下坡路才是促使“太平洋百货们”闭店的真正原因。
太平洋百货、平和堂等企业最少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新零售背景下,老牌百货们的经营模式却与十几年前并无差异。在消费理念迭代、审美观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冲击下,曾经作为潮流发生地的老牌百货们,在十几年后却成了“老、破、旧”的代名词,经营状况每日愈下,近几年闭店已经成为老牌百货们的常态。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百货商场遭遇寒流并非在一夜之间,这跟过时的经营模式有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百货公司采用的就是由品牌商控制进、销、存进程的“品牌联营”形式。时至今日,这种形式依然是我国百货业态的主流盈利形式。
随着消费升级和品牌商竞争的白热化,以及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电商等零售渠道的发展,品牌对传统百货的依赖性愈来愈低,百货公司单一渠道与经营方式的不确定性风险开始凸显,“去百货化”成为趋势。
超市零售额下降 三季度闭店38家
进入到三季度,超市零售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1-9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5%、4.3%、3.1%、7.7%,超市零售额则同比下降0.4%。
从可统计的数据来看,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如家乐福、华润万家等传统商超关店仍在持续。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三季度至少有38家超市迎来闭店。其中以家乐福的闭店最多,共有31家门店关闭。截至9月,家乐福今年全国闭店总数已达到137家,全国门店仅剩10家。从闭店原因来看,主要有两个原因,分别是租约到期、战略调整。
一方面,由于大型超市的租约一般在20年左右,而中国早些年的超市发展集中在2000年前后。根据时间推算,许多超市租约即将到期,不再续约之后自然而然就会闭店。
零售业资深专家林鑫在提及传统大卖场闭店原因时曾告诉壹览商业,传统大型超市的选址一般选择在核心商圈,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些超市所在的物业租金随着商圈发展也在水涨船高,但是近些年超市的营收却无法承担增高的租金,种种原因加持下超市企业也便无法再续约。
另一方面,在疫情、电商、社区团购、社区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许多超市的营收情况都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多家企业都对自身门店进行了战略调整。例如,作为超市行业龙头的永辉2022年营收为900亿元,同比下降1.07%,净利润亏损达到27.63亿元。今年上半年,永辉针对旗下门店亏损问题进行300家门店调优,该调优计划至今仍在进行。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实体零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转型,多条腿走路。首先,可积极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业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购物体验和更丰富的购物选择。其次,可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商品品质和购物体验,同时引入更多独家商品和特色品牌,提高实体店的竞争优势。最后,可通过重新规划和设计店内布局,提高购物舒适度和购物体验,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营销推广,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消费者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