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杰
一、贵州近代工业的产生和早期工人阶级状况
历史上,贵州属于欠发达和欠开发地区,素来被称为“蛮荒之地”,明朝洪武年间才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并且长期实行“以夷制夷”的土司统治,因此工业化的进程非常迟缓。以1886年开办青溪铁厂为标志,贵州近代工业才正式诞生。当时该厂有工人约5000人,是贵州最早的产业工人。经过清末民初近50年的发展,到1935年,贵州拥有煤炭、冶金、食品、轻工、印刷、纺织等行业的企业160家,从业人员6万人左右。贵州的近代工业企业除个别企业属于外资企业和官办企业外,大部分为商人、地主和官僚私人兴办。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的近代工业一是出现晚,时间上晚近半个世纪;二是数量少,发展缓慢;三是规模小,经济总量小。与此相适应,贵州的产业工人队伍也呈现出早期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一是队伍年轻、阶级意识不强。大多数工人为农民和城镇手工业者,成为工人阶级一分子的时间不长,尽管是当时掌握先进劳动工具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其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还不强,小农意识和城市小市民意识比较浓厚。虽然受到严重奴役、压迫和剥削,但由于信息不畅通,对外界产业工人的状况不了解,对自己应该得到的待遇和地位无比较,与自身当雇农和手工艺人相比,不少人的经济状况还有所改善,所以当时贵州的工人阶级总体上属于一个逆来顺受的自在阶级(自然存在,尚未觉醒)。二是受压迫、剥削的程度深。贵州的工人阶级从诞生起,就受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统治和军阀、封建反动势力、资本占有者的压迫、剥削。政治上、人身上无任何权利可言,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受到各种体罚;劳动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工作时间平均在12小时以上,劳动强度极大,工资收入却少得可怜,生活非常艰难。三是有组织的反抗斗争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但早期的工人斗争,大多数是自发的、局部的。斗争的矛头指向和具体要求也不确定,斗争大多处于较低的层次。从史料记载看,贵州工人阶级从产生到1935年的50年间,有影响的反抗斗争只有6次:即1900年万山汞矿工人反对英法掠夺者的斗争、1908年黔东南排筏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斗争、1909年镇远工人参加捣毁百货厘金局的斗争、1919年贵阳、遵义等地工人声援“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斗争、1927年遵义丝织工人为求生存进行的罢工斗争、1933年赤水兵工厂工人的反迫害斗争。因此,1935年以前的贵州工人阶级,还是尚未觉悟和觉醒的自在阶级。
二、红军长征期间的贵州工人运动
1930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先后6次转战贵州,曾经攻克榕江、镇远、遵义、毕节等31座县城,并途经从江、贵定、贵阳、安顺等30多个县境,历时470多天。红军每到一处,就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和抗日救国的主张,传播革命思想,指明工农大众求解放的道路,推动工农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对贵州革命和工人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红军在贵州的革命活动,一方面唤醒和教育了贵州工人阶级,促进了贵州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觉醒的贵州工人阶级积极配合红军的革命斗争,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有力地帮助红军战胜了各种困难,为红军长征取得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使工人阶级队伍自身得到了思想解放和革命锻炼。
(一)红军在工人群众中宣传革命道理
1930年4月,红七军进入贵州,攻克榕江县城后,在5月1日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8000多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参加了会议。红七军总指挥李明瑞等发表了讲话,宣传“五一”劳动节的意义,阐述工农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翻身求解放当家作主的道理,引起了与会群众的强烈共鸣。1935年,红军到达黔北时,在所到之地不斷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思想,启发群众觉悟,并到处书写宣传标语口号,推动群众斗争。如在湄潭县城,书写有“工人增加工资”“工人有罢工自由”“反对老板打骂工人”“工农群众自动起来当红军”“把旧社会打得落花流水,为新社会创造灿烂光明”等标语。在桐梓县城写有“地主官僚住洋房,工人农民住草棚,苛捐杂税剥削多,把工人血汗全吸光,只有支援红军打胜仗,工人才能得解放”等标语。
(二)工人群众支持红军开展革命斗争
1930年4月,红七军从广西转战贵州荔菠、黎平、从江、榕江期间,100多名船工帮助红军渡河作战、运送物资和伤员。1934年5月,红三军进攻沿河县城时,20多名船工运送红军渡江作战。在红军进驻沿河期间,缝纫工免费为红军加工军服、铁匠为红军修理打造枪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红六军团与红三军会师印江,转战黔东南2个多月期间,当地工人、店员和其他劳动者给予红军以巨大支持,使红六军团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1935年9月,红二、六军团面对国民党150个团的围追堵截,在贵州境内外迂回作战,得到贵州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援助。1935年1月,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天险,进入黔北地区,转战余庆、绥阳、遵义、桐梓、仁怀、赤水等地,受到当地工农群众的热烈欢迎。工农群众积极帮助红军筹集军粮、缝制军衣、印刷布告、修理枪械。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中央红军也在遵义得到了较好的休整,当红军离开黔北挥师北上时,粮草充足,战斗力大增。
(三)党领导下的贵州省第一个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诞生——遵义县赤色工会成立
红军在贵州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队伍的觉悟。中央红军和党中央在遵义的活动,更是把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推向了高潮。中央红军进驻遵义后,立即开展群众工作,发动群众建立革命群众组织和工农武装。中央组织部部长兼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李维汉在一次群众大会上号召各行业的工人“组织起来,参加斗争”。特别提出要改善工人生活,实行8小时工作制等,受到与会工人群众的热烈拥护。在红军的宣传下,遵义工人纷纷行动起来,讨论成立赤色工会的问题,并选出了各自的代表。1935年1月11日,在红军代表的指导下,各行业工人在鲁班庙(今遵义四中)正式召开大会,吴相臣带领的泥水工,冉海臣带领的石工,冯树清带领的缝纫工,邓云山带领的木工,以及油漆工、黄包车夫,各商店、旅店的店员等400余人参加,红军代表宣布成立遵义县赤色工会。会议选举邓云山为赤色工会主席、吴万益为副主席。会议结束时,红军代表向工会颁发了“遵义县赤色工会”印章一枚。与此同时,在红军进驻的其他地方,也建立了一些工会组织,如三岔街上建立了手工业工会,枫香花苗田建立了陶业工会。
赤色工会成立后,立即开展了各种活动,显示了觉醒的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的巨大力量。一是组织成立了工人游击队。在赤色工会的组织下,一支由约800名青壮年工人组成的工人游击队建立起来了,游击队积极协助红军总政治部捍卫遵义革命政权,镇压反革命,保卫革命斗争成果。二是帮助红军动员招募青年参加红军。旅栈工人苏红贵、苦力刁光明到总政治部要求参加红军,红军总政治部安排他们“扩红”,他们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动员招募了100多名苦力和帮工入伍,被总政治部单独编为“革命先锋队”。三是帮助红军清理奸细。红军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不少反动分子和奸细混在群众队伍中,伺机造谣破坏,被工人们及时报告红军进行清理。四是配合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在工人游击队和“革命先锋队”的配合下,红军在遵义县共打土豪153家,没收大地主、大军阀的财产分给穷苦人民,镇压鱼肉人民的恶霸多人。中央红军在黔北活动的3个月,遵义一时间成了穷人的天下。
(四)黔东革命根据地颁布工人保护条例
1934年5月,由贺龙、关向应、夏曦领导的红三军进入贵州东部,建立了贵州境内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黔东特区。红军在特区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中,颁布了《雇农工会的斗争纲领和组织方法》,明确工会是雇农工人自己的组织,只有雇工、苦力和手工艺人才能参加。雇农工会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工人自己的利益,并帮助苏维埃建设和红军发展,规定雇农工会的乡设工会支部,区设农村工会,县设农村工会总会。同年7月,在沿河县召开的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贵州第一部对工人运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法规——《农村工人保护条例》。《农村工人保护条例》对工人的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女工和青工保护、安全与卫生、社会保险、雇工方法以及劳动法令的执行等作出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农村工人保护条例》颁布后,各级苏维埃和工会首先发动乡镇工人开展了增加工资的活动,使特区境内工人的工资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印江县手工业工人的日工资由800文增加到1200文,普工工资由300文增加到600文。工人的劳动条件有了改善、劳动强度有所降低。雇主、厂主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压榨工人了。
(五)红军长征之后的贵州工人阶级
红军离开贵州北上抗日后,贵州结束军阀统治,正式纳入国民党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工人组织被破坏,工人运动积极分子受到迫害。但是,贵州的工人阶级在支持红军的革命斗争中,思想觉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队伍得到了锻炼,工人阶级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增强。在抗日战争时期,贵州工人阶级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支持党的地下组织开展工作。在解放战争期间,贵州工人阶级积极进行了反迫害、反饑饿、反内战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前夕,又开展了反搬迁、反破坏的护厂斗争,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作出了应有贡献。
三、红军长征对贵州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影响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这样几点结论:第一,红军长征使贵州工人阶级队伍对自身的合法权益有了新认识,懂得人格尊严、人身自由平等。知道自己享有参加劳动就业、获取合理报酬、享受休息休假、获得社会保险、拥有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权利。红军的宣传特别是《农村工人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工人的启发很大。第二,红军长征使工人阶级从根本上明白了受压迫和剥削的原因——封建专制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懂得了要翻身解放,必须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第三,工人阶级在配合红军长征开展革命中取得的成果,使工人阶级明白了要进行抵抗斗争,必须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团结起来的道理。第四,红军长征中的所有活动,使贵州工人阶级感受到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是为解放劳苦大众服务的,是自己的队伍。跟共产党走,支持红军干革命的思想和感情从此在工农大众的脑海里扎根。第五,红军长征中的工人运动和活动,使贵州工人阶级接受了革命斗争的洗礼和启发,直接推动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贵州工人运动。第六,红军在贵州期间所发动和开展的工人运动,为党后来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开展工人运动、群众工作积累了经验,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运理论、工运方针相关政策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今天来看,长征时期的贵州工人阶级仍然幼稚,工人运动的烽火才刚现苗头,党当时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和指导也还不到位,相关的政策规定还不成熟,或因为条件限制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的宣传,但这些都不能掩盖贵州工人阶级和红军长征对中国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记住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今天;珍惜今天,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握未来。
(作者系贵州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责任编辑:余爽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