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

2023-12-07 06:34吴育锋李怀忠沈伟华
丽水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教研室教研

叶 振,吴育锋,卢 敏,李怀忠,沈伟华

(丽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教育部在近年来颁布的多个文件中均强调了探索推进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2021 年7 月颁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探索,通知也同时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

2022 年6 月,丽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笔者以丽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结合本专业的专业定位、特色优势以及丽水学院作为山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特点,思考与探索推进丽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改革,推动以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为目的的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基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

1 当前实体型基层教学组织存在的问题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承担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开展学术研究的最基本教学单位[1]。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的强化,当前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逐渐凸显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2-6]:

(1)基层教学组织模式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当前,大多数地方院校采用 “校、院、系、专业教研室” 型的教学组织模式,缺乏多样性。在传统的教研室中教师的行政关系隶属固定,缺少动态性和灵活性,难以解决多专业、跨校际、跨地域教师间的协同教学和教研问题。

(2)教研教改活动弱化。当前,集体教研活动在很多高校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缺乏组织和制度保障,教研活动存在形式主义和应付的情况。基层教学组织原有功能被弱化使得教研室内教师的相关教学和教研活动处于随意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3)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基层教学组织中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较少,教师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教师和团队失去了对高校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的集体归属感和责任感,不利于教师个人发展和团队的有效构建。基层教学组织对新进青年教师的培养也存在滞后现象。

2 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研究现状

为加强基层教师组织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 年7月教育部启动了虚拟教研室的试点建设工作。在建设内容方面,虚拟教研室分为课程(群)教学类、专业建设类、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教研室等类型。其中面向专业(群)协同建设的虚拟教研室以协同开展一个专业(群)的建设为目标,支持教师通过多学科交叉、多组织交叉联合开展新型专业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后,各院校积极响应申报,截至2022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先后公布了两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合计共有657个虚拟教研室入选。

当前有很多研究人员围绕各自院校建设的各类虚拟教研室,展开相关研究。桑新民等[7]探讨了深化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工程设计思路,提出深层次校企合作的 “双师教学” 模式;焦楠等[8]基于医学类教研室的特征与问题分析、虚拟教研室基本类型与特征,运用系统权变理论,从5 个方面尝试对医学类虚拟教研室的构建提出建议;张煜等[9]围绕5所高校在公、铁、水、空等交通物流背景下的行业优势及其办学背景,积极探索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及其实施机制;尹波等[10]以长沙理工大学 “大数据行业应用” 虚拟教研室建设为例,打造 “大数据” 特色跨学科跨专业教学组织,为培养跨学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黄鼎键等[11]阐明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为区域性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刘雨[12]介绍了如何以课程思政为主题,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跨校、跨系、跨专业、跨时空为特点,以提升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水平为目标建设 “课程思政” 虚拟教研室;李善寿等[13]从组织建设模式、课程教学新形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师资队伍建设等4个方面进行虚拟教研室建设,详细分析了依托虚拟教研室打造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主要举措。

虽然高等院校中的教学研究人员对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然而,目前较少有专门针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如何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改革研究。基于上述现状,本文探索了地方性本科院校如何结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改革。

3 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结合本专业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主通道——数字生态经济产业、致力于培养 “两山” 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适用性IT人才的专业定位,探索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完成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示范推广教学改革成果等试点建设任务,实现全面提升专业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改革目标。

图1 展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具体实施路线图。

图1 丽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实施路线图

3.1 创新发展,完善虚拟教研室制度和团队建设

(1)建立、完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各项制度。根据学校、学院关于教学、科研、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制度规定,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有的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两个实体教研室的现有运行机制和运行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相关通知要求,建立、完善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各项保障、运行、督导、评价制度。

(2)组建多跨协同的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团队。突破学科专业归属、空间地域局限,组建跨学科、跨专业、跨校、跨地域的教学研究团队。增加虚拟教研室校内教师团队学科、专业来源的多样性。虚拟教研室团队成员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外,还邀请了工学类、理学类其他相关专业教师加入,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交流,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形成面向山区适用性人才培养的新教研方向或新教学思路。扩大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参与单位,邀请中西部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加入虚拟教研室,实现跨校、跨地域的团队形式,打造跨地区的育人共同体,这有助于了解、借鉴不同学校、地区的特色,汇集不同经验。虚拟教研室的组建,实现了高水平专业教师的汇聚,虚拟教研室内初步形成了以各层次教学名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专家团队。

(3)实现动态开放的虚拟教研室成员管理模式。相较传统教研室,虚拟教研室的管理机制更加灵活。根据教研室的发展需要和教师个人意愿,教师可动态申请加入和退出虚拟教研室。此外,本项目借鉴华为的 “轮值” CEO制度,探索虚拟教研室 “轮值负责人” 制度,充分发挥群体领导的作用,提高成员参与度。

(4)组建虚拟课程或课程群团队。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某门课程或相关性较强的课程群为基础,在虚拟教研室内部组建若干虚拟课程或课程群团队。根据课程性质和类型不同,课程团队可有如下两种组织形式:对于在不同院校广泛开设的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等),由教授该相同课程的不同院校教师组成虚拟课程团队,分享教学资源、探讨教学方式方法、交流教学经验心得;对于拟新开设的学科交叉应用类计算机相关课程,虚拟课程团队由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教师构成,根据课程模块内容的学科专业归属不同由相应教师分别进行授课。

3.2 立德树人,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价值体系

本专业立足浙西南红色山区,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主通道——数字生态经济产业,在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中结合本专业的丽水学院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培育项目,从行业使命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和工匠精神等方面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课程思政构建,按照 “产出导向” 理念,着眼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专业虚拟教研室思政元素的顶层设计,整体设计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特性,着眼德智体美劳 “五育” 并举,细化不同培养环节的思政要点,将虚拟教研室中的课堂育人与实验实践育人、劳动育人有机结合,提高育人联动成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懂行业、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适用性IT人才。

在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各个环节充分纳入思政要素,例如:在虚拟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中建成管理机制健全的专业课程思政团队,培育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在虚拟教研室的教学资源建设中,构建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将支部党建特色工作和虚拟教研室活动有机结合,在支部品牌创建、支部 “双创” 建设中以虚拟教研室为载体开展各种类型的党组织活动。

3.3 产教融合,增强人才培养的协同度

在虚拟教研室中汇集一定数量的地方产业、行业知名IT专家、技术人员,推动虚拟教研室中专业教师和产业工程师的融合发展,确立虚拟教研室山区适用性人才培养理念和定位,提升毕业生与山区生态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创建 “双实体” 校企利益共同体,增强人才培养的协同度。在调研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技术支持、项目合作等方面探究并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吸引虚拟教研室中的企业导师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通毕业生就业 “最后一公里” 。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环节的时间及内容,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学校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以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原有IT企业导师参与短学期及实习教学环节的良好基础之上,利用虚拟教研室的各项资源和灵活机制,拓展同企业间合作办学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多层次全过程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

3.4 共建共享,建设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库

开放共享是虚拟教研室的重要优势之一,虚拟教研室建设可以在学科、专业、课程等各个层面推动、协同构建优质教学资源数据库。在课程层面实现包括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案、教学视频、电子课件、实验项目、实训项目、习题库等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在专业层面实现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经验等共享,在学科层面实现包括学科建设方案、教学学术研究经验等共享。

虚拟教研室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采取如下举措:

(1)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提升教学资源共享质量。本专业被教育部确立为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期间将在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改革项目、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各方面开展深入研究,获取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项目拟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将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各项高水平成果和教学资源(如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校级精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 “十四五” 首批四新重点教材等)在虚拟教研室中进行开放共享,提升教学资源共享质量。

(2)调动虚拟教研室成员参与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性。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教研室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项目拟从多方面展开研究,提升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性,主要包括:

●推动学校、学院制定各项政策,通过计算教研分、课时等各种方式鼓励教师共建教学资源。

●鼓励教学资源共建参与人员之间进行跨校、跨专业的教研教改课题联合申报、教研教改论文合作发表等,加强共建共享人员间的共生关系。

●通过在各类教学教改项目中列支教学资源共建产生的各种费用,消除参建人员经费方面的顾虑。

●明确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归属;在虚拟教研室内部通过各种途径宣传、表彰资源共享的积极参与者。

(3)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使用。虚拟教研室中由于结构相对松散,成员来自不同的院校、学科、专业,在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是所使用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线上数据保存方式和格式的多样化,严重影响了各类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组拟开展如下方面研究:

●详细调研虚拟教研室成员当前使用的各主要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以及在其平台上建设的各类教学资源。

●按照不同教学资源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专业基础类资源、教学过程类资源、能力拓展类资源等不同类别,实施分类管理。

●实现所有教学资源的可溯性,通过建立百科网页、在线文档等方式,记录所有资源的简介、保存位置、访问方式等相关信息。

●制定相对明确的资源创建流程和共享规范,实现共享资源和属性信息的同步更新。

3.5 示范引领,开展高水平的跨专业跨校跨域教学、教研活动

(1)构建优质的同步课堂形式。充分发挥虚拟教研室中教学名师、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同步课堂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优质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步到其他学校,实现不同院校、地域间的同步教学,让虚拟教研室参与学校的相关学生也能获取到高水平的教学资源。

(2)开展开放共享的虚拟教研活动。创新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在虚拟教研室中定期开展各类同步教研活动,实现跨地域、跨校的交流、探讨,主要包括:虚拟听课、评课;线上课程建设研讨;线上学科、行业讲座;线上师资培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课堂教学、人才培养、学科竞赛指导经验分享等。

(3)探索基于虚拟教研室的青年教师企业导师制。丽水学院有较为完善的青年教师导师制,会为新入校的青年教师安排一名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的资深教师担任其教学导师。本项目拟探索基于虚拟教研室的青年教师企业导师制的可行性。对每位新进青年教师,虚拟教研室安排一位具有多年企业实际经验的资深技术人员作为其企业导师,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手段,通过共享代码协作、软件工程项目线上文档共享、线上线下交流等方式,从实际项目经验等方面补齐校内导师制的短板。

4 虚拟教研室实施情况、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自2022年10月筹建以来,围绕 “实现全面提升专业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的建设目标,充分利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契机和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创建了丽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虚拟教研室团队由来自丽水学院不同专业、中西部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以及行业内IT专家、技术人员构成,团队总人数超过30人。虚拟教研室中校内成员分别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

(2)组建了 “计算机组成原理” “Python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基础” “数据结构” “算法分析与设计” 等多门课程的虚拟课程团队,虚拟课程团队成员由校内外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组成,课程团队成员间开展了分享课程教学资源、探讨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交流课程教学经验心得等活动。

(3)在超星泛雅、智慧树等在线教育平台上实现专业、课程等各个层面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在专业层面实现了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经验等的共享;在课程层面完成共建共享的课程超过5 门,课程共享的线上资源包括课程大纲、作业题库、课程资料、课程教学视频等内容,其中 “Python 程序设计” 课程实现了240 min 完整课程视频的录制并即将上线。

(4)在虚拟教研室中探索开展了各类教学、教研活动。建设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研讨、学科行业讲座、人才培养及学科竞赛指导经验分享、工程教育认证讲座、实践基地建设等教学、教研活动总次数达到5 次以上,参与教师达到100 人次以上,受益学生达到150人次以上。

(5)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各个环节体现出思政元素。加强了专业虚拟教研室思政元素的顶层设计;在虚拟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中建成了专业课程思政团队;在虚拟教研室的专业、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中分别加入了思政内容和思政案例;在支部品牌创建、支部 “双创” 建设中也以虚拟教研室为载体开展学科竞赛指导、产学研合作交流等各种类型的活动。

(6)虚拟教研室在建设过程中获得了各类成果和奖项,包括: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 “十四五” 首批四新重点教材建设项目1项、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浙江省高等教育 “十四五” 教学改革项目2项、丽水学院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若干问题,主要体现在:

(1)虚拟教研室是一种新型的基层教学组织形态,和传统实体型基层教学组织相比有较多不同之处,当前学校、学院层面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管理办法及提供相应资源支持,导致虚拟教研室在进行各类资源建设和教研活动开展时受到一定限制。

(2)部分教师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虚拟教研室的整体活跃度有待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拟采取的解决措施包括:

(1)针对院校两级尚未提供较大支持的问题,项目组成员一方面将积极推动学校、学院层面出台相关管理制度,争取校院两级加大对专业虚拟教研室的支持力度,同时参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相关指标体系要求,参考其他兄弟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已经出台的虚拟教研室建设相关制度,继续积极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此外,虚拟教研室将充分利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期间学校提供的各类资源支持,以国家一流专业的高标准要求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同时开展高水平跨专业跨校跨域教学教研活动,产出类型广泛、高水平、有代表性的示范性成果。

(2)针对虚拟教研室部分教师参与建设积极性不高和活跃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拟通过虚拟教研室中名师的示范效应,提升教师参与虚拟教研室活动的获得感;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减少教师参与虚拟教研室活动的技术障碍、减轻无效工作量、提升资源建设效率、丰富活动形式和方式;在制度建设层面鼓励积极参与教研室建设的各位教师。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当前实体型基层教学组织存在的问题以及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研究现状,并结合丽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主通道——数字生态经济产业、致力于培养 “两山” 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适用性IT人才的专业定位,从5个方面思考与探索了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路径,并总结了本虚拟教研室当前的实施情况、遇到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教研室教研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趣闻
浅谈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