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考

2023-12-06 02:17蒋金芸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8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蒋金芸

[摘 要]随着市场对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职业院校逐渐在教育市场、人才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规范化健康发展,不仅投入了更多的财政资金,还进一步加大了对职业院校经费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的关注与管理力度。文章从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入手,结合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的目标与内容,就如何实现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有序构建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致力于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序构建的学校领导、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8.009

[中圖分类号]F810.6;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8-0028-03

0     引 言

绩效管理是提高企事业单位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教育作为我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推动国家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一直以来都受到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随着职业院校在市场上、教育行业内的地位不断提升,作用不断彰显,国家对职业院校的管理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师资水平,尤其是科研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加快职业院校教育现代化发展、保证教育经费投入有效性、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国家也对职业院校经费绩效管理工作加大了管控与监督力度。目前普遍存在于职业院校中的经费管理问题突出,如侧重投入、忽视管理,以及关注执行、不重视执行成效等,都大大影响到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所能产生的实际价值,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教育经费浪费,而且十分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健康科学发展。因此,加强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工作尤为重要。在围绕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工作而展开的各项研究及实践中,关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与规范性的研究应当成为重中之重。

1     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随着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以职业技术型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的职业院校逐渐获得市场与家长的肯定。近年来,越来越多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水平较高的职业院校在教育市场及人才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职业院校受社会重视程度提高,国家对职业院校的管理及教育、科研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也对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类学校、教育单位在预算绩效、绩效管理以及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这一重要课题而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重中之重,而是否能够充分把握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构建的基本原则,就成为整个工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成效的关键。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包括3个方面:双重导向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统一可比性原则。

1.1   双重导向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明确绩效评价的标准。对于一般生产经营企业而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偏向于财务指标以及有利于企业持续成长与健康发展的指标。而对于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工作而言,则需要兼顾两方面的具体要求。首先,必须立足职业院校的教育立场以及教育的公益属性,这就要求即使是在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也应当避免一味偏向财务指标、经济指标,需要突出项目经费绩效考核在教育质量推动中的作用,充分体现职业院校的教育公益性职能。其次,为了更好地推进职业院校规范化发展,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在不断加大对职业院校的经费投入,而项目经费绩效评价的主要任务就是评价学校财政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保证财政资金及各类扶持经费确实投入绩效项目,以及经费投入保证了对学校及职业教育的整体推动作用,衡量资金使用效益,是职业院校经费绩效评价的又一目的。所以,职业院校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需要兼顾公益性和效益性,应坚持贯彻这一双重导向原则。

1.2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又一基本原则,广泛适用于各行业、领域、机构和单位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但可操作性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需要视具体的考核目标、考核环境以及被考核单位与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所坚持的可操作性,首先要最大限度避免传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中常见的可量化指标较少、定性指标泛滥等问题,应当进一步强调可量化指标的数量及覆盖面,尽量做到最大限度量化,以确保考核结果公正、客观与科学。其次,要立足学校自身情况,切忌盲目效仿其他学校甚至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尊重学校的实际情况、实际操作可能性,避免绩效考核形式化、表面化,避免考核指标与实际脱节[1]。

1.3   统一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是较常出现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只提到可比性,会让人产生一些疑惑,如何实现可比性就成为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选择时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将其明确为“统一可比性”则更加通俗易懂。需要具备可比性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通过经年累月的绩效考核,不断提升职业院校自身在项目经费绩效管理上的工作质量与执行水平,同时也需要通过绩效考核进行学校与学校之间在项目经费绩效管理上的环比,找出差距,弥补不足,进而不断提升整个职业院校教育领域在项目经费绩效管理上的整体水平。为此,绩效评价指标不仅需要在考核内容上达到学校内部的统一和同类型学校之间的统一,还需要在统计口径(标准)以及所采集数据的处理方法上达到统一,从而充分满足统一可比性原则,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作用于学校的自我成长,还能够促进整个职业教育领域的整体成长。

2     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除了需要遵循上述三方面基本原则,同时还需要结合职业院校经费管理具体内容,有序开展如下几方面具体工作。

2.1   明确绩效评价工作目标

绩效评价工作总体目标的确立,能够对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起到很好的引导与规范作用,避免指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将无用、无效指标纳入。针对职业院校经费管理工作具体要求,项目经费绩效评价工作的总目标应当包括促进学校经费使用效率提高、保证经费使用合规、发挥经费使用最大经济价值与人才培养价值。

2.2   确定绩效评价内容

绩效评价具体内容应当围绕评价工作总目标确定,而评价内容的确定又是指标收集和考核标准确定的基本前提,因此尤为重要。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多个方面,如事前评价(经费预算)、事中评价(经费预算执行)、事后成效评价(经费预算执行结果)。具体来说,事前评价(经费预算)内容应包括国家及相关部门规定的一系列预算工作,如收入预算、基本支出预算、政府采购预算、支出预算、专项经费预算等。事中评价(经费预算执行)内容应包括经费执行规范、经费执行内容、经费执行效果、经费执行预期成效等。在事后成效评价(经费预算执行结果)内容上,应当涉及经费预算支出整体执行情况、经费预算支出整体效益等。上述提及的3个方面以及包含的主要内容只是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内容的一个大致方向,还需要对这些方向和内容进行细化,以便后续的指标收集及分类工作顺利开展,最终形成一套规范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2]。

3     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指标的具体收集

绩效评价指标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来,而是需要根据确定的绩效评价内容、方向及基本原则,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系统性收集。评价指标的收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客观真实原则,即避免主观臆想虚构指标,而是要基于文献、资料及案例从中分析归纳出具有评价价值的指标。其次,可操作性原则。这里的可操作性不是前文中提到的在考核中的可操作性,而是保证该项指标在进入考核流程以后,能够有正规渠道、有效手段获取考核数据。在明确指标收集基本原则以后,应按照以下步骤规范进行指标收集。

3.1   建立指标备选库

建立指标备选库应遵循客观真实原则,即以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目标为出发点与核心,广泛收集与之相匹配的文本资料、文献资料、实践报告、政令法规、规章制度等,将其中所有涉及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的指标全部提出并放入指标备选库,为指标体系构建提供丰富可选的指标备案。

3.2   对可用指标进行挑选与分类

在建立指标备选库后,就需要依据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工作的总目标及考核内容对全部指标进行挑选与分类,以保证各类指标都能够最大限度符合考核目标及考核内容,避免无谓的指标存在而影响到整体的考核效率及考核结果。在对指标进行分类的工作中,从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的目标出发,其可以分为投入类指标(反映经费投入情况)、支出类指标(反映经费支出情况)以及产出类指标(反映投入及支出所产生的结果及绩效)。在投入类指标方面,主要包括投入增量、投入减量、总入总量。在投入类指标的二级指标中,应当包括学校方面的各类具体收入、财政拨付、社会捐赠等其他收入。在支出类指标方面,主要包括人力支出、财力支出以及物力支出,如教职工薪资、福利、社医保、“三公费用”、管理费用等。在产出类指标方面,依据高职院校的社会作用、职能以及功能,应当包括教学产出、科研产出、社会服务产出3个方面。在二级指标划定上,应当包括教学完成情况、科研项目立项数量、科研项目完成数量、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毕业生就业率、学生获得证书比等[3]。

3.3   整理与优化指标体系

在完成依据绩效考核目标、具体内容的指标挑选与分类后,指标体系已初具雏形。下一步就是对这一指标体系进行整理与优化,目的是进一步精简指标,尤其是精简一些具有相似性、同质性的指标,避免重复考核,提高考核效率。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部分、内容的重要程度,进行各阶段的权重确认,以提高绩效考核指标结果的针对性。例如,以职业院校项目经费绩效评价工作的目的、职业院校的社会公益属性为考量,在事前绩效评价、事中绩效评价以及事后绩效评价的权重划分上,应当遵循突出执行、兼顾收尾的原则,在保证事前、事后评价能够得到强化的同时,通过对执行阶段重点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考核,进一步保证经费执行有效且及时,避免经费浪费以及可能存在的腐败及违法违规行为发生[4]。

3.4   确定指标考核标准

只有确定每一个考核指标的考核标准数值或标准区间,才能够以此为参考对比评价考核中所得到的数据,以确定考核数据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异常,从而从异常数据入手,分析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进而有效解决导致异常数据产生的相关管理问题。因此,确定指标考核標准尤为重要。确定指标考核标准需要依托丰富、完整、真实、可靠的数据库,从中提取可作为考核标准的数值或数值区间。一般来说,可用于作为数据库的渠道较多,如学校方面公布的相关预决算报告、财务报告、经费执行情况报告、教育部颁布的部分指标标准等。值得注意的是,绩效考核指标的标准数值会随着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政策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文化发展而呈现出变化发展的趋势。因此,考核指标的标准值以及标准区间也会随时代的发展、学校本身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化,每一次调整变化都需要重复上一步的标准数值和标准区间确定工作。因此,保证指标数据来源可靠、稳定且合规易得,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存在部分渠道涉及学校敏感数据、敏感资源等,无法及时快速获取,则会影响到该项指标标准数值的确认,进而影响到该项指标的考核结果与评价。所以,在确定指标考核标准时,应尽量选择公开、合规的渠道,避免其中可能出现的麻烦和阻碍[5]。

4     结束语

管理绩效是近年来国家对各类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点关注内容,通过关注管理绩效、执行绩效来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实现国家财政的精细化、精益化管理。职业院校近年来备受国家与各级政府的关注,教育经费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这就更需要通过经费绩效管理、经费绩效评价考核来加大管理工作力度,保证财政经费能够被有序、有效使用。而在经费绩效评价工作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到绩效评价工作的总体质量,理应得到政府与学校方面的高度重视。

主要参考文献

[1]尚婷婷,任英.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23(4):44-47.

[2]翟冠霞,傅淑园.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研究[J].大众商务,2023(2):199-201.

[3]杨运东,杨媚.基于DEA视角的高校投入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商业会计,2022(24):106-108.

[4]张小丽,韩静.基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高校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探索:以A学院为例[J].会计师,2022(13):151-153.

[5]孙静.高职院校财政资金预算绩效评价应用及效果[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6(3):15-18.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