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培训剪纸艺术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刊记者:撒小虎 通讯员:陈亚平)为进一步提升留坝县民间技艺的影响力,提高民间技艺剪纸水平,8月21日,由留坝县文化(图书)馆主办的留坝剪纸技艺培训班在非遗手工坊顺利举办,20余名剪纸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培训。留坝县文化(图书)馆高度重视此次培训的组织实施,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的方式,邀请蒋龙福老师为大家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培训中,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剪纸的发展历程、种类与形式,现场演示了折纸、画线、开剪等步骤,引导学员体验剪纸。随后,工作人员将提前准备好的剪纸工具、材料发放到大家手中。老师手把手指导大家剪纸制作,剪基础纹样,如锯齿纹、水浪纹、水滴等,学员仔细观看、反复练习,一幅幅剪纸作品跃然纸上。
此次剪纸活动,让大家体会到了剪纸文化的魅力,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水平,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感受了传统非遗剪纸的独特技艺。此次培训是传承民间艺术技艺的重要手段,留坝县文化(图书)馆本着“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的目的,紧盯市场需求、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把免费技能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就近接受实用技能培训,为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授课老师表示:“参训学员要准确理解学习目标,认真对待培训课程,积极转化学习成果,学以致用,切实提高留坝民间技艺水平和质量,不断增强民间文艺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留坝县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地方动态:
“庆中秋 迎国庆”2023年西安市非遗保护传承志愿者队伍山村行——走进周至县
(本刊记者:李舒婷 通讯员:陈亚平)为进一步加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提高乡村人民的参与度、关注度,增强非遗的保护传承意识,培育全民文化自信,在中秋国庆来临之际,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周至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周至县骆峪镇人民政府、陕西沙河实业有限公司、周至县文化馆、周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周至水街、周至县骆峪镇黄家湾社区协办的“‘庆中秋 迎国庆2023年西安市非遺保护传承志愿者队伍山村行”于2023年9月14日-15日在周至水街、周至县骆峪镇黄家湾社区分别举办。
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周至县非遗保护中心共同邀请了周至唢呐、陕西快板、秦腔、太极、红拳、古琴、周至集贤鼓乐、秦腔戏剧脸谱制作技艺、碑林彩塑、西安剪纸、结绳技艺、终南山钟馗信仰民俗、锔瓷技艺、关中礼馍、缠花、周至木雕、周至剪纸、秦腔板胡制作技艺等18个非遗项目现场展演展示,并邀请当地群众亲身体验各种非遗项目的工艺和手法,现场互动气氛融洽,演出精彩纷呈,观众兴趣高涨,连声叫好。
西安市非遗中心常年持续开展“非遗进山村”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让非遗切切实实走入乡村,走进百姓家门口,为乡村振兴注入非遗动力,真正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地方动态:
“庆中秋 迎国庆”2023年第二批西安市非遗项目文创研发展示在西安举办
(本刊记者:陈永鑑)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足发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弘扬,2023年9月25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承办,雁塔区文化馆、西安纽万创想NUSPACE纽空间-非纽集、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办事处美尚社区协办的“‘庆中秋 迎国庆2023年第二批西安市非遗项目文创研发展示”在西北首家纽空间拉开帷幕。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余亚军,雁塔区政府副区长聂虎,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局长、一级调研员杨虹,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白利群,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贺雪梅,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书记张艳等领导嘉宾出席,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余亚军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本次活动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深度合作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项目。从第一批到第二批文创研发已有30余个非遗项目被纳入课题。非遗创新的这条路上我们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借助此次平台,我们再次呼吁:希望有更多专业团队能积极加入这项公益性研发活动,吸纳更多富有创意、内涵深刻的设计灵感,研发出铭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非遗文创作品,从而将传承非遗技艺、弘扬匠心精神更广泛更准确地传递给大众,让人们充分了解非遗的“根”和“源”,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弘扬。
◎地方动态:
耀州刺绣助力“十艺节” 非遗作品捐赠显情怀
(本刊见习记者:宫月)由陕西省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铜川市政府承办的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9月10日在铜川剧院隆重开幕。陕西省艺术节是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
8月10日,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倒计时活动启动仪式上对外发布了本届艺术节的徽标logo。该徽标logo体现了“守正创新”的设计理念,以红、黄两色飘带组成阿拉伯数字“10”,形成了相依相成、充满活力的艺术表达,彰显出艺术节百花齐放、互鉴交流、创新发展的陕西艺术风采。通过数字“10”的艺术再现,形成了汉语拼音大写“TC”两个字母,为“铜川”二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寓意本届艺术节在铜川举办。
10月10日,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组织委员会在铜川剧院举行了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非遗作品收藏仪式,崔萌的耀州刺绣《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会徽》、秦绣(穿罗绣双面绣)《凤鸟》被组委会永久收藏,这也成为陕西省艺术节历史上首次收藏的非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