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公吹中的“从游”音乐传习模式

2023-12-06 17:18张宏策
百花 2023年10期

张宏策

摘 要:长汀公嫲吹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唢呐艺术类,它在民间音乐传习过程中诞生了一种“从游”的传习模式。本文通过探究这种社会传习模式,总结出其具有内容指向性强、实践性深刻、师徒关系灵动等教学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它对学徒学习公嫲吹演奏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会因为一些其他因素,对学徒的成长造成一些不利影响,笔者由此探讨长汀公嫲吹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长汀公嫲吹;师徒教学;“从游”;民间音乐教育

长汀公嫲吹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属于唢呐艺术类,它在民间传习的过程中诞生了“从游”的传习模式。“从游”在中国古代最早的意思就是徒弟跟随老师游历各个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随行弟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也可称“游历教学”。这是一种社会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它是在社会中利用社会资源而进行的教育,其教育效果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和评价。在这里,“从游”教学是一种教育的实践形态。

一、长汀公嫲吹民间传习概况

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长汀公嫲吹班社的演出活动中,公嫲吹班社所接的一些演出活动要持续一整天,而在场的观众们并不会一直认真关注和欣赏长汀公嫲吹班社的演奏,再加上师傅在一整天的演出活动中也需要休息,因此,徒弟就可以在师傅休息的这段时间进行吹奏,师傅可以在旁边边休息边指导。所以,长汀公嫲吹班社的师傅们通常会在演出时带上徒弟们,徒弟也要进行乐器的搬运和演出场地的布置等有关演出的体力劳动。演出之前,公嫲吹的师傅们会传授刚入门的学徒如何敲击打击乐器,这个阶段主要是普及基本的节奏知识,如果徒弟学有余力,并且悟性较高,师傅也会教授如何吹奏唢呐。在演出活动中,师傅会让刚入门的徒弟们认真观看师傅演奏的动作和倾听音乐。这种观看倾听的动作不能毫无目的,师傅会给徒弟规定观看和倾听的顺序。首先,徒弟们要关注打击乐,即鼓手的位置。因为长汀公嫲吹相当于一个小型室内乐的规模,而敲打大鼓的乐手在里面相当于指挥,所以徒弟一方面需要在倾听鼓手敲打出来的节奏的同时将其记忆和背诵下来,另一方面也要认真观看鼓手是如何通过大鼓演奏来指挥乐队的。其次,徒弟们要关注吹奏唢呐的师傅。刚入门的徒弟也会在演出中担任鼓手,即乐队中的指挥,需要和吹奏唢呐的师傅们配合。在一次又一次的配合过程中,徒弟就会从更直观的角度觀看和倾听师傅们是如何吹奏唢呐的。再次,刚入门的徒弟在自己的空余时间,在离师傅干农活不远的空旷地方,练习吹奏唢呐,并在练习中不断回想演出时的感悟。最后,师傅听到徒弟的唢呐声会进行指导和说教,随着时间流逝,刚入门的学徒也会慢慢成长为有一定唢呐吹奏能力的民间艺人,此时徒弟就可以参加公嫲吹的唢呐吹奏。公嫲吹是一种以高音唢呐和低音唢呐对吹为主的民间音乐,所以这时候徒弟只要进入演出中就是在与师傅进行对吹,而师傅也能从与徒弟合奏的过程中发现徒弟的问题,并在演出间隙给予徒弟指导和建议。

二、“从游”音乐传习模式的教学特点

(一)学习方式以演出为主体

在演出活动前,徒弟都会私下做许多与演出相关的练习,在演出中,他们会认真倾听并仔细观察师傅演奏的姿态,为后面与师傅合奏作准备。随后,在演出间隙,徒弟要仔细听从师傅对他的指点,并在之后的演奏中作出调整。在学习过程中,其核心就是公嫲吹的演出活动。长汀公嫲吹的师徒教学基本都是在演出中进行的,所以其学习内容与当天的演出内容有关。在教学目标上,这种师徒教学的目标就是徒弟能否在演出活动中得心应手地演奏长汀公嫲吹。徒弟加入长汀公嫲吹班社的目的,就是想要掌握熟练演奏公嫲吹的技能,从而在后面的演出活动中成为公嫲吹班社的演奏主力,并能获得一定的演出报酬。师傅也根据徒弟在日常的演出活动中的表现来评判徒弟是否掌握了这项技能。在教学评价上,师傅们围绕着演出中徒弟的发挥情况以及周围观众的反映来评判徒弟掌握技艺的程度。

(二)师徒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个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家长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经常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共同学习,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彼此进行对话、交流,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二者通过共同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长汀公嫲吹中的“从游”教学就具备师徒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体现如下:

首先,在教学或学习目标上,传统的学习共同体是二者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为了完成真实任务,学习者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长汀公嫲吹中的“从游”教学与之相似,公嫲吹师傅的教学目标和徒弟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

其次,在学习环境上,长汀公嫲吹班社以日常演出的过程和演出间隙作为师徒主要的教学和学习的环境。这种以平时演出作为徒弟主要学习环境的方式,也促使徒弟在平日里刻苦练习。师傅在这种以演出为主的教学环境中,也要不断与徒弟沟通,帮助徒弟调整心态。

最后,在师生关系上,因为徒弟都是近距离观赏师傅的演奏,所以大多数徒弟都会对师傅产生崇拜之感。另一方面,师傅也希望徒弟们尽早熟练演奏公嫲吹,这样可以将公嫲吹的技能传承下来,师傅能够拥有充分的人手去安排演出。而在演出中,师徒二人有时候会进行对奏等合奏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师徒双方在演奏中就呈现“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特点。长汀公嫲吹班社的演出活动范围遍布龙岩市各个角落,公嫲吹班社师徒走遍龙岩各个地方,有的时候甚至出省到外地演出,所以造就了长汀公嫲吹班社师徒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公嫲吹师徒学习了许多其他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同时也结交了当地的民间艺人,在这种环境下教学,会不断增进师徒之间的感情,师徒关系就会呈现出灵动的、交互的、充满生机的特点。

三、“从游”教学的影响

这种“游历教学”的方式能够对公嫲吹的学徒产生较好的影响。首先,公嫲吹班社的日常演出对学徒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们会在演出之前进行多次练习。因此,演出活动能够提升学徒的学习能动性。在公嫲吹的演出中,徒弟需要仔细观察师傅演奏的动作、手上所展示的技巧,并倾听师傅演奏出的音乐内容以及所包含的韵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徒弟的观察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其次,徒弟在与师傅的合奏中难免出现错误,这个时候徒弟要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让音乐不停滞,进而顺利地进行下去,这也让他的临场应变能力得到提升。在演出中能够说话的时间不多,徒弟要将自己的想法和目的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师傅,同时也要接收师傅言语不多的指导意见,并做到及时调整,徒弟的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在整个演出过程中,徒弟都是在人多的环境下展示自己的技艺,而且不能出现过多失误,这将锻炼他的心理素质。另外,公嫲吹班社有时需要游历各种地方进行演出,各地方的风土人情也增长了徒弟的社会生活阅历,有时游历演出也会遇到困难,这也在客观上锻炼了徒弟应对逆境的能力。

再次,在教学内容上,将演出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师徒双方在传授和学艺的过程中都具有目的性,徒弟不会在学艺过程中迷失方向。师傅以演出曲目作为教材,指导建议围绕着徒弟的演奏过程,这种师徒教学极具实用性,将徒弟的教育成长融入演出中,促使公嫲吹这项技艺教育实践化。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对一些文化程度不高、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师傅们来说,更具实操性。这些师傅可以围绕演出的内容对徒弟进行指导和点评,也能依据周围观众的反映对徒弟进行评价。这种围绕演出内容的教学方式,极大减轻了师傅们言语表达的压力。

最后,在师生关系上,长汀公嫲吹的“从游”教学模式构成了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关系,公嫲吹班社需要游历各种地方进行演出,这种丰富的社会生活促使师徒之间就像一家人。一日為师,终身为父,师傅很容易在徒弟的心目中形成父亲的形象,徒弟这些“小鱼”会心甘情愿追随师傅这条“大鱼”。同样,公嫲吹班社的师傅们也想要多参加演出从而获得更多经济收入,所以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客观条件上,师傅们也愿意带着徒弟们参加各种演出。

当然,这种“游历教学”也会给有些徒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教学上,师徒双方在演出环境中并不能一直说话,所以,当徒弟演奏出现失误的时候,师傅只能简单提示,并不能向徒弟说明为何错误以及如何改正比较好。而在演出结束后,师傅因为劳累也很容易忘记徒弟前面在演出中的失误表现,作为评价主体的观众也容易对年轻学徒的演奏产生一定宽容度,再加上有的演出是徒弟跟师傅一起合奏,在徒弟出现失误时,师傅会使用一些技巧将音乐顺接过去,因此有些年轻的徒弟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演出时所犯的错误。年轻的徒弟要在一次次的演出中成长,要依靠自身的主动性和领悟能力,在演出中调整,在空闲时练习。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一部分主动性和悟性没那么高的徒弟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步,最后徒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停止学习这门技艺。

这种“游历教学”通常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些师傅受到社会生活的压力,做不到很耐心地指导徒弟,甚至出现一些过激的言语,这对一些年轻的徒弟会造成心理压力。

四、结 语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长汀公嫲吹中的师徒教学具有与传统社会教学不同的特点,这种民间音乐教学方式曾造就了不少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应该看到,长汀公嫲吹在当今遇到了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笔者建议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让公嫲吹这项艺术以音乐鉴赏课的形式进入当地学校,让当地的青少年对家乡附近的民间音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当公嫲吹被更多人所了解时,公嫲吹的师傅们就可以开展社会教学,从而将长汀公嫲吹一直传承下去。

(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文凯.中国传统“从游”教育模式平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6):111-114.

[2] 王聪生,李书影.闽西客家鼓吹乐《公嫲吹》及其艺术特色[J].龙岩学院学报,2013,31(6):18-21.

[3] 李如密.游历教育与从游学习:孔子“周游列国”之教育活动及其价值再考察[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8(5):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