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瑶 杨冰玉
摘 要|李宏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湖北省翻译协会理事。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翻译、间接翻译研究。国家基金委公派比利时鲁汶大学和英国杜伦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完成教育部青年基金课题一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中国比较文学》等中文权威期刊和Perspectives等SSC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独立或主持翻译出版4部译著。论文获第十七次武汉市社科成果优秀提名奖。在本次访谈中,李教授围绕其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复合间性视阈下的中国近代间接翻译研究(1898—1937)》畅谈翻译类国家社科基金选题的创新和项目研究思路的撰写,同时还讨论了学术论文选题的创新和投稿以及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性和严密性等,最后提出了对翻译专硕中忽视翻译理论学习的现象的看法。
关键词|创新;国家社科基金;选题;翻译论文写作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的创新以及研究思路
朱慧瑶(以下简称朱):李老师,您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复合间性视阈下的中国近代间接翻译研究(1898—1937)》于2019年成功立项,所以今天想和您聊聊该项目相关问题,首先您能否谈一谈您是如何确定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的选题呢?或者说如何根据自身研究方向找到有价值的课题呢?
李宏顺(以下简称李):国家社科基金选题首先要有创新性。可以通过国家社科基金委网站进行项目检索,如果相近的选题已经在往年获得过资助则表明本题目新意不够。二是选题要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三是选题要和指南基本吻合。四是选题要和个人研究专长相结合。国家社科基金的活页评审包括选题、论证和前期成果三个部分,一般说来,如果前期成果和选题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比较好。不是说所有的前期研究论文都要围绕选题,而是至少也要有一到两篇较好的论文与选题密切相关。这样可以在研究基础和研究可行性方面给评委留下比较好的影响。建议将选题和本人之前研究的专长领域相结合,然后以这个为基础进行深化和拓展,或者说再从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理论视角加以审视。
以我申请国家项目为例,其实最开始我思考的是“儿童文学翻译”这个研究领域。我曾经在2013年获得教育部的青年基金课题——《多维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当时是我第一次申报教育部课题,没想到第一次申报就命中了。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发现当时的本子在论证这部分写得一般,也许能够命中的关键点就在于“儿童文学翻译”在当时属于比较新颖的一个题目。所以,项目选题首先要做到“新”。后来我报了两次儿童文学方向的国家课题,但都不太成功,原因就在于我的理论视角选取存在一定問题,思考也不够成熟。比如说当时考虑过“跨学科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这样的题目,以及“后殖民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儿童文学翻译及其研究”,后者在选题上是有一定新意和可行性的,但是当时的论证不够有力。
后来,2019年1月我的论文《复合间性视野下的间接翻译研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发表时正是寒假期间,也是要申报国家基金的时候。这时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以这篇论文为基础来展开关于间接翻译方向的项目选题呢?”后来我进一步决定结合中国近代的间接翻译实践来探讨这个问题。项目的题目最终定为《复合间性视野下的中国近代间接翻译研究(1898—1937)》。选择考察近代翻译史中的这样一个时间段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首先近代是中国间接翻译蔚为大观的一个时期,所以也是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时期;其次,1898年这一年也比较特殊,这一年里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信达雅三原则,此外,梁启超也刚刚提出“译书为强国第一要义”的思想,并在《论译书》中提出了借助日文间接翻译西方的路径,之后就有大量借助日文的间接翻译,之后的十多年是大规模借助日文间接翻译的一个重要时期。那么,1937年之后属于抗战时期,又呈现出了一种不同的面貌。由于这个项目本身是需要聚焦于某一段时间,而且项目内容不宜过于庞大,否则无法进行有效管理,所以最终我将日期截止在了1937年,共计40年。
朱:您能不能进一步谈谈如何确保选题的创新性呢?
李:选题的创新无论对于项目申报还是学术论文投稿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选题没有新意,那么第一时间项目申请或者论文投稿会被毙掉。选题的创新体现在如下几个维度:第一,研究领域新。如2013年左右的儿童文学翻译作为翻译项目的选题领域就比较有新意,前人研究的较少。又比如这几年的网络社区武侠小说的合作英译也比较有新意,如复合间性视野下的wuxiaworld网络文学英译研究。第二,研究方法或者理论视角新。比如2010年前语料库翻译方法无疑是非常有新意的,即便是在今天也是国家社科基金比较认可的研究方法。理论视角的新意则体现在该理论视角在翻译研究中前人使用较少。如复合间性理论视野就是比较新的理论视角。再比如10年前的生态翻译学视野。现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不够新,但仍然是重要且常用的理论视角。如果较新的翻译研究领域加上生态翻译视角也可以产生具有新意的项目选题。如生态翻译学视野下的梁启超翻译研究。第三,研究材料或者研究对象新。翻译学研究对象包括译者、译作、翻译史、翻译生态和场域、翻译主体、翻译多模态、影视(字幕)翻译、翻译认知、合作翻译、翻译教学、儿童文学翻译、法律翻译、典籍翻译等等。上述都是比较宏观的,而研究对象要出新一般要比较具体和微观。如间接翻译(转译)已有部分研究,但是已有的间接翻译研究都是聚焦于间接翻译史的爬梳或者勾勒,没有对间接翻译的间性本质的研究。我的论文《复合间性下的间接翻译研究》中选取间接翻译的间性互动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的选取就是全新的。此外,翻译学研究中发现新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创新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林语堂的《红楼梦》英译手稿在日本的发现。发现者宋丹是南开大学日语专业的博士生,当时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换学习。基于这个新发现的手稿,宋丹博士分别于2017年和2022年在权威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发表了两篇论文《林语堂翻译〈红楼梦〉的六大选择》和《林语堂翻译〈红楼梦〉的文化历程》,完成了《日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稿的整理与研究》的专著。如果有机会访问国外大学图书馆并发现国内无人发现或罕有人研究的汉学家译稿显然也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创新途径之一。这三个创新中至少要有一个才能保证项目或者论文有较大的创新性。还是以我的论文《复合间性视野下的间接翻译研究》为例,这篇论文体现了视角新(复合间性视野)、研究对象新(间接翻译的间性互动机制)和研究材料部分新。本文并未发掘新的材料,但是选取了《一千零一夜》在英国的两次间接翻译的接力译介作为分析材料,原本我选取的是《鲁拜集》在中国的间接翻译作为分析对象,但是湖北大学杨元刚教授觉得这个案例不够新,因此我在论文修改时就将之替换为儿童文学翻译素材,即《一千零一夜》,而且主要是聚焦其在英国的间接翻译译介,这就可以使中国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朱: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本项目的研究思路吗?
李:研究思路用图表展示比较清晰明确,是项目书撰写中的常见写法。不过并不是一定要采用图表式(流程图等),能够用文字进行清晰地描述同样也很好。比如我的项目研究思路是这样的:第一阶段先搜集资料并进行文献研究,甄别间接翻译的身份,对中国近代(1898—1937)间接翻译进行计量研究并统计其历时的演变(分三历史阶段1898—1911、1911—1919、1919—1937)。第二步聚焦文學间接翻译,运用文献法、计量统计法对文学间接翻译分欧美、苏俄和东欧等弱小国家进行间接翻译数量统计、运用比较法比较上述三类文学间接翻译所呈现的不同复合间性特征,以及译者间接意识的变化,运用个案研究法聚焦重要的文学间接翻译及其译者。第三步研究非文学间接翻译,对社科和科技间接翻译进行特点分析和个案研究,方法同第二步。第四步考察在间接翻译中源语文化、中介语文化和目标语汉文化之间的文化间性互动并多维度透视其文化交流与建构功能。第五步运用理论思辨法构建间接翻译复合间性理论以及更普遍意义上的翻译复合间性理论。
二、翻译学术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和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朱:好的,感谢老师的回答。刚刚您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关键是要具有“创新性”,那么您对于研究生如何在学术训练阶段发现新的研究领域或者追踪研究前沿有何建议呢?另外,您能不能结合您的论文发表经历谈谈期刊论文投稿和发表的过程?
李: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首先要多阅读学术期刊,要养成学术论文精读和泛读的好习惯。要广泛阅读国内外期刊,掌握前沿动态。因为我自读研以来就一直有阅读《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期刊的论文的习惯,我甚至在自己当年考研之前,就已经订阅了《中国翻译》,所以阅读国内外期刊已经成为我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这也就潜移默化地为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够清楚了解到同行们正在做的一些研究。那么,除了要关注国内期刊之外,我们也要密切关注国际翻译期刊,这甚至更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每周精读一篇来自《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上翻译领域相关的论文,同时每周泛读若干篇。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精读就是要彻底读懂一篇论文,包括每一个细节。而泛读则主要是抓选题和思路,在论文摘要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阅读即可,其主要目的是在有限度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学术信息。长期的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能够为我们翻译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和知识基础。除了国内翻译权威学术期刊论文之外,我们还推荐研究生经常阅读翻译国际期刊论文。可以在taylor-francis数据库阅读以及通过读秀期刊论文检索并获取(通过电子邮箱获取论文全文)。国际期刊则有Target、Translation studies、Interpreting、Translator、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Perspectives、Meta等国际翻译界主流的SSCI或AHCI期刊。
当时的教育部青年基金课题“儿童文学翻译”这个方向,就是我在2011年受国家基金委资助去比利时鲁汶大学访问学习时,在鲁汶大学的图书馆看到了一本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专著后受到启发而确定的,该书名字为The role of translator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visible storyteller。这本书帮助我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让我知道“儿童文学翻译”这个领域是很值得研究而又是国内学术界极为欠缺的,所以这就成为我教育部项目的选题。
后来在2015年,我在阅读国际权威翻译期刊Target的时候,读到一个名为Voices in Retranslation(《重译中的声音》)的专刊,其中有学者提到了indirect translation的概念,对此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重译和间接翻译这两个研究领域其实也是密切相关的,从那时开始我就注意到了间接翻译的研究动向,当时研究这个领域的人比较少,因此我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然后开始写与“间接翻译”相关的论文。当时在2016年我参加了长江大学的中西部翻译教学理论研讨会,为此我提交了论文摘要,然后迅速整理成初稿,并在会议上宣读了论文,宣读中得到了湖北大学杨元刚教授的互动和指点。在2016年年底论文基本写成之后,又沉淀了一下,请华中农业大学的覃江华博士和长江大学田传茂教授提出宝贵的建议后开始初稿定稿,定稿时我吸收了2016年在学术研讨会上杨元刚教授互动环节的建议。杨教授认为我的案例不够新,于是初稿定稿的时候我将案例分析部分的案例从《鲁拜集》在中国的间接翻译替换为《一千零一夜》在英国的两个接力的间接翻译。后来在2018年3月,我开始给《外语教学与研究》投稿,投稿论文题目为《复合间性视野下的间接翻译研究》,一个半月内完成了编辑部二审,进入三审,三审从6月开始就一直没有动静,就在我不抱希望的时候,12月17日收到了三审通过后且论文外审返回修改的通知,最后按照专家的建议,我紧急回答了外审专家的三个重要的关切,进行了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以及理论的提升,具体有Literature review和主体间性理论介绍部分精简了2000字,在文本间性板块增加了有关间接翻译文本谱系中原文本、中介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之间的间性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此部分增加了800多字,同时增加了图片的说明文字,约60字。最后则是对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三个间性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一小节专门论述,约400字。修改稿12月23上传后26日被接受并很快于2019年1月15日发表在了2019年第一期中。这篇论文从投稿到发表也就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是非常快的。从这段经历可以看出,学术阅读,尤其是国际期刊和英文专著的阅读是追踪翻译学术界国际研究前沿和发现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课题和领域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论文写作不是闭门造车,可以和同行和专家加强交流和学习,专家的审稿意见一定要逐条针对性地解决和回应。最后我觉得我们要勇于向权威期刊投稿,投稿拒稿修改再投稿这个流程本身就是不断精进论文质量和提高自己的过程。总的说来,权威期刊是比较公平公正的,基本上没有身份歧视的问题。比如我2014年在《外国语》上发表《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与研究及展望》时还是讲师、硕士。
杨冰玉:我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学生拜读了您发表在2022年《中国翻译》第二期上的论文《〈鲁拜集〉中国百年经典化研究》,您的文章选择《鲁拜集》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涉及您深耕多年的间接翻译现象,所使用的复合间性理论是一个发展中的理论,选择可谓十分大胆而新颖。更让我钦佩的是您的论述过程。您引言部分总领全文,与后文中对理论介绍、研究问题的论述一一对应,结语部分又一一对研究问题做出解答和总结,结构工整。您对经典生成过程中各因子的作用及其产生作用过程的论述十分严谨详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如世界文学经典的产生基础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一批翻译文学经典,又如再版对经典化的意义一是为翻译质量背书,二是累计读者数量,三是与时代相结合。类似的思想在其他研究中往往未得到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因此您的论述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学生最近读过一些翻译文学经典化的文章,私以为您的论述过程是最清晰有力的,这强大的论述背后是您缜密的逻辑思维,而这也是我最欠缺、最亟待提高的地方。因此想冒昧请教李教授,您是如何在学术训练中锻炼缜密的逻辑思维?如何将其自如运用到学术写作中的?
李:如何提高逻辑思考力和如何提高写作中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应该是两个相关但又不完全一样的问题。前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如参加辩论、阅读报刊中对于热门问题的观点评述文章等,还有就是要勤于思考,并善于多角度多層次思考问题。英语口语论题的深度回答和训练当然也有助于提升逻辑思辨能力。提高了普遍意义上的逻辑思辨能力当然有助于论文写作中逻辑思辨能力的提升。但是论文中的逻辑论证毕竟是学术导向和理论导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需要运用学术理论术语进行逻辑思辨。要提高论文中的逻辑论证能力,我的建议是首先要增强研究的问题意识,在导入部分(Introduction)就旗帜鲜明地提出研究问题,既方便了读者,同时也提醒自己要围绕问题展开论证。因此,我在论证的过程中始终牢记正文部分要逐一回答研究问题,同时要多层次和多角度地深入论证。如文本间性部分,我从《鲁拜集》的文本谱系中普遍存在着文本间性,并论述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何:重复和继承了菲兹杰拉德译本的维多利亚诗歌风情和菲氏的改写,同时各译本又各有其特色和创新性,语言、文体和意象等的不同。接下来第二层面我从副文本视角进一步论述,文本内副文本和文本外副文本和译文同样构成了文本间性关系,这种副文本间的文本间性有助于《鲁拜集》经典性的生成。以郭沫若译本为例展开论述。郭沫若译文文本内副文本前言,前言中波斯李白的称赞无疑有助于读者将鲁拜集与李白的经典诗歌联系起来,有助于经典性建立。文本外副文本则以闻一多发表在《创造季刊》上的商榷文章为例,该文肯定称颂了郭译,同时也针对10余首诗歌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译文,郭沫若全盘接受并在后续译本中进行了修改。这就是主体间性互动下的文本外副文本和正文本的互动确保了郭译的质量不受诟病,打下了译本经典化所需要的译本好质量的基础。第三个层次则是从直接重译和间接重译来谈其对经典性的作用。论证过程中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深入挖掘,同时始终围绕文本间性和鲁拜集经典性,使得论证环环相扣,高度相关。其他主体间性和文化间性部分也是如此,不赘述。总之,论文写作要围绕研究问题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展开论述。
三、翻译理论学习对于翻译专硕的重要性
朱:好的,谢谢李老师的回答。听了老师的回答之后,我也倍受启发。作为一名专硕学生,我发现当前翻译硕士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专硕研究生们对于翻译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并不高。那么,对于这个现象您怎么看?
李:在我看来,翻译理论的学习不管是对于学术型硕士还是对于专业型硕士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当前翻译硕士生中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翻译硕士偏向应用型,注重翻译实践,至于理论,只需要了解皮毛即可,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即便是翻译硕士也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翻译理论的学习,首先有助于开阔理论视野,其次也能够帮助学生们从宏观上解读翻译现象,特别是加深对于历史上翻译现象的理解能力。再者,翻译理论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对实践进行宏观上的指导,比如说运用目的论和平行文本对于旅游宣传文本翻译的指导。另外,翻译硕士还需要撰写翻译实践报告,那么从这个层面来说也需要将翻译实践与一定的理论视角相结合。所以说,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一些常见或者重要的翻译理论,比如说动态对等、目的论、交际翻译,还有接受美学、生态翻译理论等,对于翻译实践报告的写作大有裨益。此外,在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的过程中,非常受人诟病的一点就是理论和实践“两张皮”,那么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太浅显。如果能够更深入地掌握这些理论,那么就能够运用理论来解读翻译实践中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而对于学术型翻译硕士研究生来说,翻译理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学术型翻译硕士研究生要熟练掌握各种翻译理论流派,广泛阅读当前重要的翻译著作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翻译论文。除了阅读劳伦斯·韦努蒂的读本中列出的一些重要文献之外,还要追本溯源,学习更深入的理论原始著作。比如说韦努蒂的读本中提到了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相关的观点——“hermeneutic motion”,那么这就需要同学们追本溯源,读一读乔治·斯坦纳的理论著作After Bible: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Innovation is a Key” in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Project Grant from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ing and Also in the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Pape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Li Hongshun
Zhu Huiyao1 Yang Bingyu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2.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Abstract: Professor Li Hongshun, director of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of Hubei. He Specialize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indirect translation research. He is Visiting scholar sponsored by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to K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in Belgium and Durham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Kingdom. He presided over a project of the Youth Fund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is now presiding over a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He has published several papers in authoritative Chinese journals, such a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other SSCI journals, like “Perspectives”. He independently translated or co-translated 4 books and got them published. One of his academic papers won the 17th Wuhan Social Science Achievement Excellence Nomination Award. In this interview, Professor Li discusses how to select the innovative topic of research project in the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ing and then based upon his own experiences, he further discusses how to be innovative and delve into a deeper level in the discussion in a logical manner in the writing of academic papers, and finally he talks about the widespread neglect of translation theory among translation master candidates.
Key words: Innovation;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Topic selection; The writing of academic paper in translation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