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炅昊
摘 要:当代歌剧是集舞蹈、音乐、表演为一体的音乐艺术。音乐作为歌剧表演体系构建中的关键环节,对其艺术内涵的呈现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音乐和歌剧表演概念的阐释,对音乐和歌剧表演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由此明确音乐在歌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针对如何在当代歌剧表演中更好地呈现音乐的艺术价值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歌剧表演;音乐艺术;价值呈现
歌剧是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构成,在民族艺术体系中占比较重,同时对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音乐作为歌剧表演中的一部分,能够烘托歌剧表演的氛围,使歌剧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因此,明确音乐在歌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对其呈现的方式加以研究和探索,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歌剧表演效果,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歌剧表演艺术事业的发展。
一、音乐艺术和歌剧表演的关系
歌剧表演和音乐艺术好比是主角和配角的关系。在歌剧表演中,演员通过自身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及舞蹈等元素创设出一定的故事情境,从而为观众呈现出歌剧表演的剧情。音乐作为辅助,根据歌剧剧情的内容来决定音乐的风格、曲调、类型和时间,再配合烟雾和灯光等舞台道具,能够营造出更为生动的表演氛围,从而给予观众良好的艺术体验,启迪观众的情感萌发,拉近观众与歌剧表演之间的距离,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极大地提升歌剧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和效果。
歌剧表演中演员表演的内容是非常直观的,而音乐则是比较抽象的。通过歌剧表演和音乐艺术的有机结合,能够给予观众更加全面的享受和体验,全方位调动观众的听觉、视觉等感官,让观众也成为歌剧表演的参与者,加强观众与歌剧表演的互动。歌剧表演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对观众的思想感化,反映社会风貌,同时也具备情感表达的诉求[1]P93。歌剧表演中的语言作用就是表意,其次是表情,而音乐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性的补充作用。一方面是因为歌剧表演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所以,对于语言的表情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表演者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局限,单单依靠表演者自身的表演是不能够实现对观众潜意识的引导的,所以必须要使用音乐。音乐作为伴奏方式融入歌剧表演,是基于歌剧表演剧情本身的二次创作,具有明显的指向,并且在创作过程中还要求相关音乐创作人员必须要对戏剧表演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二、音乐在歌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
(一)利于推动剧情发展
音乐艺术的本质就是声音的流动状态,主要表现在旋律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及长短音和音色之上,通过这些方面的变化来对情感发展、心灵发展、生命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进行表现[2]P73。而在歌剧表演中,音乐的流动状态实际上就是在叙述剧情,推动剧情的发展。例如在歌剧《江姐》中,音乐引领并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主要人物的独唱曲目《五洲人民齐欢笑》的叙事性特征极其明显,不仅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原因清楚地交代,还生动地创设出江姐在入狱之后领导大家展开对敌斗争的情境。
歌剧作品是否能够具备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就要看剧情是否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任何一部歌剧作品,其成功就在于其戏剧性,而歌剧作品的戏剧性必须要通过音乐来实现。通过将音乐的不同声部、不同唱法和不同音色同剧情紧密结合,让剧情主线及情感的辅线相互交织,引发冲突,从而创作出一副副矛盾突出的戏剧场面,以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从这一点来看,冲突可以称得上是歌劇作品戏剧性的起源,如果没有矛盾和冲突,那么就没有戏剧性可言。例如,在歌剧《奥赛罗》中,男中音角色亚戈开场时与罗德里格的窃窃私语,在饮酒歌中豪放十足,四重唱中又对妻子进行了暴戾的呵斥,同时又通过小号和长号的演奏与人声演唱结合在一起,将人物行为的动机表露无遗,使这一角色更具戏剧性,进而催生了各种矛盾,使剧情向前发展,让这部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强。
(二)利于加强人物塑造
一出歌剧表演是否成功完美,还应当看歌剧中人物的形象是否鲜明,是否能够通过表演者的表演以及音乐的烘托让观众对这一人物建立深刻的印象。歌剧表演中的音乐所具备的重要功能就是塑造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的内心,抒发人物的情感。歌剧表演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就必须要有独特的性格,这离不开音乐的刻画与塑造。在很多经典的歌剧表演作品中,都非常重视应用音乐来对人物性格进行刻画和塑造。例如,在经典歌剧《图兰朵》中,主要人物图兰朵的性格冷酷残忍,为了表现出人物的这一性格,在该剧的第一幕中,采用了《茉莉花》的曲调,以铜管乐器齐奏,以合唱为伴奏,向观众描绘了图兰朵将波斯王子送上绝路的情景,揭示了图兰朵残忍冷酷的性格。而该剧的另一主要人物柳儿,则与图兰朵性格截然不同。柳儿性格温柔善良,因此在人物出场时,采取了“愁苦的容貌”的旋律,又通过咏叹调《主人,请听我说》将柳儿的心声表达出来,让柳儿温柔纯情的形象深入人心。
歌剧表演中的人物形象是否生动鲜明、性格饱满、富有层次,不仅仅需要语言的描绘和外在形象的展示,更需要对人物的内心进行揭示。多数经典歌剧作品中,都非常重视挖掘人物的内心,借助优美的音乐旋律将其展示出来。例如,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第一幕开场是费加罗与未婚妻苏珊娜的二重唱,两人的音乐旋律一开始是有所疏离的,到最后音乐旋律又融合在一起,充分表现出人物内心一开始的疏离与最后情感的融合。接着,两人又起了一段争执,这时候音乐采用了大调对小调、高音对低音,将这场争执生动地描绘出来,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对其内心和情感的刻画。
音乐在情感表达上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很多作曲家总是利用音色和声部的差异来表现人物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例如,在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就大量运用了传统戏曲音乐来对人物的情感进行表现。比如在叙述小芹到河边洗衣服这一幕时,音乐利用了戏曲中的“慢板”性质,将小芹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表现出来。
(三)利于烘托表演氛围
歌剧作品在搬上舞台之后,所创造的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引领着表演者沉浸其中,更会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观众,使其陶醉,在浓厚的环境和氛围中感受到歌剧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从而使其艺术修养得到提升[3]P68。而这个独特世界的构造,必然需要音乐的加持。音乐凭借优美的旋律、交错的节奏及对声音的处理,将形象的人物表演与抽象的情感、意蕴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创设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场景,将各种类型的思想、情绪和情感融入其中,给人以难忘的体验。
三、音乐在歌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呈现
(一)注重音乐的戏剧性
歌剧是戏剧的一种,因而歌剧的音乐也应当和戏剧音乐功能相一致,具备与戏剧音乐相同的职责,也就是要保证歌剧中的音乐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展示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抒发人物的情感,反映社会生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当代观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发生了剧变,那么当代歌剧作品对社会生活的描述和展示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即能够更加积极地揭示各种矛盾,反映社会现实,浓缩社会生活,传播真善美[4]P113。歌剧音乐无论是在形式、内容、结构,还是在情绪变化上,都必须要注重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能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感,有着鲜明的个性。那么在创作和选择歌剧表演的音乐时,就应当注重创作主题歌、咏叹调、序曲、间奏和背景音乐等,同时要注重音乐的交响性,全方位调动各类交响乐和混声合唱,使音乐能够起到烘托氛围、渲染情绪、推进剧情的作用。此外,还应当对音乐在表达情感上的独特功能有充分的把握,能够借助音乐的优势来助力人物的情感表达,揭示其内心世界,能够因人物、形象性格及情感之间的矛盾使观众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进而提高思维层次。
(二)重视音乐的民族性
音乐无国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可以跨越一切局限,引起全人类的情感共鸣,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其音乐文化和作品都是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注重音乐的民族性并将其充分地展现,能够进一步提升音乐的艺术价值,为音乐赋予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是否能够用好民族音乐,也是对当前音乐创作者专业素养的考验,反映了音乐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与体验。在当今时代,音乐创作的记忆法变得愈加多样,各种新的创作形式在不断涌现,为了创造出更多惊艳的艺术作品,广大创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和潜能。但是如何让音乐创作者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富有民族性,使其能够匹配歌剧表演的要求,将歌剧作品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充分展现出来,答案就是创作者必须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努力挖掘和整合社会中的各类民族音乐资源,从中汲取营养。回顾音乐发展的历史,无数伟大的歌剧音乐作曲家无一不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展现出民族的色彩。虽然我国的歌剧起步较晚,但在当代经典歌剧作品中大多都充分吸收了传统的民歌和戏曲,既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歌剧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国歌剧作曲家而言,就必须要在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歌剧作品创作经验的基础之上,立足中国观众的欣赏心理和审美习惯,整合民族音乐资源,融入更多新的创作技巧,创作出旋律优美、令人难忘的音乐。
(三)音乐要体现时代性
当前,随着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歌剧这一艺术形式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青睐,歌剧表演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音乐创作也应当紧随时代发展趋势,体现出时代性。当代歌剧音乐旋律的进行方式及节奏的律动特点决定了必须要和当前的声乐器乐的音乐语言相契合,使音乐为大多数观众所认可和接受。如果不考虑当前观众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准,那么很难保证歌剧表演能真正地吸引观众,并由此起到丰富观众情感体验、提升观众思维层次和艺术修养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在歌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不容忽视,不可替代,它既是推动歌剧剧情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的载体,又是烘托表演氛围、强化观众情感体验的重要元素。要真正展现音乐在歌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就必须要对当前的歌剧音乐创作提高重视,注重音乐的民族性、戏剧性和时代性,将音乐的创作和歌剧表演的整体布局相结合。当代歌剧音乐作曲家要深入了解国外歌剧发展史、经典歌剧音乐创作的特点,立足国内实际,充分考虑到当前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惯和要求,创作出能够为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的歌剧音乐,充分展现歌剧音乐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惠亚荣,杨欢:《浅析音乐在戏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文化产业》,2022年第6期
[2]朱強荣:《论戏剧表演中音乐的地位和作用——以第17届四川省小戏小品独幕剧〈花黎明〉为例》,《戏剧之家》,2022年第1期
[3]朱通:《戏剧表演中音乐的作用探讨》,《黄河之声》,2017年第4期
[4]于力:《浅谈音乐在戏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戏剧之家》,2016年第7期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