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雅静
摘 要:特殊解放区时期是大连历史篇章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在结束了侵略者半个多世纪的蹂躏之后,大连人民终于从黑暗中逐渐走出来,获得新生。在这期间,大连地区的戏剧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来自延安的生力军“东北文工团”将戏剧以波澜壮阔的气势在大连的文化阵地推广发展起来。这股热潮不仅在专业团体燃烧,更带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使大连的戏剧热潮遍地开花。本文将拾捡这一特殊时期的戏剧活动碎片和点滴,梳理和分析这一时期出现的主要戏剧活动和剧目,旨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延续革命文艺精神和艺术情怀。
关键词:特殊解放区;文艺精神;革命文艺;东北文工团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大连获得解放。解放初期,大连的政治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是苏军占领大连,对大连实行军管。另一方面则是各种政治势力并存。在重重困难之下,大连当地党组织经过艰苦努力,在稳定人心、稳定社会、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一线等方面,工作水平突出,斗争艺术精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从1945年8月22日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个历史时期的大连被称为“特殊解放区”。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的戏剧活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为主要构成的东北文工团在大连掀起的戏剧热潮;二是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业余演剧活动逐渐兴起,并发展迅猛。
一、特殊时期的文艺环境和方针政策
特殊解放区之前,大连地区与其他解放区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其遭受了沙俄和日本长达47年零5个月的殖民统治。如果将历史的画卷从后向前翻转,历史便层层叠现在我们面前:甲午战争、“三国干涉还辽”、俄国强租旅大、日俄战争、日本殖民统治、苏军进驻旅大,这些互为因果关系的历史层面,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同时也是大连特殊解放区特殊历史渊源的前世和今生。之所以说“特别”,是因为它和其他解放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有区别的,但本质上还是解放区的特殊属性。
这一时期,大连的文化成分也十分复杂。一方面,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大连期间,长期把持大连的文化阵地,在大连推行殖民文化和奴化教育,使殖民文化像毒雾弥漫着大地,横行多年,流毒甚广;另一方面,国民党和敌伪残余势力也在千方百计地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文化阵地和广大群众。因而,文化阵地上呈现出一种混乱芜杂的迷茫状态。
为彻底做出改变,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地委和大连市政府成立以后,在建设新政权、巩固新政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把文化作为一条十分重要的战线,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提出要在被帝国主义侵占多年的大连建设新文化的任务,号召广大群众在城乡开展以肃清封建法西斯文化残余、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为目标的新文化运动。
为开辟大连的文化工作,大批来自延安和老解放区的文化领导干部、著名作家、艺术家,以及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组成的东北文工团等革命文艺团体云集大连,给刚刚获得解放的大连人民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放区文化:以精彩的演出征服了大连观众,以强大的优势迅速占领了文化阵地,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开展文化启蒙,培训文艺骨干,在广大城乡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文化运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文化的主人,创作、演出、出版了大量歌颂翻身解放,歌颂新社会、新生活的文艺作品。
二、东北文工团掀起戏剧活动高潮
1946年3月,东北文工团受东北局指示来到大连,欲以革命文艺为武器,为大连打开新的局面。当时,文工团由团长沙蒙、书记于蓝带领,一行人都是从延安过来的。当时的大连,党的组织已经发展起来,公安总局、职工总会、农会等组织已经成立,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市场日趋活跃,民生安定,秩序良好。但是,由于大连经受过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殖民统治,长期窒息在与祖国思想文化隔离的深渊中,加上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令不少知识青年在思想上处于观望状态,对共产党信心不足,只是在一开始认为共产党的主张好。还有一些人不了解国情,不了解抗战真相,不了解我党我军在夺取抗战胜利中的功绩,甚至不少人听信了传言,认为共产党只了解农村,不能真正地管理好城市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城市知识青年中的问题令党组织感到非常棘手。就在此时,东北文工团来到大连,以革命文艺力量将大批知识青年吸引过来,逐步将局面缓和,捋顺了各个方面的工作。据东北文工团的老同志回忆,以反映农民生活为主题的《姐弟开荒》《把眼光放远一点》是文工团最初想要上演的剧目,但文工团接受了市委的建议,在宣传扩大影响之前,先争取观众,把曹禺先生的《日出》、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率先搬上舞台。
《日出》是东北文工团在大连排演的第一出话剧,文工团的主要演员全部登场。于蓝、林农、张平、颜一烟、王大化在剧中分别扮演了陈白露、潘经理、李石卿、顾八奶奶和胡四。每个演员都演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高超的演技和贴近生活的剧情令观众产生了真真切切的情感。大家一致认为共产党人才辈出,对共产党产生了喜爱和尊敬。
戏接连演出了几十场,反响空前强烈,影响越来越大。文工团的演出成了一座桥梁,使共产党与青年们的联系日趋密切。起初,不少人质疑东北文工团排演大戏的能力。然而,在观看了反响热烈的演出之后,很多人主动要求加入文工团,充实了这一时期大连的戏剧队伍。接着,东北文工团趁热打铁,又创作了三个抗战话剧并搬上舞台。它们分别是《我们的乡村》《祖国的土地》和《把眼光放远一点》。
由文工团李牧、颜一烟、王大化创作的《我们的乡村》是一部反映华北敌后抗日军民紧张愉快的生活,并对强大的民族敌人进行顽强不屈斗争的剧作。当民兵英雄二虎遭受鬼子酷刑时,观众禁不住热泪横流。台上出现出卖乡亲的汉奸李奎武时,台下连连发出“打!打!打!”的喊声。最后八路军连长雄赳赳地登场,引发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演出令演员和观众, 党和群众水乳交融、心心相通。
《祖国的土地》的作者颜一烟、王大化,以精练的笔触,简洁生动的舞台形象,描绘出了1931年9月,由于不抵抗主义,大好河山沦陷之后,抗日英雄用鲜血写出的一部英勇卓绝的史詩,同时也表现出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人民血肉相连的关系。这个剧有着严谨的结构,合理的布局,清晰的线索。演出效果亲切、生动。
《把眼光放远一点》原是冀中火线剧社集体创作,由胡丹沸执笔。这是一个反映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群众对敌斗争的剧作,1943年秋在冀中上演时,周扬同志给予很好的评价,并且为这个剧本的出版写了序言。东北文工团把这个剧排在三个抗战剧的最后,作为压轴戏。戏演完了,幕已落下,观众仍然意犹未尽,剧场里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三个抗战剧的演出强烈地震动着大连人民的心,革命文艺为此贡献出巨大的力量,令当地大众了解到在被日本法西斯高压和蹂躏之下,东北抗日联军与敌人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八路军带领老百姓夺回失去的土地,最终建立解放区的不易。
大连人民从文工团的演出中,逐步了解了共产党、八路军在抗战中的领导作用,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于是在此时,文工团团委会决定上演秧歌剧《血泪仇》。这部剧通过讲述农民王仁厚一家老少六口人的悲欢离合,映射出当时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同时也描绘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家人最终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结局。
除了演剧活动外,东北文工团还举办戏剧讲座,出版编辑有关戏剧的论著,为大连这一时期的戏剧表演和戏剧理论的发展打下基础。
戏剧讲座的开学典礼到会学员七十多人。东北文工团的沙蒙、王大化、张平等人参加了讲座。讲座学期为四周,每星期二、四、六午后五点到七点为授课时间。课程有:戏剧运动、表演艺术、导演艺术论、化妆术、戏剧艺术观、舞台及剧场管理、舞台装置、剧作法等课程。
戏剧讲座共进行二十多讲,主要由王大化同志负责,最终有二十五人获得了毕业证书。东北文工团在大连还做了大量的编辑出版工作,出版了《什么是戏剧》《演剧教程》《论演员创作》等。
三、業余戏剧活动逐渐兴起
这一时期,东北文工团在大连进行的文艺活动使本地业余演剧活动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东北文工团以革命文艺为手段,先后排演的《日出》《我们的乡村》《祖国的土地》《把眼光放远一点》《血泪仇》《兄妹开荒》等剧目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使群众大开眼界,耳目一新。不到半年,一批文艺工作者就被培养出来,并成立了许多新的剧团。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大连地区的业余戏剧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发展和普及开来。
那时,由于严密的经济封锁,大批工厂还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失业与饥饿使工厂的文艺活动呈现萎靡的状态,并不活跃。而在广大师生队伍中,业余演剧活动却十分活跃。1946年12月,为纪念“一二·九”运动,大连女中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大连高中在学校试演了陈白尘的大型话剧《升官图》等。
另外,这种业余的演剧活动在市内坊间和农村也不断发展壮大。大连香炉礁海燕剧团演出的《魔窑》,西岗友协剧团演出的《母亲》《未婚夫》,寺儿沟学士坊剧团演出的《夫妻识字》,旅顺盐滩村剧团排演的《金不换》《民生复活》《贫富之家》《雨过天晴》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1947年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工厂的状态逐渐回暖。工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改善,文艺活动也逐渐开展起来。工厂在文艺演出、文艺创作方面及业余演剧活动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很多工厂对业余演剧活动特别重视,并组建了很多戏剧小组,有的大企业还配有规模较大的剧场。随着越来越多的剧目不断上演,群众已不只满足于农村戏和外来戏的演出,对于艺术创作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追求。直接反映工人生活及工人身边发生的故事,成为他们创作的热点。关东公署教育厅为满足群众的需求,提出了“走群众路线”“写现实”“写群众”的创作方向和鼓励自编自演的号召。
为鼓励群众创作热情,1948年1月25日,关东公署教育厅特意颁发了大众创作奖金,并决定在秋季举办关东文艺活动周,此举使得群众的业余文娱活动迅速地发展起来,很多具有政治内容和教育意义的剧目应运而生。群众创作已经形成了自编自演的自觉性,内容丰富且积极上进。包括赞扬民主政府、歌颂劳动人民、反封建反迷信等。《穷汉岭》《一个女工的翻身》《解放关东的恩人》《算卦先生》《民主胜利》《警属真光荣》等,都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作品。其中《穷汉岭》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剧作,其创作与演出均受到极大的关注。
《穷汉岭》是由寺儿沟大粪合作社演出的6幕17场新型话剧,原名《祭瘟神》。此剧是一部寺区贫民的血泪史,由该社孙树贵、社长白玉江、戏剧家赵慧琛、旅大文工团教授田家集体编导。关东社教团对此剧给予了大力协助。该剧讲述的是寺儿沟红房子一带群众与汉奸狗腿子斗争的真实故事,反映了在日寇统治时期,寺儿沟“红房子”(大连海港装卸工人居民区即穷汉岭)成千上万被抓来的劳工、苦力,在汉奸压榨下过着悲惨的生活。后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反奸清算运动,提高了觉悟,认识了自己的力量,团结起来揭发并清算了狗腿子的罪行,真正当上了自己的主人。该剧在当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一连演出十几场且场场爆满,被认为是国内解放后专家与工人联合创作的优秀剧目代表作。这部剧充分体现了“写现实、写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创演方针。
(作者单位:大连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