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繁衍:以评剧 “韩花筱”三大流派为例

2023-12-06 01:58郑永为
剧作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评剧流派传承

摘 要:评剧是我国地方戏最具影响的剧种之一。二十世纪初,评剧的演出逐渐转移到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开启了对评剧的形成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奉天落子”时代,并确立了以旦角为主的评剧演剧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产生的旦角流派中,形成于沈阳的“韩花筱”占有重要位置。“韩花筱”三大流派的形成、传承、繁衍,不仅是关于评剧的历史记忆,对当代戏曲发展也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流派;传承;繁衍;评剧;韩花筱

评剧是我国地方戏最具影响的剧种之一,它产生于冀中平原,在辽沈颇具影响。莲花落时代是评剧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二十世纪初直隶总督杨子祥颁布“有伤风化,永于力禁”的禁令,将当时在天津演出的莲花落班驱逐出津,促使评剧的演出逐渐转移到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成兆才、月明珠、金开芳等评剧早期奠基者都曾长期在沈阳从事戏曲活动。月明珠英年早逝,奉天落子在此盛极一时。1929年,沈阳的《新民晚报》刊发文章始称奉天落子为评剧,标志着评剧的正式诞生。1948年11月沈阳解放,新中国首个新式评剧演出团体——唐山评剧院,就是在老北市大观茶园挂牌成立。自奉天落子时期开始,女演员走上了前台,也正式确立了评剧以旦角为主的演剧特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公认的评剧六大旦角流派之中,形成于沈阳的“韩花筱”占据了半壁江山。

中国戏曲讲究的是流派,正是这种通过口传身授的活态传承,让舞台成为了留存民族文化绚烂多姿的博物馆。沈阳评剧在中国戏曲版图中的地位,离不开深厚的历史积淀,而“韩花筱”三大流派是其中最主要的根脉。因而流派的传承,不仅关乎历史的记忆,也决定着评剧的创新与发展。

“韩花筱”三大流派韵味各异,其流派形成与传承也各不相同。韩少云在三大宗师中出生最晚,但来到沈阳最早,而且成名最早。唐山评剧院改成东北实验评剧团后,经金开芳考察、引荐,19岁的韩少云来到了沈阳。当时评剧是实验改革的重点剧种,而《小女婿》又是攻坚克难的重点剧目。该剧改编自李健吾的话剧《青春》,由曹克英执笔,音乐家安波等负责作曲。1950年首演时,杨香草由鑫艳玲饰演,之后夏青也曾饰演过该角色。韩少云第一次饰演香草是在1951年7月25日,她认真观摩别人的演出,并仔细斟酌这一艺术形象,经过对人物性格的深度分析,以含蓄大方的表演塑造人物,尤其在演唱上突出了圆润、醇厚的音乐风格。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小女婿》除剧本和演出获得一等奖,还有9人获单项奖,其中年仅21岁的韩少云荣获表演一等奖。其间,《小女婿》还到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演出。《小女婿》标志着韩少云自身表演风格的成熟,也为韩派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评剧《小女婿》不仅是评剧韩派的代表作,而且被誉为中国戏曲“推陈出新”的一面旗帜,尤其是那一曲《小河流水》被广为传唱了一甲子。而这个唱段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戏曲流派以角为中心进行音乐创作的一段佳话。据韩少云的丈夫著名戏曲音乐家王其珩先生回忆,当时安波让韩少云根据自身感觉反复试唱,然后在此基础上梳理整合,一共13句只谱写了其中四五句,就产生了点石成金、画龙点睛的效果。既依附角儿特有的嗓音特色,又符合舞台当时的情境、情节、情绪。《小女婿》之后,韩少云又通过《红楼梦》《凤还巢》《人面桃花》《小姑贤》及《杨三姐告状》《洪湖赤卫队》《江姐》《杜鹃山》《沂蒙山人》等一系列作品,形成了华丽细腻、醇厚清新、典雅含蓄、刚柔相济的评剧韩派。

韩派的形成与她的丈夫王其珩先生密不可分,而今年93岁的王老先生八十多岁时还活跃在创作一线,所以评剧“韩派”的传承就像那“小河流水”一样,张弛有度、平稳有序。宋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得韩少云真传,她嗓音甜美、吐字清晰、韵味浓郁,行腔委婉圆润。1991年,宋丽在评剧《山里人家》中饰秋凤,在评剧舞台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周丹是沈阳评剧院的当家花旦,也是评剧“韩派”在当代最重要的传承人。她扮相俊美,音域宽广、刚柔相济、行腔婉转、韵味醇厚。不仅将《小女婿》等经典剧目演绎得优美传神,在评剧《雪花飘飘》《闹牛记》也有精彩的表演,而领衔主演的《长孙皇后》《寻常百姓》《奉天·1932》更是美不胜收。如今正排演的《帅府轶事》中,周丹饰演于凤至,又让人充满了新的期待。悄然崛起的韩笑是“韩派”第三代传人,她在《宝玉和黛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青春版剧目中都有令人信服的表演,这让人对沈阳评剧“韩派”的传承充满信心。

韓少云和花淑兰都生于河北,花淑兰大韩少云两岁,但二人都先后跟随评剧早期教育家刘子西学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们也是师出同门。花淑兰十几岁时与赵丽蓉合作演出过新剧《枪毙杨小脚》,还受到过罗瑞卿等领导的鼓励。1950年花淑兰第一次出关到东北,先后在锦州、长春、沈阳演出。1959年沈阳评剧院建院后,花淑兰厚积薄发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唱腔体系。“花派”以“高空行云、低函流水”著称,这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同时也得益于其科学的发声方法,这使其高音声区激越昂扬不失韵味,低音声区低回婉转却不暗淡,并且高低音发声上下贯通,过渡区间音色轻松自然。这一发声优势为“花派”唱腔开拓了更为广泛的创作空间,至今仍然是现代戏曲的宝贵经验。花淑兰善于用音乐塑造形象,随着剧情和人物关系调整音色,在声音造型上使角色形象逼真,并赋予人物以音乐性格。其“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技巧,发声各部位均衡持久,丰富并发展了评剧唱法,并因此获得了“评剧的美声”和“花腔女高音”的赞誉。据记载,1965年沈阳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就对“花派”的“科学发声”和“真假声相结合”展开研究,并将花淑兰的经典唱段列为教材。如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评剧“花派”艺术,是我国评剧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戏曲流派之一。

评剧“花派”宗师花淑兰不仅是评剧艺术家,同时也是戏曲教育家。2000年还曾创立了沈阳评剧院花淑兰艺术学校,并亲任校长。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花淑兰共分五代收徒64人,其中亲传弟子50人,口传身授剧目的重点学生14人。正是由于她醉心教育,评剧“花派”的弟子遍天下。1987年花淑兰专程赴津收曾昭娟为徒,并亲授《牧羊卷》《谢瑶环》《半把剪刀》三台大戏。2013年曾昭娟领衔主演根据《牧羊卷》和《朱痕记》改编的《赵锦棠》获得文华大奖,成为当代新编历史剧的标志性作品。此外,曾昭娟作为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其主演的《红高粱》《革命家庭》等都是评剧舞台引人注目的作品。田敬阳虽然已是知名的戏曲导演,但她在《风流寡妇》中饰演的小玲、《宝玉与黛玉》中的宝玉、《魂断天波府》中的杨宗英,都是沈阳评剧令人过目不忘的艺术形象。此外,将“花派”经典《谢瑶环》演绎得回肠荡气的吴丹阳,以及主演青春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孙明月,主演青春版《杜十娘》的吕晓天,都让人感到评剧“花派”的传承后劲十足。

评剧“花派”不仅有传承而且有繁衍。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梅花大獎获得者冯玉萍不仅是“花派”最重要的传承人,而且在表演上独辟蹊径,将内心体验与外在表达完美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体系。2019年末,盛京戏曲论坛走进清华大学纪念评剧110周年,时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的仲呈祥就曾指出,冯玉萍植根于“花派”,又糅进了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采,已经在继承传统审美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评剧唱腔风格,因此我赞成提出评剧“冯派”艺术[1]P12~14。这令人对新时代新流派的生生不息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冯玉萍常常回忆恩师花淑兰的教诲:第一次跟着花老师演戏的时候,老师是演后半截,我演前半截。我就记得我化完了妆在边幕候场,我的手就紧张得直哆嗦……我的心里边就总想着我演不好怎么办,全都是这种私心杂念,都是想着我演错了咋办,说错了词老师怎么看我,观众肯定看我不行,总是有这种东西。我记得当时淑兰老师在后台,我搭完架子,手像敲打击乐一样已经哆嗦了很长时间,回头的时候,老师一脚把我踹了出去……当时老师说,有的时候,可能这一脚就注定了将来在舞台上你的果敢,你的那种勇气,可能是你越害怕的时候,或者你越有私心的时候,就这一脚真的能给你力量。也有人说,这一脚踹出了一个冯玉萍,踹出了评剧的第一个“三度梅”[2]P59。冯玉萍不仅继承了“花派”的唱腔,更是继承了花淑兰倾心教育的神髓。她不仅口传身授,而且跨剧种传承,先后收评剧、辽剧、吉剧、晋剧、粤剧等剧种的青年才俊二十余人,在新时代戏曲的流派传承方面形成了全新的风貌。

评剧形成的初期,老旦基本是由二十岁年纪的演员兼演,因而缺乏独立而系统的唱腔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筱俊亭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潜心斟酌,逐渐形成了表现老年妇女的唱腔系统和表演模式,使老旦由仅限于几句唱的配角,成为唱做并重、可做主角的舞台焦点。她不仅创立了享誉华夏的评剧“筱派”,也成为了开创评剧老旦行当的第一人。筱俊亭1952年加入锦州评剧院,不仅主演《珍珠衫》《刘翠屏哭井》等传统剧目,还排演了《小二黑结婚》《妇女代表》等现代戏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卓文君》等剧目。1954年,筱俊亭随团调至沈阳并演出《珍珠衫》《马寡妇开店》《井台会》等剧目,而1955年根据晋剧移植的《打金枝》是筱派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1956年,36岁的筱俊亭身体开始发胖,由于无法演青衣,于是开始演老旦。《杨八姐游春》是筱派早期的代表作,佘太君的唱腔虽以青衣为基础,但去掉了华丽的部分,非常符合老年妇女的特征。同年,根据豫剧移植的《穆桂英挂帅》更是筱派经典剧目,但穆桂英这个人物比较独特,前面解甲归田安居乐业,属于青衣行当;后面挂帅出征要披大靠,需要有武戏功底。而传统评剧均以演唱取胜,筱俊亭武功戏也极少。为了演好英姿飒爽的穆桂英,筱俊亭接到剧本就买来麻袋片,自己动手做成一身练功长靠,又做了沙袋绑在腿上,天不亮就起床练功,每早都练得大汗淋漓。她不仅练功时腿绑沙袋,日常生活中也不解除掉。正是台下的功夫,成就了台上的英姿[3]P252。身披长靠、手提马鞭、身手矫健的穆桂英,成为了筱派剧目中经典的艺术形象。1962年移植自豫剧的《对花枪》标志着筱派老旦戏的形成,尤其是那长达百句的核心唱段,层次分明、富于变化、一气呵成,不仅有创新,还符合人物性格。在“打二将”“训罗成”“斥罗艺”中的几个唱段中,筱俊亭的演唱感情细致、节奏灵活、板式多样,处理得既各具风采,又诙谐生动、妙趣横生。当时《对花枪》在沈阳连演了13场,就有人连看了13场[2]P34。在北京演出时,很多知名艺人都来看戏,每个唱段都是叫好不断。

筱俊亭厚积薄发创立了评剧“筱派”,使老旦成为了舞台的焦点。如今,筱俊亭的女儿郑筱娣(艺名小筱俊亭)宝刀不老,专心致力于“筱派”艺术的传承。李冬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拜筱俊亭为师,系统学习了“筱派”艺术的精华。她嗓音浑厚低沉,演唱豪放泼辣且俏丽细腻,节奏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充分展示了“筱派”独具一格的舞台风采。第二代传人王筱评本世纪初拜筱俊亭为师,2017年进入沈阳评剧院,她不求外形的形似,但表演颇具“筱派”神髓,在主演的《李三娘》《打金枝》《杨八姐游春》等传统剧目中,颇具低回婉转、收放自如、俏丽多姿、节奏灵活的“筱派”风采。“筱派”再传弟子袁静怡虽然只有18岁,且刚刚入职沈阳评剧院,但却有着不俗的先天禀赋。她扮相与神采颇具筱俊亭的神韵,演唱有板有眼沉稳有力、疾徐有致、张弛有度。日前在廊坊,袁静怡主演的《对花枪》更是博得了筱俊亭家乡观众的热烈掌声。

“韩花筱”三大流派是沈阳评剧的支柱,也是戏曲舞台最宝贵的财富。她们神采各异的舞台形象,以及或婉转、或激昂、或俏丽的不同韵味,唤醒了民众对城市历史的文化记忆,并久久萦绕在我们的精神家园。流派是戏曲剧种形成和发展的独特景观,它的传承、繁衍、流变又汇聚成更为丰富的潮流,中国戏曲也正是在这种浪涛中百舸争流、千帆竞渡、滚滚向前。

注释:

1.仲呈祥:《我赞成提出评剧‘冯派艺术》,《中国戏剧》,2020年第二期

2.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基础卷)《辽宁艺术名家口述史》,第二卷综合卷

3.郑永为,宋友群:《沈阳评剧60年》,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4年

(作者单位: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艺术创作研究所)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猜你喜欢
评剧流派传承
评剧《女儿》
评剧《花为媒》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评剧《大山里》剧照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