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传鹏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1]162高校思政课在助力国家形象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首先应从塑造自身形象入手。“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与形象问题,当前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新增长点”[2]。学术界在形态与形象问题上坚持不懈地耕耘,目前成果初现:郑敬斌等探讨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的内在意蕴、出场语境与优化理路[3];张建晓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形象[4];冯刚等从理论层面探赜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塑造[5]。但是,整体而言,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研究仍显滞后,尤其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积极构建系统综合、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研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形象问题的重中之重。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135高校思政课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实践活动,要完成教育使命必然要清晰认知学科社会关系,依托公众形象达到全面的自我认知。脱离社会公众的高校思政课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真正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公众形象在其本质上表现为与内在素质构成的自我形象和公众结合道德、伦理、审美对行为表现的评价。[7]为实现精准定位、促进高质量发展,高校启动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势在必行。结合学界研究现状,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具体内涵表现为:“社会公众在感知高校思政课的学科建构、理论内涵、实践教学以及功能发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即社会公众对高校思政课的存在样态、运行状况及其功能价值的总体判断与评价。”[5]
形成于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经年累月的学科建设发展史中孕育了本身的公众形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苏东剧变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毅然承担起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思政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肩负着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育人目标的时代使命。高校思政课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各方高度关切,党和国家、社会对其寄予厚望。面对不同群体,高校思政课表现出不同的形象标识。唯有厘定各界的形象期待,方可明了现阶段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否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合规律性。
党和国家层面,“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顺利发展并取得伟大胜利和业绩的根本保证之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则“属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中的‘优势重点学科’,属于‘注重发展’之列”。[8]这一定位说明了高校思政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其形象定位,即“根本保证”和“优势学科”。这既体现了思政课的不可替代性,把思政课的“小逻辑”贯通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大逻辑”中,又说明了在我国上层建筑中,高校思政课是统一社会思想、促进国家认同、坚定政治立场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部分,内在地蕴含了“引领政治方向、传播主流价值导向的功能”[9]。由此,高校思政课在党和国家层面的形象是总结历史经验、立足现实问题和把握未来世界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捍卫者”和“发展者”形象。
社会层面,伴随着高校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发生其他社会关系,在社会交往中输出相应价值观和知识内容,社会将依据高校思政课的客观内容建设、主体社会表现和社会公众主体认知能力等方面生成高校思政课社会形象。高校思政课社会形象内涵在此基础上可概括为社会公众对思想政治教育存续状况及其功能的总体印象与判断。[10]通过社会公众对高校思政课发展状态和功能作用的理性界定,社会对高校思政课的期待表现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为广大人民利益发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质言之,面对社会问题和公众期待,高校思政课在社会层面应塑造的是为国为民的“发声者”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者”形象。
个人层面,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的中心环节。作为个人与国家顶层设计互动的桥梁,高校思政课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高校思政课不宜高高在上,而应该“隐入尘烟”,致力实现个人价值引领和国家育人目标的统一。坚定理想信念、传播马列信仰是高校思政课的基础性要求,面对人类社会发展新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在面对个人时,不仅需讲授书本知识,更要结合社会改革发展,有独属于自身的知识生产和创造。在此意义上,个人眼中的高校思政课形象界定为求知求学道路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引导适应社会变化的“意识形态建设者”及“危机预防者”形象。
高校思政课在党和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分别有不同期待和应然形象,但现今其公众形象是否真正满足了各类社会主体的期待及其形象究竟如何却亟待准确评估。已有研究成果指出“目前高校思政课的公众形象处在一种自发生成、无序发展的状态”[5],高校思政课实际公众形象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出现了目标和效果不一致的导向,即衍生出了“学校领导层表面上对思政课教学工作异常重视与实际上没有实质的政策支持之间的矛盾;高校思政课教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与社会多元思潮冲击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层面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学生在思政课上新的问题行为之间的矛盾;高校思政课教师不断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教学质量评价单一化之间的矛盾”[11]。矛盾的结果则是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继续受损,消耗着“形象”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具有以下表征。其一,无序性与自然生成。正是由于这一特征,构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才更显迫在眉睫。其二,持续性与稳定性。由于此前高校思政课并未有意经营公众形象,没有科学地规范引导,也无标准原则可依,给公众造成“形式主义”和意识形态灌输的刻板印象。其三,整体性与系统性。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并不是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门课就能决定且得到认同的,也不是教师形象、课堂形象或者政策形象等单独形象,而是包括诸多影响因素在内的整体形象。构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时应将影响公众形象的要素与整体公众形象清晰划分,以系统整体的形象正确定位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其四,政治属性与意识形态性。高校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讲政治是根本属性。现今各种西方思潮借助中国门户开放和互联网进入国内,以所谓政治正确和“普世价值”歪曲抹黑我国形象,将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基因定义为“洗脑”,以高校思政课的特殊属性为攻击对象,对高校思政课形象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构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必须对其攻击进行回应和反思,进行科学有效、有理有据的评价。其五,宣传性与形式主义。高校思政课由于内容宏大、开卷考试、课程内容与专业不挂钩等表征,是高校课程中少有的“宽进宽出”的必修课程,所以在学生思维中具有强制性选择、宣传性学习和应付性考试等特点,这些特点造就了高校思政课“形式主义”这一印象且根深蒂固。
进而言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尚处于混沌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12]因此,为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演进,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搭建全面综合、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和面向现代化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乃大势所趋。
评价原则是指开展评价时所遵循的原则以及操作规范。建立任何体系机制都要遵循一定原则,没有原则的评价体系难以落地生根,评价结果得不到公众认可、经不住人民考验、立不住时代潮头,输出内容也不会有益于课程建设。思政课是贯穿我国教育的红线,因此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同样要突出社会主义性质,做到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13]377因此,构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须在长期建设取得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基础上确立起助推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的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4]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也是建构公众形象评价体系的首要原则,彰显了评价体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内在逻辑。高校思政课作为传播党的声音、树立党的形象的重要渠道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环节,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久久为功、矢志不渝,将党的领导和意志融入思政课建设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落实“坚持八个相统一”、培育“四个自信”,为保证评价体系既坚持党的领导又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出“姓马言马”“治党治国”的课程属性,健全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坚持党的领导,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也要认识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15]65。构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务必用党的创新理论增效赋能,明确做好思政工作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的政治定位,构建又红又专的评价体系,为党全面领导教育事业增添新的积极因素,实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6]67的目标。
调查研究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法宝。正所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17]1127。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要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升华,保持根本发展的动力、保证积极存在的条件就必须坚持调查研究。高校思政课事关党的育人大计。在坚持调查研究原则上构建评价体系是高校思政课适应和服务新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裨益良多,有利于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发展的科学规律,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学术自信和学术自立。“调查研究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握当今世界知识创新前沿”。[18]没有调查研究,就无法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时代脉搏,就难以紧跟世情国情对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提出的新要求,更难以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塑造良好形象,进而失去抓住机会深化教育改革和应对挑战的时机。
形象生成具有主观性。构建统一标准的评价体系,目标之一就是克服形象自然形成过程中的主观性,为形成客观公平的评价结果保驾护航。总而言之,客观公平性是任何评价体系都应具备的本质特征。公众形象评价体系作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创新补充,理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和公正公开的公平性原则,这是思政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政课立德树人功能运行有效性的验证。评价体系坚持客观公平原则进一步保障了评价环境的公平性,避免了各方的利益冲突和歧视,可有效促进公平竞争和合作,推动课程建设。除此之外,客观公平性提升了参与者的信任度,使其保持长期愿景持续参与到本课程的调查研究和建设之中,更加认可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努力,从而反哺公众形象的初始印象塑造,在客观公正原则基础上宣传和传播高校思政课。
如前所述,公众形象是整个高校思政课在公众端的整体综合形象,并且评价体系针对的不单有普通群众,也有专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所以,评价体系包含因素应覆盖影响公众形象的各方面,包括教学质量、课堂效果、课程特色、师资生源等,即通过纳入丰富的影响因素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反映问题的多面性,避免因评价内容遗漏导致评价结果失真,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富有指向性的建议,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系统性是在坚持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其各方面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做到使各因素环环相扣,不会厚此薄彼。“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9]117坚持系统性原则是构建评价体系的关键,要做到将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局部与整体以及内部与外部的问题归纳好、处理好。构建评价体系理应坚持系统观念,通过评价体系的系统性以综合全面的视野理解教育过程中的难题和挑战,提升教育质量,确保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0]250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构建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乘势而上,时刻关注学科发展前沿、相关政策发布、相关舆论动向等变化,及时增加影响公众形象的新因素为评价体系嵌入新指标,制定符合时代特征、紧跟思想潮流的评价体系。发展性原则既能够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又能激发教育者时刻保持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为推进高校思政课实现高质量发展、书写新征程铸魂育人新篇章汇聚强大思想力量。以发展性为原则不是简单地结合社会热点,而是要致力将发展性镌刻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之中,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累累硕果作为发展性的滋养,使评价体系的成熟与新时代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性、一致性的评价平台,旨在界定好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基点上,依托此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高校思政课的公众形象,尝试凭借构建评价体系的举措反思与解析高校思政课,进一步完成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高校思政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功能作用提供长效评价标准。
由于思政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所以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内容也表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基本特征。真正建构起行之有效、与时俱进和持之以恒的评价体系需要清晰识别评价内容,提炼内容跟评价体系的关系,推动高校思政课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创新,实现双向度的充实构建,杜绝无内容、空洞的口号式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内容
(1)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生成主体。因为公众形象是高校思政课在社会的投影,所以高校思政课相关内容自然成为评价的首要对象,根据已有研究和大数据赋能,在公众可感知和易接触范围内能够对公众形象造成较大影响的因素有以下五项:
第一,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是公众形象形成的核心因素和重要根基,能够最直接地反映课程优劣和公众喜恶,也是与公众形象评价相关度最高的评价内容。教学质量评价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维度入手。长期依靠简单重复的政策宣讲或者照本宣科的唯课本主义使得高校思政课的公众形象塑造工作举步艰难,塑造过程步履蹒跚,而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须逐步提高内容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教学方法事关教学内容的输出效果,关系着受教育者的课程体验,而且会反作用于教师使其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积累教学经验。因此,评价体系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影响。教学效果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客观表现,也是公众形象的最直接来源,其不应是一纸成绩的评价,评价体系要关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体现教学效果的综合性。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三者有机统一组成了教育质量评价这一影响公众形象的第一大关,为实现科学评价提供了充实的内容。
第二,课程资源评价。课程资源对思政课发展具有限制性作用,其丰富程度与课程发展趋势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课程发展与公众形象又密不可分,所以公众形象评价会受到来自课程资源的影响。可从教材质量、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三个维度论述课程资源对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影响。教材落后、内容冗杂是如今高校教学的“器质性弊病”,某些课程甚至出现了“教材无用”论,各课程公众形象因此被贬低。高校思政课要跳出这一现象,亟需考虑教材质量、更新程度和学生接受程度等改进因素,厘清教材与公众形象的关系。发挥教师主导性是实现高校思政课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有时教师形象(专业素养、教学背景和教学能力等)甚至可以直接替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这就决定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会对公众形象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学资源是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精神资源的统一体,其对公众形象的影响一般表现在丰富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上。
第三,课程传播评价。课程传播是教学质量等客观内容之外对公众形象最重要的影响渠道。间接经验是公众形象的一大来源,由于媒体传播是间接经验的主要来源,因此公众形象塑造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媒体传播和舆论导向。课程传播评价由课程宣传、媒体关注度和在线平台互动三部分组成。课程宣传是指以课程主题为主的校内外宣传和推广,包含网站宣传、粘贴海报和主题讲座等形式,通过评估这类活动的开展频次和产生的影响,可衡量其对公众形象塑造的影响。媒体关注度是指高校思政课在各类媒体上的报道、讨论和评价引发的社会关注,此过程的报道、讨论和评价极易影响公众形象,因此评价过程需加强媒体应对,提升课程媒体素养。在线平台互动是指课程利用相关网络资源在网络平台上通过视频、问答等方式进行互动的情况。网络平台在媒体舆论中的话语权愈发强势,合理利用可以丰富公众形象传播途径,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四,学生反馈评价。学生作为参与者、评价者,其评价是公众形象的重要参考,且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进行传播、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将会极大地左右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学生反馈评价由学生评价、学习成果和就业发展三方面构成。学生评价是指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学生对教学质量、资源和传播的现状认知得出学生心中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学习成果是指通过评估学生学习之后在知识体系、思想道德等素质方面的成长和进步。就业发展是指跟踪收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情况,通过评估高校思政课对学生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的实际帮助得出评价。
第五,社会声誉评价。高校思政课社会声誉评价是指对高校思政课在社会中的声望、信誉和形象的评价,由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和政府评价组成,开展本评价的主要目标是“从更为专业、客观的角度提出,对高校思政课内部各要素及其运行机理的评价,旨在掌握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现实情况,回答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得怎么样的问题”[5]。专家评价是指通过学界公认的专家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明确课程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同行评价是指在同一行业、领域和背景下从业者对另一从业者进行的形象评价,在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中同行评价通过其他高校、教育机构对其进行。由于专业背景相同,此评价具有较高可信度。政府评价是指通过评估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成效来了解政府对其的认可度和支持度,检验得出其公众形象的发展趋势。政府对高校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也能引导公众形象的形成。
(2)社会公众: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主体。作为公众形象评价主体,社会公众数量之庞大、成分之复杂、意见之繁多前所未有,在此形势下,要让评价更具参考性,必须以专业相关度为准绳划分评价群体,促成科学公认的公众形象生成,提升评价体系合理性,且兼具专业视野和业余意见,落实客观公平、开放包容的原则。高校思政课系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以其教育属性为基点,根据社会公众的个人教育或者工作经历将评价主体划为专业人士(学界)、教育领域(业界)和其他领域(社会)三类进行区分。
这里的专业人士是指直接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师或接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师生。专业人士因长期躬耕于高校思政课,对高校思政课相较于非专业背景的公众而言具有更加深刻的见解,他们通过自身对高校思政课的感性经历和理性认识,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认知,从理论视野和现实关照的专业角度做出对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界定,具有最高可信度。教育领域(除“专业人士”外)是指在教育系统内工作的社会公众。教育领域人士与高校思政课专业人士同处教育系统,同样秉承教书育人的使命,褪去专业不同的滤镜,由于二者工作性质的相似性和目标的一致性,教育领域人士往往能够基于自身专业和高校思政课的交集评价教育系统内部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具有较高科学性。其他领域则指与本课程专业及教育领域没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公众。这一类公众因与高校思政课交集较少,评价具有间接性的特点,间接性导致此类评价具有评价质量的不平衡性,所以此类评价结果需要较多验证再呈现,但仍然是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的重要部分。
(3)传播媒介: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主要途径。一方面,面对现今知识大爆炸、资源大整合、信息大流动的网络化、数据化、信息化时代,每个人自身就是一个数据库。另一方面,我国网民已突破十亿大关,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人人能联网、处处可上网、时时关注网的年代,每个人都拥有廉价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此背景下,传播大有可为,如何利用好“时代麦克风”塑造良好公众形象,是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结合传播媒介的发生图式,此评价内容具体可分为公众舆论处理情况、传播媒介建设状况、公众形象塑造现况三类。
公众舆论处理情况是指高校思政课有关内容成为公众舆论的对象时,主管单位进行危机应对的情况。高校思政课的天然属性使得其只要卷入公众舆论就会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因此能否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处理好陷入公众舆论的相关事件,作出让公众满意的答复,将会极大影响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传播媒介建设状况是指高校思政课利用传播媒介进行课程优化、建设课程形象的具体情况。积极使用传播媒介,主动担当起塑造公众形象、建设对外传播平台的责任,是掌握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主动权的重要举措。反之亦然,落后的传播媒介必将对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造成消极影响。考虑到当前传播媒介建设状况对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现实影响,这一环节自然被纳入评价内容之中。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现况则是指相关主体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公众形象进行设计、宣传和建设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公众形象塑造具有先发性的单位,在评价结果上往往更具优势。要开展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本单位力图打造的原初形象是一个离不开的起点。
采用正确合理的评价方法是构建一个全面、科学、有效和公平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的关键和基础,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影响评价体系的评价水平和能力。鉴于评价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构建相关评价体系需在坚持评价原则、辨别评价内容和遵循国家意识形态导向的前提下,以现有的评价方法为基础选择多元化评价方法满足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的现实实践要求。
一是价值评价和真理评价相结合。价值评价是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去评价研究过程及结果是否合意、是否有益;真理评价是以研究对象本身的固有规定为尺度,评价研究过程是否合理、研究结果是否正确。价值评价与真理评价虽然是两类不同的评价,但两者在认识过程中相互交替,共同起监控调节作用,真理评价的结论须由价值评价延伸其社会意义;价值评价所蕴含的认识意义则须通过真理评价加以肯定。公众评价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既有掺杂个人情感的价值评价,又会根据高校思政课的本质规定性进行评价,过分强调任何一种评价皆不可取,真实展现公众形象理当采用价值评价和真理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二是即时评价与长效评价相结合。即时评价是指评价者在任意时间以现有知识体系为基础进行的评价,有利于考证公众形象的真实性、传播性;长效评价是指在时间持续向前、课程持续建设、形象持续塑造基础上,以历经长时间塑造的形象为评价对象的历史性评价。“形象”的塑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相关主体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塑造活动,把事关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因素统一到塑造公众形象的总目标上,并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同时,即时评价科学性难以保证,可能因为公众舆论、个人知识盲区等客观因素造成一定的偏颇缺漏从而导致未见全貌的“局部评价”。因此,评价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必须坚持即时评价与长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三是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是基于评价工具运用差异形成的评价方法,可与其他方法融合使用。线下评价是通过实地走访等一系列亲身经历,归纳分析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相关资料的方法。其优点是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加信息来源、呈现真实评价过程;缺点则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实行过程操作难度大,且会出现因为认知改变等事由同一评价主体在不同时空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这类情况会为线下评价带来不能及时跟进的困难,影响最终结果。线上评价则是依托互联网平台收集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信息资料。信息化时代下大量社会性事务辗转于网络空间,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相关数据为公众形象塑造提供了充足的素材。线上评价的优势是快速便捷、精准把控和智能回复,通过线上优势驱动大数据支持下的高校思政课网络公众形象评价,可补充线下评价的缺陷,形成相互映衬的方法格局。
四是专业评价与业余评价相结合。专业评价是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专业角度作出的较有权威性和可靠性的评价;业余评价是指关注高校思政课但非专业领域的公众依据自身综合素质作出的相应评价,其权威性与可靠性相较于专业评价稍逊一筹,但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评价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要将专业评价与业余评价结合,充分吸收各方智慧,将专业知识与业余观点融会贯通,为课程创新发展提供新视角、新动能。
评价标准是指人们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经过相关文献研读和资料查询,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科学有效的价值旨归下得到暂时确立,基本成型的评价体系能否产生客观公正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仍需进一步验证和反思。在此需求下,健全具有明确指向性和广泛采纳性的评价标准以界定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恰逢其时。
“受众群体教育水平、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定的局部印象”[3],因此,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形成方式和来源难以统筹兼顾,且公众多数情况下直接以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情况为现实参照,以官方发布为权威依据。如此情况下,要使评价结果具有高度认可性、与真实情况“如出一辙”、增强结果的可信度,必须将标准落实到切实可靠、可见、可查且具有较高的公共认可度的官方结果之上。由于公众形象要兼顾即时性和长效性的特点,所以综合考量下,宜将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作为初始形象判定标准。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参评学校覆盖大部分主流高校,数据充分、评级明确,自发布以来得到各界的高度认可。以其作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初始形象参考,可避免诸多争议性问题。以此为基础,没有进行学科排名的学校公众依然会根据主观认知和客观内容以及公众满意度标准作出较为公平的评价。
初始标准采用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官方数据树立了大致参照,但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最终落脚点必须是人民群众,方可去伪存真,使评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前所言,统计归纳全部公众评价难以实现,可采用分层抽样法以体现公众认可度。分层抽样法是社会学调查研究的一种科学手段,是从一个可以分成不同子总体(或称为“层”)的总体中,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中随机抽取样品(个体)的方法。运用本方法获取的信息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且具有典型性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各个民族,具有侧面体现我国社会公众意见的表达功能,同理要了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评价效果,也可以借助其代表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构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崭新实践,更是扎实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总结。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在原则、内容、方法和标准的牵引下表现出目标明确性、社会参与性、初步构建性、过程规范性和反馈改进性等鲜明特征,绘就了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的当前发展样态。我国现阶段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与社会主义制度密切相关的高校思政课是否拥有能够回答历史之问和现实之问的公众形象是社会主义“文化兴”和“文化强”的“显示器”,对国家强盛和文化发展具有巩固根基之作用。因此,构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需要根据实践需求和理论创新进一步补足完善,做到内容持续更新、框架不断健全、原则愈发明晰,提升教育实效,进而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