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财伟 ,艾春晓 ,于 耀 ,董晓丽 ,呙于明 ,吕增鹏 ,袁建敏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畜禽营养与饲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2.希杰(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上海 201107
近几年来,国内外相继推出白羽肉鸡的营 养 标 准。NRC(1994)提 出0~3 周 龄 和4~6 周龄肉鸡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3200 kcal/kg 和23%,3200 kcal/kg 和20% ;NY/T 33-2004 肉鸡饲养标准提出0~3 周龄和4~6 周龄肉鸡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 为3000 kcal/kg 和21.5%,3100 kcal/kg 和20%。AA+(2022)提出0~10、11~24、25~39 d 和40 d 至出栏肉鸡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分 别 为2975 kcal/kg 和22.0%,3050 kcal/kg 和21.5%,3100 kcal/kg 和19.5%,3125 kcal/kg 和18.0%。Cobb(2022) 提 出0~8、9~18 、19~28 d、29 d 至出栏,肉鸡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2900 kcal/kg 和21%~22.0%,2950 kcal/kg和19%~20%,3020 kcal/kg 和18%~19%,3100 kcal/kg 和17%~18%。从以上标准可以看出,肉鸡前期生长阶段粗蛋白质水平均存在降低的趋势。然而,研究表明,低蛋白日粮会对肉鸡生产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腹部脂肪沉积增加(Siegert 等,2016 ;Aftab 等,2006 ;Corzo 等,2005;Bregendahl 等,2002)。Kamran 等(2008)提出,在低蛋白日粮中保持恒定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比例的概念,低蛋白日粮中代谢能水平的降低可避免脂肪沉积的增加,从而有利于提高饲料效率。但是,随着日粮粗蛋白质水平的降低,日粮代谢能水平具体需要降低多少尚不明确。因此,在低蛋白日粮下探索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是目前家禽传统营养研究的热点。
肉鸡的早期营养对其后期生产能力和体成分组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一时期是肉鸡肌肉细胞增殖和消化道发育的重要时期(Ivanovich 等,2017)。目前,已有研究比较了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并根据最佳生产性能筛选出不同阶段适宜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宋景昱,2023 ;Chrystal等,2020 ;孙瑛瑛,2014)。但目前关于前期营养对肌肉营养含量(肌肉蛋白质)和风味(肌肉脂肪)的影响研究较少,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此外,肉鸡饲料对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要求较高,由于资源有限,未来的肉鸡生产应该基于鸡肉生产对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的消耗。因此,本研究选用AA+ 肉鸡为试验对象,通过比较前期日粮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出栏生产性能、屠宰性能以及每千克产肉对粗蛋白质和代谢能的消耗,确定肉鸡前期最佳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我国高效生产鸡肉蛋白质提供合理的低蛋白日粮技术方案。
本试验选用健康的1 日龄雄性AA+ 肉鸡936 只,采用3×4 两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12个处理组。3 个代谢能水平分别为2800、2900 kcal/kg 和3000 kcal/kg,4 个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0%、21%、22% 和24%。每组6 个重复,每个重复13 只鸡,试验期为42 d。前期(1~21 d)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后期(2~42 d)饲喂同一日粮,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
表1 0~3 周龄肉鸡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物质)
表2 4~6 周龄肉鸡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物质)
试验鸡饲养于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家禽营养研究基地(河北涿州),于7 日龄时给鸡群通过滴鼻点眼接种新城疫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联合疫苗,于21 日龄时通过饮水接种新城疫病毒疫苗。鸡舍初始温度设置为33 ℃,然后每周降低3 ℃,在21 日龄时降低至24 ℃,之后每周降低1~2 ℃,在42 日龄时降低至20 ℃。在雏鸡孵化后2 d 提供 24 h 光照,8 日龄时逐渐降低至20 h 光照(晚上20:00 关闭,24:00 开启),至31 日龄后恢复24 h 光照。所有肉仔鸡分别以颗粒料形式和通过乳头饮水器自由获取饲料和水,家禽管理均按照 AA+ 肉鸡品种的建议和规格进行(Aviagen,2018)。
1.3.1 生产性能21 日龄和42 日龄时,分别对肉鸡禁食8 h 和12 h 后,逐笼测定肉鸡耗料量(FI)和体重(BW),并计算平均体增重(BWG)、F/G和欧洲指数,每天记录死亡鸡数,按照阶段料重比扣除死亡鸡的耗料量后计算肉鸡阶段采食量。
1.3.2 屠宰性能试验第42 天,对肉鸡禁食12 h 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 只接近平均体重的鸡进行屠宰,采用电击击晕后,颈部放血,去毛,沥干水分后进行屠宰性能测定,测定方法参考《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823——2004)。
1.3.3 肌肉蛋白和脂肪含量肉鸡测定屠宰性能后,采集左侧胸肌和腿肌样品,切碎后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冻干,经粉碎机粉碎,采用GB/T 6432-2018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测定肌肉样品的粗蛋白质含量,采用GB/T 6433-2006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测定肌内脂肪含量,结果以鲜重表示。
所有数据均通过 Grubbs 法进行异常值剔除,采用 SPSS 21.0 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进行双因子方差分析,对互作效应差异显著的数据进行 Duncan's 法多重比较,以P<0.05 作为差异显著标准。
前期不同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22~42 日龄BWG 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表3)。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 和代谢能水平为29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22~42 日龄BWG 显著高于粗蛋白质水平为20% 和代谢能水平为2800 kcal/kg 或3000 kcal/kg,以及粗蛋白质水平为24% 和代谢能水平为2900 kcal/kg或30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P<0.05),但与粗蛋白质水平为21% 和22% 组的肉鸡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前期不同代谢能水平对肉鸡22~42 日龄F/G 有显著影响(P<0.05)。与代谢能水平为2900 kcal/kg 相比,代谢能水平为2800 kcal/kg 和3000 kcal/kg 可显著降低肉鸡22~42 日龄F/G(P<0.05)。前期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22~42 日龄FI 均无显著影响(P>0.05)。
前期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1~42 日龄BWG、F/G 和欧洲指数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 和代谢能水平为29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1~42日龄BWG 显著高于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和代谢能水平为2800 kcal/kg 或3000 kcal/kg日粮的肉鸡(P<0.05),但与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1%、22% 和24% 的肉鸡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2%和代谢能水平为29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1~42 日龄F/G最高和欧洲指数最低(P<0.05),而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4% 和代谢能水平为30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1~42 日龄F/G 最低,欧洲指数最高(P<0.05)。前期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1~42 日龄FI 均无显著影响(P>0.05)。
前期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42日龄胸肌率和腿肌率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表4)。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 和代谢能水平为2800 kcal/kg、粗蛋白质水平为21% 和代谢能水平为30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42 日龄腿肌率显著高于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2% 和代谢能水平为2900 kcal/kg 或3000 kcal/kg,以及粗蛋白质水平为24% 和代谢能水平为28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P<0.05)。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 和代谢能水平为29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42 日龄胸肌率显著高于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 和代谢能水平为3000 kcal/kg,或粗蛋白质水平为22% 和代谢能水平为3000 kcal/kg以及粗蛋白质水平为24% 和代谢能水平为2900 kcal/kg 或30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P<0.05),但与粗蛋白质水平为21% 的肉鸡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1%、22% 和24% 日粮的肉鸡产肉量显著高于粗蛋白质水平为20% 和代谢能水平为30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P<0.05),但与粗蛋白质水平为20% 和代谢能水平为29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无显著差异(P>0.05)。前期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42 日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
表4 前期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42 日龄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前期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产肉消耗蛋白质[ 粗蛋白质摄入量(kg)/ 产肉量(kg)]和消耗能量[AME 摄入量(kg)/ 产肉量(kg)]均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然而, 前期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42 日龄粗蛋白质摄入量(kg)/产肉量(kg)有显著影响(P<0.01),与粗蛋白质水平为22%和24%的日粮相比,粗蛋白质水平为20%和21%的日粮可显著降低肉鸡42 日龄粗蛋白质摄入量(kg)/产肉量(kg)(P<0.01)。前期不同代谢能水平对肉鸡42 日龄AME 摄入量(kg)/产肉量(kg)无显著影响(P>0.05)。
前期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42日龄腿肌脂肪含量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表5)。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1% 和代谢能水平为30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42 日龄腿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饲喂代谢能水平为2800 kcal/kg 日粮的肉鸡(P<0.05)。在粗蛋白质水平为20%、22% 和24% 时,代谢能水平对肉鸡42 日龄腿肌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前期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42 日龄胸肌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以及腿肌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表5 前期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42 日龄肉鸡肌肉脂肪及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肉鸡早期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一直是决定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日粮中最佳的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对肉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发现,饲喂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900 kcal/kg和20%的肉鸡1~42 日龄BW、F/G 和欧洲指数,以及22~42 日龄BW 和F/G 均与高粗蛋白质水平组无显著差异,且显著优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0%,代谢能水平为2800 kcal/kg 或3000 kcal/kg 的肉鸡。这表明在低蛋白日粮中保持适宜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比例可避免低蛋白日粮对肉鸡生产性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与Kamran 等(2008)和Hidalgo 等(2004)的研究结果在低蛋白日粮中保持恒定的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比例对肉鸡生长性能有不利影响不一致。推测这与日粮中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比例有关,本试验中粗蛋白质水平为20% 时,代谢能水平比上述两位研究者设置水平分别高大约260 kcal/kg 和低大约250 kcal/kg。粗蛋白质和代谢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日粮中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应处于适宜的比例,比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肉鸡体内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进而对肉鸡生产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赵健楠,2010)。
屠宰性能是衡量肉鸡产肉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屠宰率是具有经济重要性的关键性状。一般认为,肉鸡屠宰率在80% 以上,全净膛率在60%以上是肉鸡产肉性状良好的表现(赵衍铜等,2012)。本研究中不同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组的屠宰率均在93% 以上,全净膛率均在76% 以上,并且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900 kcal/kg 和20% 的肉鸡42 日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产肉量与高粗蛋白质水平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这与曹赞(2016)和吴大伟等(2022)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现代肉鸡生产过程中适当降低日粮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的方法是可行的,可提高肉鸡生产的经济效益。
肉鸡日粮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均高于猪等其他畜禽,给饲料蛋白质供应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而,如何降低鸡肉的蛋白质消耗是肉鸡生产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发现前期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0% 和21% 的肉鸡42 日龄产1 kg 肉的粗蛋白质摄入量显著低于粗蛋白质水平为22% 和24% 的肉鸡。这表明降低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能有效改善肉鸡的蛋白质利用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饲养肉鸡的目的是生产鸡肉食品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胸肌是肉鸡重要的生产部分。本研究发现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900 kcal/kg 和20%可适当提高肉鸡42 日龄的腿肌率和胸肌率,且不影响其肌肉中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这与阮栋等(2022)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结果表明饲喂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分别为20% 和12.13 MJ/kg 的日粮可使1~4周龄黄羽肉鸡获得最佳的胴体性状。这也进一步证明在低蛋白日粮中降低代谢能水平可提高肉鸡的蛋白质利用效率(Kamran 等,2008),并且不会影响鸡肉的营养含量(肌肉蛋白质)和风味(肌肉脂肪)。
本研究结果发现,肉鸡前期日粮中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分别为21% 和3000 kcal/kg 可提高肉鸡22~42 日龄和1~42 日龄BWG、欧洲指数以及42 日龄胸肌率,降低每千克产肉所消耗日粮粗蛋白量,且胸肌和腿肌内蛋白和脂肪含量丰富,有助于改善鸡肉风味。 生产每公斤鸡肉可以降低0.02~0.03 kg 饲料蛋白质,按照我国2022 年白羽肉鸡鸡肉产量1192 万吨计算,肉鸡前期饲料可以节约饲料蛋白质23.84~35.76 万吨,折合大豆可以减少进口近100 万吨。本研究结果为我国高效生产鸡肉蛋白质提供了合理的低蛋白日粮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