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资源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实践

2023-12-04 06:42孙丹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海塘平原绍兴

孙丹

摘  要: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且地域文化对城乡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浸润式的。文章通过以乡土案例绍兴来解释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绍兴的自然环境影响着绍兴的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从而强化学生对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课堂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关键词:乡土地理;地域文化;城乡景观

一、乡土案例教学概述

(一)乡土案例教学及意义

现有的地理教材中选取的案例虽然有很强的典型性,但是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其中一些案例对学生而言十分陌生,且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促发“已有经验”。而乡土地理从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出发,帮助学生来认识这个世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力,促进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研究以绍兴为例,结合历史和现状,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走入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学习。

(二)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概念

地域文化是很抽象的概念,且地域文化对城乡发展影响是长期的、浸润式的。地域文化的表现: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城乡景观分为聚落景观和生产生活景观,聚落景观包括建筑特色、道路等,生产生活景观包括土地利用景观、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整个城乡景观的空间格局。

二、绍兴的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教学实践

绍兴,简称“越”。春秋时代为越国都城,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绍兴水乡的形成,跟绍兴的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绍兴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会影响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而生产生活方式又会影响当地的观念、风俗习惯。教学导入案例如下。

小组讨论:水乡绍兴,水是绍兴最鲜明的特色,是解读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钥匙之一。作为绍兴人的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哪些与水有关的事物?

讨论结果:白墙黑瓦的民居沿河分布,河埠头,乌篷船,石板桥,铺着石板路的小弄堂,霉干菜,黄酒……

小结:绍兴与水有关的聚落及生产生活景观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地域文化在聚落景观上的体现

设问:为什么绍兴白墙黑瓦的聚落都是沿河分布?水路比陆路宽敞?形成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若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继续引导。

师:因为南方光照充足,周围环境颜色丰富,刷成白墙是为了反射夏季的阳光,给人一种素雅的清爽感觉。且白石灰具有吸附性,能够防潮吸湿。

小结:在公路铁路出现之前,绍兴的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运,“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枕河人家,出入都以船為主,这样陆路很狭窄,房子间有很多小弄堂。绍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陆路很泥泞,多铺上石板成路。绍兴境内水道纵横,陆路的连接靠不易腐烂的石板桥,绍兴因此有“水乡”“桥乡”之称。

(二)地域文化在生产生活景观中的体现

设问:为什么绍兴很多生产生活景观跟石头有关?

生:绍兴有梅雨,很多东西容易发霉,不容易保存,石头能够解决这种问题。

师总结: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不易保存。在石头材料的选用上,有鲜明的地域性。当然,石料就在绍兴附近的山中选取,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当地建筑材料的力学和美学的特点。今天绍兴的很多旅游景点其实就是当年石头取材地。

师:不仅是衣物等容易发霉,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绍兴菜的特点?

生:为什么老式绍兴菜很多都是腌制的,新鲜的放着不吃,一定要不新鲜了才吃?

师:绍兴菜“醉、糟、霉、臭、酱、腌”,都有一个共性,即耐贮藏。与绍兴气候有关,为了方便保存,以备不时之需。当然在食材丰富和人们对养生日益追求的今天,传统的绍兴菜需求已经有所减少。但是每年到年底,绍兴很多人家都会做酱鸡鸭、鱼干、腊肠,已经变成传统。不再为食物难保存而担忧,吃的更多的是一种乡愁。

从以上的城乡景观中我们知道了绍兴的城乡景观都跟水有密切的关系,水成就了绍兴。但是绍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水,绍兴人又是如何处理好与水的关系?让我们一起解密绍兴的“水”。

(三)绍兴与水之间的发展历程

1. 绍兴的“前世”——“山—原—海”台阶地形与原始水环境

现代绍兴地区3D地形图如图1所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从晚更新世以来,曾经经历过三次海侵和海退的海陆变迁过程,在距今6000~7000年的最后一次卷转虫海侵高潮时,成为一片浅海。卷转虫海退后,遭海淹的山会平原渐次出露成陆,到春秋时期,自南而北形成山地—平原—沿海的台阶式地形。

设问:根据材料分析绍兴的地形特征,其为何水多?

生:绍兴地形总体来说西南高东北低。地表径流自南向北流入大海。

设问:自南向北入海的流向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由所给的材料可以得出:绍兴山区河流的下泄洪水与沿河上溯的钱塘江涌潮相顶托,在平原低洼处潴成许多自然湖泊,河海、河湖相通,加深了平原的沼泽化程度。这是为什么绍兴被称为“水乡”的原因。

今天的绍兴与前世的绍兴相比,天壤之别。绍兴是怎么成为那个让很多人流连忘返的江南的呢?如果你出生在几千年前的绍兴,面对这下泻的山洪和上溯的潮水,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几千年来,绍兴人民为了改造这片沼泽平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绍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治水史。绍兴的发展史就是绍兴的水利发展史,绍兴的城市建设发展史就是一部水利建设发展史。

2. 对山会平原的改造

(1)对山会平原的改造之浙东大运河

据有关专家研究考证,远古时代,山会平原是一个沼泽平原。绍兴山区河流的下泄洪水与沿河上溯的钱塘江涌潮相顶托,在平原低洼处形成许多自然湖泊,河海、河湖相通,加深了平原的沼泽化程度。

至公元前5世纪初,随着海退,越人从南部山区进入山北的一系列冲积扇地段。“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是应对多水环境最好的方法,其修建山阴故水道,横亘于山会平原南北向的自然河流与池沼之间。山阴故水道起着航运、挡潮和为以南生产基地蓄水排涝等重要作用。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后续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对古代江南的水运交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浙东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以大致分为航运、灌溉、漕运、水驿四个部分。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需要穿越多条自南往北流的自然河流。为维持不同区域的水位并使船只能够通过水位不同的河段,运河中修建了许多碶闸和堰坝设施。今天,这些碶闸、堰坝、桥梁已经成为重要的运河遗产与特色。当下,在各种新式交通方式的冲击下,运河作用虽然逐渐被取代,但是水乡正因为有它而更具特色。

(2)对山会平原的改造之海塘

绍兴所在的宁绍平原是个冲积平原,其北部历来有“秦海、汉涂、唐堤、宋田”之说。千百年来,为了抵御海水入侵、洪潮灾害。历朝历代的人,在钱塘江河口两岸,修筑了各种类型各种结构的海塘,形成宁绍平原繁荣富庶的人工屏障。绍兴海塘演变史,也就是绍兴人民的治水史。

绍兴海塘始于春秋,潮水巨大,历史上的海塘屡建屡毁,海塘几经溃塌,后屡经增修,到明嘉靖年间萧绍海塘全线贯通,清代多用石料加固。长长的海塘,蜿蜒在江海边,成为绍兴人民治水历史的活教材。钱塘江南岸海塘千百年来挡潮蓄淡,保证了绍兴农业生产和发展,保障了生灵免遭洪潮吞噬,钱塘江海塘形势图如图2所示。绍兴在世界涌潮区域,建设海塘的技术,在国内外同一时代处于领先水平。

时过境迁,钱塘江沿岸线不断北移,萧绍海塘以外出现了大面积的滩涂。古海塘已经不再被需要,但它曾真实地存在过,透过海塘可以看到世事变迁,滄海桑田。绍兴人民在修筑海塘历史中的团结拼搏、不折不挠的围涂精神,成为绍兴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本研究通过分析水乡绍兴的成因以及因水而形成城乡景观,从生活地理中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古城绍兴在经历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着其特有的魅力和风韵。在地理教学中,通过这样乡土化的教学案例,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有关地理学科的专业知识,提升了自身的分析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让个人的知识面得到了纵向和横向的延伸,从而有效内化为地理学科素养和个人的综合发展素养,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值得广大地理教师加以研究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春艳. 地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组织与教学操作[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01):37-40.

[2]卢琦. 四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对比和教学建议——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7):9-13.

[3]茅天尧,施琦良. 试论绍兴菜的风格特征[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5):26-29+34.

[4]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绍兴城市水利简史(上)[EB/OL]. (2021-01-09)[2023-09-11]. https://www.sohu.com/a/366340276_99960016.

[5]高立洪,邱志荣,魏义君,等. 绍兴海塘:沧海桑田 历久弥新[N]. 中国水利报,2016-10-27(006).

[6]冯幸君. 明清萧山水利系统的建构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2021.

[7]赵明月,刘恭祥. 不同版本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整合与应用——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02):23-25.

[8]李筱琳. 高中地理中地域文化教学探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4):17-18.

[9]傅朝红,戴文远,张亚琳. 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2):34-37.

(责任编辑:郑  畅)

猜你喜欢
海塘平原绍兴
绍兴
那一片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浅谈新时代古海塘文化面貌“蝶变”的启示与思考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平原的草
绍兴大闯关
浪起山走
人文绍兴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