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游戏水平的“三性评价”研究
——以大班投掷游戏“科学和技术”评价为例

2023-12-04 03:41
教育观察 2023年27期
关键词:小粉心流三性

何 丹

(1.温州市鹿城实验幼儿园,浙江温州,325000;2.温州市第二十八幼儿园,浙江温州,325000)

一、引言

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教育过程的评估要点中指出:“包括活动组织、师幼互动和家园共育等3项关键指标,旨在促进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1],强调要注重提升游戏价值,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连续性,持续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进行客观分析,开展全面评价,提供有针对性的游戏引导支持。本研究以大班投掷游戏涉及的“科学和技术”评价为例,阐述基于《指南》精神引领下的“三性评价”策略的设计、实践和启示。

二、游戏评价的现状

在中国知网以游戏评价为主题检索到1517篇文献(检索日期为2023年6月30日)。其中,以游戏评价为主题的第一篇文献发表于1983年,2007年以前每年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均低于10篇。2016年以后,游戏评价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相关文献以超100篇每年的速度快速涌出,文献发表最高峰2021年的年文献发表量为198篇。

以游戏评价为关键词检索到43篇文献。其中,以游戏评价为关键词的第一篇文献发表于2008年,发表时间迟于第一篇以游戏评价为主题的文献25年。截至目前,以游戏评价为关键词的文献的年发表量低于10篇,最高为2022年,仅发表了6篇。

从总体趋势来看,我国游戏评价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从2016年开始受到研究者关注。关于幼儿园科学游戏质量的评价研究主要包含在游戏活动质量评价研究中。研究者认为幼儿园游戏评价应包含游戏环境创设、幼儿游戏水平、教师支持与引导策略等要素。[2]现有文献对游戏环境的评价研究较多,张舒涵[3]、赵冉[4]、张梓凡[5]等利用马赛克法对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关注点进行探究,发现户外游戏空间与材料特征往往会引起幼儿较大关注,幼儿社会性游戏水平也会受到户外环境的重要影响。针对师幼互动方面,研究者往往借鉴或采用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研究师幼互动质量。[6]

综上,目前我国幼儿游戏评价和幼儿游戏质量评价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成果较少。幼儿园科学游戏评价问题表现在缺少评价量规、评价策略和支持策略等。因此,构建科学、合理且适用于科学游戏评价的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三、“三性评价”的构建

(一)概念及定义

1.“三性评价”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趋势: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学生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日常教学及学生的学习能够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7]“三性评价”是对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关于事物的现象及本质的观点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连续性评价,主要包含真实性评价、挑战性评价和进阶性评价三个阶段。[8]真实性评价主要应用于幼儿接触游戏之初;挑战性评价主要应用于具有游戏初期经验的幼儿,以支持教师教育决策选择;进阶性评价是纵观全局的综合性评价。通过不同阶段的准确评价,辅助教师选择合适的幼儿游戏策略,促进每名幼儿科学游戏水平的发展。科学游戏“三性评价”的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科学游戏“三性评价”路径

在幼儿初期游戏后,运用真实性评价,通过通读、记读和研读,分析幼儿游戏时所能达到的现有水平。在幼儿挑战期游戏前,运用挑战性评价,通过挑战区间和最佳心流,分析幼儿的可能发展水平和教师的支持策略。在幼儿整个游戏周期结束后,运用进阶性评价,通过幼儿自评、轨迹研判和成效分析,关注幼儿整个游戏过程的发展连续性。

三种评价贯穿幼儿整个科学游戏过程,借助评价结果优化游戏环境、材料、内容和指导策略,促使幼儿科学游戏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评价周期因人而异,有2次到多次不等。

2.心流

心流是一种极度专心、专注于当前所做事物的状态,即沉浸于某种状态中的主观感受。幼儿在游戏的挑战期与进阶期如能达到较高水平,即在游戏中能够较好地把握游戏机会并将自身行动能力应用其中,则会产生最佳心流。[9-11]

(二)“三性评价”量规参照

1.确定指标涉及点

“三性评价”依据《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共包含9个指标、34个条目和2个附加条目。[12]大班幼儿投掷游戏涉及学习品质、社会性和情感发展、数学、科学和技术等指标,本研究以“科学和技术”指标为例,参考《科学和技术: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13]的指标,为科学和技术设置了如下指标: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材料及变化过程;幼儿对材料、行为、人物和事件进行分类;幼儿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想法;幼儿对将要发生的事进行预测;幼儿基于经验和观察得出结论;幼儿交流关于事物特性及运行方式的看法;幼儿积累关于自然和物质世界的知识;幼儿探索并使用工具和技术。

2.提炼指标关键点

教师要解读每个指标早期、中期和后期水平中含有的一个或多个关键点的价值指向,为幼儿评价做科学研判。如“科学与技术”的“得出结论”指标,早期要求的关键点是认识、物体和事件,中期要求和后期要求的关键点是观察、经验和结论。

早期要求:认识当前的物体和事件。

中期要求:基于一次观察或经验得出结论,过度泛化。

后期要求:根据多次观察或经验得出结论。

认识和观察要素的区别在于:认识是指通过感觉、思维等方式获取新知识、新经验,加强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观察是主动、有目的的感知行为,通过肉眼、听觉、触觉等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系统性、全面性、深入性的观察,以获得对周围事物的准确和全面的认知。

因此,只有充分解读指标关键点,才能科学分析幼儿的科学游戏水平。

3.对比指标进阶点

教师要善于针对各级指标的关键点进行水平进阶研判,为幼儿水平发展的趋向做精准分析。如在“科学与技术”的“得出结论”指标中,早期是认识物体和事件,中期变成一次观察或经验得出结论,后期变成多次观察或经验得出结论。

(三)“三性评价”实施原则

1.关注幼儿年龄特点

“科学和技术”的8个指标虽以早期、中期、后期水平分档,但小中大班幼儿在不同年龄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发展水平进度也不同。教师评价时,要以幼儿年龄为重要依据,结合《指南》和幼儿实际表现做科学分析。

2.关注幼儿短板指标

“科学和技术”共8个指标,幼儿游戏中除已达到与年龄相符的指标外,还会有个别没有达标的短板,教师要在游戏中重点关注幼儿的短板,帮助幼儿逐渐补齐短板。

3.关注班级弱项指标

教师要全面了解班级幼儿在各类指标发展中出现半数以上的弱项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为班本游戏的设计、生发和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四、“三性评价”的实践

(一)真实性评价:幼儿游戏时所能达到的现有水平

1.通读——明确对象、判断年龄、聚焦事件

幼儿的游戏体验可分为冷漠、轻松、厌倦、掌控、心流、激发、焦虑、安心等8种状态[14],当游戏进入一定阶段,这八种状态可相互转换。教师对幼儿初期的游戏视频进行仔细观察,借助通读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明确观察对象,了解幼儿年龄特点,聚焦幼儿探究的关键事件或材料,明显表现的游戏能力等情况,基本掌握幼儿发展趋向,初步掌握幼儿性格、活动特征。

例如,投掷游戏时某教师经过对参与游戏的幼儿进行细致观察,最终选定观察对象为粉色裤子的女孩儿(标记称小粉),判断小粉的年龄为大班,聚焦事件为“探索投掷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游戏参与者为黑色衣服的男孩(标记称小黑)。

2.记读——重要动作、关键语言、能力表现

在通读基础上,教师针对观察对象和主要事件进行再一次观察、记录和解读,分析幼儿不同游戏时间内语言表达的重点、动作倾向的认知和对事物与现象本质及规律进行探究和概括的能力表现,以获取幼儿游戏初期游戏水平的客观真实评价依据。

如初期游戏中小粉按住底座,观察投掷位置。提醒小黑按着,她投掷第一颗子弹,调整投掷臂距离,对小黑说:“我调到3下面。”第二次投掷小粉不满意,提醒小黑按紧点。1分52秒小粉调整投掷臂位置,投掷后子弹落到近处。

3.研读——对比指标、判断水平、关注短板

通读和记读阶段,教师收集幼儿游戏相关指标数据,对应指标内容,用横线画出幼儿已经达标内容,对比分析幼儿“短板指标”。

例如,在探索投掷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事件中,小粉的短板是黄色框区域——简单地表征科学发现。具体游戏标记如表1所示。

表1 幼儿“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检核表

判断依据:早期全部达标判断为“早期”;中期只达标半数,判断为“早中期”;中期全部达标判断为“中期”,后期只达标半数判断为“中后期”;后期全部达标判断为“后期”。

评价推动:通过真实性评价,促使教师明确对象、判断年龄、聚焦事件,关注对象重要动作、关键语言、能力表现,对比指标、判断水平、关注短板等,让教师明确幼儿游戏初期阶段能力水平,为幼儿下阶段的“发展置高点”和“教师支持策略”提供评价数据支持。

(二)挑战性评价:幼儿通过支持所获得的可能发展水平

1.分析“挑战区间”——寻找幼儿发展的置高点

影响幼儿心流产生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挑战和技能,当幼儿在游戏中面临的挑战大于幼儿掌握的技能,幼儿可能会产生踌躇、不安等情绪,影响心流产生。[12]教师通过照片与案例组合、视频与讲述结合等方式,分析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重要动作、关键语言、能力表现和图文材料。对幼儿关注的核心事物可进行单个视频或组合视频观察,全面分析,寻找发展置高点。

如在“交流想法”指标中,小粉的原有经验是用简单的口语描述看到或做过的事情,发展置高点是对事情如何发生或为什么发生进行口头解释。在此发展过程中,小粉的游戏主动性、思考性逐渐提升,向下一置高点进发。挑战期游戏中,幼儿置高点和教师支持策略如表2所示。

表2 幼儿挑战期游戏中置高点和支持策略分析表

2.设计“支持策略”——确保教师支架的适切点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潜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幼儿置高点的发展,教师可运用质疑、引导、肯定、提问、复盘、思考、表征、输出和展示等策略。

如在小粉的“自然和物质世界”指标中,为了让小粉发现投石器“结构和功能”的因果关系,教师让小粉用图示表征记录自己的每一次投掷,然后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引导启发,小粉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更加清晰,对失败原因进行主动探索。

3.寻找最佳心流——激发幼儿游戏的兴奋点

幼儿战胜一个困难时,挑战与技能达到平衡状态,其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时心流便产生。教师通过科学分析幼儿初期游戏中的现有水平和挑战期达到的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利用适宜策略,帮助幼儿建立战胜困难的兴趣、能力和勇气,帮助幼儿不断超越自我,不断产生最佳心流,获得适宜发展。

如在挑战期游戏中小粉将“投掷臂压到最低位置”,提醒小黑按住底座进行投掷,小粉继续调整投掷臂方向。1分43秒,小粉摆正投掷臂位置。2分44秒再一次将投掷臂压到最低位置,成功击中“城墙”。小粉根据探究和调试,对现象进行预测,用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基于已有经验初步预测结果并解决问题。小粉通过反复观察、对比、调试投掷臂朝向、下压程度,操作手法和同伴合作,让投石器细节产生变化,从而投出最远的距离,击中城墙。在此过程中,小粉在对失败原因有初步认知的条件下,通过不断调整状态,其自身的游戏兴奋点被激发,技能与挑战之间博弈达到平衡状态,向下一发展区置高点进阶。

评价推动:通过挑战性评价,寻找幼儿发展的置高点,设计支持策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奋点,推动技能与挑战博弈均衡,推进幼儿深度探究。

(三)进阶性评价:幼儿游戏周期形成的发展连续性

1.幼儿自评——回忆游戏,评估自我表现

小火车自评:以开火车接龙的形式,在火车头幼儿的想法上逐一加入幼儿的想法,循环反复。教师用录音软件帮助幼儿记录想法,使幼儿的回想有序进行。如3个想法,3次火车接龙;n个想法,n次火车接龙。教师帮助幼儿梳理游戏过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习惯与能力。

三方面自荐:幼儿通过对自己在游戏中的“兴趣—困难—进步”三个方面向他人毛遂自荐,先阐述自己喜欢做的事,再说明自己存在的困难(用哭脸或严肃脸表示),最后讲述自己表现棒的地方(用笑脸表示)。自荐评价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小粉自荐评价表

2.轨迹研判——对比进阶,评估发展区间

借助线形图,充分对比幼儿在初期游戏和挑战期游戏中“科学和技术”的观察、实验、预测、得出结论、交流想法、自然和物质世界,以及工具和技术7个指标水平发展情况。如图2所示,幼儿游戏科学和技术评价涉及的7个指标水平随着游戏周期的推进不断提升。其中,游戏幼儿观察水平从游戏中后期开始逐渐提升。实验指标水平提升晚于观察水平,但在进入挑战期游戏时,超越了观察指标水平,二者发展趋势较为接近,均较为缓慢。预测、自然和物质世界指标水平发展趋势基本相同,但后者发展水平略低于预测水平。得出结论、工具和技术水平发展趋势相近,在初期游戏水平低于上述4种指标。交流想法指标水平发展较为缓慢,在初期游戏结束时逐渐被自然和物质世界、得出结论、工具和技术指标超越。

图2 小粉科学和技术评价涉及的个指标发展轨迹图

3.成效分析——以新起点,规划未来发展

通过进阶性评价对幼儿科学和技术水平做出“发展连续性评价”,以“三性评价”为抓手,对幼儿当下科学技术水平做出精准定位,因材施教,提升幼儿的逻辑能力和认知能力,为幼儿未来发展做好规划。

评价推动:先通过幼儿自评,为教师评价提供多元依据;再通过轨迹研判评估幼儿发展进阶;最后立足新起点,规划未来第N次游戏的设计,促进幼儿可持续性发展。

五、研究结论

(一)“三性评价”契合幼儿游戏评价真实需求,可有效提升幼儿游戏水平

本研究将幼儿游戏评价分为初期游戏后、挑战期游戏前、整个游戏周期结束后三个阶段,科学设计“三性评价”量规:涉及点、关键点、进阶点与实施原则。对幼儿年龄、短板、弱项等影响幼儿游戏水平的指标给予重点关注,从幼儿游戏需求及实践表现出发,分析幼儿原有水平的游戏评价的真实起点,贴近幼儿游戏评价的真实需求和可能性发展,可有效助推幼儿游戏水平提升。

(二)“三性评价”催生游戏中幼儿最佳心流,可有效提升幼儿游戏价值

最佳心流的产生是幼儿游戏价值的完全体现,幼儿在最佳心流影响下,不断提升游戏兴趣。“三性评价”体系辅助定位幼儿发展的下一发展区,通过分析幼儿游戏状况,游戏主题、内容、材料和指导策略从而不断完善,提升幼儿科学游戏的参与价值,刻画幼儿在游戏周期中的成长路径,激发幼儿游戏周期的最佳心流,助推幼儿科学游戏水平不断提升。

(三)“三性评价”促进教师走进幼儿视角,可有效提升幼、师本位的有机融合

游戏评价应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以满足不同游戏水平幼儿学习与发展需求为本位,教师通过适当引导与启发,促进幼儿游戏水平不断提高。“三性评价”体系设计为教师科学、系统评价游戏价值、幼儿对游戏的接收度与受益度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教师可通过观察提取幼儿游戏过程活动参与、性格表现等特征,因材施教,设计和开发适合幼儿的游戏课程内容,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策略质量。本园教师在“三性评价”体系指导下,通过研究幼儿游戏所设计的科学游戏深受园内幼儿喜爱。

六、结语

本研究提出的基于“三性评价”的科学游戏评价方法可有效解决现阶段游戏评价中存在的量规缺乏、评价策略不系统、支持策略不精确等现实问题,是对现有幼儿游戏评价研究的有效补充,能够提升幼儿游戏评价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帮助教师设计适宜的游戏策略。但本研究当前以定性研究为主,如何科学引入量化评价指标,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升幼儿游戏评价的综合性与全面性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

猜你喜欢
小粉心流三性
基于心流PAT模型的界面设计策略研究
心流理论下公共健身服务设施设计评估研究
跃入心流
基于心流理论的儿童画板设计
我最喜爱的玩具
巧用『三性』
小绿和小粉的故事
把握欧姆定律“三性”
太欺负人了
鞋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