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基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文学硕士课程设置特色分析

2023-12-04 08:58全可可
传媒论坛 2023年21期
关键词:密苏里学分硕士

全可可 田 力

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的智媒时代已经来临,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我国高校开设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契合当下时代背景,旨在培养既热爱祖国、德才兼备,又掌握新闻传播必备的技能与方法,以适应当下行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笔者于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走进硕士研究生的课堂及每周一次的国际研讨会,深入了解其两年制文学硕士课程设置的特色,对比我国高校MJC的课程设置,进而为国内课程体系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的课程设置

与本科生教育不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教育更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共有三种硕士教育:五年制本硕连读、新闻与法学的双硕士以及两年制文学硕士。其中两年制文学硕士与我国高校设置的MJC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故笔者着重分析该类型的课程设置情况。

两年制文学硕士的专业方向包括媒介融合新闻、数据新闻、战略传播、视觉编辑与管理等22种,学生不论选择哪一种专业方向,都有一套自己的课程设置结构,总学分在40~43学分之间,但各套课程设置都包括了项目核心课程(12学分)、专业方向核心课程(12~15学分)、选修课(6学分)以及“顶峰体验”课程(10学分)四个组成部分。以两年制文学硕士(媒介融合新闻方向)为例,该方向的课程包括项目核心课程(9学分),涵盖大众传播史(3学分)、新闻量化研究(3学分)、媒介伦理道德(3学分)、传播法研究(3学分)等;专业方向核心课(9学分),涵盖融合报道(3学分)、融合编辑与制作(3学分)、电视、广播及新闻摄影基础(3学分);选修课(至少五门)(9学分);顶峰体验课程(10学分),即硕士项目研讨会(1学分)、新闻界的区域性问题(9学分)或硕士论文研讨会(1学分)、新闻研究(9学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鼓励文学硕士专业的学生选修其他院系的相关课程,甚至部分专业规定必须选修其他院系的相关课程,以此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

从两年制文学硕士(媒介融合新闻方向)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课程内容既涵盖大众传播史、传播法研究在内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涵盖有融合报道、融合编辑与制作在内的专业特色课程。学生除了完成必修的四门核心理论课外,还可以选择学习其他专业技能。因此,学生的课程类型选择性多、课程内容丰富,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融合。而我国高校的MJC一般不区分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的课程与学术型硕士的课程雷同,理论课程较多,交叉性学科课程较少。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MJC不区分研究方向,其课程设置与新闻学及传播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类似,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语言基础、新闻传播史研究等必修课及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等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理论课程多于实践课程,供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

二、我国高校MJC的课程设置

笔者选取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人民大学,分析其MJC的课程设置并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两年制文学硕士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

中国人民大学MJC的学制为两年,学生脱产全日制在校学习。新闻学院秉持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响应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在MJC项目内设立大数据与新闻传播、战略传播等特色人才培养方向,并于2017级起新开设“一带一路”全球新闻传播全英文硕士项目。在课程学习方面,实行学分制,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社会实践”三大模块构成,共35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5学分,社会实践不少于4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6学分。课程基本要求在入学后的一年内完成,社会实践则在第三学期完成。在毕业考核方面,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选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面向新闻传播业的实际问题,体现学生运用所学新闻传播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见表1)

表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MJC的课程设置表

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硕士教育的成功经验探析

(一)“密苏里方法”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成立于1908年,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一直秉持着“学习新闻最好的方法就是动手实践”的教育理念,其经典的教学模式是“密苏里方法”(The Missouri Method),该教学模式一直在世界新闻教育界享有盛誉,并因其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成为无法替代的教学模式。其创建者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他在建院伊始就提出了两个新闻学教育理念:一、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二、新闻工作是一个世界化职业。[1]该方法是密苏里新闻学院最显著的办学特色,强调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并落实到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时任教师史蒂夫·温伯格(Steve Weinberg)说:“我将沃尔特·威廉姆斯创立的‘密苏里方法’当作一种信条,也许它看起来有点过时,但并不需要太多修正。没有密苏里方法就没有密苏里新闻学院。”

(二)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密苏里新闻学院拥有一套完备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易于获得更贴近媒体行业的从业经验,跨学科、应用性及前沿性是其新闻传播硕士课程设置的特点。在专业方向设置方面,除了传统的专业方向,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增设了环境报道、调查性报道、战略传播等方向,不仅契合行业趋势而且符合当下社会需求。此外,在专业方向上明确注明是否需要具备专业从业经验,这区分了课程体系的建构、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学生的考核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内容不仅仅涉及新闻与传播领域,还涵盖经济、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另外,更加广泛具体的培养模式也是其一大特色,例如用定量研究方法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逻辑和量化思维,用融合编辑与制作课程提高学生基本的采编能力。

四、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对我国高校MJC课程设置的启示

(一)增加跨学科课程,突出特色课程

我国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的老牌文科院校,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多地体现出基础性与严谨性,同时也体现其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开发理念。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开设了视听内容制作与主持、数据新闻与数据可视化、舆情分析与公共传播、新媒体运营与精准营销、互联网、文化与社会、数据新闻与数据可视化共六门选修课,用以取代广告学研究、新媒体新闻传播实务、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实务以及公共传播研究四门选修课。但其课程设置基本集中于新闻与传播领域,开设跨学科课程较少。借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做法,大力开设跨学科课程,加大与其他学院合作,可作为未来进阶的方向。一方面,我们需要确保学生在新闻传播院(系)内掌握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也可以在不同院系间进行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深度,让学生不仅掌握新闻传播类知识,还知晓法律、政治、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新闻传播院(系)应促进多门学科交叉,鼓励课程创新,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

此外,我国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自身的特色课程。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的课程,参考学院规定的专业方向要求进行选课,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计专业方向。通过对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硕士教育各方向课程的分析,发现其中融合编辑与制作、计算机辅助报道、深度报道、视觉传播等课程均为其特色课程。它们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都是依据当下趋势以及行业变化而设置的课程。

(二)增设前沿性课程,符合行业与时代需求

随着各种技术更新迭代,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应对,增设专业及课程,在2005年率先设置了媒介融合专业,并开设了融合报道、融合编辑制作等课程。[2]在我国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应不断明确学生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整合现有的课程体系,增设前沿性课程,比如国外的许多新闻院校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开设了计算机辅助新闻等融合计算机技术与新闻写作的课程,未来也可以尝试让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走进我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课堂。

(三)搭建实践平台,合理安排实践课程环节

一方面,我国新闻传播类高校应提高硕士培养方案中的社会实践分,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要求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在读期间社会实践不少于6个月,实践学分为4学分,仅占总学分(35学分)11%左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要求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实践学分至少达2学分,占总学分(32~34学分)5%~6%。另一方面,我国在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方面应不断增强学生的实战意识,拓宽学生的新闻传播从业视野;提高“参与性”课程设置的比率,提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大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业内实习机会,为就业奠定基础。

五、结语

智媒时代给传媒业带来空前的深远影响,这既体现在媒体内容的生产与分发方面,又体现在传播渠道和传播形态的多元与交互方面,还体现在媒体产业格局的升级与转型上。[3]借鉴密苏里新闻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新闻传播院校(系)在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方面,可以做如下尝试:

在构建课程设置方面,新闻传播院校(系)应及时更新MJC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将重心放在业务实践板块,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及大数据新闻等前沿性课程,降低新闻传播类基础课程的比例;加大学校院系之间的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具体的课程开设方面,新闻传播院校(系)可结合自身的特色以及师资力量开设相关课程,如开设艺术传播类课程、专业实训课程、社会心理学课程、编程类课程、可视化等数据方法类课程。

在智媒时代,我国新闻传播院校(系)可以借鉴“密苏里方法”并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顺应时代所需,合理调整MJC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设置;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型教师,明确各类教师的职责;邀请业内专家、教授为学生讲课;合理安排MJC学生实践,安排相应的考核机制,构建顺应时代需求的课程体系,为培养业内所需的人才做准备。

猜你喜欢
密苏里学分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衡水学院与美国中央密苏里大学举行校际交流暨两校深入合作“云签约”仪式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珍珠港历史遗迹密苏里号战列舰纪念馆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学分美食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河北传媒学院代表团成功访问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
名校校训——密苏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