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本质而言,高校辅导员形象,是综合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评价[1]。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媒介形象特点,对高校辅导员媒介形象推广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指出建构全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形象的途径,旨在为有效构建高校辅导员媒介形象,为发挥高校辅导员作用与价值提供借鉴与参考。
辅导员通过时下较流行的短视频画面直接展现出来的视觉形象,是其“角色形象”。因其文字、虚拟形象、真人等不同的展现方法,成就了不同类型的角色形象。通过文字、卡通配乐、解说等前所未有的方式,使辅导员们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网络平台中。如抖音账号“阿振啊。”“辅导员男姐”等,有专门助手协助拍摄记录其工作、查课、查寝的瞬间。通过多元化展现形式,如文字、卡通形象等,塑造和展现辅导员的角色形象,但这些方式大多用来娱乐[2]。据调查,目前大学生接触媒体形象更偏向于休闲娱乐,因此虚拟形象或纯文字出现的角色形象更受欢迎、传播度更广。但部分学生或家长也需要通过媒介上了解一些对学生有帮助的知识、网络思政等,所以不同的角色形象满足了学生们的不同需求。
在媒介中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所树立的媒介形象具有“有价性”。高校辅导员无论在任何媒体平台,以任何表现形式,通过他们的视频、音乐、文字等,向所有多媒体受众体传递正能量,其实都是在进行有价值的思政教育,恪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3]。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因不善于交流或害怕与辅导员沟通,导致难以接受辅导员的教育引导。针对这一情况,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的多媒体平台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学生随时随地浏览辅导员的视频账号,轻松欢快地了解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辅导员的职业“有价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媒介形象可无声、渐缓地改变受众的追求和志趣,表现为改变受众的精神享受与依赖。媒介形象学认为媒介形象有一定“黏合性”的作用。辅导员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扮演着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导师、知心朋友等角色,当下流行的自媒体平台实现了完美的联系[4]。学生通过关注、点赞、转发、收藏等多种方式表达对“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喜爱。学生同辅导员可通过评论、拍照的方式进行线上互动,时间、空间、地域、情感等前期沟通的局限性被打破。辅导员们在引导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向同学们展示更加诙谐幽默,更平易近人的教师形象。而这种形象符合学生对辅导员在情感间的沟通需求。在具体实践中,自媒体平台将媒体员形象增添了多样性的角色形象、有价性的职业形象和黏合性的情感形象等[5],完美诠释了自媒体平台的优势。二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在突显辅导员新媒体平台的形象特点的同时,帮助辅导员更好地通过自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适应当前火热的媒体形式,部分辅导员草率地推进自媒体教学工作,盲目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甚至将自己打造成网红辅导员,急于求成而集群效应较弱,没有从全媒体角度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所表现的教育形式没有被学生追捧甚至接受,满腔热血淹没在众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之中。同时,各高校在新媒体工作中存在机械式分解任务,各环节缺乏沟通,常出现疲于应付的情况,比如:宣传、学工、团组织等部门分别负责整合媒体矩阵以及联合受众等,而在其具备主导作用的辅导员功能减弱,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媒体建构中流于形式,没发挥实际作用。在媒体的报道中,大部分是辅导员的个人事迹,导致公众对辅导员的职业模糊不清[6]。同时在五花八门的专业背景、人人皆可的准入门槛影响下,辅导员忙于事务性工作中易导致媒体素养缺失。长此以往,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将会失语。
在当前有线电视、互联网站、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的全媒体时代,高度定制化、垂直化、分众化的软件被大学生所追捧[7]。兴趣爱好乃至社交圈的趋同,导致“圈层化”社交现象日益凸显,这种偏好会随着媒体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剧。高校教育主体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将会失去权威化和去中心化,教育者本身将会被形象的影响力所取代。传统辅导员媒介形象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时代浪潮,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直接体现,也是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在传统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评价标准主要在工作能力、教学方法、师德师风等方面。所涉及的负面关注点不多,传播范围相对较小。而全媒体时代,真实的新闻背景会被选择性过滤,社交媒体中情绪性、想象性的事实迅速传播,代替了事实的存在。以受众主观愿望形成的网络生态,多偏离或脱离客观事实。全媒体时代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同时也降低了错误信息的传播成本,从而使在公众对事情真相的需求降低后,错过了了解真相的时机。
第一,多元评价。在教学形式迅速变化的今天,要培养出一支多元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就必须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考核。在高校中,辅导员的角色既是专业的,也是受管理的。所以,在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应将个人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教育成效评价相结合,并结合地域、专业、受评主体的个人素质、高校办学水平等诸多因素进行考虑。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有专家建议,高校导师的评价可以尝试引入媒体行业常用的大数据[8]。在高校教师与管理工作中,要采取行业评价、数据反馈、纵向管理考核等多种方式,走出导师成长之路。
第二,多元发展。在媒体融合迅速发展的今天,辅导员要积极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和业务,同“两课”老师、党团组织成员以及其他大学生一道,积极探索自己的理论研究方法,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
第三,多元展示。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单向表达和教师中心的话语范式的发展是学生在受教过程中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学生们获取信息的平台更多,自媒体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都成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媒体平台将信息点进行二次加工和进一步细分化,导致传播效率分裂式递增,同时全新的不可抗力因素也层出不穷[9]。因此,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要求辅导员走出常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元的工作模式,全面培养舆论敏感性和全媒体思维,以高校的专业技术和高端人才优势,不断在多种媒体平台展现个人魅力和崭新形象,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发出声音,发挥作用。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在新媒介时代,新媒体肩负着“意识形态宣传和价值导向”的重任。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地探讨大学生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职业核心价值,塑造新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媒介形象。
第一,探讨和完善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一门学科在其特定领域内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价值观念,是学科走向成熟、规范化的表现。高校辅导员在具体的教育和实际工作中,要把对学生的精神建构作为自己的责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既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和学生的职业道德具有一致性,又有自己的特点。这就要求相关行业机构制定新的职业规范与道德标准,从而推动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第二,要改革语言,塑造新的职业形象。在具体的工作中,既要坚持育人、为国的责任,还要关注和关爱自己的同学;在与同学们的沟通中,要用朴素的沟通方法[9]。于是,“怎么说”和“说给谁听”就成了语言创造性表达的关键问题,也就是说,要创新语言表达的方式和对象。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辅导员要不断探索新的方式,特别是利用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教育方式,展示自己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学业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职业形象。走出校门,走进媒体,辅导员要关注各类多媒体的发展动向,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到宣传、新闻等媒体部门挂职、交流,以适应当今信息分众化、个性化的媒体特点,通过精心策划信息传播路径,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提升媒介传播效能。同时,校方要加大宣传力度,将立德树人化的媒介形象传递到整个社会,以新的语言塑造新的高校教师的职业形象。
第一,强化“媒体+导师”的制度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以学校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创造富有个性的文艺作品,重视咨询师的职业化。强化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个人辅导员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的引导,并引进一些优秀的传媒人才,特别是那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以及在教学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从而改变辅导员的成长模式。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相关对策,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跨界合作”的工作模式。
第二,构建整合媒体的“融合平台”。要积极推动建立与各地区、各部门相适应的融合传播平台。充分发挥“易班网”等个性化平台的作用,在整个媒介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中央厨房”,进行信息的整合。完善干部考核和职称评聘体系,将全媒体平台工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评先评优中;将在多媒体中发布的作品质量和数量作为职称评聘的一个重要依据;将全媒体平台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作为对辅导员的考核内容。
第三,加强媒体监督,防范恶意传播。各大高校应建立健全突发舆情应对预案,成立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领导小组,提升与地方媒体的沟通和交流质量,圆满解决潜在矛盾。强化系统内新闻媒体的管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存在导向问题的个别自媒体强化监督和引导,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丰富网络评论员队伍,将优秀辅导员和学生扩充到队伍中,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维护高校和谐稳定。
随着“融媒”向“智媒”的过渡,定制化和用户体验的媒介形象也要随之转变,逐步从标签化转变为设定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中,高校辅导员缺乏构建媒体形象的经验,致使“科技裹挟”“传播受限”等现实困境日益凸显。为有效构建高校辅导员媒介形象,发挥辅导员的育人作用和价值,高校方面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赋能辅导员媒介形象的构建,树立职业新形象,构建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