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绝恋

2023-12-03 09:43袁瑞珍
时代报告·奔流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核动力核潜艇基地

雨轻柔地飘洒着,给无边的绿野罩上了一层氤氲的雾气,也给远处如黛的山峦披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纱衣。青衣江如天外之水在山间奔流,江两岸,青峰峻拔,林木葱茏。江面上,薄雾缥缈,水鸟翻飞。江水被清浅的青绿包裹着滚滚向前,裹挟着一股势不可挡的豪迈之气,冲出重峦叠嶂的群峰,带着大山的精魂与气魄,更带着隐秘在深山中的国之利器——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里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中国核动力院人,对共和国的庄严承诺和无限深情。它经历一路风尘,最终汇入长江,向着大海奔腾而去——大海,那是山的怀抱!大山,那是海的眷恋!

上篇

山与海的相遇,成就共和国的神话

其实,那青衣江畔的座座青山,并不曾料到此生会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大海也不曾想到,在深海畅游的蓝色钢铁巨鲸——核潜艇,会在葱郁的大山深处诞生,又驶向浪花飞卷、壮阔深邃的蓝色海洋。这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却在20世纪的1965年,在大山与大海的相遇中真实地发生,并演绎成一部共和国的神话!

不惧核威慑,

拉开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工业基础差,国民经济非常困难,当时装备海军部队的是常规柴电动力潜艇。这些潜艇一部分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使用的老潜艇,一部分是苏联技术转让给我国的中、小型柴电动力常规潜艇(苏联提供图纸、设备、材料,在中国组装建造)。当时,我国不仅在常规柴电动力潜艇上的研究设计方面缺乏技术储备,在核动力、核动力潜艇技术方面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建起了原子能反应堆。为防止中国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对中国进行核技术封锁。

1954年1月24日,美国海军隶下的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试航。1957年,苏联下水了K-3第一艘核潜艇。接着英国、法国也有了自己的核潜艇,并由此拉开了大国间核潜艇的研发竞赛。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海岸线的国家,为维护国家安全,在我国面临被孤立、核威慑的情况下,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秘密呈报了《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批阅后,由毛泽东主席批准,这项关系到海军建设大局、关系到国防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重要尖端技术工程确定,从此拉开了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序幕。

核潜艇是海洋舰艇中的撒手锏,是导弹在海上的发射平台,弹道导弹核潜艇是隐藏在深海中的第二次核打击力量,事关国家安全和海洋战事。

1958年9月,二机部组建了反应堆研究室,负责核动力研究。海军和一机部共同组建了核潜艇总体研究室,负责总体设计、研制和任务的安排落实。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来华访问,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国庆阅兵时,对毛泽东提出要撤走援华原子能专家。会谈时,周总理和聂荣臻向他提出了核潜艇的技术援助问题,遭到赫鲁晓夫的拒绝,他说:“核潜艇技术复杂,你们搞不了,花钱太多,你们不要搞。我们拥有这样的武器,可以保护你们。”并提出“搞联合舰队,在大连建一个长波电台”,而长波电台是核潜艇的专用指挥通信平台。面对赤裸裸的核讹诈,毛泽东发出了气壮山河的誓言:“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从此,中国走上了一条比研制原子弹、氢弹还要艰巨的独立研制核潜艇的道路,开始潜艇核动力装置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决定模式堆先于核潜艇建在陆地上,模拟潜艇实况的试验性1∶1核动力装置,用于验证核动力装置的设计、考验设备、系统,在模拟实艇的运行中,进行各种工况下的运行和事故处理等试验,为海军培训官兵并提供运行、检修、管理经验。

当时,核科学资料与人才奇缺。科学家手中掌握的资料,仅仅只有两张外国杂志上发表的并不完全的核潜艇外形照片,还有一位外交家回国时带回的一个核潜艇玩具,以及第一届和平利用原子能日内瓦国际会议文献的全套资料。内容涵盖原子能利用的各个方面,包括研究试验堆与船用核动力堆。但资料很少译成中文。俄文、英文较全,其他有用资料为已经解密的细微卡片,全是英文版,要用高倍放大镜贴着眼皮看。另外就是苏联提供的新型常规潜艇图纸和上海江南造船廠正在试车中的苏联潜艇的实地考察资料,美国1959年7月21日下水的已部分解密的世界首条核动力商船——“萨凡纳”核商船资料。

上海的实地考察让科技人员对于潜艇的构造有了明确的概念。核潜艇就是要用反应堆系统来代替其中的柴油发动机。

参加研制的人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青年大学生,很多人所学专业都与核毫不沾边,一切需要从头学起。但他们在核动力技术负责人彭士禄、赵仁恺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学习、摸索与科研工作。

彭士禄是革命先驱彭湃的儿子。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城桥东社。幼年因系烈士遗孤,由地下党组织托给支持革命的穷苦人家抚养,从8岁起曾两度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来到延安进学校读书。1951年被派往苏联留学,在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学习。1956年即将学成归国时,又按中央决定,改行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学习。学成回国后,任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副总工程师、副院长、总设计师、六机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总工程师、核工业部总工程师等职。系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秦山核电二期联营公司董事长,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2021年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赵仁恺是南京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父,童年几经生死考验。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后成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1956年被抽调建设核工业,先后参加了重水堆和生产堆的设计工作。1958年起,开始具体负责潜艇核动力研究设计组的工作,带领原子能研究所的有关科研人员完成了首份潜艇核动力装置初步设计草案,并参与领导了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设计、建造、安装、试验等工作。

他们两人在我国核动力科学技术发展中(核潜艇、核电站),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技术成就,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在他们的带领下,走过了从无到有的艰难路程。

核潜艇研制工作按下暂停键,

但关键技术研究仍在进行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國正经历三年困难时期,再加上苏联撤走专家,中央专委决定,为保证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核潜艇研制工作暂停下马。在聂荣臻和周恩来总理及孟戈非等人的坚持下,保留了一支只有50多人的队伍,组成核动力研究室,在关键技术上继续研究不断线。

尽管生活与工作条件非常差,粮食、副食都是定量供应,每月粮食定量27斤,且多半是粗粮,副食主要是萝卜、白菜和咸菜,三两油、一斤肉,常常吃不饱饿肚子。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科研人员体质下降,面黄肌瘦,很多人得了浮肿病。后来人们在翻阅赵仁恺遗留下来的笔记本时,一页记录当时研究人员生病的手稿令人心疼不已,泪如雨下,那上面清楚地记载着他带领的设计团队45人中就有27人生病,其中肝炎13人,浮肿14人,占60%。特别是反应堆专业小组,14人中竟然有11人生病!赵仁恺自己也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为了不被人发现,他悄悄服药,各项工作依然冲在最前面。他们拖着浮肿的双腿和病重的身子,奔走在图书馆和调研现场。

生活的艰苦可以克服,科研的难度与工作条件的艰难却如大山般横在眼前。当时很多人的专业不是核专业,外语学的是俄语,懂英语的人不多,但很多资料都是英文。于是彭士禄、赵仁恺带领大家互教互学。那种学习的狠劲儿至今仍让亲历者——后来曾担任核动力院总工程师的黄士鉴刻骨铭心。他说,那时他们每天都早早起床,在食堂买个火烧,有时喝一碗玉米糊,有时不喝就直奔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学习,晚上10点左右才回宿舍,天天如此,没有周日。那时他是团支部副书记,曾统计过加班情况,最高纪录是屏蔽组一位叫禹金木的,只在春节时办公室贴封条关闭三天没去以外,其他的节假日都去了。

他们互教互学,人人都是老师,又人人都是学生,大家不断提出问题然后讨论,有时遇到难题就彻夜不眠。在进行反应堆物理各参数设计中,当时主要的计算工具只有计算尺和“飞鱼”牌手摇计算器。但这种计算器却很少,研究人员每天吃完中午饭不休息,在办公室继续干,累了困了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晚上则头顶五六级大风从宿舍赶到办公室加班。经过近半年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最终拿出了我国第一座压水型核反应堆设计草案,使反应堆堆芯结构、控制、物理、热工等设计有了重大突破。

在荒僻的山沟里

建设核潜艇陆上模式堆

1965年3月,我国于1964年先后成功发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基础上,中央专委批准核潜艇工程重新全面展开研制。8月,中央专委决定,建设核潜艇陆上模式堆。

经过大量的勘察论证,核潜艇陆上模式堆选址在四川青衣江畔的一片苍山翠谷中。工程对外为西南水电研究所,内部称为九〇九基地,通信地址为成都291信箱,由此开始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惊心动魄的研制,也演绎出一场山与海的旷世之恋。在大山与大海的相互守望中,成就了中国核动力事业超常发展的神奇之路。

为了建设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核动力研究设计队伍在周圣洋、杨履新、彭士禄、赵仁恺等人的带领下,告别了繁华的都市,带着重于泰山的责任,带着神圣的理想、崇高的使命,更带着对大海的眷恋与深情,陆续来到了这个荒僻的山沟。

那里荒草遍野、蛇虫出没、人迹罕至。研究设计人员刚到时,住的是简易工棚,喝的是稻田泥浆水,走的是山野间的羊肠小道。由于山区雨水多,气候潮湿,蚊子又大又多,居住的草棚也成了蛇、青蛙、老鼠们的栖身之所。但如此艰苦的条件,也不能阻止他们对核动力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满腔的爱国热情,施工现场处处洋溢着团结拼搏的高昂热情。

与此同时,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近万台件设备也正在全国29个省市(地区)上千个高校、科研、工厂攻关研制,有近10万余人参与其中。

1966年至1976年,不少关键项目和设备陷入停顿。在这个关键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工程建设极大的关注。1967年8月30日,聂荣臻元帅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签发了史无前例的中央军委《特别公函》。在《特别公函》前面显赫位置处有11个大字的毛主席语录:“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紧接着是:“核潜艇是毛主席亲自批准的尖端科研项目。对国防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冲击生产研究现场,不准以任何借口停工停产,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最后要求核潜艇工程小组派人到有关省、市和工厂、研究所宣读。

“特别公函”的内容瞬间传遍所涉及的部队、学校、科研院所和工厂,迅速掀起了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研制工作的高潮。不仅彻底扭转了曾经面临的严峻局面,而且为如期保质保量完成研制工作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广大科研人员、工人和干部忍受着屈辱,挥洒着智慧,迸发着激情,破除迷信、敢想敢干,排除各种干扰,严格遵循“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他们边研究,边设计,边实验,在充分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实验数据做出来了,各种设备也陆续到达并完成调试,准备进行安装。

八千军民大会战,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人员、工人、解放军指战员日夜兼程奔赴现场,汇入了我国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安装调试队伍,开始进行一场空前规模的8000军民群英大会战。这支队伍吃住在现场,困了便歪在一边歇会儿,饿了吃几个炊事班送来的馒头。这其中涌现出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一批以李树山、梅树才、强全生、丁家祥等为代表的优秀工人技师与科研人员密切配合,在工程建设中,用他们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技艺,解决了工程研制和安装中的一个个艰巨的难题。

有一位叫李传宜的工程师至今提起仍让人肃然起敬。他是学反应堆仪器仪表专业的,但他刻苦钻研反应堆技术,专业知识面很广很深,是自动控制室的副主任,担负着反应堆自动控制仪器、仪表的研制。他参加了核动力装置从方案论证、设计、试制、安装调试、启动运行,直至核潜艇的调试与试航的全过程。为了自动控制设备、仪器、仪表的加工和制造,他常年住在工廠,与爱人和孩子分别了3年近千个日日夜夜!他在反应堆安装前切除了一个肾脏,大家怕他吃不消,劝他不要与大家一样坚持,但他不仅不离开,还干脆把被子搬到控制值班室,吃住在现场,直至反应堆成功达到满功率。其后又拖着病体再次请战,奔赴北海核潜艇试航第一线参加保驾护航,在一次试航时,晚上突发心肌梗死,连一句话也未来得及说,就牺牲在核潜艇试航第一线,时年还不到40岁!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自强自立、求真务实、创新协同、拼搏奉献”的“09精神”,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才在深山幽谷中成功研制建造。

周恩来总理坐镇指挥

我国第一座压水型核反应堆升温升压

1970年7月23日凌晨,在我国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开始升温升压的这一天,彭士禄、赵仁恺带领的科研团队群情激昂又沉着冷静。这项惊天动地的伟大工程试验,即将在青衣江畔大山深处的峡谷里,悄然拉开序幕。一场接受人民检验的,集国家科学技术,工业制造的系统工程试验,一场深受党中央关注的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将开始首次启动提升功率试验。

此刻,那条静卧在深山中的钢铁巨鲸,缄默不语。它在期待着裂变的指令,盼望着积蓄冲向大海的能量!而此时,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的办公室里,通宵达旦地守着那部连接核反应堆试验现场的电话,亲自坐镇指挥我国第一座压水型核反应堆升温升压。

7月25日6时2分,两台1200千瓦的发电机组首次实现核能发电。8月30日18时30分又首次实现满功率运行!

当年曾有幸参加了升温升压试验工作的黄士鉴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担任指挥长的彭士禄率领几十个参加试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紧张有序地工作。试验现场气氛凝重,静悄悄没有一个人说话,人们的眼睛紧紧盯着试验大厅中闪烁不停的仪表。当在试验现场担任测量温度和流量工作的黄士鉴第一次计算出反应堆达到满功率运行的参数时,有人打破了沉静,轻轻说了一句:“达到满功率了!”但此刻的黄士鉴并没有回答,他沉住气,告诫自己要严谨,不能有丝毫差错,接着又计算了一次,再计算了一次,当计算到第四次,参数都吻合时,黄士鉴轻声对彭士禄说:“达到满功率了,还超过了一点点。”彭士禄冷峻的脸上掠过一丝惊喜,一言未发,转身向那部专线电话奔去,向周恩来总理报告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喜讯后,又悄然回到了试验现场。

当黄士鉴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遇时,两人都发现对方的眼神中似有火焰在跳动。此刻,一种灼热的情感穿透实验室宽大的窗玻璃,向苍翠的群山辐射,他们身体里的血液在沸腾,如大海掀起的汹涌波涛!

那是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那条大山沟里,回荡着惊天动地的报捷锣鼓声和人们激动万分的欢呼声。四面青山碧树,辉映着人们喜极而泣的脸庞。

而此时试验大厅的值班室里,彭士禄正一头倒在床上打着鼾,沉沉地坠入梦乡。他着实太累了,已经几乎一个礼拜没合过眼!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因为我们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便实现了毛泽东主席的誓言,掌握了核动力装置的研究设计、设备制造、建造安装、调试运行的全套技术。核潜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全部是我国自己研制的,没用外国一颗螺丝钉,为中国人民争了气,为建设强大的国防作出了为之骄傲的贡献。

历史也将永远铭记,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崇尚英雄的年代,核潜艇研制工作者为国家所作出的特殊贡献。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英雄,确切地说是无名英雄。可无名英雄更显英雄本色,因为他们也是中国海上长城的保卫者,更是共和国奇迹的创造者!

中国成为世界上

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70年12月26日,科研人员和建设者们,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推向海洋。

1971年1月下旬,陆上模式堆进行了第三阶段不停机连续83天的“模拟长航运行”考验,近似于核潜艇航行了29874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航行1.38圈。这次“模拟长航运行”考验任务于1971年4月15日结束。这意味着钢铁巨鲸从孕育它的大山,跃入深海遨游海洋的日子即将到来!

1971年3月,九〇九基地组成有反应堆物理、热工、结构、控制、动力装置、屏蔽、剂量等专业30余名反应堆及其一回路的骨干力量,由彭士禄带队奔赴核潜艇制造厂,参加第一艘核潜艇反应堆的安装、调试与物理启动等系泊试验。

1971年8月18日,我国核潜艇首艇出坞,系泊试验结束。

1971年8月23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091首艇(舷号:401号艇),带着大山的精魂,舒展百年梦想,开始首次航行试验。

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时刻!

那天,蓝色的天空白云飘荡,碧蓝的海洋波澜不惊。一声试航加速的号令响起,平如镜面的大海,海面突然有山隆起,宛如青衣江畔大山的精魂来到了大海,相依相伴着钢铁巨鲸驶向深海!

多年后,曾参加过第一代核潜艇首次试航的核动力院科技骨干沈抗,怀着激动的心情,记下了永生难忘的壮丽场面:“墨绿色的潮涌漫起浪花,翻江倒海,翻腾激荡,水沫喷溅直上半空,咆哮之声震耳欲聋。浪花在艇身上冲荡,激波水墙向远处奔涌,艇后尾流变成一片白色怒海,宽至百米,汹涌澎湃,浩浩荡荡,奔向远方,连绵数千米。人在舰桥,海风吹拂关面颊,军旗在头边飘扬。惊心动魄,血涌脉张,无比震撼。庞然巨龙驶向海洋,去下五洋捉鳖,去上九天揽月。面对此情此景,能不心怀敬畏,心情激荡。自豪之心油然而生。”

是呀,能不激动吗?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能诞生在他们的手中,此生毕竟没有白过。足矣!世上几人能有此荣幸!

1974年8月1日,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潜艇部队服役,中国从此跨入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20天后,已是高龄的朱德委员长,在海军司令肖劲光的陪同下,乘坐指挥舰,检阅了刚刚服役的“长征一号”。

海风吹拂,军旗猎猎,朱德委员长望着波涛滚滚的深蓝色大海,眼睛紧紧看着钢铁巨鲸核潜艇“长征一号”,胸中如海浪般掀起汹涌波涛。当肖劲光司令员告诉他,“长征一号”不仅是我们中国科技工作者自己研制的,它所有的材料和零部件也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没用外国一颗螺丝钉时,朱德委员长连声称好,严肃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钢铁巨鲸在深海遨游,用它威武的英姿,在大山深处的九〇九基地,竖起了我国核动力事业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

1985年美国海军部长莱曼、美国空军四星上将怀特,1988年海军作战部长四星上将特罗斯特陆续参观了我国核潜艇。三位美国现役海军高级领导人参观后,都赞叹不已。莱曼参观后当晚,就打电话给里根总统,说:“中国人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

1988年9月,我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一声惊雷震撼海空,中国有了捍卫国家利益的“撒手锏”。

2009年4月23日,黄海海域,中国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举行,首次向世界亮相的中国海军战略核潜艇,高悬五星红旗,航行在受阅舰艇编队最前列!紧随其后,攻击核潜艇、常规动力潜艇、新型驱逐舰、新型护卫舰、新型两栖船坞登陆舰、新型导弹快艇破浪疾驰……

中国海军用现代化的钢铁方阵,展示了保卫祖国海疆,建设和谐海洋的坚定决心!

当共和国的脚步跨入新世纪的门槛时,2004年9月,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专程到中国核动力院视察。当他来到这片创造了共和国奇迹的土地上,看到了核动力研发平台建设的成果,当即欣然题词:“立足自主研发,开展国际合作,发展先进核动力堆。”

当他听完曾任中国核动力院总工程师黄士鉴和赵华、李达忠、杨歧、钱积惠等院领导对当年建造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情况汇报后,感慨万千,深情地说了一句足以令黄士鉴和当年参加过这项工程的建设者们深感自豪和欣慰的话:“我代表党中央感谢你!感谢你们!”

中篇

山与海的相望,

铸就中国核动力超常发展之路

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核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也预示着经过工程锤炼的核动力科技队伍,将在核动力科技王国里继续探索,也为中国核动力院从零起步到成为我国唯一的集核动力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核动力院人风雨兼程,历经艰难困苦考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历经三次创业的结果。

建成中子通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

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建成后,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核动力院的代表时,称赞第一座压水堆是个“样板”,是我国“核动力”的起点,“核电站的基础”,并热切期待着中国核动力院能在利用核能发电方面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他叮嘱中国核动力院的代表说:“第一座压水堆成功了,陆上核电站有了,你们的成功就更大了。”

1973年,国家计委批复九〇九基地建设规划中,明确规定了“舰船核动力和电站核动力两个为主”的发展方向。

周恩来总理的深情叮嘱,国家计委的明确批复,再一次点燃了深处大山的中国核动力院人心中燃烧的烈火。壮阔的大海,又一次托起了展翅腾飞的新的梦想。

1979年12月27日,中国核动力院在以徐传效总工程师和周永茂、钱锦辉等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刻苦攻关,自主设计建造、工程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的中子通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首次达到临界,1980年12月16日达到满功率运行。

1981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我国第一座大型高通量原子能反应堆建成》的消息。

十年磨一剑,这又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核动力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它能承受堆芯高热流密度和高流速工况的薄壁管状燃料元件和首次大量用于高通量堆芯的热压铍部件,代表了中国相关科技和工业界曾经达到的最先进水平,成为我国高比度同位素的重要生产基地,并承担了大亚湾等核电站的反应堆压力容器辐照监督样品的重要试验任务,为国家相关任务挑起了大梁,建成后曾被列为当年重大科技成就。1985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作为国家重大科技成就镌刻在中华世纪坛的碑文上,也成为核动力院发展进程中的第二座里程碑!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是设计反应堆的关键试验设备,是独立自主发展核动力事业必需的工具堆。它从设计、建造起,就被赋予和承载了重大历史责任与任务。如今已经安全运行48年,为反应堆用材料、燃料的研究和辐照试验提供了重要手段,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反应堆的综合利用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通过技术改造后,至今仍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

随着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运行试验和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的建成,一支兵强马壮、专业齐全、国内绝无仅有的核动力装置队伍形成,一个完整的核动力研发基地在大山深处初具规模。中国核动力事业的第一次创业,为我国核动力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遭遇挫折,孔雀东南飞

就在大家信心满满,渴望有更快发展时,中国核动力院却因调整,从800多名科技人员中分走了300多人,使核动力装置技术人才队伍受到严重削弱。国家也没有重要的任务下达,科研经费投入急剧下滑,中国核动力院的发展进入一个异常困难的时期。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地理环境引发的困难不断凸显出来。这些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和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的科技骨干,大多来自全国名校、来自北京等大城市,不仅两地分居、水土不服、无法尽孝、缺医少药、子女就业等问题困扰著他们,更重要的是搞核动力研发需要畅通的资讯。九〇九基地地处深山,几乎与世隔绝,去一趟最近的大城市成都也要大半天时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接通一个长途电话,即便是在寒冬腊月也会大汗淋漓。因为那不是在通话,而是大声地吼,否则就听不清彼此在说什么!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导致很难获取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流,这对搞尖端科技研发是极其不利的。于是,原有的凝聚力急速下降,人心不稳,要求调离的申请书雪片般飞到院人事部门。很快,一部分人回到了北京,另一部分人到了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和上海“728”院,出现“孔雀东南飞”的景象,中国核动力事业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打破垄断,脉冲堆蓝光闪烁

但是仍有一批经过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和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工程实践锻炼的科技骨干,丢不下那份山海相依的情感。他们在院长任和、党委书记周树清的带领支持下,开始了突出重围、走出困境的艰难道路。一方面在反应堆开盖卸料检查,开展核动力装置和方案论证、概念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还自筹部分资金,瞄准了当时被美国独家垄断的新型反应堆——铀氢锆脉冲堆的技术研究。

脉冲堆是一种能在很短时间间隔内达到超临界状态,从而产生很高脉冲功率和很强中子通量,并能安全可靠地多次重复运行的反应堆。它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可以在禁止核武器试验的条件下模拟核爆炸试验。

研制脉冲堆需要突破三大技术难关:技术独特的理论设计模型及专用技术、独特的铀氢锆燃料——慢化剂元件的设计及制造工艺、脉冲堆装置的研制发射及脉冲参数测量技术。但核动力院的科研人员却用信念与胆识,克服重重障碍,决心攻下这个只有美国才掌握的尖端技术。

另一方面紧紧开展核电站技术应用研究,先后进行了60万千瓦和90万千瓦核电站的设计研究。与此同时,抓住国家三线调整的机遇,在1988年,中国核动力院设计部的科技骨干搬迁成都,为科研主体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顺利搬迁成都、实现中国核动力院的第二次创业夯实了牢固的基础。

当又一个10年过去时,中国核动力院于1990年7月22日,脉冲堆建成首次达到临界。1991年6月24日达到稳态满功率运行。当脉冲堆建造现场总指挥李达忠(后来担任中国核动力院党委书记)、脉冲堆项目负责人王梓生、技术负责人夏祥贵与院所领导和科技人员,站在脉冲堆试验大厅,见证着那蓝光闪烁的一刻时,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在人群里那发自内心的“我们成功了!我们胜利了!”的欢呼雀跃声中消失殆尽。

伴随着脉冲运行发射出的那道美丽的契仑柯夫蓝光在瞬间闪烁,不仅向世界宣告了中国脉冲堆的成功建造,打破了美国对该项技术的独家垄断,使我国成为迄今为止依然是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这一高科技尖端技术的国家。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核动力院发展历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在深山里耸立。

大山深处那片神奇的土地,又一次创造了共和国的神话!

江泽民总书记批示建立“615”工程

随着世界核动力技术的发展,中国核动力院原有的实验设施已经老化,远远跟不上核动力科技的发展要求。

院长钱积惠以对中国核动力事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需要,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写了一封信,提出加速建设我国核动力研究基地的问题。

1991年6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专门在这封信上做了批示:“……今后我们还是要自己搞核电设备,不能老是买下去,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报告所提意见是有道理的……望在可能范围内支持一下核动力骨干实验装置的建设。”

江泽民总书记的批示,给中国核动力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随后,在成都建设了一批核动力试验设施,被称为“615工程”。工程完成后,中国核动力院拥有了堪称一流的完整试验装置。这些大型工具堆和试验台架是中国核动力工业界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对于研发核动力技术至关重要。为后来的秦山二期核电站压水堆的自主设计和建造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参与秦山二期核电站建设,

走自主发展核电之路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核大国,作为一个已经拥有核潜艇并还要进一步发展核动力技术的国家,理应也有能力走自主发展核电的道路。

由于中国核动力院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保持和稳定了一支核动力科技队伍,在科研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未间断过对核动力技术的研发。所以,当国家决定建设核电站时,核动力院为秦山一期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并完成了许多重要的试验验证。

1977年6月,中国核动力院成功研发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站的燃料元件制造工艺。1980年年初,制订了一个十年发展规划,谋划参与核电建设。1987年12月,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的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60万千瓦核电站工程设计任务经国务院批准后,核工业部上报国家计委,建议该项目建设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管理制度,设立董事会,全面实行招标、投标制,对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等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多项招标、投标、择优选定的办法,并由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检查监督。这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进程中,核电领域第一次尝试招投标制。

核电秦山联营公司给中国核动力院发来了招标书。

这一纸标书,再次点燃了埋藏在中国核动力院人体内火热的激情。院组织精兵强将全力以赴投入招投标准备工作中。全院上下灯光彻夜通明,经过日夜奋战,设计部拿出了所有的数据与资料,和卫东起草准备了一份构思新颖、表述准确无误的总报告。

从12月20日接到招标书到准备好印刷精美的投标文件,仅用了28天时间。

当副院长孙玉发带领的王克强、周益年、杨歧、和卫东、孙荣绵、魏守圣、李清林、胡明刚等23人组成的赴京投标组离开院里时,送别的人群拉着他们的手,将深切的希望化为一遍遍叮嘱。载着投标组成员的两辆汽车驶出很远很远了,送别的人群还在向他们挥手致意。动人的场面令肩负重任的孙玉发副院长,也止不住热泪长流!

但好事多磨,有关部门以中国核动力院已承担其他重要任务、不宜参与核电站设计建造为由,让其主动退出竞标。

这让竞标组的成员感到十分沮喪,难道多年向往的建造中国自己的核电站的梦想就这样与我们擦肩而过?不,绝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在这关键时刻,投标组中设计部主任王克强提出了一个以退为进的主意:“与其体面地退出,不如说出真相,让董事会和评标委都知道真实情况,然后昂首离开招标会议。”这个意见得到投标组全体成员的赞同,于是立刻编写了一份《退出投标申明》送交评标委员会。秦山二期董事长彭士禄、专家组组长赵仁恺和评标委在听取了中国核动力院投标组汇报后,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受行政部门的左右,请你们照常参加一切评标活动。

1988年1月21日至28日,在北京马神庙一号主楼301会议室,招标会议在紧张肃穆的气氛中举行。1月25日,经过充分准备的设计部副主任周益年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在规定的3个小时内,用流畅的语言,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讲解了中国核动力院实施纲要总报告,让董事会和评委们对中国核动力院的独特优势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经过最终的陈述、答辩,1月28日上午,评委庄严宣布:中国核动力院以91.33分的绝对分数优势在反应堆及主冷却剂系统设计标段中中标!这一特大喜讯顷刻间传遍了中国核动力院的每一个角落。院长任和、院党委书记王海江向投标组发来贺电,代表全院党员、干部和职工向他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当竞标组回到院里时,映入眼帘的是那横空高挂的“热烈欢迎参加北京60万千瓦核电站投标同志胜利归来,向你们致敬!”的大幅标语,还有党政领导及干部职工热情相迎的笑脸。此情此景让不少投标组成员至今想起仍激动不已。

2002年4月15日,秦山二期核电站提前并网发电,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表明中国具备了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大型核电站的能力。时任院长杨歧不无自豪地说:“我们自主设计建设的秦山二期核电站,开启了我国核电自主化进程!”在以后近10年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核动力院既承担工程设计也承担试验验证及科技攻关,为我国核电自主化的重大跨越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这又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不仅成为中国核动力院发展进程中的第四座里程碑,更标志着中国核动力院弘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在第二次创业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走出去”的梦想闪闪发光,

“华龙一号”横空出世

进入21世纪,我国核动力技术发展迎来“黄金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核动力院提出了核动力研发基地建设规划问题,不久便在成都双流拉开了第三代核动力研发平台的骨干基础设施建设帷幕。一个更为强大、代表我国新时代先进水平、设施一流的第三代核动力研发基地——现代化的科研院所拔地而起。

此时,中国核动力院人心中有了更为壮烈的愿望,一个更加美丽的梦想在激励着前行的方向,那就是中国不仅要有自己的核电站,中国研制的核电站还要走向世界!

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关系到核心技术的问题,翻版别人的设计,是不能让中国从核电大国变成核电强国的,只有搞自主化,实现自主品牌,才能获得国际认可,实现“走出去”,在世界核电市场上参与竞争,赢得尊重与地位。

“走出去”这个梦想,无疑是美丽而又充满挑战的。为此,中国核动力院科研人员为实现这个梦想,在核电国产化学科带头人张森如和吴琳、闵元佑、刘聚奎、张富源、赵文金等核电专家的带领下,执着地坚守着中国核电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在他们的不断努力开拓中,产生了更为优化的第二代核电技术,同时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核电技术。通过岭澳核电二期、秦山核电二期扩建等一系列工程实践,并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提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殊的第二代改进型技术品牌。

为了突破核电技术发展长期受制于人、不能实现出口的困局,振兴国内装备制造业。从1996年开始,中国核动力院在CNP600“121堆芯”、CPR1000“157堆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地提出“177堆芯”的概念,功率确定为100万千瓦,机型确定CNP1000,随后开展了主参数论证、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模拟初步设计、工程初步设计,完成了反应堆整体水力模拟试验、反应堆堆内构件流致振动试验等一系列关键性验证性试验。在不断地技术进步、科技攻关和技术融合中,成功研发了“国家名片”的自主第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自主研发了首个通过IAEA认证的小堆技术“玲龙一号”,自主研发的先进燃料组件CF3实现工程化应用,CF4燃料研发取得重大突破,蒸汽发生器、驱动棒控制机构等关键设备实现自主化,安全级DCS“龙鳞”系统的成功研发让我国核电站有了自己的“中枢神经”,NESTOR核电设计与分析软件包的横空出世,让第三代核电有了“中国魂”。

截至2022年3月,我国自主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机组已投入商运,3号机组成功并网。这一切标志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这是我国核电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有力支撑了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

在中国核动力院第三次创业的浪潮中,“华龙一号”成为院发展史上的第五座里程碑!

当“华龙一号”的靓丽英姿惊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检阅队列中,向世界展示中国核电这一重要的国之重器时,所有的艰难困苦,所有的曲折磨砺,此刻都化为大山与大海深情守望的热泪之中!信心、力量、拼搏、奋斗在中国核动力院人心中如海浪般激荡!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中国核动力院创建的这五座里程碑,熠熠生辉。那上面镌刻着中国核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艰难而辉煌的历程,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用浓墨重彩,书写下中国核动力事业超常发展的神奇之路!

如今,全面开启核动力事业第四次创业的宏伟蓝图正在激励着新一代核动力事业的建设者。在山与海的相互守望中,更多奇迹将会出现,一座座新的里程碑将耸立在中国核动力院这片热土上。用核能造福人类,璀璨的理想之光必将照亮未来之路!

下篇

山与海的相守,谱写老基地新时代乐章

当我离别15年后,又回到被青山环抱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那片我曾经工作、生活过25年的地方,看青衣江浩渺远去的身影,看基地被绿荫遮蔽的办公楼、实验室和生活区职工住宅楼,走进原基地招待所,现已修葺一新的“向海楼”,眼前熟悉却又陌生的情景令我震惊,也让我恍惚,宛若从梦中醒来,居然有亦真亦幻的感觉!

揭开神秘面纱,老基地迎来转机

站在“向海楼”前的摇篮广场,心里便泛起波澜。这里原是一片荒芜之地,现在却耸立着一面飘扬的巨大红旗雕塑,正面镌刻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背面是“砥砺前行、不负韶华”八个大字。那些红色的字迹此刻似乎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在雨中依然熠熠生辉,洋溢着一股浩然之气。我站在那片隆起的如翡翠般碧绿的坡地上,突然那八个大字下面镌刻的中国核动力院院歌撞入我的眼底:

中国堆谷沐浴着金色朝阳,

蓝色海洋激荡着百年梦想,

钢铁巨鲸逐海浪,

科技强国奏华章。

核电之光辉映着皎洁明月,

神奇堆谷升腾着伟大理想。

核技术研发竞风流,

科技兴国创辉煌。

啊!奋进的核动力院人,

自主创新永攀高峰,

让核能造福人类,

神圣使命无上荣光!

顷刻间,当年我与郭勇、仲伟迁三个人共同创作这首歌词的情景凸显眼前,耳边仿佛响起激情澎湃、豪迈嘹亮又深情悠扬的院歌。我的眼泪一下奔涌而出,“山海绝恋”四个字在脑海中突地跳出来,点燃了我心中的那团火,心止不住地狂跳起来,浑身的血液似乎也在沸腾。因为这四个字所蕴含的特殊意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歌”充溢的自豪与深情,只有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那是中国核动力院人对国家对人民崇高的情怀,那是爱的告白,那是他们的海誓山盟!

穿过一条浓荫覆盖、绿草芳菲的蜿蜒道路,映入眼帘的是我再熟悉不过的那座用鹅卵石砌成的四合小院。这个四合小院原是二机部27公司的总部所在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27公司完成基建任务后撤离基地,中国核动力院院部搬入此楼。1996年院机关随科研主体搬迁到成都后,便成为基地机关的办公场所。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基地机关搬离。2018年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部分解密后,九〇九基地成为国家级工业文化遗产、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所四合小院便随同基地一些其他设施,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而被赋予新的使命。

据说,这是一座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干打垒”建筑,始建于1965年中国核动力院建院初期,因钢筋水泥要省下来建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墙体便采用最原始的土建方法,用青衣江的鹅卵石与河沙混合干草、黏土夯实垒砌而成。

四合院小楼正面房顶上有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蕴含深刻含义的艺术造型:海浪中一朵飞卷的浪花托着核潜艇的心脏核动力反应堆,它已经在那里傲视苍穹又寂静无声半个多世纪。当初09工程是国家绝密,这个象征性的艺术造型便寄予了建设者们研发建造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最强烈的使命感与自豪感,更是中国核动力院人心中神圣的图腾。二楼正门门楣上庄严地挂着毛泽东气壮山河的“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匾额。小楼廊檐上耸立着12根造型别致的鹅卵石砌的罗马柱。罗马柱前陈列着彭士禄、赵仁恺、周邦新、孙玉发、于俊崇、周永茂等6个院士的图片资料。整个建筑外墙全部是凹凸有致、排列规整的青色鹅卵石。四合院周围是一片遒劲笔挺、直刺天穹的香樟树,粗壮的枝干蓬勃着伸向四面八方,有些树身上爬满了郁郁葱葱的藤蔓植物,如恋人般缠绕亲吻着香樟树,它们绿意盎然宛如卫士般护卫着这座四合小院。四合院对面是一栋四层楼的红砖楼房,原中国核动力院机关大楼里面有我曾经的办公室,现在已是基地机关办公大楼。

此刻,四合院里空无一人,静寂无声。干打垒墙上灰白色的沙土衬着泛着青色光晕的鹅卵石,透着岁月的沧桑,给人神秘、肃穆的庄严感。我注视着这座已成为历史文物的建筑,静谧中仿佛听到香樟树与鹅卵石的低语,仿佛看到小院彻夜不息的灯光和院领导、总师们忙碌的身影。我轻轻地抚摸着墙面上的鹅卵石,那种冰凉的触感让我联想到清澈的青衣江水和奔腾不息、辽阔壮美的蓝色海洋。而那参天的香樟树却在我眼前幻化成无数核动力科技英才身处深山、心向大海伟岸的身姿。

沿著通往设备制造厂的公路,我信步向“桥头”走去。“桥头”曾是九〇九基地最繁华之地,也曾是我和先生、女儿居住过的地方。“桥头”原名“工农桥”,石棉堰的流水潺潺地从桥下流过。鼎盛时期,以桥头为中心,四周分布着机关办公大楼、商店、邮局、银行、粮店、冻库、小卖部、小食摊、面包房、招待所、小学、托儿所、灯光球场、游泳池、菜市场和家属宿舍。桥头公路两侧的山头上,坐落着九〇九基地曾经的最高指挥中心“山头指挥部”,和需要登上几十级错落有致的宽阔台阶才能到达的颇具气势、有着功能齐全的精致舞台和近千个座位的俱乐部。当这些熟悉的建筑与场景映入我的眼帘时,一种久别重逢的温馨感觉溢满心间。

突然,一艘巨大的气势恢宏的半浮出海面的核潜艇雕塑,在俱乐部山脚下赫然呈现。艇体上黄色的海军八一徽章分外夺目。五星红旗和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动力院蓝色的司旗、院旗在春风中飞扬。核潜艇雕塑紧靠着俱乐部山下的堡坎,堡坎的墙壁上镌刻着一幅幅研制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时一个个动人故事的浮雕壁画。壁画上方的一块平地上伫立着一组排列规整的反应堆核燃料组件模型。他们傲首苍穹,展示着原子能的威力与不凡的气质。核潜艇雕塑的对面原是基地幼儿园,现已改建为中国核动力科技馆九〇九基地馆。宽阔的广场中央伫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的红色字体,让人顿生崇敬与自豪之情。与核潜艇雕塑遥遥相对的是一片开阔葱绿的芳草地,那里原是九〇九基地的足球场,如今在芳草地的中心,高高耸立着一面敦厚的用红砂条石垒砌的墙,墙的上端,“九〇九”三个巨大的红字在苍茫的群山中肃然挺立。它深情地凝望着那块巨石和那艘浮出海面的核潜艇,浓浓的情意弥漫在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基地的苍松翠谷中,好似在述说着半个多世纪以来,山海相依相守相望的那份旷世绝恋。

我被彻底震惊了!被眼前这创意独特的恢宏雕塑深深吸引。我意识到,它们的横空出世,意味着从此可以向世人宣告,这大山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向着大海的方向,以海为基、向海而生、向海图强、强海报国!意味着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终于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让在大山中沉寂半个多世纪的国之利器,让曾经在这里默默奉献、与鲜花、掌声无缘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可以得到传颂。但我更强烈感受到的是,因三线调整搬迁成都,曾经大伤元气,逐渐衰弱的九〇九老基地,正在焕发青春活力,发生着令人震惊的深刻变化,谱写着新时代的壮丽乐章!

科研布局调整,主战场变成大后方

眼前的情景让我思绪纷繁,远去的岁月,如在眼前。

1994年,是中国核动力院发生剧烈变化的一年,也是极为动荡不安的一年。随着国家三线建设和军工格局调整方案的实施与推动,中国核动力院在1994年3月按照“纵向立院、横向富院、辅向稳院”的发展战略,制定发布了《科研布局和管理体制调整方案》,作出“前后一体,纵向主迁、成立基地”的决策。搬迁成都后的部分科研设施和近30个处、科级单位及近2000名职工和400多名离退休人员将留守基地。从此,基地由科研主战场转变为大后方。

这一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决定,宛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水,立刻在全院职工中掀起轩然大波。按照调整方案,一些为参加三线建设而来,曾为核动力事业奉献一生的人去不了成都,而一些非常年轻的后来者,却有不少人已经或正在准备进城;一些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单位不能搬迁成都而留在基地,一些长期从事科研保障服务,随着科研主体搬迁也不再需要他们的服务。能去成都的人,心里喜滋滋,对未来的工作、生活充满憧憬。不能去成都的,大部分人能顾全大局予以理解,但也有部分人灰心丧气,对以后的前途深感迷惘,忧心忡忡,“今后基地在院里还有地位吗?会不会被院里当包袱甩掉不管?”“离乡背井来三线,忠心耿耿几十年,今后靠什么生存”等疑虑与怨气充斥心间,一股低落的情绪在基地蔓延滋长。

但格局调整,机不可失。院里既要筹经费,保科研,又要边建设,边搬迁,真可谓步步维艰。而划归基地建制的单位和职工,必须队伍不散,人心不乱,既要为科研工作提供条件保障和后勤服务,并配合陆续进行的搬迁,又要保稳定,求生存,谋发展。在这艰难的时刻,院领导班子决定由一直在磨砺中成长的副院长周树清任基地长。

周树清1968年从武汉来到九〇九基地,是在大干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年轻干部,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走上领导岗位,担任院设备制造厂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1978年在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委员。1983年起开始担任中国核动力院副院长、党委书记等职。在基地,他和史志伦书记及班子成员,直面困难,顾全大局,在院的支持下,制定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基地九十年代发展纲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基地经济实体运行大纲》,紧密依靠基地各级党组织和干部职工,形成民品开发与产业经营、科研生产条件保障、公益事业性服务等三条主线,硬是做到了调整不断,基地不乱。其后的20多年中,基地的几届班子带领基地干部职工,紧紧围绕院赋予的“稳定压缩、保障服务、资源性发展”工作方针,在切实做好保障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后勤队伍不断压缩、整编,民品战线锐意拓展,各项工作在艰难中前行。中国核动力院历届领导班子,也关注着基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支持。

可毕竟基地的性质已发生转变,昔日的辉煌随岁月的流逝而黯然失色。离转岗的无奈,与成都相比待遇明显的落差,子女求学、就业的困扰,“桥头”的日益冷清,石棉堰河水泛着难闻的气味,基地空余的房舍因无人居住而门窗破败结满蛛网,一些研究室的空地上,杂草丛生,就连那座四合小院也因汶川大地震变为危房而荒草没膝,成为野猫野狗栖息的场所。基地的干部职工和退休老同志一直在守望中承受,承担,为中国核动力院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奉献。

但创造了共和国神话的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发源地,怎会就此衰落!静寂中它高贵的灵魂依旧在大山中游荡,仍执着地与大海相守相望,它在默默等待,蓄势待发。

上一辈人为强军而建,

这一辈人为传承而保

2017年9月,基地新一届领导班子就位。这届班子最大特点是除年轻、思维开阔、充滿活力、做事雷厉风行外,基地长黄政、副基地长唐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殊身份——“核二代”。他们在老基地出生,读书,成长,从小耳濡目染着父辈的奋斗与荣光,对大海有着超乎寻常的向往与割不断的情感。早在黄政担任副基地长时,就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在做好科研生产条件保障、守土有责的同时,老一辈基地人创下的这份家业,能否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而发挥独特的作用?基地是中国核动力事业创建的发源地,它所遗留的一切,都是那段历史的见证,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份独特的遗产将愈显珍贵。让沉寂的历史与过去的荣耀,通过打造教育基地和发展红色旅游,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光荣的历史,成为激励人们的精神力量,同时是否也会成为盘活基地资产的手段之一而摆脱面临的困境?

可那时的九〇九基地还处于保密之中,谁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解密。这个想法在当时根本不切实际。但他认为:“上一辈人为强军而建,我们这一辈人要为传承而保。”从此开始了有意识的抢救、保护基地遗产的工作。在他眼里,基地所有的东西都是宝贝,以致有人将弃之一角的红砂条石拉走后,他费尽周折硬是将其追了回来。

担任基地长后,他的想法得到班子成员的支持。他提出基地的工作除继续做好科研生产条件保障外,要围绕“文化工程、民生工程、稳定工程”来做。

他们首先从整治基地环境入手,一周后一支绿化队便迅速组建起来。黄政亲自带队从原院机关四合院环境整治开始,然后对职工宿舍区域、基地道路、路灯、石棉堰河水和沿河两岸进行整治、绿化和灯光装饰。以前又乱又脏的石棉堰沿河两岸如今绿草如茵,已成为基地人散步、休闲、锻炼的绝佳去处。因常年失修而成为危房的俱乐部,也改造成为高规格的室内运动场所。不久又开通了2A公交车直通县城,解决了基地职工长期出行困难的问题。

很快,基地面貌为之一新,基地职工生活幸福指数提升。与此同时,一场大规模收集整理基地老物件、老照片的工作也迅速开展起来。那些记载着中国核动力院历史风云、奋斗历程的物件,早已被当成废品,蒙着厚厚尘埃的大到机电设备、小到茶缸雨靴都被收集起来,分类有序地存放在被人戏称为基地的“故宫博物馆”里,甚至一棵年代久远的香樟树上生长的一株灵芝,都成为副基地长唐斌心中的宝物,被附近老乡盗走部分后心疼不已,立刻装上监控予以保护。

解密后的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

2018年年底,中央有关部门下达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部分解密的通知。随后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对九〇九基地的系列宣传报道。这个大好的消息让中国核动力院、让九〇九基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基地领导班子决定在做好科研生产条件保障的同时,下大力抓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解密后对公众开放的各项准备工作。于是发展红色旅游和抓好文化创意被作为工作的重点提上日程。在院党委、院宣传部和四川省、市、县等地方政府的支持指导下,按照“红色基地可‘阅读,特色建筑可品味”的思路,打造爱国主义、党性教育基地的工作很快开展起来。

经过一番研究策划,建造一座核潜艇和九〇九雕塑的创意得到院长王丛林和院宣传部部长高炳焱的鼎力支持。他们精心挑选了雕塑家李洪波,请他来基地考察。考察中九〇九基地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历史和人物深深感动着雕塑家,他表示,哪怕不要报酬也一定倾力把这件雕塑作品做好。

李洪波与黄政、唐斌不断交流探讨着雕塑设计方案,决定核潜艇雕塑建在桥头,充分利用俱乐部山下,沿公路一侧的堡坎,创作这件雕塑作品。那段时间,他们都很兴奋,有时竟夜不能寐。一天,已是凌晨两点,黄政还在思考着核潜艇雕塑的问题,与此同时,那位雕塑家也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突然一个灵光闪现,黄政立刻给李洪波打了个电话,两人赶到桥头。

此时的桥头,月色朦胧,灯光浅笑,万籁俱寂。灯影下,两个拉长的身影在慢慢移动。黄政向李洪波描述着自己的灵光乍现,两人兴奋的谈笑声打破了寂静的夜空。

副基地长唐斌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九〇九基地的历史进行梳理,为向公众开放准备了翔实而丰富的解说资料。在此后接待中央电视台及国家、省、市有关部委领导时,唐斌声情并茂的解说常令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与此同时,诸如山头指挥部、院机关四合小院、彭士禄故居、赵仁恺故居、将军楼(长楼)、中国核动力科技馆九〇九基地馆等极具时代特点的20多个景点也清理整治建造起来。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反映我国军工红色文化、展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从深山到海洋的颇具规模的核工业遗产和党性教育基地,从2019年至2022年不到三年时间,就在九〇九基地完美呈现。

期间,那个基地建设之初,因保密需要而设置的与外界通信的唯一渠道,承载老基地三代人的记忆、中国核动力院“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重要物证之一的墨绿色邮箱——“成都291信箱”,被中国博物馆永久收藏。九〇九基地先后获得了“第五批國家工业遗产”“首批100个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党外知识分子学习教育基地”“四川省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四川省科普惠民共享基地”“四川省党性教育基地推荐点”“中核集团首批党性教育基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教育培训基地”等授牌,至今已迎来中央各部委、核工业集团公司、四川省、市、县、部队等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干部、职工、军人、大中小学生的参观学习和培训近6万人次。吸引了央视、新华社、凤凰卫视及多家媒体前来宣传报道,起到了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良好作用,达到了“参观一阵子,震撼一辈子,激励一辈子”的目的。

目前,基地制定出一幅壮美的发展蓝图:未来的九〇九基地,不仅中国核动力院的一些新的重要实验设施会在那里建设,科研硬件和软件投入力度加大,对外开放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也将投入巨资,打造成中国第一个全景再现三线生活场景的核科学基地。整个基地建设,将以核潜艇造型为轴心而向外辐射。打造出创意独特,恢宏大气的集爱国主义、党性教育与红色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教育培训基地和4A级旅游风景区。实现四个奋斗目标:在文物保护方面,创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培训基地,打造国家级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作为研学基地,打造国家级的中小学国防教育及高等院校核技能学习中心;作为4A级红色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级科学家精神策源地。

九〇九基地的发展前景,让我再一次深感震撼,心潮澎湃!

带着这份惊喜与震撼,不久我又回到九〇九基地,正逢中央电视台准备在基地拍摄38集电视连续剧《许你万家灯火》,剧务组人员正在基地紧张工作。在基地长黄政的陪同下,我走进了剧组正在恢复和搭建电视拍摄所需要的职工医院、情报处科技图书馆及利用原营房科场所按照1∶1的比例,重新还原建造当年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部分工作、生活场景。

当跨进还原建造的堆舱后,那种新奇、激动、自豪的感觉瞬间在心中涌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脑海里“山海绝恋”四个字再次跳了出来。激动中,著名诗人舒婷的诗句闪现脑中,我的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此刻,我深深地感到,这诗的韵味在大山萦绕,又飞出山外,向着大海飘荡……

作者简介:

袁瑞珍,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成都市作协会员。原中国核动力院党委工作部副部长、院报总编、院机关工会主席。现任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名誉副会长、女散文作家创作中心名誉主任。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等十几项文学奖。作品被收入二十几种选集。出版有《穿越生命》《灿烂瞬间》《剪一片月色藏入江底》《静看花开》等4部著作。

责任编辑/赵吉政

猜你喜欢
核动力核潜艇基地
094型战略核潜艇
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彭士禄:核动力事业的“垦荒牛”
大揭秘——核潜艇的武器库
核动力第一舰
我的基地我的连
倘若“菲莱”使用的是核动力
中国核潜艇亮相备受期待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魂断巴伦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