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继鼎,张明亮,田思玮,李利民,王 颖,代金刚△
(1.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 100700;2.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北京 100024;3.中华傅山园,太原 030051)
傅山,名鼎臣,字青主,于道家号青山,明末清初山西阳曲人,其通于禅释,深于丹道,而邃于大易,殚见洽闻。他的整体治学与医学思想是传统哲学与中医理念的结晶[1],他提出了“气在理先,气蒸成者始有理”的气之本源论,主张治病先治其气,并擅用脏腑经络辨证和“三因制宜”原则,对后世中医导引学的发展影响颇深。
傅山用方遣药虽简而专,辨证思路独具一格,在中医内科、外科、妇科、男科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但傅山导引却少为人知,相关资料仅少量传承或为各地图书馆藏,如《傅山手录·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丹亭问答》《丹亭悟真篇》等真迹存于台湾图书馆,尚未得到系统挖掘。迄今为止,傅山导引的全貌,如骊珠在渊,未见其瑔。
中医导引,是基于整体观和脏腑经络辨证、时间医学的中医特色疗法,其以节气养生[2]为指引,依据中医辨证[3]原则,通过特定的呼吸方式以及形体运动,进行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达到养生康复和疾病防治的目的[4]。《傅青主先生传》云“有苦劳瘵者,教之运气,不三月而可”[5]。其中“运气”者,指的便是傅山导引疗法,教人以独特的呼吸运动方式,以正气驱病邪,防微而杜渐,以下笔者从傅山导引的理论基础、傅山导引传承、《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傅山精研中医养生学说,精于方药又擅功法养生,其人医学生涯“治病不拘学派,用药不依方书,应手辄效,名重一时,人称‘医圣’”[6]。在医学医理方面,傅山先生推崇老庄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7],认为气乃万物之根本,摄生之要义,在继承了《黄帝内经》中“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8]的气血津液学说,提出“气在理先”的气之本源论[9]。傅山认为人的生命健康是由“气”决定的,气为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10],也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保障,即“观人之未生也,本天地之一炁……则人也者,本一炁而已矣”[11]42。
“知生此身者不过气,则病此身者亦不过气而已。欲治其病,先治其气”[11]42。傅山认为人秉气而生,虚实之证,亦多由气的异常或因病而损气。《傅青主女科》中提到的“阳气旺则阴气难犯,尤善后之妙法也……故必以补阳为上策,而血自随气而生也”“其气行于阳分,则生热,其气行于阴分,则生寒”“内虚则气必衰,气衰则不能行水”[12],血虚、寒热、肥胖、脾虚湿盛等症状,有因气而病也有因病伤气,可见驱邪补虚,清热散寒,健脾利水之法,当以治气为枢。
傅山临床常以调气为根本,但药物调气属后天治先天,君臣佐使,性味不同,寒热相异,若使用不当,易伤人体。“草根树皮……乃天地之偏气也,且能却疾,况人之气通于天地,得气之全也……吾今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谓此般药物家家有者也”[11]42。因此傅山临床施治也常常选用导引疗法,“苦劳瘵者,教之运气”,累有奇效。
除“调气”外,傅山行医亦注重“三因制宜”。三因制宜的辨证理念在傅山导引中得到了部分体现,就因时制宜而论,传承于傅山临床理念的陈士铎所撰《石室秘录》中提到“先春养阳法:……双手自抱两胁,微摇者三……送下丹田,永无风症之侵”[13]。肝脏属木,主升发,于春季导引,通过意守、咽津、摇胁等方法,可激活肝脏,调畅肝经;就因人制宜来看,《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中强调,“凡遇中年得此疾者……或又令人擦两足涌泉穴,亦呵炁一口,补炁一口”[11]136。作为傅山导引针对中老年人目证翳病的导引处方,通过积气之法,配合按揉涌泉穴,导引真气归根,以至气海充盈,五脏六腑之气充足,风邪之邪自除。
针对外科疾病,傅山所著《青囊秘诀》提出外科疾病以内治立论[14],将外科伤病与整体病变相联系,由局部病变反映主体损伤,在傅山导引中也包含了《青囊秘诀》中的内治原理,给出了治疗例如疮疡等疾病的导引功法。
综上,傅山先生的“气在理先”“三因制宜”“外病内治”等医学思想,在临床上都有着系统的体现,同时也为其利用中医导引法理气补虚、调畅气血、调理脏腑等功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关于傅山医学的现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傅山先生的方药应用、病因病机、诊疗思路等方面[15],缺少导引相关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
导引,古代又称“道引”[16],有循法、循道而引之意。其通过自身形体屈、伸、松、紧等各种运动,起到影响、调节、控制体内气血运行的作用,呼吸吐纳结合身体的整体运动,从而达到祛病延年[17]的目的,因而被历代中医医家和养生家所推崇。
在导引传承方面,傅山先生师承还阳真人、丹亭真人[18]等道家名士,学习融合历代道家修行养生经典,从吐纳导引方面深入而得其真谛,对于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按跷术等亦有独特的研究与运用,这为其在武术、医学等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傅山身负道家龙门派养生修行精要[19],并以此为基础融合傅山医学思想形成了傅山导引体系,将其抄录,结合自身医学经验,修订编纂为《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丹亭真人卢祖师养真秘笈》《丹亭问答》《丹亭悟真篇》《丹亭问答·胎息论》等书,包含次第修习和导引治病等多个方面。傅山也曾以道家之吐纳导引,医学之气脉循行,结合易筋经、八段锦等传统功法动作编成拳法,名为傅山拳。拳法套路多记录于《傅拳图》手抄本,于2009年入选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傅山导引虽资料较少,但胜在传承,且有部分文献留存后世,是中医研究的珍贵遗产。
国医大师余瀛鳌提出“(傅山)将道家导引功法与中医临床辨证相结合,开创了丹功临床辨证之先河,为导引按跷这一中医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校释、语译意义深远而重大”[11]1-2。为了进一步整理研究傅山导引,传承傅山文化,本团队以傅山学社为基础,于 2021 年 5 月,成立太原傅山中医传习所,选址于中华傅山园,联合传统体育学、中医文献学、中医导引学等方面研究人员对傅山导引的文献进行统一的整理和诠释。通过对台湾馆藏的傅山手录本的收集和研究,已成功对《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一书进行校释并付之于梓。
通过查阅文献,梳理发展脉络,笔者发现傅山导引的主要内容与学术架构是以丹亭真人的道家养生体系为基础,结合傅山医学思想而逐渐形成体系。对于丹亭真人的历史,文献中并无详细记载,作为遁世隐居的道家宗师,仅见《少室山房杂记》描述较多笔墨,“丹亭济源人,博学能文,究易穷道,尤深于炉鼎铅汞长生不老之术,变化性命神化无方之诀”[21]。傅山手录丹亭真人书籍四部,唯《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署名“傅山手录秘本”。手录者,有摘录精华、编纂修订之义,秘本指传统功法传承的精华部分。本书包含傅山结合中医思想对于导引的独特见解与应用,经课题组研究,本书中内容多与傅山医学思想相应,有丰富的临床应用空间。
《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一书通过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与导引相联系,创立了一套从中医的临床辨证到丹功息法用于疾病诊疗的体系,开创了导引临床辨证论治之先河,为导引按跷这一重要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赋予了更多的临床内容。该书分40节, 第1节为全书总论, 其余 39节涉及39种病证,全书类似于《黄帝内经》中问答形式,从丹亭真人和养浩生问答而引入导引疗法,依照“病名解析→病因病机→证型分析→导引处方+兼证治疗”的思路,由文中导引以调气法为根基,针对症状不同辅以其他功法和穴位按摩方式,对各个疾病提出相应的导引按跷处方,如表1所示。
表1 《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辨证导引示例
书中所述导引法与中医辨证论治理念相结合,并且充分体现了傅山“气在理先”的理念,主张疾病当以调气为先。其中“积气导引法”用法最广,可补养体内气机,固本培元,涉及全书共38种疾病的治疗,如表2所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系统整理,对《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中各导引法的习练方法和功理功用进行了解析,如表3所示。书中所述的导引法各具优势,可作为中医导引运动处方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和身体需求进行选择,对症治疗,功效显著。针对导引却病,书中提到“此般药物家家有者也”,习练导引,是以自身之能,治己身之病,方便简单的同时也不会对病人造成经济负担,又可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充分肯定了导引治疗方式的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养生防病、临床治疗实用价值, 值得深入研究。
表2 《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导医法频数与对应疾病
表3 《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导引法浅析
综上可知,傅山导引作为傅山先生关于人体自身的导引医疗手册,其中的辨病施治理念与现代医学的运动处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傅山导引集合了历代道家养生和中医导引法之精髓,作为辨证导引的代表文献,给予现代中医研究者们一个全新的了解和思考生命科学和疾病病机与临床治疗的方向。
以疮痈的导引功法为例,傅山在《丹亭真人玄谈集》中提到“若痈疽之症,皆由其人性不能抑情,气不能胜怒,以致血壅气滞”[11]189,傅山辨证外科以整体观念入手,病由情志不遂引起血壅气滞,病内生而外显,故而需内治。“凡此疾初起微红时,法宜运动真炁,以移散之;将脓时,用文火以引导其脓,保固心经,勿令毒热犯内,作痛作楚;溃脓时,用武火以散发余毒,骤长元炁,使身体易健也……瞑目握固,存神脐内一寸三分,调文火三百六十……”[11]189。其中的“文火武火”为气功术语,指气息随意念的运功方法。武火为强烈的呼吸,一般在练功的前半段用武火[22]。文火是指气息随意念若守若存,勿忘勿助[23]。通过意念调整呼吸运动,心神同调,加强全身的气息周转,促进周身血液循环,达到对形、气、神整体的调控[24]进而起到防治疾病、增强体质的作用;同时“呵气”与六字诀的“呵字诀”相似,呵气能引起手少阴心经穴位特别是神门穴的太赫兹波变化效应[25],可以刺激心经的经气,以达到治愈心经疾病的目的;“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现代研究发现精神因素可以影响人体的疼痛自主感觉[26],而通过瞑目握固和呼吸功法调理心神,使心神趋于平静安详状态可以有效改善疾病的疼痛感受,促进疾病的康复。
在消渴的辨证中,傅山提到“夫消渴有三,均属内虚有热也。或小便不利而渴者,内有湿也。小便自利而渴者,内有燥也。三消之别:上消乃肺火……总之,皆为元气亏欠,不能传达作润,所以有此三消”[11]182,充分体现了消渴的中医辨证特点,其发病机制为人体劳逸失于常规,气血损伤,而致气阴两虚,发为消渴,“元气亏欠”体现了气虚为其发病的内在基础[27]。
在消渴治疗中,傅山提到“补炁则增液,液生则渴除……上、下二消疾,每三十六息,着力一咽,送至中宫中……后舌抵上腭,内气不出,外气不入……兼用鼻以气提之,入口化为甘津,漱之,分三口咽……”[11]182。傅山导引对于消渴的治疗从“调气”入手,体现了肾主纳气、肺主呼吸的中医理念。《景岳全书·传忠录》云“肺出气也,肾纳气也,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也”[28],《类证治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29],呼吸功能以肾为主[30],呼吸的均匀绵长需要肺、脾、肾等脏腑的互相配合协作,而傅山导引充分利用调整呼吸的方式充分调动肾的纳气功能,通过气机在体内的流转,进一步促进整体脏腑功能的恢复;意守丹田体现了丹田学说[31]中的培元固本理念,纳气机于归根,从而调和五脏,调畅气血,以达到《灵枢经》中的“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的身心康健状态;傅山导引的“漱甘津”属于道家养生中的“咽津”和“漱玉津”(孙思邈《养生铭》),《云笈七签》中提到的“俗人但知食于五味,不知有元气可饮……知元气可服,故闭口不言,精气息应也。唾不咽,则气海不润;气海不润,则津液乏。是以服元气,饮醴泉,乃延年之本也”[32],《红炉点雪》云“津既咽下……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33],《养性延命录》提到“食玉泉者……除百病”[34];《本草纲目·口津唾》中提到“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35],均体现了“漱甘津”的功效。唾液产生于肾,肾为先天之本,唾液的丰盈与否反映机体的肾脏功能,而咽津也可以充盈肾精,充盈元气[36]。现代研究认为唾液是人体重要的生物液体,唾液检测可以用于鉴别人体健康与疾病的状态,特别是可以用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当中[37]。同时有研究认为唾液中包含多种蛋白质、酶类和小分子物质,具有润滑、消化、抗菌等诸多生物学功能[38-39]。咽津纳气相互配合,可以促进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补益气阴,清退虚火,对于消渴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傅山对于内外之疾均以调气为根本,针对所病脏腑采取不同的导引方法进行治疗。可见傅山导引是根植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而形成的运动疗法,对于常见慢病的治疗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和研究前景,且与传统医疗方法相比,具有方便易操作、低风险、低成本等优势。
傅山导引中的“气在理先”理论以及利用中医脏腑经络辨证进而选用相应的呼吸方法与运动形式治疗疾病的理念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空间,导引功法防病治病的作用机制和原理也是现代中医临床运动处方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40],从中医导引法着手探究并实践调气疗法和“形气神三位一体观”,可进一步完善中医学相关理论,促进中医的发展。中医导引运动处方的现代化应用,对于现代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傅山导引文献的整理研究,笔者发现傅山导引中的辨病和防病理念贯穿着疾病发展的始终。在疾病的预测与演变脉络中,傅山从疾病认知与导引教学两个方面引领患者积极参与特定的运动形式,以充分激发人体的自愈潜能。期待未来在现代研究的引领下,更多临床数据的融汇,能够有效指导导引疗法在实际治疗中的运用。中医导引在临床当中的综合性质,可以与运动医学、心身医学等多个学科相交融,亟须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