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州地区输变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要点

2023-12-03 15:43周文聪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电磁变电站

周文聪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0)

引言

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环评文件在报批前一般经过了技术评审,但可能存在评价单位修改不到位的情形,导致环评文件存在部分质量问题。因此,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环评审批时应对环评文件进行适当的质量检查。由于广州地区的输变电项目以交流输变电项目为主,本文就交流输变电项目在环评审批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阐述,供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参考。

1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应核实采用的法律法规、评价标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等规范性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2],是否已经废止,名称是否准确规范、无遗漏。

2 评价标准、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

相关评价应重点关注评价标准的执行、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以及评价范围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技术导则和相关标准要求。

2.1 评价标准

输变电工程项目主要核实电磁环境评价标准。采用《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3]中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作为评价标准,其中,公众主要活动区域的工频电场限值为4 kV/m,工频磁场限值为0.1 mT。架空输电线路一般建在道路中心隔离带、绿化带处或跨越农田、道路、山体等人烟较少的区域,线下的场所应为非公众主要活动区域,故架空输电线路仅对工频电场有要求,其限值为10 kV/m。

其他要素(噪声、环境空气、地表水)的评价标准一般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具体执行何种标准应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属性确定。若项目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成熟,市政污水管网完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4]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送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若无市政污水管网接驳,则须经站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地表水体,污水排放标准需根据纳污水体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

2.2 工作等级

输变电工程项目主要关注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 24-2020)[5],噪声、环境空气、地表水等环境要素的工作等级划分参见相应技术导则。广州地区以110 kV、220 kV输变电项目为主,其工作等级为二级、三级评价,不涉及一级评价;500 kV变电站一般作为110 kV、220 kV变电站供电电源,数量较少,工作等级为二级、一级评价,没有三级评价项目;输电线路分地下电缆和架空线,架空线的评价等级一般比同电压等级的电缆线路高一个工作等级,此外,如果架空线边导线两侧一定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评价工作等级应提高一级。需要注意的是,如项目涉及多个电压等级,应按最高电压等级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明确评价工作等级的主要目的在于判断电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内容是否符合技术导则要求。不同的评价工作等级,评价的内容及要求不尽相同,如一级评价要求更详细、更全面,二级评价要求比一级评价略低,三级评价要求更低,只需要简单的影响分析即可。

2.3 评价范围

相关人员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 24-2020)[5]的要求,核实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其中110 kV变电站的评价范围为站界外30 m,架空线路的评价范围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 m;220 kV变电站的评价范围为站界外40 m,架空线路的评价范围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 m;500 kV变电站的评价范围为站界外50 m,架空线路的评价范围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50 m;330 kV电压等级一般见于北方地区;地下电缆的评价范围为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 m,其他要素的评价范围参见相应技术导则。

2.4 评价因子

相关人员应核实评价因子的准确性。施工期主要关注噪声、生态和地表水,其中声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因子为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生态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因子为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地表水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因子为pH值、COD、BOD5、NH3-N、石油类。运行期主要关注电磁、噪声和地表水,其中声环境和地表水环境的现状和预测评价因子与施工期的一致,电磁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3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应详细说明项目建设背景、环评工作过程、项目组成及建设规模。输变电工程一般由变电站工程和线路工程组成,环评审批时应明确上述工程的建设内容、主变容量及规模、本期规模及终期规模、评价对象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变电站工程部分应关注主变压器的户型,是属于全户内、半户内还是户外变电站。一般全户内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影响、噪声影响比户外变电站的低,景观效果较和谐,公众对全户内变电站的抵触心理也较低。变电站工程部分还应给出站址地理位置、站址四至情况等,描述站址现状情况和周边环境状况。

线路工程主要关注线路路径走向和线路类型,如线路是否经过居民区、医院、学校等电磁、声环境敏感目标以及是否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输电线路是架空线还是电缆,从环境影响角度,一般要求以电缆形式敷设,应给出线路的路径示意图、标识线路与环境敏感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架空线路应给出杆塔使用型号、塔型、杆塔数量等信息。

工程概况还应了解环保投资及其占比,平面布置图中主变压器、出线、事故油池等电气设备、应急设施的位置,事故油池的大小(一般按单台最大变压器油量的60%设计)及项目污水的治理措施、排放去向等内容。此外,对于土石方量、进站道路、站用电源、站用水源、主要经济指标、工程建设计划等内容,相关人员在环评审批时也应简单了解。

对于改扩建项目及线路迁移项目,相关人员还应关注现有工程的运行情况、环保手续是否完善、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有公众投诉等状况,并应给出现有环保措施的效果评价结论,如其是否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等。

4 相符性分析

相符性分析应了解项目是否属于广州市城市高压电网规划建设内容,并分析项目建设与电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的相符性,一般以列表形式进行说明,包含规划环评报告书审查意见、建设项目概况、项目执行情况、符合性分析等内容。

5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重点关注评价范围内电磁和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名称、数量、建筑物楼层、功能、高度、分布、与项目相对位置以及应达到的保护要求,环评报告应给出变电站与周边敏感目标关系图、输电线路沿线周边敏感目标分布图等图件。

环境保护目标应核实项目占地或周边是否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给出生态、水环境敏感区的名称、级别、审批情况、分布、规模、保护范围、具体保护对象,说明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对于因自然条件等因素确实无法避绕上述生态敏感区的输电线路,应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生态严控区保护工作的会议纪要》(省府会纪〔2014〕17号)等文件要求,对线路方案的唯一性进行充分论证,并按有关程序办理。

6 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关注电磁环境、声环境的现状调查与评价。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包括电磁环境敏感目标、输电线路路径和站址,站址布点方法以围墙四周均匀布点为主;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布点方法以定点监测为主;对于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输电线路,需对沿线电磁环境现状进行监测,尽量沿线路路径均匀布点,兼顾行政区、环境特征及各子工程的代表性。输电线路沿线监测点位数量应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 24-2020)[5]要求。在进行环评审批时,相关人员一般关注监测点名称、监测点位置、点位布设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分析、监测方法与监测仪器、监测时间与监测条件、监测单位、执行标准等。对于监测结果是否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环评报告应给出现状评价结论。

声环境现状调查以现场监测为主,现状监测点一般布设在变电站站址四周及项目附近声环境敏感目标处。

7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关注噪声和生态,其中,生态评价中需重点关注工程涉及生态环境敏感点时所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及其能否满足生态保护要求;噪声评价应重点关注施工范围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施工时间以及采取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于项目附近存在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的施工,还应对施工营地的设置、施工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生活废水、施工生产废水)的处理和排放以及施工建材堆放、施工垃圾等提出管理要求,严禁施工废水、施工垃圾乱排乱放,严禁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水库。

8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

8.1 电磁环境影响预测

首先明确工作等级是几级评价,不同的工作等级有不同的评价要求。(1)一级评价:变电站预测采用类比监测,输电线路采用类比监测和模式预测相结合。(2)二级评价:变电站预测采用类比监测,架空线路采用模式预测,地下电缆采用类比监测。(3)三级评价:变电站预测采用定性分析,架空线路采用模式预测,地下电缆采用定性分析。

在环评审批时,类比监测应重点关注类比对象的电压等级、建设规模、出线方式、总平面布置、运行工况、架线形式等参数以及类比的可比性分析,确保类比对象与本项目相类似。还应关注类比监测点位布设是否合理,监测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等,给出监测布点图、类比监测结果和评价结论。模式预测则应关注塔型、挂线形式、线路回数、架设高度、线间距、运行工况等,给出符合标准要求的最低架线高度和环境敏感点不同楼层处的电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此外,还应给出项目对附近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分析,将预测结果与现状背景值进行叠加,得出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叠加值是否满足评价标准要求。

8.2 声环境影响预测

输电线路的噪声影响采取类比监测的方式确定,关注内容同电磁环境类比监测。变电站的噪声影响预测采用HJ 24-2020[5]中的工业声环境影响预测计算模式进行,新建项目的厂界噪声评价量采用噪声贡献值,改扩建项目的评价量采用噪声贡献值与现状背景值叠加。敏感点的声环境评价量采用贡献值与现状背景值叠加。

在环评审批时,相关人员应了解类比的可比性分析,类比对象与本项目是否具有相似的电压等级、线路架设型式、相位分布等,类比监测布点的合理性,类比监测点位数量是否满足要求,监测单位是否具备监测资质,并给出类比监测结果和评价结论。

8.3 其他要素环境影响分析

主要包括:(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应简单阐述站内生活污水的产生量、排放去向、治理方式等,及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结论。(2)固体废物影响分析主要对站内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变电站废蓄电池、废矿物油等的来源、数量进行分析,并按照固体废物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明确处置、处理要求。(3)环境风险分析主要对变压器等设备在突发性事故情况下漏油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简要分析,主要分析事故油坑、油池设置要求、事故油污水的处置要求。

9 污染防治措施

污染防治措施应主要关注变电站站内生活污水去向、治理方式;站内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处理;根据电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环境敏感目标处是否需要采取治理、减缓电磁环境影响的工程措施或者避让措施;事故油池容积大小及其能否满足一台变压器的变压器油泄漏时不外溢;变电站噪声排放控制措施等。

10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包括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两部分。(1)在环境管理方面,相关人员应提出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方案,明确各方环境管理职责和任务。(2)在环境监测方面,相关人员应制定环境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点位设置、监测频次、监测指标等,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项目建成后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相关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政府投资或企业建设的配套项目,主要为大型商业体或住宅区的变电站及线路迁改,应明确项目建成后竣工环保验收的责任主体和运营期的管理主体。

1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对输变电建设项目的建设概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设施、主要环境影响、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公众意见采纳情况等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结合环境质量目标有关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明确建设项目是否建设可行的结论。

12 现场踏勘

建议相关人员在环评审批前进行一次现场踏勘,以进一步了解项目概况,核实环评文件编制的准确性。现场踏勘应重点关注变电站选址周边及输电线路沿线情况,核实项目与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相对位置;核实架空线路边导线投影10~20 m范围内是否存在电磁环境敏感目标,从而判断项目所属的评价工作等级;对于改扩建、线路迁移等项目,在了解现有工程运行情况的基础上,还可询问项目选址附近的群众,了解投诉情况。

13 附图、附件

附图应清晰,基础图件一般包括变电站四至图、项目地理位置图、线路路径示意图、变电站及输电线路与周边敏感目标位置关系图、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等,如涉及改扩建、线路迁改等,还应包括新建项目与现有项目的位置关系、线路迁改前后的示意图等。所有图件应具备指北针、图例、比例尺等要素。

附件应齐全,一般包括环评委托书、选址意见书(函)、排水咨询意见或排污许可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高压电网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等。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电磁变电站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三维多孔电磁复合支架构建与理化表征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掌握基础知识 不惧电磁偏转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变电站,城市中“无害”的邻居
电磁换向阀应用探讨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