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大气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2023-12-03 15:43李晓宽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空气质量监测点能源

李晓宽

(枣庄市市中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山东 枣庄 277101)

引言

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具体落实,可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降低污染问题发生的概率,例如可以通过对现有城市交通体制进行完善和优化,提高城市功能区划分合理性及能源利用率,确保评价结果的精准性,有效规避大气污染问题。

1 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的积极作用

1.1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对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可以加深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激发个人和组织采取积极行动减少污染物排放。

1.2 优化环境政策

评价结果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他们了解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经济的潜在影响,这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环境政策和管制措施,以减少污染物释放和改善空气质量。

1.3 支持规划与建设决策

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帮助规划者和建设者预测和评估新项目或发展计划对大气环境的潜在影响,有助于防止或减少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1]。

1.4 促进技术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

评价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分析和模拟等工作需要涉及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科研机构、技术企业和环保产业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机会,推动了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 城市化进程中大气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2.1 选择合适监测点

为了保证监测结果更加有效,需要在周界外最大浓度区域,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环境评价工作。监测点的选择需根据环境监测要求对点位正确规划和设计,监测点位要尽可能设置在远离道路的区域,避免车辆行驶期间对监测工作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监测点多选择以下几个区域:

(1)人口密集区:选择位于城市核心区域或人口密集区附近的监测点,因为这些地区通常是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也是人们暴露于污染物风险的主要区域。

(2)工业和交通集中区:选择位于工业区或交通枢纽周边的监测点,因为这些区域通常存在高排放源,如工厂、发电厂、港口、机场和道路交通等,监测这些区域可以评估这些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敏感区:选择位于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附近的监测点,以评估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确保其生存和繁衍环境的质量[2]。

(4)热岛效应显著区域:选择位于城市热岛效应显著的区域,热岛效应通常由高密度建筑、少绿化覆盖和高能耗活动所引起,监测这些区域可以评估城市热岛效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长期监测站:建立长期运营的监测站以跟踪大气污染趋势和变化,这样可以收集连续的数据,并进行有效比对和分析,了解大气污染的季节性变化、年度变化和长期趋势。

2.2 科学设置监测频次

科学设置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频次需要综合考虑监测目标与目的、污染源和排放情况、空气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资源可行性以及参考经验和最佳实践,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并满足相关监测和评估的需求。具体需注意以下几项内容:

(1)目标与目的:确定监测频次前,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目的,如果评价的重点是长期趋势和变化,监测频次可以较低,例如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如果评价的重点是短期影响和突发事件,监测频次应更高,例如每周或每日进行监测。

(2)污染源和排放情况:不同的污染源和排放情况会对监测频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需要考虑到主要污染源的特征、排放量和时空分布等因素。对于高排放源和密集排放区域,应增加监测频次以确保准确评估其影响。

(3)空气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参考国家或地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以确定监测频次,这些标准和要求通常明确了监测参数、时间间隔和周期等方面的要求,应遵守并合理安排相应的监测频次。

(4)资源可行性:考虑监测资源和技术条件的可行性,监测频次可能受到经费、设备、人员和实验室分析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确定监测频次时,需要确保所需资源可行并且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2.3 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1)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设备和技术,并进行正确的安装、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过程中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建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监督和管理监测站点和实验室的运营。

(2)增加监测点数量和覆盖范围:增加监测点的数量,特别是在重要污染源周围和人口密集区域设置更多的监测站点,确保监测网络能够全面反映城市或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以提高评价结果的代表性和客观性。

(3)多指标综合评估:使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常规污染物(如PM2.5、NOx、SO2等)、有毒有害物质、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通过综合考虑不同指标的变化趋势和级别,可以更全面和准确地评估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3]。

(4)定期数据分析和更新: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揭示污染源、排放规律和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时更新评价模型和方法,结合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引入遥感和模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空气质量信息,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大气传输和化学反应过程,优化评估结果,对不同情景和控制策略进行模拟和预测。

3 城市化进程中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3.1 从源头开展防控工作

3.1.1 生活方面

(1)节约能源:减少家庭能源消耗,使用高效电器和照明设备,关掉不需要的电器和灯光,选择能源效率高的电器产品,定期清洁和维护家电设备(如燃气灶具、热水器等),确保其处于正常运行和完好状态,定期清洁和维护燃气设备,以减少燃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2)垃圾分类和回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等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垃圾容器中,支持和参与废纸、玻璃、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

(3)家庭生活污水处理:确保家庭生活污水经过合规的处理系统排放,避免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定期清理和维护污水处理设施。

(4)减少燃烧行为:避免在室内或户外进行不必要的焚烧活动,包括焚烧垃圾、秸秆或其他有害物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5)节约用水:减少家庭用水量,避免浪费。修复漏水问题,合理使用洗衣机、洗碗机等耗水设备,节约用水有助于减少供水厂的能耗和化学处理过程的污染。

3.1.2 经济方面

(1)加强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企业的环境责任和义务,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排污许可制度,对涉及大气污染的企业进行许可管理,通过许可环评、设备监控、数据报告等方式,监督和管理企业的排放行为,确保企业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2)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减少对高污染、高能耗能源的依赖,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降低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量。

(3)优化工业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避免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聚集,鼓励绿色产业和清洁技术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4)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推广废物回收再利用、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5)加强企业自主监测和报告:鼓励企业建立自主监测和报告机制,加强对污染排放的监测和数据公开,促使企业自觉控制和改善排放行为[4]。

(6)建立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引入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通过碳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激励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明确企业的碳排放责任,鼓励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的发展。

(7)支持环保科技创新:加大对环保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提高污染治理和排放控制的效率,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2 加强交通管制

(1)推广公共交通: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车辆供应,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捷性,降低票价,提供更多的折扣和优惠政策,吸引私家车用户转向公共交通。

(2)限制机动车行驶:采取交通限行措施,根据尾号、排放标准等限制特定时间段内部分或全部机动车上路行驶,这可以有效减少道路拥堵和尾气排放。

(3)发展非机动出行方式:鼓励和支持步行、骑自行车等非机动出行方式,建设并完善人行道、自行车道和相关设施,提供方便、安全的非机动出行环境。推广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型出行方式,减少车辆拥有量,鼓励企业和居民通过共享模式使用交通工具,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4)加强交通管理与监测:加大交通管理力度,提高交通违法查处效率。严厉打击超速、闯红灯、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强交通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掌握交通拥堵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调整交通流量[5]。

(5)建立交通拥堵收费系统:引入交通拥堵收费制度,对城市交通拥堵区域或高峰时段实行拥堵收费,通过经济手段调控交通需求,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3.3 提高能源利用率

(1)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建立能源消耗监测系统,对城市各个部门、行业和建筑项目进行能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推动节能减排。

(2)推广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的高效调配和优化利用,通过智能电表和能源管理系统,监控和控制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鼓励居民和企业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4)加强工业节能控制:制定和实施工业节能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高能耗行业和企业的监管和指导。

(5)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高能耗能源的依赖,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鼓励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利用。

(6)提倡节约用能生活方式:开展能源节约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居民和企业采取节约用能的生活方式,通过节约用电、用水、用气等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3.4 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1)优化用地结构:科学规划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布局不同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避免高污染产业与敏感区域的相互影响,减少污染物扩散和传播。增加城市绿地和生态空间的比例,包括公园、林地、湿地等,绿地可以吸收和固定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缓解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

(2)科学规划城市交通: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包括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道和步行街等,通过合理的路网设计和交通组织,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3)强化建筑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建筑环境设计要素,如建筑朝向、通风、采光等,优化建筑密度和高度,减少阻挡和污染物聚集,同时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标准,降低建筑能耗和室内污染[6]。

(4)加强跨区域协调:加强城市间和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制定并实施跨界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加强区域性大气污染源的管理和协调。

(5)引导人口分布和流动:通过人口分布和流动的引导,减少人口集中和拥挤的区域,避免人口剧增导致的资源过度消耗和大气污染加剧。

4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它能够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帮助规划和管理者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城市发展项目在空气质量、健康风险等方面可能引起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确保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与平衡,推动城市发展向着更清洁、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猜你喜欢
空气质量监测点能源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空气质量发布”APP上线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开展“大气污染执法年”行动 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