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3-12-02 18:45周杰
图书馆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社会力量图书馆

[摘 要]社会力量是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通过介绍社会力量参与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几种形式,分析“图书馆+”宝安模式的具体经验做法,探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社会力量;服务供给;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23)05-0085-05

1 概 述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要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及运营。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前进,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对阅读环境舒适性、信息获取便捷性和文献内容多样性等需求不断提高,这逐渐推动着公共图书馆在两个方面的变革:一是发展方向的变革。由个体发展转变为区域化、集群化协调发展,即图书馆总分馆制。二是服务模式的变革。由传统文献保存及借阅的公共场所转变为集阅读学习、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这两个方面的变革之所以能够顺利实现,一方面,得益于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图书馆行业始终保持对各种新技术、新理念的高度敏感[1];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工作,不仅有效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进程,为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

“图书馆+”模式是指图书馆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跨界联合打造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新模式。“图书馆+”模式有效填补了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面临的场地、资金和人员不足等短板,是迅速形成城乡公共图书馆设施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有效捷径[3]。

2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现状

社会公众是公共图书馆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服务对象,也是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4]。由于传统的服务供给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市民需求,引入社会力量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5]。

我国政府支持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2013年7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再次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先后出台,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及法律依据。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服务供给不断深入,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少案例获得业内外广泛关注及热烈反响,如由内蒙古图书馆与图书销售单位开展的“彩云服务计划”,集“借、采、藏”为一体的新型读者服务创新模式;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联手洛可可·洛客打造的南海读书驿站,斩获2022年德国IF国际设计大奖等。

3 社会力量参与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概况

深圳市宝安区(以下简称“宝安区”)位于深圳市西部,面积387.96平方公里,辖新安、西乡等10个街道,共140个社区居委会,全区常住人口448.29万,管理服务人口537.1万[7]。

宝安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先后开展了“百村书库”工程、统一管理系统INTERLIB、劳务工图书馆建设、社区阅读中心建设等多个项目,并经历了“松散型总分馆模式”“集约型总分馆模式”“垂直型总分馆模式”三个阶段[8]。2017年9月,宝安区制订《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在宝安区推行垂直紧密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对宝安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统筹规划,经费统一安排,人员统一管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通借通还,读者活动联动开展。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总分馆体系制度建设,2018年5月,宝安区发布《宝安区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对宝安区总分馆管理体系、规划建设、人员、经费、文献资源、读者服务等进行了更明确的规范[9]。截至2022年末,宝安区共建成公共图书馆119家,全部纳入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实现通借通还,其中区级图书馆1家,街道级分馆和小型分馆15家,社区阅读中心57家,服务点46家[10]。

社会力量在宝安区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多元参与的过程。早期,社会力量主要承担宝安区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加工、信息技术开发与支持等辅助性事务,近年来,随着市民阅读需求的不断增长,社会力量参与路径不断增多,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3.1 提供专项服务

包括文献加工、数字资源提供、新技术应用、文献资源调拨及物流配送等辅助性事务,是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服务供给最早也是存在時间最久的一种模式。

3.2 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依托宝安区图书馆成立“宝安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队”,招募社会志愿者参与图书上架、活动签到、常规业务咨询等辅助性服务。同时,基于全区垂直紧密型总分馆制,构建了“三岗一库垂直互联”志愿者管理模式,即设置“通用岗+技能岗+专业岗”三岗志愿者、志愿者数据库统一、总分馆志愿工作垂直管理。

3.3 成立法人治理结构和行业协会

宝安区于2013年7月成立“宝安区图书馆理事会”,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共同治理结构,理事会成员涵盖了政府部门、图书情报界、社会科学界、文学艺术界、科技界、教育界以及劳务工群体等;2017年1月成立的“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学会”是广东省首家区级图书馆学会,以宝安区图书馆为平台,吸纳全区不同行业的图书馆从业者及关心支持图书馆事业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加入学会,在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之外形成跨界横向合作机制。

3.4 “图书馆+”宝安模式

宝安区自2012年启动社区阅读中心建设以来,通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政府主导、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资源共建共享的基层图书馆建设及管养模式,即“图书馆+”宝安模式。其核心是宝安区图书馆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企业/工业园区、学校、公园、商业机构等各类社会力量跨界合作,通过馆企共建、馆校共建、馆园共建等方式合作建设基层图书馆。“图书馆+”宝安模式吸引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不仅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风险分散及转化,同时整合了全区各类公共资源,构建了覆盖宝安区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网络。已建成开放的119家公共图书馆中,除了总馆和15家分馆由政府全额投资,其余103家基层图书馆均采取“图书馆+”模式。

4 “图书馆+”宝安模式的经验做法

社会力量是各类社会组织及个人的统称,不同主体之间差异较大。宝安区在推进“图书馆+”模式中,根据各类社会力量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第一种是合作建设社区阅读中心,即由社会力量提供场地、承担物业水电及安保,建成后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宝安區图书馆申请建设经费并负责建设,建成后承担运营经费并负责业务指导及考核;社会力量所在街道/社区负责监管及协调。第二种是合作建设流动图书服务点和集体借阅服务点,主要面向经费相对稳定、管理相对封闭、服务主体为内部员工的企业/工业园区,即由宝安区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并负责业务指导,社会力量独立运营管理。虽然各类社会力量的合作形式多样、合作深度不同,但服务的网络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均一致。

4.1 图书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图书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宝安区基层图书馆建设最普遍的一种合作模式。据统计,宝安区共有124个社区、432个城中村,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达537.1万。社区工作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长期扎根基层,在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引导居民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且社区自身也有图书馆建设需求,场地用途稳定,而宝安区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及高标准的服务能力,两者有机结合有助于调动辖区居民阅读兴趣、完善全区基层图书馆网点布局、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基层,同时进一步保障本辖区特殊群体如老人、青少年儿童及外来务工人员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权利。

鉴于社区工作站、党群服务中心自身行政职能的多样性、动态性特点,为避免图书馆文化职能边缘化问题,宝安区采取了措施:一是明确建设标准及要求,将基层图书馆建设纳入宝安区政府年度考核之中,督促社区工作站、党群服务中心主动参与本辖区基层图书馆建设。二是明确合作建设模式及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三是依托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统一开放时间及服务标准,强化图书馆服务属性。四是健全考核机制,就图书馆场地保障、日常运营、服务质量等方面制订考核制度,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巡查,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宝安区政府年度考核之中[11]。

4.2 图书馆+企业/工业园区

宝安区是工业大区,拥有上市企业近70家,上市储备企业超过200家,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聚集。不少企业/工业园区自建图书馆,为员工提供阅读学习场所,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打造健康的企业文化。但受制于图书种类少、新书替换难度大、管理不够专业等痛点,企业/工业园区自建图书馆整体效益不佳,无法满足员工需求。宝安区通过“图书馆+企业/工业园区”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工业园区场地用途稳定、经费使用灵活、人员集中等优势,为企业员工传递优秀的文献资源和阅读推广服务,同时为解决本区企业文化建设需求、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鉴于企业经济效益、领导重视程度影响图书馆运营的稳定性以及外来读者进入企业园区受限等实际问题,宝安区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明确双方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投入比例。一般由企业/工业园区承担不便搬动且一次性投入较大的书架、阅览桌椅等固定资产,宝安区图书馆承担图书、报刊等流动性资产,提高图书馆运营的灵活性。二是以保障服务均等化为前提,明确合作期限及服务要求。除了企业搬迁、倒闭等不可抗拒因素,不得以任何借口不履行正常开放服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得拒绝外来读者进馆。三是合作模式灵活。企业/工业园区可结合自身条件,灵活选择阅读中心、流动服务点、集体外借服务点等多种合作模式。目前,宝安区图书馆已与30余家宝安知名企业/工业园区合作建馆,如鹏鼎阅读中心、伟创力服务点、捷普绿点服务点、德昌服务点、信维通信服务点等,另有500余家企业成为集体外借服务点。

4.3 图书馆+学校

《公共图书馆法》和《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教基〔2018〕5号)》均提出“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应开展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并鼓励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学校图书馆具有读者年龄结构统一、阅读兴趣相似、阅读需求旺盛等优势,但也存在馆藏资源结构相对单一、图书资源无法有效流通,以及寒暑假、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期间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近年来,宝安区通过推进“图书馆+学校”模式与区内多家学校开展馆校合作,利用宝安区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不断满足在校师生的阅读需求,同时将学校图书馆纳入“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

馆校合作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学校的封闭性与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性相冲突,尤其是学校开学期间,市民在校活动会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且存在一定的治安隐患。宝安区在推进馆校合作中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做好入馆路线规划,完善相关提醒标识,避免外来人员在校内随意走动。二是实行错时开放,师生在校期间,图书馆仅面向师生开放,校外读者严禁进馆;周末、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目前,宝安区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建成多所馆校共建图书馆,如新中实验分馆、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宝安学校分馆、立新湖外国语学校分馆、宝安中学(集团)塘头学校分馆、新哲书院服务点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新中实验分馆先后获评“宝安区十佳最美校园图书馆”“深圳市最美校园图书馆”。

4.4 图书馆+公园

图书馆是室内公共文化空间,公园是室外公共文化空间,二者具有相似的功能和文化内涵,二者的融合发展模式是具有可行性的[12]。“圖书馆+公园”模式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最佳契合点,有利于空间互补、资源共享、功能融合,进而打造文化新空间、实现服务新升级、推动事业新发展[13]。

宝安区于2017年建成深圳市第一家公园24小时自助图书馆——湖畔书院·立新湖自助分馆。该馆开放首年接待读者超10万人次,成为市民心目中的网红馆,并于2018年深圳读书月期间获评“最受市民喜爱小图书馆”。近年来,宝安区深入推进“图书馆进公园”项目,将同样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的公园及公共图书馆有机结合,同时充分结合公园特色与文化内涵,围绕“一公园一特色”,与公园管理方共同打造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公园图书馆结合公园人流量大的特点大多建成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或特色图书馆,公园优美的环境与图书馆安静舒适的阅读氛围相得益彰,图书馆的文化属性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园的整体文化内涵。目前,宝安区在全区各大中型公园已建成多家公园图书馆,如石岩环湖碧道自助分馆、航城(簕杜鹃谷)阅读中心、五指耙阅读中心、茅洲河服务点等。

4.5 图书馆+商业机构

“图书馆+商业机构”模式主要有“图书馆+商业综合体”“图书馆+影院”“图书馆+书店”“图书馆+培训机构”等多种形式。通过与不同性质的商业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商业机构人流量大的优势,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图书馆+商业综合体”的案例主要有大仟里未来书屋、金沙童话绘本图书馆等。其中,大仟里未来书屋由宝安区图书馆联合宝安大仟里商业综合体共建,是深圳首个进驻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影院”的案例有宝安图书馆·柏亚阅读(百川)服务点,该馆由宝安区图书馆联合百川影城合作共建,是深圳首个进驻电影院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书店”“图书馆+培训机构”的案例较多,包括宝安区图书馆与“简阅书吧”合作共建的香缇湾阅读中心、与教育综合体合作共建的御龙湾绘本图书馆等。

5 “图书馆+”宝安模式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宝安区第七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彰显着城市的魅力、潜力和凝聚力,滋养着城市的气质和人的心灵”。“图书馆+”宝安模式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价值和实践结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笔者看来,“图书馆+”宝安模式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三方面:

5.1 顶层设计须完善,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应与本地区整体发展相适应

《公共图书馆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及法律依据。宝安区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公共场所数量多、市民阅读需求旺盛等特点,及时制订并陆续出台了与本区整体发展相适应的《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和《宝安区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两份文件明确了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模式及基层图书馆的建设和管养主体,厘清了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在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为“图书馆+”宝安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可见,完善的顶层设计、与本地区整体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是确保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充分学习借鉴相关先进经验,以《公共图书馆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及《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为基础,制订与本地区整体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及保障措施,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提供可行路径和有效方法。

5.2 坚持以实现总分馆垂直管理为长期目标,稳步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发展

图书馆总分馆垂直管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然而,受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均衡影响,多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仍停留在“多元投资、松散管理”阶段,要实现总分馆垂直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地区应当以区图书馆为核心,以“垂直型总分馆模式”为长期目标,稳步推进本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一是强化区图书馆在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中的总馆引领作用和主导作用,赋予总馆更多的权力和责任,逐步实现服务标准总馆统一制订,考核标准总馆统一实施,阅读推广活动总馆统筹、总分馆联动开展。二是逐步实现人财物的有限统一,如文献资源统一由总馆采购及调配,运营经费根据总馆的考核结果进行发放,人员招聘按照全区统一标准执行等。三是深入推进有限垂直总分馆模式,即逐步将街道(乡镇)图书馆纳入区图书馆垂直管理,并由街道(乡镇)分馆对社区(村)图书馆进行监督及业务指导,规范基层图书馆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形成以区图书馆为核心、街道(乡镇)分馆为节点、社区(村)图书馆为补充的有限垂直总分馆模式。

5.3 根据本地区社会力量特点,拓宽社会力量参与途径

不同地区的社会力量自身实力、优势等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应充分结合本地区社会力量的特点,从社会力量自身角度出发,以服务网络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前提,制订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形式,降低社会力量参与准入门槛。同时,在政府可承担的范围内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慈善捐助、合建或者自建图书馆、志愿服务、从事图书馆服务产业以及承接公共图书馆日常运营管理等多种途径参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进一步推动本区域公共图书馆事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冰.从北京城市图书馆建设项目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J].图书馆界,2022(6):8488.

[2]周琳.公共图书馆吸引社会力量构建城市阅读空间的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42(1):2526,29.

[3]李国新,张勇.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中部崛起”[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6):412.

[4]马祥涛.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3):2229,64.

[5]陆和建,崔冉.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风险控制研究[J].图书馆建设,2022(3):146151,173.

[6]邓银花.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缘由、模式和激励[J].图书馆杂志,2014,33(2):1419.

[7]宝安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12-30].http:∥www.baoan.gov.cn/batjj/gkmlpt/content/10/10362/post_10362935.html#24031.

[8]李敏.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对比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J].图书馆界,2018(3):8083.

[9]温秋圆,刘林杰.深圳市宝安区基层图书馆垂直管理迈出第一步[N].中国文化报,2019-02-28(6).

[10]宝图简介[EB/OL].[2023-03-11].https:∥www.balib.cn/information/11536.

[11]周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0(4):2629.

[12]刘东博.“图书馆+公园”融合发展创新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6):102103,106.

[13]张磊,周芸熠,方炜.文旅融合时代“图书馆+景区(公园)”发展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5):106113.

[收稿日期]2023-07-03

[作者简介]周 杰(1991—),男,本科,馆员,深圳市龙华区图书馆。

猜你喜欢
社会力量图书馆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管理
秦皇岛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社区矫正的合作治理问题研究
借助社会力量,创新培训模式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