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
青年黑格尔派发挥了黑格尔哲学中唯心主义的一面,以“自我意识”取代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将人的本质看作是与“自我意识”的同一。马克思在大学时期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受到鲍威尔、黑格尔的影响,认同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思想。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在哲学上的自我意识立场。这一立场通过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中得到了表述。伊壁鸠鲁设定原子在虚空中有原子偏离直线的运动,这一方面表明了对原子的单纯物质性的否定,另一方面还表达了抽象的个体性之最高的自由。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这种学说强调了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和自由性。
除此之外,马克思已经认识到自我意识的抽象性,同时也认为这种抽象性只有作用于环境才能变得不抽象,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思想倾向。马克思试图通过精神与现实的有机联系去理解自我意识的能动活动。此时,他认为人的本质还是抽象的人,但是他注意到了抽象的人需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实现自由,并逐步将视线转向了现实世界。
大学毕业之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从事编辑工作,开始切实地接触到现实的物质利益与贫苦农民,已经初步认识到了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现实的人。在此期间他遇到的原有哲学信仰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冲突,极大地推动了他的思想从抽象的人向理性与自由的人的转变。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书报检查令》中深恶痛绝地抨击了普鲁士政府扼杀出版自由的专制制度,感受到了物质利益的巨大魔力。思辨理性与现实物质利益的矛盾已经使得马克思的哲学根基发生了动摇。在之后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关注到了现实的人,尤其是农民阶级与无产阶级。莱茵省议会不仅对农民私伐树木的行为,甚至是农民捡拾枯树枝的行为也当作“盗窃罪”来惩罚。马克思认为剥削阶级为了所谓的树的权利牺牲了人的权利。“人”在此时指的是具有物质基础的人。现实的处境使得马克思陷入哲学的巨大困境,促使他开始重新思考现实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探究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问题。但是他依旧认为真正的理性是存在于人们之中的。
费尔巴哈认为我们要正确地理解现实的人与世界就必须从现实的、感性的存在出发。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从黑格尔法哲学与国家学说的角度去分析现实情况,但是最终陷入了“物质利益”的困境。因此,为了解决物质利益的问题,马克思在借鉴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基础上写作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法哲学与国家学说进行了批判,而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两篇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对此的延续。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继而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科学结论。人是生活在市民社会中的人,市民社会只有基于现实的人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马克思认为是人创造了宗教,那么也就意味着人并非一种抽象的存在,而是一种本质存在,即“人是人的最高本质”[1](p11)。人的本质来自于人自身,但是人却被异化了,在市民社会与国家中过着双重性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必须去除使人异化的一切社会关系,实现人的尊严的恢复。由此,衔接《论犹太人问题》,解决人的异化的问题,明确了人的解放的内涵并将其作为最高价值目标。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指出鲍威尔混淆了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的错误,认为“政治解放本身并不就是人的解放”[1](p38)。在马克思看来,政治解放是指将国家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而人的解放则是把人从异化中解救出来。马克思意识到犹太人问题不仅仅是宗教问题,更是人的解放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来自于现实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此时,马克思关注的是现实的、感性的人。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意识到国家与法的概念根植于物质生活之中,使人产生异化的根源也在于现实生活,从而明确了解剖市民社会的必要性。加之,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如工人运动、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于是,马克思开始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思考,并结合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了异化劳动的理论,其中就揭示了人的本质异化的生存状态。在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类的存在物。但在私有制的社会中,人原本具有的对象化的劳動反过来奴役和压迫人,并且人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也不再为人自己所有。人异化为物的奴隶,并且这种奴役是一种比农奴制更不合乎人性的、更加残暴和不道德的奴役。而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是共产主义,即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
费尔巴哈认为,人之为人是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即认为生命活动的根本特性是“有意识”。但是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有着更深层次的探索。有意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但是意识具有不彻底性,在意识的更深处是人的劳动。
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理论思考出发,阐释了人的本质。在国民经济学中,劳动一方面被看作是财富的源泉,另一方面实际上又是被剥削的对象。工人作为财富的创造者,却只能得到仅仅能维持生存的那部分,原因在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丧失了人的本质。工人的生产活动在现实的劳动过程中作为一种外化的存在独立于自身,并反过来压迫劳动者。劳动活动的异化也必然导致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不再占有自己的对象化产品,自己的劳动产品被剥夺。由此,马克思推论出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并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马克思通过阐述在私有财产的条件下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揭示了现实的人们的普遍生存状况,得出了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解决异化问题的途径——实现共产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己的本质相分离,而只有实现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才能使得人实现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此时,马克思从实践的层面提出了解决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的本质内涵的认识和把握。
在《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基于实践去认识“现实的人”。马克思站在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本学的立场上,承接其关于人是自然的、感性的存在物,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青年黑格尔派认为思维是第一性的,自我意识是人的本质特性,并把自我意识绝对化为创造历史的力量,并将少数英雄人物看作是历史的缔造者。马克思基于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批判,明确提出了现实的人是呈现在对象性世界中许多个体的集合——人民群众[2]。
从《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开始关注物质利益与现实的人的问题。此时,他点明:“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p253),即任何思想观念都一定是围绕物质利益展开的。基于物质生产的历史作用,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人民群众这一现实的人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基于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现实的人”是基于物质利益,从事创造自然和创造社会的生产活动的人。除此之外,“现实的人”还是处在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人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与他人产生联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要想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破除私有制,必须由“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来从事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
因此,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完全摒弃了以鲍威尔为代表的“抽象的人”的观念,已经意识到了实践的人的重要作用,并探索出了实现人的解放和促进人的本质复归的途径乃是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力量,根除使人异化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先前一直以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为基础对其原有的唯心主义的哲学信仰进行批判,实现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转变,即由抽象的、意识的人转变为感性的、现实的人。在《提纲》中,马克思从根本上反思以往哲学,并与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划清界限。他从实践的角度科学地解答了人的本质问题,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定义,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27)。
从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可明白,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对人自身这个“对象、现实、感性”只是诉诸于一种直观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因而,在自然领域内,旧唯物主义者仅仅将人理解为自然的人,只知道人的被动性却不能发现人的能动性。在社会历史领域,他们只能撇开历史,将人理解为一种抽象的恒定存在物,或者只能类似于费尔巴哈那样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马克思一方面强调人的本质是处于现实物质层面、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人,人的生产与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人具有社会属性,人在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会进行各种的社会活动,从而产生了各种其他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人又是历史的人,是在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特定的生产关系的人。这也就意味着人不能脱离历史时代而存在,人是随着社会演变与历史进步而不断变化的。
此时,马克思已经从社会角度形成了对人的本质的基本认识,将人的本质定义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且得出了人的本质的几个特性,即现实性、社会性、历史性。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而其新世界观的立足点就是“现实的人”,从现实的、社会的角度去看待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同费尔巴哈所讲的“人是自然存在物”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是自然生命的存在,人为了维持自己肉体的生存不得不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现实的个人,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就是从社会历史实践出发,由此马克思进一步从生产实践的角度考察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并推论出生活决定意识的结论。意识一开始是人类生产实践过程中的产物,是由于人的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分工加剧,尤其是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得社会意识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外观,以致最后形成了一种颠倒的幻觉,即精神才是整个世界的创造者。
马克思所谈到的“现实的人”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人的自然属性,即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体而需要获取满足肉体的生活资料;二是人的社会属性,即人在滿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与他人发生关系。由此,马克思实现了对《提纲》中人的本质思想的进一步充实和发展。马克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人的本质体系,形成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此后,伴随着新的著作的出现,人的本质的思想在其中得到了体现和发展[3],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
总的来说,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思想是在不断清算原有哲学信仰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随着马克思认识地逐步深入,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也由感性的、现实的人扩展到社会的、历史的人,从而全面地把握了人的真正的本质属性。其次,人的本质的思想发展历程与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基本重合,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整体变化趋势,即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直观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逐步转向共产主义并对其进行了新的理解和阐释。
上文以马克思在各个时期发表的著作为时间节点,串联起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整个演变进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本完成,以下从人的本质的四个属性方面对其思想进行概括和梳理:
人的自然性是马克思探究人的本质的前提。人的本质的自然属性是指人是具有肉体组织和生命的自然个体,因而需要满足自身生理需要。马克思此观念来自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到《提纲》前认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例如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承接费尔巴哈关于人是自然的、感性的存在物,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批判。在《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人本学思想,提出人不仅仅是如动物般被动的、具有自然属性的人,而是能动的、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人。在《形态》中,马克思以“人是自然存在物”为出发点,阐述了人类历史发展過程,并将其作为“现实的人”的重要属性之一。
人的社会性指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现实存在的人,并且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变化。关于人的社会属性是在《提纲》中才明确提出,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其思想早在其先前的著作中就已有痕迹。自《莱茵报》时期以来,马克思对于“现实的人”的思考不断深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科学结论,也认识到了人的异化根源于市民社会,这表明他的关注重点已经转变到市民社会上。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由此,他从人的生产活动引出人的社会性。在《神圣家族》中又基于实践去认识“现实的人”,分析并丰富了人的本质内涵,并进而得出了“现实的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最终在《形态》中得出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人的实践中达到完整统一的科学结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自觉活动。一旦人类开始进行生产劳作,人就成为了脱离动物的存在。人进行着自由自觉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造自然,而动物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适应外部世界。而且,人们还会根据现实条件和实践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好地改造外部世界。
马克思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缺陷,将人融入了社会历史领域之中,认为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实践结果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其《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十分关注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此后逐渐认识到基于物质基础的人。在《神圣家族》中分析了人民群众能动的历史作用,认为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推动社会进步。《提纲》中则提到人的本质需要从现实的、历史的、实践的层面去理解,指出人是历史的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人。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思想是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巨大超越,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马克思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信奉其自我意识哲学,因此将人的本质理解为使抽象的人;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发现了现实的人和物质利益与其原有的自我意识的哲学信仰之间的矛盾,开始对人的本质进行反思;《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将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区别开来,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已经转向现实的、感性的人;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自觉的劳动,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人性的复归;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从现实的实践出发,探究了人民群众这一“现实的人”的历史作用,进一步丰富了人的本质的内涵;在《提纲》中,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批判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规定,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形态》中,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提出了人具有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属性,开始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构建。马克思在各个时期发表的著作是理解马克思人本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唯有将著作内容融会贯通,形成其思想发展的整体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人的本质内涵,并为现实生活提供理论支撑,使其融入个人生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杨宏伟,吴思毅.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的逻辑证成——基于《神圣家族》的文本考察[J].攀登,2022,41(06):61-68.
[3]李曼.《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探析[J].南方论刊,2021,No.353(02):4-6+14.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初民学院20级文史哲试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