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培 上海市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
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被明确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意味着新时代的教育实践都应当着眼于“育人”与“立德”。
所谓审美立德,即基于厘清“美育”和“德育”的关系,在幼儿园美术审美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渗透德育元素,强化德育价值。审美立德并非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而是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渊源,王国维和蔡元培都曾深入探讨了美育与德育的逻辑关系和互动机制。
我们试图聚焦实践可行性,切实探究审美立德的落地策略,以期深化幼儿园美术审美教育的立德功能、发掘美术审美教育的德育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美术天然地承载着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幼儿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表征语言,美术天然地扮演着创作者的心灵通道,是幼儿个性表达的途径。
换言之,美术审美感知的艺术形式,领略的是背后的思想情感,创作的是美术作品,表达的是思想情感。而无论是思想认知,还是情感态度,都是德育的重要范畴。
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其中“办园方向”中强调“品德启蒙”,指标中提到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保育教育全过程,培育幼儿爱父母长辈、爱老师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党爱国的情感。针对收集的资料,围绕以下分析框架(见表1),我们进行了深度剖析,一起挖掘活动过程中的德育价值和实践契机。
表1 美术审美教育活动中德育价值的分析框架
在审美教育中,教师会注重对幼儿“爱祖国”“文化认同”等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教师会强调画作中的中国元素,比如“我们是用宣纸来画的……笔墨纸砚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传统的书画工具”“知道这一幅竹子是谁画的吗?郑板桥是非常有名的中国画家,画竹子寓意节节高,不断向上的精神”。幼儿能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的艺术家留下的精神财富。
审美立德是由儿童审美,立儿童之德,因此遵循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教育活动尤为重要。教师的提问需遵循幼儿的认知特点,采用问题促进幼儿的主动思考。如“是吗?还可以怎么样?”以及“用滚的方式是吗?会留下怎样的印记?”等。教师在与幼儿美术审美过程中对幼儿所有的表达表现表示尊重,因为相互尊重是培养良好道德素养的前提与关键。如教师在幼儿欣赏作品前会说:“离近点看,远点看,坐着看,站着看都可以。”教师也会对幼儿在审美过程中的优秀学习品质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如“你观察得真仔细”。这对于幼儿自身自信的培养、品德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也体现了教师自身道德水平与素养。
审美教育是一个人对于一幅作品的感知,也是一群人对于这些作品的群体体验。同样,道德教育是对幼儿个人道德品质的熏陶,也是在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等的社会交往中,理解社会成员、获得社会品质、遵循社会规则的过程。在审美教育中贯彻道德培养的课程目标,遵循幼儿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以及对于动物的喜爱,教师就会与幼儿在美术审美中共情,如“这些榕树的枝条就是吴冠中爷爷画的,小鸟在树林里不停地穿梭,自由自在,这幅画实在是太美了”。教师会考虑到幼儿社会化的需要,采用社会合作方式来作画,让孩子有生生互动与欣赏的机会。
总而言之,美术审美过程中一定有德的内涵的传递。教师挖掘美术艺术资源,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同时领悟和理解艺术背后的审美价值追求;教师提供美术创作空间,支持幼儿自主的艺术创作,同时基于创作表达自我的思想情感。
如前所述,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美术天然地承载着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幼儿传承社会价值观念的载体。具体到审美立德实践中,我们紧密依托美术审美的活动主线,在“感知与欣赏”环节,着力于挖掘德育元素。
美育就是审美的过程,依赖于美的事物。而在审美立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审美素材的选择应当兼具艺术性和教育性,凸显“美”与“德”。
1.审美以立德,审美是主线,选择的是审美素材,凸显艺术性和美学性
艺术大师及其作品是人类美感的凝结和集中体现,是开展审美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审美教育的有力抓手。因此,在开展美术审美教育时主要聚焦于艺术大师及其艺术作品。通过多年的实践循证,我们明确了艺术性和审美性,作为选择艺术大师及其作品的基本标准和核心依据。一是符合幼儿阶段的审美特点,包括作品主题是健康而有趣的、作品色彩是明快而特别的、作品内容是生活化或有益于想象的。二是有值得欣赏的审美元素,比如,不同材料表现方式的美术作品,包括油画、中国画、综合材料等;不同作品类型的美术作品,包括具象画、抽象画等;不同内容题材的美术作品,包括建筑、人物等。三是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比如,艺术风格和特色的多元性。
2.审美以立德,立德是意图,彰显的是德的内涵,凸显价值性和民族性
审美立德的落脚点是探究审美教育活动中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因此,审美素材的选择要有意识地凸显艺术大师及其作品德的内涵,彰显民族性。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中国的艺术大师及其作品(见表2)。作为具体的文化形式,其“形”“色”“意”都承载着中国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能在幼儿心中根植中国之大美。中国水墨画大多描绘美好的人事物景,借景抒情、借物寓意,每个中国艺术大师都具有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无论是自然界的花鸟虫草,还是社会中的乡景生活,都传递和表达自然生命之美和和谐生活之美。吴昌硕画牡丹图祝福祖国富强、吴冠中画春如线表现春天之美、丰子恺于生活细微处取材表现浓浓人情味、齐白石的自然小物象征幸福生活、张大千的磅礴大气体现祖国风貌……
表2 中国艺术大师美术审美课程的内容设置
3.审美以立德,主体是幼儿,顺应的是发展特点,凸显经验性和适宜性
幼儿园审美课程应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呼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贴近幼儿周围生活的实际情况,挖掘整合幼儿园、家庭、社区中的教育资源,帮助幼儿丰富生活经验,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事物,使幼儿全面发展。遵循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健康积极情感来选择有爱、有情、有意的生活内容,给幼儿以力量、智慧、自信与快乐。
因此,我们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寻找大师的名画,在教室艺术大师主题墙上布置大师的画作,用思维导图呈现幼儿的兴趣点和问题,通过幼儿投票决策要欣赏的大师作品,基于幼儿的经验开展美术审美活动,并自然渗透德育内容。比如,幼儿选择丰子恺爷爷的作品,觉得他的作品都是描写自然生活、人与人亲情和友情等温馨的画面。幼儿觉得素净的画面、留白的意境、细节的丰富都是美的。我们围绕艺术大师及其艺术作品,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感观欣赏和内涵解读,充分补足教师对艺术大师及其作品的背景认知,为后续有效支持幼儿审美活动奠定基础。
屠美如和孔起英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框架研究》一文中强调,美术欣赏的实践框架包含不同层次的感知欣赏:感觉的层次(你看到了什么)、智慧的层次(作者表达了什么)、表现的层次(作者是怎么表达的)。
我们围绕艺术大师及其艺术作品,会由表及里的深入感官、欣赏和内涵解读,充分补足教师对艺术大师及其作品的背景认知,为后续有效支持幼儿美术创作奠定基础。
艺术大师张大千,他在继承传统水墨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他擅长运用泼墨泼彩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山水的磅礴气势。我们首先会关注幼儿旅游中对山水风景的感知力,支持幼儿通过欣赏张大千作品,感受其泼墨、泼彩艺术的表现形式,感知大师运用泼墨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千姿百态的烟云效果和山势气韵,山水的磅礴气势与墨色之美。
我们一方面收集张大千爷爷的各类信息、画作、简报等制作成思维导图版面,鼓励幼儿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细节和问题;另一方面,创设教室环境,在教室美工角中投放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美工区加入了幼儿旅游中的山水风景照、《张大千作品集》等,幼儿可以在自由活动时随时翻看,进一步感受自然风光魅力;我们还选择了春晚舞蹈节目《只此青绿》让幼儿感受“青绿”,继而引出该舞蹈设计的来源——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虽然艺术形式不同,但给人的感受是相同的,让幼儿从中感受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气息,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增强幼儿艺术的体验。不仅可以给孩子看画,还可以讲里面的故事,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不同形式的同构,更好地去增强幼儿的审美感受。
在感知欣赏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文化认同是德育的重要内涵,从内容上看,文化认同包括对文化形式的认知和文化价值的传承。
所谓文化形式,即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实践中,我们既有对笔墨纸砚等中国特有的表征手段和书画载体的认知,也有对中国水墨的艺术形式、张大千这一艺术人物的感知和了解。这都属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形式的感知。
所谓文化价值,即文化的内在价值观念。虽然我们欣赏的是画作,但感受的是祖国河山的壮美以及“仁者乐山”的厚德、厚实意象;我们创作出的是山的迥异和多彩,但表达的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对传统艺术的认同以及“天人合一”意境的追求和“重意不重形”的审美价值。
如前所述,作为一种表征语言,美术天然地扮演着创作者的心灵通道,是幼儿个性表达的途径。具体到审美立德实践中,我们紧密依托美术审美的活动主线,在“表达与创造”环节,着力于创生德育价值。
艺术是孩子“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应当尊重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支持幼儿“自由表达”“创造性地表达”。
待孩子们领略了张大千爷爷笔下大自然的壮丽后,我们踏上了走近张大千爷爷的艺术旅程,与大师共谱山河图。在美工室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自主探索不同艺术材料的综合运用,感知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在画面构图中通过遮挡关系、形状大小、位置形成空间感。孩子在“玩美”“创美”中感受自由创作的乐趣,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一次偶然的机会,孩子们在创作中将洗笔的水打翻在了桌上。在擦拭的过程中,碰到蓝色的水粉颜料,孩子们发现纸巾被水晕花了,觉得很有趣,又用毛笔蘸了黄色的颜料滴在了上面,两种颜色重叠在了一起。孩子们想要像张大千爷爷一样晕染成山的样子。
他们开始尝试使用更多的纸巾,把它撕或揉成山的形状,用胶水贴在了宣纸上,然后拿起毛笔晕染出了五颜六色的山。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作品呈现越来越丰富:
祥祥:我画的山顶是蓝色的,因为和天空很近,中间长了很多大树,所以是绿色的,最下面是矿。
若若:我画的是太阳落山了,天空上有红色的云彩,小鸟也要回家睡觉了。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还是对“林鸟归巢晚”的畅想,无不浸润着幼儿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换言之,美育引导理性回归感性,则有助于作为实践理性的内在的“善”趋向个体感性欲求、意向的融合,从而构成伦理意志的自由选择。
教师在幼儿自主表达的过程中,及时捕捉契机,推动幼儿基于感性认知,进一步回归理性,内化宏大的道德准则。换言之,美育引导感性趋向理性,有助于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善”。
孩子们试着混合颜色,出现了各色的山水,山中景致也越发丰富起来。他们眼中的世界都各不相同:
洋洋:我画的是火山爆发,黑色的是喷发在山上的岩浆。
果果:本来山上都是树,但被岩浆淹没了,房子也着火了,有人浇水灭火,所以变成蓝色了。
教师:我们依赖大自然生存,但是大自然中也存在很多灾难和危险,这并不能阻止我们的祖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更好的生活。我们也要像前辈那样,努力学会本领,创造属于我们的新生活。
我们在支持和关注幼儿表达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和引导幼儿重意不重形,即关注自己借助艺术创作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此过程中,我们及时捕捉德育的契机,通过恰当的引导,将抽象的道德规范以贴近幼儿感性体验的方式,融入幼儿认知,从而切实提升了幼儿的道德认知层次。
艺术教育活动往往以幼儿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议来结束和升华艺术启蒙教育活动。艺术作品的评议注重评价的价值多元性。为此,我们创建“一米画展”,用以展示幼儿的作品,更加凸显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挖掘审美背后的德育价值。
画展的前期由幼儿自己商议如何布置,作品的选择由幼儿共同决策。教师帮助幼儿一起收集作品、画语录音、张贴照片、视频录像,通过幼儿的讲解录音给全园幼儿做分享和导览。画展中不仅呈现幼儿的个人画作,也有小组画作、集体作品;不仅有幼儿创作时的形象,还有他们探寻日常生活美景的身影以及收集大自然美物的情景;不仅有幼儿平面的作品,更有可互动、可组合、可变化的立体作品。画展中能呈现幼儿无限想象和创意的美画美物,也有日常朴实创作和参与各种活动的照片和视频,感受美与德的融合。
总而言之,审美立德不仅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更有实践中的可行性。我们着力于审美素材的选择,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聚力于创作空间的打造,基于幼儿的自主表达,创生德育价值。以此推动幼儿的道德感性和道德理性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