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联想、反思:动画影像的色彩情感机制研究

2023-12-02 16:26夏文英田少煦
传媒 2023年20期
关键词:观者意境意象

文/夏文英 田少煦

在动画影像的创作中,色彩本身的审美价值不言而喻,但动画影像中的色彩设计不止于视觉表达的层面上,还尝试进行信息传递和情绪干预,以此获得观者的情感共鸣。关于此类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具体的动画案例分析,以凸显色彩的情感属性和情感表现。尽管学者们在色彩与情感具有密切关系的观点上已达成一致,但是在分析过程中总是依赖已有的色彩情感惯例来剖析动画影像中的色彩设计,并没有抓住色彩情感形成的本质原因。因此,本文将视角聚焦于色彩和情感的关系,通过分析色彩感知、色彩联想、色彩意象和色彩意境,探索动画影像中色彩情感的运行规律、构成方式和视觉呈现,为中国新时代动画艺术的色彩研究和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一、色彩感知:动画影像中的情绪反应

从色彩与生理的关系切入,可以得知色彩感知是人类对可见光的一种生理反应。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在吸收部分光线的同时会将其他光线反射出去。我们眼中呈现的色彩就是物体将可见光反射到视网膜,再由视觉生理机制加工后得到的结果,属于生理层面的颜色感知信息;当人们获得这种生理感知后,大脑会根据存储在记忆中的视觉经验,迅速检索与颜色信息相匹配的情绪要素,并判断这种色彩的情感属性。这个过程预示着人类看见的颜色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光波,还是一个需要物质载体对其进行转译、联想的思维过程,一种心理感受和视觉映射。如昏暗的色彩场景会使观者出现趋于悲伤、恐惧等情绪,而活泼明亮的色彩画面亦可促发观者产生欢乐、幸福等情绪。这一系列的色彩情绪反应来自观者自身的情感积累。一旦再次遇见类似的场景,自身的情感记忆就会被唤醒,并通过情绪反应出来。动画影像是精心设计的视听语言,它传递出来的信息可以在观者本身的情感结构中引发出真实的情绪反应。

强烈的情绪立足于视觉体验,而颜色是视觉语言中激发情绪的关键因素。色彩情绪,是人类在受到光的视觉刺激时,自身情感状态由内而外的反应过程,它包含了色彩对人类生理感知、心理认知和肢体行为的影响。神经生理学揭示出颜色之所以与情绪联系在一起,是因为色彩构成了物体和空间,直接参与大脑的思维过程、成为认知结构的信息组成,即色彩作为人类感知事物的关键因素,同时作用于人类的情感系统。18世纪出现的“冷暖色”概念就是人类感受太阳和温度最直接的产物。由色温差引起的心理变化通常较为微妙,这主要取决于相邻颜色间的色彩语境。动画设计者通常会利用画面场景中冷暖色调的转变,来象征角色情感的状态转变、暗示剧情事件的起伏走向。观众亦会随着色调的动态变化进入设计者建构的情绪路径,与动画主角一同体会画面情境带来的心理感受。此时画面上无需出现任何文字语言,就可以借助色彩为角色、场景和事件增加画外之意,在丰富画面意义层次的同时强调视觉重点,以便于设计者有意识地在无意识中控制观者的情绪反应和共情过程。

色彩和情绪的密切关联,使颜色成为设计者表达角色情绪和主题情感的有效工具。设计者可以采用色彩已有的情感意义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内容。《头脑特工队》的设计者基于心理学家Robert Plutchik的Emotion Wheel(情绪轮),分别对应快乐、悲伤、恐惧、愤怒、厌恶5种情绪,创造出5个代表不同情感特征的角色,并用色调、亮度、饱和度的变化来设置角色的情绪状态。角色颜色的饱和度越高,情绪倾向越强烈。尽管有大量研究表明颜色会引发情绪,但是什么颜色对应怎样的心理反映这一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即色彩与情绪只存在相对关系,没有绝对的单一指向关系。色彩更像是一种符号,可以用来传达使用者的意图,它的意义指向由颜色的具体使用语境决定。设计者同样可以赋予色彩特殊的含义,即便这些颜色传递出的情感信息或许和日常熟知的色彩含义完全不一样。如导演安德森(Wes Anderson)习惯使用粉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来处理严肃的题材,以此消解故事的悲情,形成独树一帜的色彩风格。

二、色彩联想:动画影像中的情感记忆

当人们看见色彩,并赋予其人文、情感意义之时,它就从单纯的颜色现象转变为具有无限意义的色彩人文世界。人们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情感的联想,将眼中的颜色与特定概念、相关信息等视觉经验重复进行识别、匹配,从而形成色彩心理的认知规律。只有先把握色彩与联想的关系,才能透过颜色的视觉表象通向精神层面。

动画色彩对观者心理的影响过程,其本质是动画色彩与观者的视觉感官、大脑联想、情感记忆互动的过程。最先发生的是画面色彩对视觉感官的直接刺激,进而诱发观者的情绪。《飞屋环游记》使用大量充满活力的色彩,表现妻子精力充沛、乐观向上的积极形象。当妻子生病时,画面高饱和度的颜色开始变暗直至完全褪去,同时牵动着观者的情绪。其次,讲好故事的前提是为观众设定一个根植于现实世界中真实细节的虚构世界,在观者与动画故事间建立信任关系。观者借助已具备的色彩认知去解读画面中的色彩信息,以此联结自身所处的现实世界和动画创造的虚构世界,并通过色彩联想激活相关的情感记忆,与画面内容形成意义互动。最后,引发色彩联想的认知经验主要见于自然界、生活经历和社会文化。人们对自然界中的颜色认知是普遍的,如自然时空中日月星辰、阴晴云雨、春夏秋冬等颜色的变化。除了前述的自然色彩,合乎自然规律和经验逻辑的生活色彩,也能用来塑造动画的真实性、引起观者的色彩联想。如《寻梦环游记》中的小镇以真实存在的传统墨西哥小镇(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布局、色彩搭配和建筑形状)为创作原型,呈现出“似与不似”的视觉效果,使故事更加真实。此种具有社会文化属性的人文色彩,在不同国家的动画影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主导着动画风格的最终形成。因而携有文化意义的视觉颜色,属于社会建构的色彩符号,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有研究对比了美国迪士尼公司和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作品,结果表明不同受众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会影响设计师对角色颜色的选择,从而导致作品间呈现出迥异的色彩风格。

色彩的意义解读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其背后隐含着解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15世纪耶罗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在经典三联画《人间乐园》中用大片红色描绘炼狱场景,足见红色在西方观念中更多与火、血有关,是危险、激进和血液的象征。如经典动画《美女与野兽》利用鲜红色来刻画加斯顿的邪恶、暴力与愤怒。客位视角下红色具备的物理属性致使其拥有危险、警戒的含义。而转换解读语境,解读中国文化的红色,更多以积极意义的面貌呈现。如戏曲脸谱中的红色象征着忠勇正义,以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动画电影中的红色调都表达出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

三、色彩意象和色彩意境:动画影像中的情感体验

人们在长期的色彩感受、色彩认识和色彩运用中,会逐渐形成带有特定情感意义的色彩文化共识,亦可称之为色彩意象。不同的色彩意象及其组合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会引起不同的内心感受,并引导人们进入一种想象空间的色彩意境。“意象”出自《周易》的“立象以尽意”,深受道家“意”“象”观念的影响。“意”指代思想感情、象征意义。“象”则指代物象,既包含实象即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和人为创作的视觉形象,又包含虚象即实象所比喻、象征和暗示的内容。意象是主观化的客观物象,需要创作者将主观情思融入具体物象之中。物象是意象的形成基础,但意象并非对物象的简单模仿。从物象到意象的转变,是一次情感和文化的表现,更是一次艺术的创造。

动画中的色彩意象,也是设计者以艺术化的方式对视觉语言进行情感赋予和意义表征的结果。《白蛇:缘起》中泛黄的油纸伞就是一个色彩意象。它在动画情节中主要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男女主人公相遇后,二人共执伞在花海中乘风而行,暗示双方情愫已生;第二次是二人撑伞于西湖断桥上擦肩而过,预示双方再续前缘。油纸伞是出行挡雨的工具,具备可感的形与色。它以一种抽象的形式被储存在记忆中,成为人们对油纸伞的形象认知。当人们看/听见“油纸伞”时,它便在脑海中浮现。当油纸伞通过动画影像、电影海报、小说故事等艺术形式被人为创作出来之时,它又成为一种艺术形象,可以传递创作者的审美志趣和思想情感。于是,泛黄的油纸伞从最初作为命名的文字、声音开始转向视觉形象,而后成为一个拥有多重含义的色彩意象符号,使观者能够借此理解角色所处的情境、体会角色的所思所想。即便在动画结尾处修改了二人产生关系的意象符号——将借伞的情节换成了拾珠钗,观众在看见油纸伞和断桥场景之时,也能将此处的情节与记忆中的故事联系起来,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如此处理结尾,不仅可以促发观者的情感回忆、使其分享自己的情感体会,而且也可以使观者产生超出作品原有的情感认知,如对社会现象、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的洞察与反思。

“意境”发源于唐代王昌龄“物境”“情境”“意境”的三境说,深受禅宗“心学”观念的影响。“意境”之“意”除了主观情感,还有“象外之意”,侧重于创作者的心境或内心感受。“境”则是对“象”的一种突破,指的是超越物象的、具有感性形式的境界,强调创作者自身情思的抒写和表现。意境和意象一样,都以情景交融为表征基础,但意境需要重点突显创作者情感化、心灵化的内心世界,最终呈现“境生于象外”的审美特征,并以此去触发或开拓审美想象空间。因此,意境更像是一种审美心理,它以情与景的意象结构为基础,使人们能够“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创作者借助文字语言、视觉形色、音乐节奏等艺术形式将心中意境表现出来,观者便可以通过可感的艺术形式去体悟意境。从情与景的意象结构到情与境的意境层次,色彩作为最基础的视觉表征,对意境的传达和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动画意境借由色彩意象的自然语言、设计语言和文化语言,来呈现自然之境、美学之境和思想之境。自然之境,属于色彩的自然语言,可以简单理解为对自然色彩的表现。它体现的是创作者对世界生命状态的直观认知。在宫崎骏的作品中,大部分使用的是和谐明快的颜色,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轻松自由和朴实纯真的世界,传达的是人类和自然最原始生命的灵动状态。美学之境,属于色彩的设计语言。它体现的是创作者对色彩美的理解和表现,同时反映创作水平的高低。色彩与物形的适合度、颜色之间的匹配调和、色彩的设置比例与经营位置都会影响意境的形成,此外,还需考虑动画色彩在时空上的运动状态。思想之境,属于色彩的文化语言。它体现的是创作者对生命、时代和文化的深层感悟,也间接反映创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尚、文化观念,以及时代观念对创作者在思考自然、人、社会三者关系时的影响。如《姜子牙》的设计者描绘北海人间、大禹遗迹、幽都妖界和昆仑神界以抒写姜子牙的英雄之旅,引出对人性道德这一命题的讨论。虽然一部动画无法回答宏大的生命观念、人性道德等哲学问题,但是将“真与假”“好与坏”“谎言与保护”“控制与爱”“恶与善”等话题留给观者思考,更具有哲学思辨的意义价值。

动画色彩的意象和意境,都是设计者主观情意和客观境象的经验统一。色彩意象可以衍化出色彩意境,但不是必然条件。因为色彩意境是个人内心的自我观照,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以满足慰藉心灵的精神需求。动画艺术通过色彩意象传达情感内容,保证观者的情感参与和情感认同,再通过色彩意境呈现创作者的心灵状态,引导观者的情感反思和情感分享,最后使观者获得完整的情感体验。

四、结语

动画艺术借助色彩与情感关联的方式拉近与观者之间的距离。色彩情感的形成,不仅包括客观层面颜色感知的科学机制,还有主观层面色彩心理的情感体验。从科学的实证研究到人类的经验总结,毫无疑问地证明了颜色会影响人们的情绪,进而影响感受、想法和行为。把握色彩与观者情绪反应、情感记忆、情感体验的关系,可以使动画影像的色彩设计更贴近观者的内心世界。动画不是绘画,只用色彩元素就能完成创作,它从根本上还是将色彩作为一种功能性工具,来达到讲好故事的目的。设计者通常会赋予一个物体或场景特别的情感、思想和文化,来形成色彩意象、创造色彩意境,将动画的故事主题呈现给观者,为观者留下一个可以深入思考和交流的空间,这对中国动画艺术的思辨性创造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观者意境意象
抚远意象等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端午节观龙舟赛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