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FRONTIERS
本栏目供图/视觉中国
日前,浙江工业大学与白马湖实验室联合攻关的“CO2生物转化制高值化学品技术及装备开发”项目脱颖而出,入选腾讯“碳寻计划”名单前30 名。该项目聚焦可再生能源驱动的CO2微生物直接转化技术,重构微生物关键基因和代谢通路,优化设计生物电极与关键装备,构建CO2生物转化制高值化学品的成套系统,为全球提供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路径。
“碳寻计划”由腾讯联合产业伙伴、投资伙伴和生态伙伴共同发起,聚焦中国场景,联合产业、投资和生态合作伙伴,通过灵活的催化性资本,公开征集创新CCUS 技术的项目方案,打造有示范性作用的落地项目,助力CCUS 基础能力建设。“碳寻计划”旨在推动前沿CCUS 技术突破,连接创新技术研发方和产业力量,推进前沿CCUS 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有机储氢与催化团队首次提出了酯交换/氢化接力的新策略。该方法不仅可以降解各种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品,还可以兼容其他类型的聚酯材料。该方法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废弃塑料的资源化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 日前,《自然·计算科学》期刊发表了由之江实验室、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文章介绍了研究团队研发的一款可编程高斯玻色采样光量子处理器,以及成功执行分子对接、RNA 折叠预测两种重要药物设计任务的研究进展。此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量子计算技术在药物研发等产业应用方面的强大潜力。
■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相关团队为氯胺酮为何药效特别持久的问题提供了答案,也为未来临床用药和新型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这项基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揭示了氯胺酮独特的药化特征,不但为临床上实现更低剂量用药、更持久疗效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改造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 近期,西湖实验室相关团队发起了一项针对污水处理厂中的双链DNA 病毒的调查及其携带的辅助代谢功能的研究。该研究揭示了病毒在污水处理厂中潜在的生化影响,包括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代谢网络和污水化学组成的潜在影响。
■ 日前,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相关团队在《科学》发表文章,首次揭示了叶绿素c 合成酶编码基因及该酶作用机制,挖掘了叶绿素c 的生理功能,讨论了该基因的演化形成与转移。这一结果也表明现在的光合作用机制演化学说还有待修正。下一步,团队将试图在其他光合生物中重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以拓宽该底盘生物的捕光光谱。
■ 作为天然免疫细胞的成员之一,嗜酸性粒细胞对细菌和寄生虫都有杀伤作用,但它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近期,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相关团队在嗜酸性粒细胞领域有了新发现。团队在《科学》发表的最新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肠道神经系统信号可通过调控嗜酸性粒细胞的活性,进而调节小肠上皮细胞的稳态和黏膜免疫力。
近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智能交通研究所相关团队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院校,以微观驾驶行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标准化驾驶激进性指数,并以此对驾驶员的跟驰行为进行分类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温和驾驶行为,激进驾驶行为将额外产生约4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该研究反映出改善驾驶员日常驾驶行为的重要性,提供了一种从驾驶员角度实现交通减排的可行方法。
研究团队表示:“从个体驾驶行为的微观尺度到我国未来三十年交通排放的宏观尺度,我们为实现交通运输‘双碳’目标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