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临安区科技局组织举办了“创新赋能 产业强区”2023 年临安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擂台赛,全区32 家企业携33 个项目参加。本次擂台赛共设置产业链联合攻关和综合组、生物化工组、新材料组、电子信息组和先进制造组5 组,并邀请27 名相关专家进行评审。
据了解,临安区科技局自2019 年起推进实施企业关键技术攻关模式改革,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了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42 项,其中产业链联合攻关项目4 项。今年,为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进一步扩大科技政策覆盖面,临安区在项目征集时新设置了“上年度已获立项支持的企业,原则上不再申报”等条件。同时,为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临安区还对产业链联合攻关项目的实施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完善,首次将联合攻关单位从区内扩展到国内。
(朱兰兰 翁煜)
日前,第二届宁波海曙“科创中国”赛道明星第一次集结开班仪式举行,30 多家有落户意向、兼具科创实力和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企业汇聚一堂。这既是海曙区科技招商的一次盛宴,也是助力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务实举措。
据了解,首届“科创中国”赛道明星自去年5 月在海曙第一次集结后,共吸引了3000 余个创新项目参与,遴选出45 家高潜力企业入选,最终有5 家企业成功落户海曙。赛道明星活动已成为海曙招引人才项目、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海曙区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优条件、建生态、搭平台,吸引一大批科技企业、高能级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在构建科创矩阵、打造高质量发展“科技储能系统”的同时,也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卡脖子”技术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并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区。
(朱艳辉)
近期,由海盐县南北湖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的颈动脉超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成功接入海盐县9 个镇(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惠及65 周岁以上老人5 万人。
据悉,南北湖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于2021 年,致力于开展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医疗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已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该系统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学习、模拟,集成了众多专家医生的诊断经验,能够更好地辅助基层医生开展诊断。
近年来,海盐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当地百姓共同富裕。“我们还在对接更多高校、科研院所,构造双向互动、务实高效的科技成果‘直通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撑。”海盐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李嘉渊)
日前,由温州市洞头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洞头区科学技术局、洞头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办的2023“智汇洞头·创赢未来”洞头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成功举办。现场决赛以“选手路演+评委提问”的方式进行,共有9 个项目参与现场的激烈角逐。本次大赛立足洞头区产业发展方向,项目涉及海洋科技、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旨在引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据悉,大赛自公开征集报名以来,收到了全国各地50 余个项目报名参赛,通过专家组及大赛组委会筛选,共20 个参赛项目进入初赛环节,然后通过初赛线上路演及评审,最终确定进入总决赛的项目。这些优质项目将成为洞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储备力量,助力洞头进一步实现大孵化集群建设发展。
(黄林芝)
日前,衢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合作共建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第二期协议签约仪式举行,现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开启市校创新合作崭新篇章。
据悉,自2018年5月开展一期合作以来,浙大衢州“两院”坚持扎根衢州、服务地方,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蜕变,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第二期协议,未来5 年,浙江大学将在衢州市域内建设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的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5 个以上,每年给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名额50 人以上。市校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浙大衢州“两院”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助力衢州打造辐射长三角科创高地和全国化工新材料智造产业高地。
(俞奕)
宁海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近期表现亮眼。今年1 至8 月,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达54.7 亿元,同比增长106.7%,位居宁波市第一,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88.5 个百分点。
据了解,宁海县全方位布局光储产业,打通“主体升级”通道。抢抓千亿级“光伏+储能”产业链布局新契机,大力招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重点高新投资项目,进一步优化全县产业结构。着力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打通“协同创新”通道。宁海光储省级高新园区成功获批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计划3 至5 年内建成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高层次人才双创优势明显、高品质产城融合优势明显的科技产业新城。聚力建设产教融合体系,打通“引智聚才”通道。建立“机关乡镇—高校院所—企业—网上技术市场”四方联动创新体系,构建起线上搭桥、线下牵线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生态圈,实现企业需求端与高校技术端双向联动匹配。
(金梦霞)
日前,由浦江县科技局和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浦江科创中心联合举办的浦江县第二期科技创新大讲堂在浦江科技创新园举行,相关领导、企业代表共150 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大讲堂上,有关专家以“工业4.0 与精益制造改善实战”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授课。
据了解,科技创新大讲堂系列活动是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浦江科创中心立足浦江县域创新主体培育,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赋能浦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浦江科创中心将通过与企业开展深入交流,切实了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针对企业发展各个环节开展全方位的培训活动,全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各项难题。
(虞敏樱)
平湖市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深入开展合作,全面推进“深根计划”。今年以来,已落地项目9 个,总投资额达1.375 亿元,引进海外博士2 名。
据了解,平湖市积极抢抓G60 科创走廊建设机遇,赋能创新驱动发展。广开招引渠道“引”。在北京、上海等6 个重点城市设立清华校友资源招引联络点,在德国慕尼黑共建“海外孵化器”,引入高层次人才、项目资源,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线下对接活动20 余次,储备项目82 个。注重高效服务“跟”。以“一个项目、一名联络员、一张项目推进表”工作理念,形成定点联系、跟踪服务、全程协调的项目责任制。落实“双招双引”落地政策,为落户人才、企业提供贷款申请、项目申报等“一条龙”服务。强化精准培育“养”。设立初期投资规模为6.5 亿元(含跟投)的平湖嘉翼创投基金,以基金创投加速产业项目落地。
(张晓瑜)
近日,衢州市柯城区科技局邀请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院考察团,对柯城区农业产业创新和科技人才情况进行调研,推动校地合作迈上新台阶。
考察团一行在区科技局陪同下详细了解了柯城区特色“共富联盟”、柑橘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数字农业科创园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成果。专家团队与柯城区4 家农业主体探讨交流了近期农业生产的技术难题。区科技局介绍了柯城区数字农业科创园、石梁镇麻蓬村“农文旅”等融合项目,并就“科技小院”入驻数字农业科创园及柯城区未来农业人才输入方案与考察团展开交流座谈。
近年来,柯城区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加强校地合作,着力打造农业科技特色示范项目,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区农业科技水平提升。
(姜庆诗)
近日,余姚市科技企业和甬江实验室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举行对接交流活动,科技企业实验室及检测负责人、科技大市场相关负责人等近80 人参加。与会者参观了甬江实验室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并详细了解了该中心前沿技术的应用情况。
据了解,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是甬江实验室2022 年6 月建成运行的首个重要平台,中心汇聚了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引进了一支专业化技术队伍,以高效的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测试服务。目前,服务已覆盖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零部件等面向国民经济和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
下一步,余姚市科技局将继续牵线科技企业与甬江实验室进行对接,并对合作企业给予一定资金补助,进一步促进全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黄建业)
近日,第十七届中国(象山)海洋论坛暨2023“青年与海”创新创业大会在象山举行。活动聚焦青年人才主角、海洋经济主题、创新创业主线,围绕“海洋味、年轻态、未来感、国际范、社会化”等五大特征,搭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平台,旨在让青年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开幕式上,宁波经理学院海洋分院、上海交通大学海洋信息宁波科研试验基地、“八大产业链”项目等一批重量级海洋项目现场签约。此外,大会还举办了8 场分会议、独角鲸之夜、“6618”奇思妙“象”创新发布会、“青年与海·强国有我”海洋主题作品展览等系列活动,不仅为象山经济发展铺设了向海而生的创新发展路径,也为青年提供了实现自我、奔赴未来的发展机遇。
(潘瑾群)
今年1 至9 月,台州市路桥区三大科创高地重大创新平台投资额达3.2 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39.1%,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一。
近年来,路桥区突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构建立体式创新服务网,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环飞龙湖科创生态圈,引进高端人才项目7 个,建成创意设计实验室、智能控制实验室和机电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三大共享实验室,累计服务民营企业900 余家(次),解决技术难题200 余项;高能级提升科创基地,省级机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连续2 年获绩效评价“优秀”等次,规划总面积12.48 平方千米的路桥绿色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名单;高品质做活飞地平台,积极探索“科创飞地+产业飞地”双向模式,出台《路桥区飞地研发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陈珊珊)
2023 年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家评审工作日前结束,杭州市拱墅区通过精准建库、精准辅导、精准服务三项措施共同发力,推荐的144 家参评企业中共有135 家通过评审,通过率达93.75%,较上年提高5 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拱墅区围绕动员培训、申报预审、补充完善三个阶段分别开展7 次培训,邀请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为申报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把脉,对企业申报过程中存在的疑难杂症“高效诊疗”,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申报资料,提高通过率。积极组建科技局服务小分队,分片走访有关街道和企业,详细讲解相关政策和2023 年申报变化要点,并针对申报难点做好精细化服务。同时,通过优化科技企业“全覆盖全周期精准滴灌”培育模式,比对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指标,充分挖掘优质科技企业,共动员申报企业221 家。
(陈铄南)
近日,投产仅半年的嘉兴睿创新材料有限公司迎来了产值爆发式增长,这是桐乡市大力推进科技招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桐乡市共举办科创项目路演30 场,全市高层次科创项目落地74 个,创历史新高,这与桐乡市加速构建科技招商“科研+基金”的引孵转新模式密不可分。
桐乡市始终把科技招商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由之路”。锚定招引方向,围绕全市“1+3+1+X”产业需求,靶向招引“人才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成果转化快”的高能级项目。打造硬核磁场,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高能级科研平台,扩大优质项目招引渠道。创新投贷模式,探索“乌镇路演+平台孵化+天使基金+科创贷款”四轮驱动的投贷新模式,以资本激发科技招商新活力。
(汤振华 沈晓飞)
近日,义乌市科技局与南京工业大学就全面战略合作暨共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签署协议。此次成立的“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义乌分中心”,将依托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和专业优势,帮助义乌企业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解决技术难题,促进成果转化。
近年来,义乌市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先后引进了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宁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6 家高校来义乌建设技术转移中心。通过组织技术专家入企服务,开展项目路演、校企对接、成果展示等活动,促进技术成果交易和产业化。依托技术转移中心,今年累计邀请高校专家100 多人次来义乌市与企业对接,达成合作20 多项。据统计,今年1 至9 月,义乌市实现技术交易额56.7 亿元,位居金华市第一。
(龚盈盈)
近日,“才聚畲乡”第四届景宁人才科技峰会活动开幕,这也是第十二届“智汇丽水”人才科技峰会的分会场活动。开幕式上,一批人才对象首次享受新政、获得荣誉,“人才新政3.0 版”首次进行兑现。
人才聚则事业兴。近年来,景宁县坚定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打好引才、留才、育才、用才组合拳,着力打造优秀人才的向往之地、创业之地。据统计,目前景宁全县各类人才总量达到2 万余名,F 类以上人才共700 余名,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先后与100 余家高校科研院所、90 余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拥有市级以上人才科技平台23 个,基本形成“一乡一部门一产业一院校”的合作格局,高校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纷纷择枝而来。今年前三季度,景宁招才引智工作排名居丽水市第一,创造历史最佳成绩。
(叶承娟)
日前,瓯江科创慧信息研究中心启动仪式暨科技赋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举行。温州市高校院所、高能级平台、科技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代表及智库专家共200 多位嘉宾参会。会上,瓯江科创慧信息研究中心正式启动成立,“智江南”温州分论坛揭牌,温州科技创新智库联合体签约,温州科技创新指数矩阵发布。
该中心将着力聚焦质量内涵,推进高端智库建设,开展跨领域、跨区域的智库交流以及多学科交叉的协同研究;着力聚焦创新策源,提升研究分析能力,凝练重大科技问题,提出符合温州市产业发展新的前沿方向;着力聚焦成果推广应用,发挥多元服务效能,形成服务各领域创新主体应用决策和高质量成果及时转化的良性循环。
(章盈盈)
近日,亚太路科创带生物医药产业再添一家智能康复领域行业领军企业,即卓道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在嘉兴市南湖区打造研发生产基地,进一步推动南湖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新优势、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南湖区加快推动亚太路科创带建设,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全区“1341”产业中的重要布局。2021 年以来,南湖区贯彻落实嘉兴市出台的《嘉兴市本级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等产业相关政策,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目前,亚太路科创带已集聚了微创医疗、凯实生物、正雅齿科、允英医学等一大批优质科创企业。2022 年,南湖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127.26 亿元,营收达24.88 亿元。
(浦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