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生,王逸晨,范 卉,张前进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我国园林学科作为一个专业设置起源于1951年,由清华大学营建系与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共同合办的第一个造园专业,后于1956 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1]。此后,一些高等院校特别是农林院校相继设置风景园林专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风景园林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已形成覆盖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下较为完整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多层次的专业培养体系。
安徽农业大学园林环境类专业包括园林、环境艺术等多个本科专业和风景园林学术和专业硕士授权点,至今已有40 余年的历史,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新时期背景下,园林学科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园林学科的研究范畴从“小园林”推向了“大环境”,顺应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需求,园林学科教育进入系统化、专业化、特色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2]。面临新形势,园林环境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相继出现培养目标模糊、专业知识体系过窄、教学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系列问题,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不强、知识交叉融合不够等现象,无法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新常态[3,4]。为此,专业陆续进行了“园林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省级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团队建设”、“省级园林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和“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等举措。
围绕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战略,面向城乡环境高质量发展需求,立足为城乡环境领域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型高级园林人才,聚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1 核心、2 融合、4 要素”人才培养目标;探究“多元交叉、特色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1 个框架、3 个体系、3 个平台、4 个融合、4重保障”的人才培养体系平台。
统筹园林环境类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遵循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结合专业优势与特色,提出“1 核心、2 融合、4 要素”的园林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1 核心即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为核心;2 融合指以“新农科+新工科”创新提升传统专业,突出农工融合的创新思路。在夯实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以“园林设计与工程、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和园林历史与文化”为金三角的特色课程群和发展方向;4 要素包括以品德、知识、能力和素养为人才的拔尖基础要素,有效落实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的动态过程中,突显创新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针对新时代园林环境类学科内涵与外延的深刻变化,积极探索国际化、复合型需求的高质量创新人才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在培养框架上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培养路径,立足地域特色,鼓励多学科交叉,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育人平台和完善质量保障等措施,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深入剖析园林环境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和国际化趋势下人才需求特点,通过国内外经验调研、多学科交流和若干教改的实践,构建通识教育平台之上的开放式、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框架,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专业发展的核心定位,立足“专业学科”与“多学科交叉”双重视野,拓展地域化创新课程“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互动协同,形成“徽派园林理论与实践”、“大别山区植物资源繁育与应用”等特色研究方向,有机融于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中。
培养方案中,针对教学层次化、人才培养差异化的要求和学生自主选择特点,构建以宽厚通识教育平台为基础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框架: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核心教育为重点,多元教育为特色,形成两条培养主线——学科方向课程模块和多学科交叉课程模块构成的培养方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两条主线的学习内容通过专业二次选择、主辅修、模块互选等方式相互沟通,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通道,实现了人才培养的高水平互动[5]。
2.2.1 按照“纵横结合、系统发展”的理念构建创新课程体系
“纵”强调贯穿1—4年级的“大园林”学科知识,适应“建构大学科发展、多学科交叉”的理念和发展趋势[6],立足“学科互通、寓教于研”,以学生实践与创新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紧紧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如林学、城乡规划、建筑学等的融贯与交叉,拓展学生专业综合基础,培养创新能力。例如,设置园林植物栽培学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等课程加强与林学学科的纵向延展,设置城市设计和园林古建筑测绘等课程融贯交叉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学科[7]。“横”强调“2+2”即“通识平台+专业拓展”的专业培养模式,前二年为园林环境类专业基本统一的通识教育和学科类基础教育,后二年转入精专和特色方向的深造,重点放在后两年的专业拓展及实践能力培养,实施个性化的核心课程与教科研相结合的专业教育,科研与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和个性化选择贯穿全过程。课程改革建设强调突出“创新意识”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群系统的大类资源共享。
2.2.2 基于安徽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生态资源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从基础理论教学和创新设计教学实践实现对地域性特色的关注,深入挖掘安徽园林传统、地域景观特征和本土植物资源等内容,积极融入创新实践与特色课程群建设。创新实践层面,通过工程实践深入挖掘徽派文化传承脉络、徽州园林遗产资源特色及其保护利用;深入挖掘大别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强化地域特色植物资源的繁育与造景。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的交叉结合;在学生实践环节,通过徽州古村落测绘课程实践,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在设计课程中,关注乡村景观建设,结合安徽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针对性地选定设计课题,强调对地域文化和造景元素的表达。
2.2.3 构建实验、实习、实践和科学研究“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课程实验、专业实习与创新实践3 个课程模块以及1 个学生创新研究基地,实现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从基础到拔高连续培养的要求。如图1,在实践教学运行过程中,实践选题强化项目与内容的整合,通过实验和实习的递进融合联动,加大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综合型实习的比重。同时加强专业竞赛、科研活动和创新创业的融合,实现了课堂-实践-研究的有效结合[7]。
图1 实践教学运行体系
2.3.1 整合企业教育资源,打造高校与社会“双主体”的协同育人平台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校企共建课程体系等新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形式,丰富校企合作内涵,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重点建设一批稳定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形成高校与社会“双主体”协同育人平台。现有合作企事业单位30 余家,遍布省内外,促进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2.3.2 整合产学研资源,构建教学与科研实践平台
整合产学研资源,拥有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规划)、合肥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等国家级平台,成立安徽省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院等5 个省级科研平台,设有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研究所等6 个校级科研机构,为地域性人居环境的系统研究与实践提供平台支撑;致力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传统村落保护与景观规划设计、乡村生态景观营建技术及徽州古村落文化与历史传承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传承地域园林文化;近3年先后完成人居环境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相关的纵横向科研项目80 余项,在宜居社区与美丽乡村建设关键技术、城乡园林规划设计与营建生态技术、安徽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与图谱构建等领域开展系列研究,已出版15余部相关专著、教材、地方标准与导则。并将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积极转化为教学内容,探究“师生共研”的教研模式,实现“产学研”有机融合。
2.3.3 整合政府优势资源,形成社会实践平台
依托国家级首批新农村研究院,利用地域及历史办学优势,结合校“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共建机制,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形成社会实践平台,在省内外建立多处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协作共建、合作实践与双向吸纳等方式,引导教师学生开展各项社会实践工作。如通过学校与县级政府共同组建的“新型产学研合作组织”,不定期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园林苗木花卉产业规划等工作;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团队参加传统村落保护、乡村规划与景观整治等乡村振兴任务,利用专业优势服务社会。
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通过最新科研进展、技术方法进课堂,跨专业、跨学科多元交叉的综合性实验实践课程开设等手段,协同理论与实践教学;通过打通本科与学科实验室,吸引本科生提前接触科研,协同教学与科研平台;通过与行业内校友、企事业单位、国内大院大所等联合培养,协同校内外教学资源;通过客座教授、讲席教授聘请,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等,协同国内外教学资源,形成“4协同”育人机制。
2.5.1 改革教学管理体系,实现教学管理“双协同”
按照“系+学科组+课程群+实验中心+创新创业”等不同类型组建基层教学组织,以系为中心,建立了学科组、“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园林历史与文化课程群”、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教学中心等基层教学组织模块。以标准化与“双基示范”建设为抓手,从制度、管理、教学、党务和科研等方面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协同教学与管理,制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夯实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本科生工作室(导师)制度,构建“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协同培养模式,增强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园林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特色;工作室具有“教学与科研创新”互动发展、“教学与生产实践创新”双向结合优势,及时把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转化为教学内容[8],使学生从科研和生产实践的角度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有源头可循的创新思维理念和创新设计成果。
2.5.2 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能力“双提升”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课堂研讨、互动氛围[5]。探索实践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科研协同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加大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的比例。如《园林建筑设计》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设计、构造、结构和材料等方面的现场教学,理论结合实际,使教学情境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探索课堂教学延展至设计、施工现场,在实践中解析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合信息技术,高效整合优质资源,积极开发慕课,通过虚拟教学和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学形式传授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2.5.3 构建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双保障”
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的教学特点,建立了标准明确、过程管控和评价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图2 所示。在标准制度建设上,制定并实施了目标质量、过程控制质量、教学效果质量等质量标准;制定并实践了多项管理制度,如新教师和同行教师听课制度、主讲教师负责制度等[9]。在过程管控上,成立以教学督导组、教学委员会、专业负责人等为核心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组,管控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及运行。在评价层面上,构建学生培养质量、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等三方评价体系,多维度、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评价机制,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图2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5.4 改革评价激励机制,实现师生积极性的“双调动”
依据关键业绩指标,建立教师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突出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绩效的导向地位[10]。在教师职称成果认定与绩效考核上,加大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奖励和倾斜力度;在业绩指标中,突出了对教学成果获奖、教材出版、教学研究立项、学生实践类训练指导等的奖励额度及范围;在年度评优中教学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师优先考虑[11]。学生方面,制定符合本专业的社会实践与课外创新学分认定标准,鼓励学生参加竞赛、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围绕培养新时代具有“国际视野、地域特色、创新思维”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成效显著。2013 年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入选省级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安徽省本科院校农林类专业评估获“优秀”等级,2021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生创新成果突出,近5年主持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0余项;积极参与各类大学生竞赛,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设计竞赛、园冶杯国际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安徽省环境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屡获佳绩,获省部级以上规划设计类奖励23项,获专利9人次,发表论文近20篇;学生科研活动全覆盖,毕业论文100%来源科研和企业项目,体现出了良好的科研潜质、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近3年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升学与出国率在42%以上。
建立了园林环境类专业适宜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明显提升。近5年积极申报教学研究、质量工程等项目,获批省级项目8 项,校级项目15 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 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 项;获得一类教学效果5 项、二类教学效果6 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约13 篇;建成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 部,出版了教材4 部,入选2 门国家一流课程、3 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部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构建的“多元交叉、特色相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轻纺与艺术学院以及工学院进行推广,每年受益人数稳定在350—400 人;同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通过多种途径的交流和推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安徽农业大学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探索园林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围绕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等系统的建设,完善教学体系和支撑体系,促进核心知识凝练与传播,为园林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