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验涛
与气候知识相关的习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科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解答问题。同时,考查气候相关知识的试题,不仅能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更加深入地了解气候类型、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问题、气候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能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涉及气温和降水习题的解题策略
解答气温和降水相关的习题,首先,需要理解气温和降水变化的规律,以及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学生只有深入理解这些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才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答相关习题。其次,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和解读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和图表,概括气温和降水特征,并能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其形成原因。
【例1】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城市多年平均月气温和降水量示意图”。关于两地气温的比较,正确的是()
A.冬季气温都在0 ℃以下
B.冬季气温相差不大
C.夏季气温都在20 ℃以上
D.气温年较差都不大
解析: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量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条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读图可知,甲地冬季气温在0 ℃以下,乙地冬季气温在0 ℃以上,故A选项错误;甲地冬季气温约为-4 ℃,乙地冬季气温约为12 ℃,两地冬季气温相差16 ℃,相差较大,故B选项错误;甲、乙两地夏季气温都在20 ℃以上,故C选项正确;甲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较大,乙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较小,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小,故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例2】如图为某地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北半球7月份等温线
B.该图表示北半球1月份等温线
C.该图表示南半球7月份等温线
D.该图表示南半球1月份等温线
解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读图可知,该区域气温向北降低,该地区所示的是北半球等温线分布图。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该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气温,即1月等温线图。故本题选B。
二、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习题的解题策略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等。(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初中地理常考考点。为了更好地掌握解答考查影响气候因素习题的技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工具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以便在分析问题时能够辨别主次因素并抓住重点。其次,在解答習题时,应认真审题,根据题目设定的情境,积极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例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的是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B.一个地区的气候受该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C.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D.有时候,气候会发生异常变化,不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的是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受该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们,四季分明,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本题选D。
为了提高解答气候相关习题的能力,学生应该在把握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确保自己能够牢固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理解相关规律的形成原因。要想掌握解答气候相关习题的技巧,学生还应当通过反复练习不同类型的习题,在实践中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