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极兔:还有三场硬仗要打

2023-12-01 19:54陶娟
新财富 2023年11期

陶娟

2022年6月,极兔速递起网埃及,进一步扩大全球布局。

创业8年,李杰打造出千亿市值的极兔,自身也收获约百亿身家。但在每个战场,极兔面临的挑战都不小。

在东南亚,极兔是第一大快递企业,市占率为第二名的3倍,但当地快递单量仅为中国的1/10,且顺丰、菜鸟等大军正在逼近,电商平台Shopee、Lazada也自建物流,极兔盈利能力将面临挤压。

在中国,极兔依靠价格战和并购获得10.9%市场份额,但收入、成本至今尚未打平。2023年行业价格战再次开打,极兔如何在份额与盈利之间实现平衡?

方兴未艾的其他国际化市场,成为极兔最容易讲的故事。中国物流企业正密集开启融资,有望和制造企业、跨境电商平台携手全球化,这里的空间最值得想象,但二级市场投资者,需要审慎判断它与现实的距离,毕竟,从UPS、FedEX、DHL的经验来看,估值仍要以扎实的营收和净利润为基础。

2023年10月27日,极兔速递(01519.HK)正式登陆港交所。本次IPO,其全球发售3.266亿股份,每股发行价12港元,募资约39亿港元,发行总市值约为1057.5亿港元,高于同在港股的京东物流,达到顺丰控股的一半。而此时,距离李杰创立极兔,只有8年时间。

极,快速;兔,在中国成语中,有动若脱兔,也有狡兔三窟。上市之时,极兔率先以22.5%的市场份额成为东南亚第一大快递服務商,此后,在最“卷”的中国市场更用3年时间生生夺下10.9%的份额,并率先挥师巴西、沙特等新兴市场,开拓全球化的快递服务。

三个市场的硬仗打下来,过去三年,极兔累计实现916亿元营收,净亏损307亿元,不过,其净利润波动明显,主要源自“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损益,直白说就是,因为估值变化,导致优先股的账面成本调整引起的变化,与实际经营效果不同。

若分市场来看极兔的业绩,2022年,其来自中国的营收占比达56%,而东南亚则是唯一实现息税前盈利的市场(表1)。

表1 :极兔分地区的营收和利润表现(单位:千美元)

资料来源:极兔招股书

东南亚市场:起风了

印度尼西亚位于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咽喉,拥有超过1.7万个岛屿,2.7亿人口,是全球第四人口大国,有着数百个民族,近300种语言。

这样的地形禀赋,乍一看去并不适合快递业生存。然而,极兔的第一炮,正是在这里打响,而印尼,是东南亚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2015年,李杰还在手机厂商OPPO印尼CEO的任上。此时,OPPO在其带领下已占据印尼智能机市场20%的份额,仅次于三星,但李杰却宣布创业,成立极兔速递。

极兔的初衷是解决OPPO的运输问题。印尼作为千岛之国,交通不便,而以JNE为代表的本地快递公司效率低下,周日和节假日不处理包裹,如果碰上斋月节,所有快递都会停运一周以上,这给了极兔降维打击的空间。

在印尼,极兔最开始借鉴了顺丰的直营模式,承诺全年无休,免费揽件、送货上门,一边组建物流网络,一边推进地址和包裹信息的数字化,一边利用较高的盈利能力打价格战,三管齐下,效果显著。

刚开始,极兔只运送OPPO的产品,但通过OPPO在印尼的分销网络和商业关系,极兔迅速起网,并开始服务其他客户。

更幸运的则是极兔赶上了东南亚电商崛起的风口。在其成立的同一年,跨境电商平台Shopee(虾皮)也宣告在新加坡成立。而另一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来赞达),则成立于2012年,2016年被阿里集团收购,成为其国际化触手。

2017年,Shopee的母公司SEA(SE.N)成功上市,募资约9亿美元,Shopee趁势全面攻占东南亚市场,当年其GMV(Grossmerchandisesvalue,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258%。而承接Shopee订单的极兔,也一举成为印尼市占率第二的快递物流企业。2017年9月,极兔在印尼就已有100个分拨中心、4000个站点、30000名员工,站稳脚跟后,极兔陆续拓展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等地,在东南亚建立起了完备的快递网络。

这是东南亚电商和物流企业的黄金岁月。据《2022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显示,2017-2022年,东南亚电商行业GMV从109亿美元跃升至1310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速高达64%。

据招股书,2020-2022年,极兔在东南亚境内派件包裹量从11.54亿件增至25.13亿件,市场份额则从16.4%提升至22.5%,是东南亚排名第一的快递运营商,相比之下,排名第二的快递商,市场份额仅为7.2%,且主要服务泰国。

正是不够完善的快递网络,以及并不充分的竞争,使得东南亚快递业还处于高增长、高毛利的阶段。比起中国,这里还是水肥草美之地。

一是电商仍处高增长阶段。东南亚人均收入、智能手机覆盖率、互联网覆盖率都在快速提升阶段,电商渗透率相比国内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Shopee、Lazada及Tokopedia等平台GMV及订单均在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东南亚电商GMV将达到1500亿美元。

二是快递服务商的集中度还远远不够。2022年,东南亚排名前五(CR5)的快递商市场份额之和仅为47.9%,而中国CR5的份额则超过70%。且东南亚市场的第2-5名基本只覆盖一个国家,因此,分散的东南亚市场,存在可观的赢利空间,也呈现出巨大的整合潜力(表2)。

表2 :2022年东南亚前五大快递运营商(按包裹量计)

资料来源:极兔招股书

根据极兔招股书,其2022年在东南亚的平均单票收入为0.95美元,而平均单票成本为0.76美元,即平均单件毛利高达0.19美元。相比之下,其在中国的单件收入只有东南亚的约1/3(表3)。

表3 :极兔分地区的单票收入与单票成本对比

资料来源:极兔招股书

事实上,东南亚也是极兔税前能实现盈利的主要粮仓,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其尚处于毛利亏损阶段。

不过,东南亚物流市场虽然增速高,但问题也十分明显,一是面临基础设施障碍,二是市场天花板有限,三则是竞争正趋于激烈。

东南亚交通基础设施欠发达,在印尼的最后一公里交付,常需借助船、摩托车甚至是水牛实现。而且,当地在线支付方式尚未普及,现金结算则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东南亚市场天花板较为明显。根据RedSeer的报告,2020年东南亚电商包裹量总共60亿件,相当于日单量约为1640万单;根据极兔的市占率倒推,2022年东南亚包裹量约为112亿件,仅相当于中国市场的1/10。

而电商平台的自建物流,也对快递公司形成了一定挤压。目前,Shopee与Lazada均在加速布局“电商-支付-物流”全链条。

背靠阿里,Lazada于2017-2018年间获得了阿里30亿美元注资,而2022年以来又获得了合计约28亿美元注资,累计获得阿里58亿美元巨资注入,可谓“粮草充足”,而其中投入重点之一即在自营物流资产建设上。其官网披露,目前绝大部分的Lazada包裹经由自营物流设施或“首尾一公里”物流团队处理。

而Shopee第一大股东则是腾讯,其也将自营物流SLS(ShopeeLogisticService)覆盖到东南亚经济最为发达的六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越南)。据晚点报道,Shopee已将自身的SLS服务调换到了平台物流供应商列表的第一位。2022年,Shopee实现了735亿美元GMV,平台营收达73亿美元,总订单数则达76亿单,为东南亚快递商的第一大金主。

在电商平台自建物流设施挤压之外,顺丰、菜鸟、百世、韵达等物流龙头均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

2025年目标定为“确保业务规模和公司价值亚洲第一、全球前三”的顺丰控股,在东南亚的布局也在加快,其一是发挥空运网络优势,增加东南亚的全货机定班航线,拓展国际快递和供应链业务,二则通过投资,布局海外本土快递市场,如先后投资越南物流公司GSEXPRESS、缅甸物流公司KOSPALimited、联合印度尼西亚Triputra集团设立合资公司等,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则是从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家族手中收购嘉里物流,并实现了并表。目前,顺丰的海外本土快递业务已覆盖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尼等国。

背靠阿里的百世集团,也已在东南亚拥有了30个自营快递分拨中心、1500多个站点,以及6.8万平方米海外仓。2022年7月,百世泰国还与泰国邮政达成协议,双方今后将共享泰国境内的仓配网络、车辆、快递员。

事实上,极兔为了稳住自身份額,过去两年,主动调低了在东南亚的价格。2021-2022年,极兔在东南亚的包裹量从21.6亿件增至25.1亿件,增幅为16%,但这两年的收入却都是23.8亿美元,仅微弱增长。在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平衡,难如登山。

中国:韵达市值270亿元,申通市值160亿元,份额不及它们的极兔如何估值?

2020年3月,极兔速递中国官网正式上线,标志着其进入国内市场并开始运营。

在中国,等着收快递和拆快递,是普通人快乐的源泉。受益于无与伦比的交通运输和移动通信网络,中国几乎全民皆网民,电商异常发达,2022年,中国的快递包裹量达到1110亿件,是美国的5倍多,是日本的12倍。而中美日又合计占全球的87%(图1)。

图1 :中国包裹量是美国的5倍、日本的12倍

数据来源:Pitney Bowes包裹运输指数(包裹指重量为70磅以下)

201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就已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2016年中国人均快递业务量约23件,仍低于美国,至2022年中国人均已接近80件,超过美国(63件)。

14亿中国人,人均每年花费745元在快递支出上,这是一个增速极为迅猛,却又是全世界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中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除了京东以集团身份荣登榜首,还有7家快递企业,分别为顺丰、菜鸟、圆通、韵达、中通、申通、极兔。

这里面,几乎拎出任何一家,在国内的产能,不单能吃下整个东南亚市场,甚至美国市场的210亿件,都可以让中通一家包圆,后者2022年完成包裹量243.89亿件,而2016年业务量还是45亿件,6年有近5倍增长(表4)。

表4 :2016-2022年间,主要快递龙头的业务量均大幅提升

資料来源:各公司年报,极兔括号内为中国区数据

这样恐怖的产能规模,对于电商平台和消费者是大幸,对于身处其中的快递企业,则意味着无法止步的竞争。

极兔进军国内市场之前,国内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了“顺丰主导商务件、京东物流逐渐对外开放、通达系占据电商件80%份额”的稳定格局。而这一格局,是“密集上市融资-疯狂扩充产能-以市场份额为主要KPI-出清落后快递商”的跑马圈地后残酷厮杀得到。

2016-2017年间,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先后在A股借壳,而中通和百世则在美股实现IPO。6家公司合计募资251亿元,总市值则达到4500亿元。

此后,各家通过推动电子面单普及、投入中转中心及干线建设、搭建自动化产能,进行高强度资本开支,实现了产能大扩张。

由于扩产能对应的资本开支主要集中在买地(形成无形资产)、购买或升级自动化设备及运输车辆(形成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我们以这三项指标进行观察,2016-2022年间,顺丰三项资产之和从200亿元激增至740亿元,意味着其相应资本开支超过500亿元,而韵达、圆通的资本开支也均超过150亿元(表5)。

表5 :快递龙头产能大爆发的背后是激增的资本开支(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Wind,新财富整理

在这些已形成“高资产壁垒、高产能、高份额”的前辈面前,从零起步、开局略晚的极兔有何胜算?

但在回到中国的第一天,李杰就定下目标,“2年,做到2000万日单”。在广袤的中国市场,2000万日单是一条生死线。

中国市场之卷、利润之薄有目共睹。极兔杀回中国,里面有三重考虑:其一,必须回来接受地狱式的竞争淬炼,才能在国内快递商以后去东南亚竞争时,有还手之力。这一层预判,回头看,极其精准!如今,菜鸟、顺丰、圆通、韵达,正将战火引向东南亚,而竞争加剧的后果已开始呈现,2022年,极兔虽然保住了东南亚快递市场第一名份额,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其在东南亚的单件毛利从2021年的0.31美元极速下降至0.19美元,降幅达4成。

其二,阿里携平台订单资源、菜鸟网络及电子面单系统,以及对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公司的股权收购,一手胡萝卜一手杀威棒,形成了极强的“商流-物流”联盟,2018年,原本持有顺丰丰巢10%-15%股权的中通、申通、韵达等,集体退出丰巢股东名单,而选择加仓菜鸟,进一步“选边站”。

在这一体系下,“通达系”玩不玩价格战,对于阿里都是稳赚不赔:打价格战,有利于天猫、淘宝平台商家物流成本的下降;不打价格战,参控股的快递商则能实现更高盈利,可谓“手心手背都是肉”。

相比之下,京东物流和顺丰控股受限于自营的重资产模式,快递服务的价格带无法向下压低太多,相比“通达系”,在低价电商件领域的竞争力始终不足。几年后,顺丰砍掉自营业务中的特惠电商件,并将加盟制的丰网速运出售给极兔,即是明证。那么,彼时市场上,当看到阿里可以号令5家龙头快递企业时,其他崛起的电商平台,对不带阿里及京东背景、立场偏中性的快递商,是有强烈需求的。

其三,极兔回国,有两层人脉上的信心:单量上可以获得拼多多的投喂,而加盟网络则可以依赖OPPO在国内的分销网络迅速搭建。

这一时期,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拼多多,订单量迅速起飞,贡献了几乎电商件增量的9成。电商格局的变化往往会带来物流格局的变化,如同极兔借助Shopee,在印尼反超JNE一样,拼多多崛起也让极兔看到了冲破“三通一达”垄断的希望。而对于拼多多,如果物流命脉尽皆掌握在“通达系”手中,无疑缺乏议价筹码。

更妙的一层则是,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据称和李杰同样受过段永平指点,而拼多多和极兔速递重量级股东方也多有重叠,均包含腾讯、高瓴资本等,甚至与菜鸟系势不两立的顺丰,也选择了入股极兔,此后更进一步选择将丰网卖给了极兔,由此而见,生意的刀光剑影也逃不出江湖的儿女人情,人与人的缘分,资本与资本的共鸣,不可谓不妙。

理顺了一定得回国“卷”的逻辑,极兔超强的执行力又开始展现。其一方面积极扩建及收购中转中心,提升产能,一方面打价格战,单价比“通达系”普遍低1-3元,在金华甚至一度低至0.8元/单,疯狂揽客;再加上彼时拼多多对极兔也有意倾斜,早期极兔9成单量来自拼多多。

2021年初,极兔即宣告实现了日均订单2000万的目标,成功打断了“通达系”集中度提高的趋势。4月,极兔速递宣布完成18亿美元融资,由博裕资本领投5.8亿美元,红杉资本和高瓴同时跟投,投后估值78亿美元。

但价格战不仅引起了同行对其的抵制,监管部门也开始出手,2021年4月9日,因“低价倾销”,极兔速递遭到义乌邮政管理局整治,部分分拨中心被勒令停业整改。4月22日,浙江省明确提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2022年1月,国家邮政局出台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则明确定义,无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价格提供快递服务,属于违法违规。

降价抢市场的撒手锏不好用了,背倚强大资方,极兔换了一种竞争策略?收购。2021年10月,极兔速递宣布将以约68亿元价格,收购百世集团中国快递业务,而2020年百世快递单量达到85亿件。2023年5月,极兔以11.83亿元从顺丰手中收购了丰网速运业务,吞并了两个竞争对手,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份额。

受益于中國市场的磅礴体量,极兔单量持续快速上涨,由2020年的32亿件,增长224%至2021年的105亿件,并进一步增长38.5%至2022年的146亿件,其中120亿件来自中国,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用3年时间做到了10.9%,跻身前五。

快的代价

不过话说回来,极兔这种“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打法,对抢夺市场份额固然有用,但其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目前尚无法和“通达系”抗衡。

为了充分借力OPPO的分销网络,极兔如今在东南亚及中国均采取独特的“区域代理模式”。

在不同国家,极兔先设立各国总部公司,制定每个市场的整体营运策略及执行计划,包括转运中心的密度及地理位置、干线运输路线规划及网络承载等,而区域代理通过与总部公司合作,负责战略落地,其管理职责包括建立本地营运、销售和营销、客户服务体系及员工和网络合作伙伴培训。由区域代理管理末端网络合作伙伴,部分地区的区域代理也可能通过经营实体,直接运营末端网点及服务站。截至2022年末,极兔拥有104个区域代理及约9600个网络合作伙伴,营运280个转运中心、超过8100辆干线运输车辆,以及超过21000个揽件及派件网点。

为了强化与区域代理的纽带,区域代理一般会持有总部公司及区域身经营实体的股权(图2)。

图2 :极兔区域代理模式的三层架构

资料来源:极兔招股书

这样的“总部-区域代理-末端网络”的三层结构,既不同于顺丰、京东的全自营模式,亦不同于“通达系”的“总部负责中转及干线运输、末端加盟网点负责揽配”模式,成为独一份的存在。其好处是通过区域代理,能迅速铺展全国性网络,本地化程度高,速度快效率高;但坏处则是多一层组织结构,就多一层成本损耗。

2022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增速降至2.1%,为十多年来首次个位数增长,适时出台的价格战休战政策,让国内快递龙头普遍喘了口气,再叠加税费返还,“通达系”的业务量普遍增速在5%-10%,单票收入又再各自增加了8.5%-19%不等,这推动它们的快递营收增速最少也有14%,最高的申通则增长了33%(表6)。

表6 :2022年中国主要快递龙头表现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中通及顺丰的收入确认模式和其他公司不同;极兔相关收入按1美元=7元人民币换算)

而通过并购,极兔中国业务量劲涨44%,单票收入提升31%,收入同比暴涨88%,但在中国市场仍在亏损,主因之一即是成本过高,其单票成本为0.4美元(约合2.8元人民币),远高过加盟制的通达系。

收购也带来了较高的整合成本和财务负担。近两年,极兔合计支付11亿美元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而同期折旧及摊销合计也达到了6.4亿美元,此外,在整合百世中国的过程中,计划处置冗余的资产又合计计提了4.7亿美元(33亿元)减值亏损,相当于收购百世代价为68亿元,极兔又因此减值了33亿元。

不过,充分计提减值损失,甩掉这些财务包袱,有利于极兔在中国区轻装上阵,尽快实现盈利。毕竟世道变了,对于还在亏损的生意,投资人的耐心,快不够用了。

从快递行业全局来看,2021年为全行业的资本开支高峰期,但后续的新增产能消化却并不顺利?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仅实现2%增长,2023年业务量虽恢复了双位数增长,“消费降级”却冲上热搜,存量市场里,电商平台加速内卷,降本增效的压力也传导至下游。快递企业一是资本开支收缩,应对需求增速的放缓,如2022年,顺丰的固定资产等投资(除股权投资外)合计151亿元,同比减少21.6%;二则是再次陷入价格战,单票成本压缩幅度能否超过单票收入下滑幅度,成为各家盈利分化的关键。

中通受益于规模优势、稳定的网络,早年通过吸引渠道入股,实现了快递小哥、站点和中转中心利益分配的平衡,从而具备更强的定价能力和客户粘性,近年其成本持续压缩,份额则逐年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扩大领先优势。财报显示,中通2023年二季度包裹量同比增长23.8%,市场份额扩大至23.5%。虽然其单票收入下降7.8%,但因单票分拣加运输成本下降超15%,推动其净利润增长逾4成,达到25亿元。目前,其日单量达到8000万-9000万单。

而日均单量集中在5000万-6000万件的韵达、申通、圆通,净利规模则远不及中通,2023年8月,它们的快递业务量均有增长,但单票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7%、13%、7%。量增价减的现实意味着,成本管控能力不够精细化的话,做越多,反而赚越少。如韵达业务量同比提升9%,而单价降了17%,最终收入下跌10%(表7)。

表7 :2023年8月,各主要快递龙头量增价减,价格战再次点燃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新财富整理

在这一高强度竞争态势下,极兔中国的单票收入或也很难提升,也就限制其扭亏为盈的空间。2022年,极兔吞下百世后,市场份额仍不及申通、韵达、圆通中的任一家,与之份额接近的申通,目前市值仅160亿元,极兔中国虽贡献了120亿件业务量,数据背后能被认可的价值又将是多少呢?

电商GMV增速减缓,头部快递企业在深度整合与博弈,其最终生存之道,是服务质量、市场份额与成本优化、盈利之间的艺术平衡。

在招股书中,极兔坦陈,要想实现收入潜力并盈利,从长远来看,需要做到增加全球包裹量,维持灵活的定价策略,控制成本及提高毛利率,及提升经营效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单是极兔,国内其他快递龙头,都需要认真去讲一下“国际化”的故事,毕竟在极兔要补的后三项内功上,它们已炉火纯青。

下一站关键词:成功国际化的快递企业,才可能爬出市值泥潭

极兔成功IPO,顺丰申请赴港二次上市,菜鸟提交招股书?巨头动作频频,和上一轮快递龙头密集上市何其相似。

如果说上一轮的密集上市,是为了在国内市场跑出个位置,那么新一轮募资军备赛,则更大可能是为了国际化铺路。

2022年,极兔在回归中国市场两年后,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成为首家将市场扩展到沙特、阿联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的快递运营商,同时还提供货运代理、小件包裹及仓储等跨境物流服务。

2022年底到2023年初,菜鸟成立北美、欧洲和东南亚三个海外大区,重点发力。目前,菜鸟在全球布局6大智慧物流枢纽、18座海外分拨中心,运营300多万平方米跨境物流仓库,其CEO万霖还宣布,菜鸟将联合速卖通在2023年推出“全球五日达”国际快递快线产品。

而收购了嘉里物流的顺丰,除了要将东南亚做成标杆项目,也全面发力国际化,目前,其国际快递及供应链业务覆盖98个国家及地区,而跨境电商包裹业务则覆盖208个国家及地区。2022年,其承载国际化使命的“供应链与国际化业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24%,是顺丰各板块中增速最快的,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从2021年的18.92%增加至32.85%。

尽管快递是一个非常本土化的产业,但在中国锻造出的快递龙头,如果能顺利拓展其他国家业务,其又将收获巨大的利润空间。

物流巨头全球化诉求的背后是中资企业的全球化。此前,中国产业链只赚取在本土制造的微薄利润,海外客户吃下从品牌、物流到销售的其他环节全部利润。如今,中国从消费电子企业到新能源车企,从动力电池企业到光伏企业,都在靠近客户端于海外设厂。据新财富统计,5284家A股上市公司中,3279家获得海外业务收入,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均值则达到18%。而截至2021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立超过1.1万家境外企业,其中超过一半为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

而依靠中国货源,跨境电商平台也在海外攻城略地。拼多多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一年内足迹就遍布北美、巴西、澳大利亚及欧洲。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出口规模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就如同手机商OPPO和电商平台Shopee一起成就了极兔在印尼的江山地位,而UPS和FedEx也正是跟随着美国品牌自1990年以来快速全球化的过程而实现全球化,今后我们可望见到,随着中国企业深度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国跨境电商在全球消费市场进行扩张,一定需要触达全球的物流网络服务能力作为支撑,这无疑为中国物流企业出海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和机遇。

反过来,逻辑同样成立,物流企业率先出海,也能促进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出海。针对中小商家,菜鸟国际快递推出了国内一件起揽、一件发全球、免费试单等服务,尽可能降低中小商家和物流成本;针对品牌商家,不仅提供“9日必达,晚到必赔”的服务,还可以做到全链路追踪,全程无死角确保物流履约质量。

携手走向国际化,不仅能够对抗国内存量竞争的困窘,打开增量空间的星辰大海,还可以收获快递服务的巨大价差。毕竟,连东南亚的单票收入都是国内的3倍,遑论欧美。

以第二大市场美国为例,根据PitneyBowes的数据,2022年美国电商包裹量下降了2%,达到212亿件,但承运商的收入达到历史最高,为19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5%。这意味着,美国快递的单件承运收入为9.4美元(相当于66元人民币),而中国2022年1106亿件快递包裹,合计产生了10567亿元收入,相当于单件收入为9.55元,约为美国的1/7。神奇的是,中美快递服务的价差,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一致。

中国快递龙头从零搭建了全球约7成的包裹交付产能,CR6均具有日单5000万的管理能力,理论上说,倘若条件允许,它们能把中国的成熟模式,复制到全球任何一国,结合当地市场的情况重做一遍,可能都得心应手。但现在,投资人的耐心或许并没有那么足。

当长期美债利率突破5%,作为全球无风险资产定价基准,在机构投资者眼里,众多利润率低于5%的生意失去了吸引力。

极兔速递上市计划也显示,其实际募资规模较起初缩减了一半。在近来清淡的港股IPO市场,即使其吸引了博裕、红杉、顺丰、淡马锡、腾讯、高瓴等基石資本站台,它们合计认购了近2亿美元新股,极兔最终也只释放了3%的新股规模。

抛开宏观因素不说,同行上市后的表现也进一步影响了对极兔的定价。

多年高强度的资本开支,和持续经久的价格战,推动了快递行业龙头的业绩高增长,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体验却多半不佳。

以京东物流为例,其上市前累计战略融资达25亿美元,2021年IPO募资283亿港元,市值突破2500亿港元,但如今其市值仅为600亿港元,股价较最高点折损超过8成(图3)。

图3 :京东物流上市后市值一路下跌,从2500亿跌至600亿港元

资料来源:Wind

而这样的估值,还建立在京东物流2022年收入同比上涨3成至1374亿元,外部客户贡献收入占比提升至65%的前提下。它主要的问题即是尚未实现盈利(尽管亏损并不高),当全球资本能轻易获得5%的无风险回报时,繁荣时期的梦想与泡沫,都会在冰河期落地为现实主义的冻雨。

事实上,不止是京东物流,即使早在2016-2017年间密集上市的公司,中通目前市值约为上市首日收盘市值的160%,即二级投资者当日购入,持有至今约有60%收益,顺丰则只有13%回报,跑不过定期存款。而圆通、申通、韵达、百世等市值均未回到上市首日,其中,申通最新市值151亿元,不到上市首日市值的1/3,韵达和圆通也只有约1/2。这意味着,二级市场投资者购入将折损一半甚至7成本金。

而阿里持股比值最高的百世集團,多年来和极兔积极低价抢件,亏损累累,在将中国区业务卖身极兔后,其最新市值仅0.58亿美元,仅是上市首日的1.5%,堪称价值大毁灭。

二级市场股东纵身投入一个高增长的行业,用真金白银推动快递商增强资本开支、行业渐趋智能化及自动化,消费者收件时效越来越快,但资本从这一行得到的回报却令人唏嘘(表8)。

表8 :在二级市场投资快递商,体验并不美好(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Wind,新财富整理(最新市值取自2023年10月20日收盘价)

在这一惨烈情形下,极兔上市首日,收于12港元/股,与发行价一致,市值达1057亿港元(约989亿元人民币),高出“圆通+申通+韵达”之和,达到顺丰的一半。其主要的胜出点依然在于国际化的故事。

全球三大快递巨头,UPS、FedEX、DHL三家的总市值高达1.6万亿元,过去一年的总营收合计达到了2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460亿元,市盈率平均为11倍,市销率为0.8倍,这一估值水平甚至低于国内快递企业均值。

可见,三大巨头的高市值并非来自高估值水平,而是以营收和净利润的庞大规模为基础。这也意味着,国内快递龙头出海,首要任务依然是市场份额(表9)。

表9 :中国主要快递龙头与国际三巨头业绩与估值比较(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Wind,新财富整理

由于极兔速递2022年115亿元的净利润主要来自金融负债的账面调整,而非实际经营,其市盈率也就无法作为真实参考。从市销率来看,极兔的2倍市销率,仅次于中通(中通营收和单票收入不包含派费,且已扣除对网点的激励,因此,其收入确认模式不同于申通韵达圆通等),远高于其他国内外快递企业,如申通、韵达、圆通市销率均只有0.4、0.6、0.8倍。上市后,极兔这一显著高出同行的估值,能否得到维持,还有待观察。

IPO之前,极兔的机构投资者明星荟萃,包括腾讯、博裕、ATM、高瓴、GLP、红杉、顺丰、招银国际等。但李杰依然牢牢掌控公司控制权,招股书显示,2023年5月17日,李杰以创始人身份,获得极兔奖励的2456万股B类普通股,条件则是此后4年他需继续担任董事长或CEO之职。创始人奖励股份发行完成后,李杰通过其控制的JumpingSummitLimited,持有极兔约11.54%股权,并有权行使总投票权的72.29%。

创业8年,李杰就成功打造出市值千亿的企业,自己也获得约百亿财富,给这个百舸争流的时代,又创了一个财富传奇。但无论在东南亚,还是在中国,或者在最有梦想意味的国际化市场,极兔在全球不同地点同时开启的三场艰难战役,均需全力以赴方可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