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研究

2023-12-01 23:32:02李佳佳
教育界·A 2023年31期
关键词:集体幼儿园游戏

【摘要】幼儿园教育对幼儿个体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游戏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应当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渗透游戏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学习力,从而提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效果。文章重点研究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实践。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

作者简介:李佳佳(1992—),女,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临海镇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活动可以分为集体教学活动与自主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由教师发起,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课题,创设相关环境,提供相应材料,组织幼儿集体参与的教学活动。自主游戏以幼儿为中心,即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发开展游戏。在一定的条件下,集体教学活动可与自主游戏活动结合,丰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形式。文章研究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意在为幼儿园教学活动提供新的思路。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价值研究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处于新环境或遇到新奇事物时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个体对事物的陌生程度和新鲜感越高,越能产生好奇心。好奇心是幼儿探索新鲜事物的驱动力。

幼儿缺乏生活阅历与知识储备,常对周围的事物感到陌生,进而对事物的本质感到好奇。教师基于此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渗透游戏元素,利用新颖的游戏激活幼儿的好奇心,能够使幼儿主动探索事物,增长智慧。

(二)锻炼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对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的发展阶段,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能够锻炼幼儿的想象力。

此外,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通常借助趣味游戏增强集体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幼儿可以在趣味的游戏中大胆想象,进而达到锻炼想象力的目的。

(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创造是发展的根本。幼儿应当从小参与创造,培养创造力,以便紧跟时代的发展,成为创造型人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与创造密不可分,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以鼓励幼儿动手、创造、创新为主旋律,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教师将游戏融入其中,增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幼儿的身心投入,进而使幼儿在其中发展创造力[1]。

(四)提高幼儿的学习力

学习力是幼儿综合能力的体现,其中包括学习动力、毅力、能力。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学习力直接决定个体的竞争力。教师应当帮助幼儿提高学习力,以便其在日后能够应对社会的激烈竞争。

开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入游戏教学,有利于幼儿进行游戏化学习,助力幼儿学习力的发展。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实践研究

实践表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一方面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开展游戏,另一方面是在游戏模式下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对于前者,教师首先应当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据此生成游戏;其次应当关注幼儿的需求,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最后应当回应幼儿的热情,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后者,教师应当根据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类型与游戏的特征,促进游戏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一)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开展游戏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相关要求,幼兒园集体教学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开展游戏。故而,在活动过程中,多数幼儿表现出对活动内容的浓厚兴趣。教师可基于此,以幼儿的兴趣为起点实施游戏教学[2]。

1.了解幼儿的兴趣,生成游戏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实施游戏,要求教师了解幼儿的兴趣,确保游戏的有效生成。在中班的“走近自然”户外集体教学活动中,笔者带领幼儿探索幼儿园周围的自然环境,意在使幼儿集体观察自然、亲近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存在许多有趣的现象,如“长得歪歪扭扭的植物”“几个人围在一起都抱不住的大树”“深浅不一的水坑”等,幼儿观察这些自然现象,提出“植物多高?”“大树多胖?”“水坑多深?”等问题,并产生“测量”的兴趣。笔者便可由此切入,组织“测量自然”的游戏,开展基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游戏。

2.关注幼儿的需求,给予支持

游戏教学的具体实施,一方面需要相应的材料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思维的支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由于游戏主题和内容的不同,因此幼儿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这要求教师根据游戏的主题、内容以及幼儿的需求,及时提供材料的支持[3]。

在“测量自然”的游戏中,笔者通过对话的形式了解幼儿的想法,还通过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需求。笔者询问幼儿:“如果测量植物的高度,你想怎么做?”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出:“可以找一根棍子或者竹竿,用它比一比就知道植物有多高了。”紧接着,笔者询问幼儿:“测量大树有多‘胖’呢,该怎么办?”幼儿提出:“用绳子围着大树绕一圈。”幼儿经过充分思考和想象,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需求,使笔者能够有针对性地投放游戏的材料。笔者一方面投放麻绳等材料,另一方面组织幼儿就地取材,收集长短不一的木棍或竹竿,丰富“测量自然”游戏的材料,促进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

教师组织幼儿自主游戏应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原则,但是不能使幼儿完全脱离教师的主导。幼儿的思维缺乏成熟性,容易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教师应当在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必要的思维支持,避免游戏教学陷入僵局。

如测量水坑的深浅时,不同幼儿测量的结果有所差别,由此出现游戏瓶颈。此时,笔者仔细观察幼儿,发现部分幼儿将木棍插入水坑时,没有保持木棍与水坑的垂直关系,使得木棍斜插入水坑,导致测量的结果缺乏实际意义。笔者为幼儿提供相关思维支架,提示幼儿:“比较一下你们的测量方法。”在支架的支持下,幼儿调整测量方法,提高游戏的科学性,从而推进自主游戏的开展。

3.回应幼儿的热情,促进发展

教师应当积极回应幼儿的热情,增强幼儿的游戏成就感,促进幼儿后续的发展。教师可以采取展示与表扬相结合的方法,先组织幼儿展示自主游戏的成果,再针对幼儿表现的优异之处,对幼儿进行积极的表扬。

在“测量自然”的游戏中,笔者观察幼儿的行为,待幼儿基本完成对感兴趣事物的测量后,组织幼儿集体分享测量的成果,同时记录幼儿分享的内容。分享结束后,笔者对幼儿进行逐一表扬,如:“你可真是太聪明了,能想到用软软的绳子测量大树一圈有多长。”“用筷子测量小水坑的深度真是一个好想法。”笔者肯定幼儿自主游戏的成果,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回应幼儿探索世界的热情,促进幼儿进一步发展。

(二)在游戏模式下开展集体教学活动

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对集体教学起着引领作用。教师不妨先通过游戏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再开展集体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性。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类型特点,灵活运用游戏教学的元素。

1.以游戏为工具,支持五个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游戏为工具,支持幼儿园游戏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不同领域的内容设计游戏,从而支持相关的集体教学活动[4]。

例如,教师可以将“传声筒”游戏引入小班语言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内容为:幼儿按前后顺序坐好,教师向坐在最前面的幼儿悄悄说一句话,由该幼儿开始,借助自制的“传声筒”向后传话,最后一名幼儿将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在“传声筒”的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聚精会神地听别人对自己说的话,并对此做出回应。这符合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特征,有利于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又如,教师可以将“大自然配音”游戏引入大班艺术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大班艺术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意在使幼儿欣赏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大自然配音”游戏的内容为:回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鸟鸣等,再借助身边的工具或自身的发声系统,模拟大自然的声音,为图片中的大自然景象进行配音。教师结合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此游戏,可以活跃集体教学活动的氛围,增强幼儿对美的感悟。

2.发挥游戏的功能,组织幼儿园混龄活动

教师可以发挥游戏的功能,组织幼儿园混龄活动。混龄活动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特殊形式,即将3岁—4岁、4岁—5岁、5岁—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组织在一起,打破年龄限制,鼓励幼儿开展“大带小”的自主活动。混龄活动可以拓宽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空间,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混龄活动的有效组织,与混龄游戏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发挥游戏的功能,开发幼儿园混龄游戏,使幼儿在混龄集体教学活动中取得进一步发展[5]。

例如,“沙滩大冒险”混龄游戏的内容为:幼儿按照年龄参与“沙滩大冒险”,中班幼儿为大班幼儿提供“作战物资”,同时与大班幼儿接力跨越沙滩障碍,“解救”在终点的小班幼儿。该混龄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为:融合健康领域与社会领域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反应能力。

游戏可以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织在一起。教师可以创设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混龄游戏,鼓励幼儿在玩中学。游戏期间,幼儿通力合作,相互信任,突破重重障碍,有利于增强集体教学活动的教育性。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其他要点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控制时间。幼儿园的活动与游戏时间有限,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应当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以游戏为辅。这要求教师合理控制时间,注意集体教学活动与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分配,使活动主次分明。

第二:设定规则。规则具有约束力,有助于维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秩序。幼儿若缺乏规则意识,不免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出现打乱游戏秩序等行为,阻碍集体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设定规则,通过与幼儿一同讨论“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从而有效约束其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以游戏化手段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要求,同时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模式。教师应当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渗透游戏元素,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价值,增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春晓,李芸芸.集体教学活动设计需从儿童视角出发[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22(12):1.

[2]李敏.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体现游戏精神[J].好家长,2022(27):52-53.

[3]徐翠凤.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探析[J].亚太教育,2022(12):187-189.

[4]孫晓华.只为更生动,有趣的集体教学活动:运用课程游戏化教学彰显幼儿教育活力[J].好家长,2022(3):31-32.

[5]徐莺.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常态集体教学走向例谈[J].基础教育论坛,2021(32):107-108.

猜你喜欢
集体幼儿园游戏
我为集体献一计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42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警犬集体过生日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