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明,朱照远
(1.山东省水利综合事业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2.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9)
潘季驯(1521—1595 年),字时良,号印川,明朝湖州府乌程县(今湖州市吴兴区)人。明朝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历任江西、广东等地官职。在27年的治水活动中,曾四次出任总理河道大臣,负责治理黄河、淮河、运河达10 余年之久,提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淤滩固堤”的治河理念,为我国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明朝时期,黄河治理至关重要。黄河治理不仅关乎民生,而且还涉及到漕运以及明祖陵安全问题。如何保证京师的经济安全,“咽喉命脉所关”,成为水利建设的核心。
“黄河夺淮”入海增加了黄河治理的难度。明朝中期之前的黄河治理,基本采取河道疏导、围堰加高和改流分流等措施,但对于“善淤、善徙、善决”的黄河来说,始终未有根本解决之法。黄河夺淮入海后,历代治河者大多采取“北岸南分”的策略治理黄河,即采取了北岸筑堤、南岸分流,以保漕运畅通。由于黄河多沙,再加上人为因素,造成了黄河水患从河南境内逐渐推移到山东和南直隶(安徽和江苏)境内,正德、嘉靖年间黄水弥漫达到顶峰。这种治理策略不仅没有给黄河带来安宁,反而使得黄河水患更加严重。
元代以前,大运河不经过山东,元代定都大都(今北京)后,通过开挖济州河、会通河等,使京杭运河南北贯通,成为保障京师的生命线。由于黄河基本是东西走向,与大体南北走向的京杭运河有交叉。黄河夺淮,使黄河、淮河下游河道交织在一起,直接影响到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影响到漕运事业。黄淮运三河交织在一起,水系关系复杂,既要在有限的财力、物力治理黄河的同时,又要确保漕运畅通,使广大民众少受洪水的侵虐,这是明代治水的一个难点。
治水难度增加的同时,明朝对水利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在机构设置上,明朝扩大了水利机构统一治理的权限。隆庆六年(1572 年)6 月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后,开始“足食足兵”“富国强兵”的改革计划,全力支持潘季驯治理黄河。明朝的河漕制度规定“理漕属之漕司,治河属之河道”,即漕运与河道治理为两个部门管理。他汲取河漕衙门相互推诿、画地为牢的教训,裁撤河道都御史,统一河漕事权,授全权于潘季驯。通过制度改革,有利于集中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超越地区间的行政分割,完成责任重大的治黄、治淮、保运、保祖陵、救民生的重大责任。
到明朝时期,黄河治理已经留下了丰富的治河著述。除了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等正史资料外,还有大量的关于黄河治理的著述,如北宋沈立著《河防通议》、元代欧阳玄《至正河防记》、王喜《治河图略》、明王琼《漕河图志》、车玺《治河总考》、无名氏《新河初议》、刘天和《问水集》等也是重要的参考著作。统计出关于治河类的专著有40 余种,其数量已经远远盛于前代。这些水利著述对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治河思想,加深水利重要性的认识,积累了深厚的治河经验,也为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治河理论,提供了条件。
从理论逻辑的角度来看,明朝时期,新的治水理念不断升华。潘季驯之前的明代治水专家提出了“治河必先治民,宁敝河不忍敝民”的主张,潘季驯提出了“遵从自然规律、遵从河水的自然特性治理黄河”的思想。这些可贵的认识,为潘季驯的治水理论提出创造了条件。正是以上丰富的治水主张,为潘季驯的“筑堤束水、借水攻沙”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沃土。隆庆五年(1571 年)6 月,潘季驯奏上《正漕复通疏》,正史阐述了其“束水攻沙”的治水思想。
1)第一次治河始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十一月,至次年十一月。第一次治河使潘季驯认识到保漕必先治河,治河是根本,保漕是目标,只有先固本,治标才能长久。这个思想是明代前期治河观念的一个重要突破。
2)第二次治河工作始于隆庆四年(1570 年)八月,到隆庆五年十二月,这次治河是其第一次被授予全权,能够按自己的设想开展工作,同时也是其“筑堤束水、借水攻沙”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3)第三次治河工作始于万历六年(1578 年)二月,期间他上书《治河六议》,大胆提出了“筑堤束水、束水合流”的全新治河新思想。万历八年(1580 年)秋,功成升任南京兵部尚书。
4)第四次治河工作始于万历十六年(1588 年)四月,时年68 岁,到万历二十年。潘季驯四次治河前后将近10 年之久,时间跨度27 年,相对于历代治河大臣2~3 年一换的历史情况,明朝治河诸臣任职时间之长无出其右者。特别是后两次,治河大权全归于潘季驯,朝廷特准“便宜行事”,治河取得显著成效。
“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束水攻沙的前提是有完善的堤防。潘季驯重视堤防建设,他多次深入水利一线,把黄河堤岸,根据距离的远近及其功能,把堤防分为遥堤、缕堤、格堤、月堤4 种,并制定许多完备的规章制度。经过堤防的束水作用,徐州以下的黄河河床很快被刷深,而且深度达七八丈之多(约合20 多米),这样的景象是往年运用开支河或用人力开新河办法所不能看到的。
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是现代黄河“调水调沙”理论的先导。21 世纪以来,基于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当代水利人开始着眼于黄河泥沙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开始了黄河“调水调沙”工作。所谓“调水调沙”,就是立足现代水利工程和黄河下游河道过水能力的基础上,利用水的自然力,在一段时间内,通过逐步加大黄河水量的排泄,把沿途的泥沙向下推泄从而减轻河道淤积、实现冲洗或不淤、下游河床不抬高的治水活动。基于以上理论和认识,黄河“调水调沙”自2000 年开始编制计划,2002 年开展调水调沙实验,通过水库调蓄泄放,形成人造洪峰,加大了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调水调沙以来,黄河累计入海总沙量达28.8 亿t,得益于调水调沙,黄河下游河道沿线以及河口三角洲生态状况好转,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潘季驯在长达27 年的治水实践中,一反前人“只治水、不治沙,只分流、不合流,只保漕、不治河”的传统治河方略,大胆探索,推出了“筑堤束水、借水攻沙”的全新治河方略,改变黄河治水的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治水成效,创立了中国黄河治理的新高度。黄河“调水调沙”升华了中国式黄河治水理论,推动了河道治理,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治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