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悦 苏金星 香杰
[摘 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先进的媒体技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普及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民族高校是民族意识教育的摇篮,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文中从新媒体的背景出发,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命运等五个方面入手,阐述新媒体时代下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最后总结出新媒体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普及认知、传播创新过程中的挑战和路径。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媒体;五个认同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
(一)民族与民族共同体
民族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概念,通常用来描述具有共同历史、文化、语言、宗教、传统和血缘关系的群体。民族成员通常共享相似的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形成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华民族”一词最早是由梁启超提出来的,他表示中华民族是由汉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守望相助的共同体[1]。意识是社会历史长河中陶冶出的产物,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各族儿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本民族各方面认同意识的总和。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團结进步和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全国各族人民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倡导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提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民族儿女要坚持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事关中华各族儿女,也是社会学界关注的议题。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认同”为维护民族和谐统一、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新认识、新思想、新方法[3]。引导各族各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同时也暗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铸牢的必经之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是铸牢其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和命运五个共同体意识。
1.历史共同体意识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意识经历了从诞生到发展再到最后成型的漫长过程,其准确定义是指每一位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认同及历史经历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民族团结的集中体现。其中,中华民族的内涵是指我国不同地域、多种民族从古至今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共同体,因此,它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每个单一民族与中华民族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很难找到维系国家团结的根基,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熟练运用是塑造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强化其历史思维,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坚定理想信念。
2.文化共同体意识
中华各民族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观、传统和文化符号,在文化上具有共同性和团结性,各个民族在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强化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也是中国多元民族融合的产物,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铸牢大学生的文化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3.政治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是指各民族儿女对中国作为民族国家形式所具备的认同和归属感。各个地区、民族、社会群体在政治上的共同性和团结性,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通常表现为各中华民族儿女共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每一个民族谋幸福,培育大学生的政治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增强我国的制度意识,提升大学生制度自信。
4.社会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意识是指各民族人民对于整个社会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感。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利益、责任等方面存在共同的认同,为了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形成的团结合作意识。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意识是多元治理主体自愿主动良好协同的体现,是中华儿女互帮互助、责任共担、利益相连、命运与共的体现。增强大学生社会共同体意识,重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观念,使其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时代重任,并内化形成自主行为。
5.命运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指各民族儿女生存、发展和面对共同挑战的意识,强调全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命运下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享命运的共同体意识。中国从古至今倡导天下为公、求同存异,注重兼容并蓄、和谐共处,几千年来在历史的长河积淀中命运共同体意识源远流长。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大学生意识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命运相连,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二、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民族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是民族教育的摇篮,在铸牢广大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新时代高校的学生,要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深化爱国情怀,强化团结意识。在民族地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同时也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在民族地区,学生通常有着更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历史,但也可能面临与主流文化融合和认同的问题。通过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增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至关重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民族地区高校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这项教育,可以培养更具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的学生,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二)落实党中央民族教育要求
中国共产党强调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一心,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民族和谐。党中央提倡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交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鼓励各民族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推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推动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政府和党中央致力于在教育体系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教育的作用。
民族高校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进各民族儿女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团结,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民族高校应鼓励学生参与跨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通过教育和培养,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交流和共同发展,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进步。
(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指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地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4]。共同體意识促进国内各地区、各群体之间的团结与融合,减少地区之间的分歧和矛盾,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成员拥有共同体意识,意味着他们在共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上有共识,这有助于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民族团结。当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时,共同体意识更容易在全体成员中形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而民族团结的强化则为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提供支持。总体来说,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是构建一个团结、和谐的社会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共同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加强共同体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媒体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与培育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挑战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息内涵传播度低
新媒体的快速传播特性导致信息碎片化和虚假信息泛滥,可能会影响到民众对共同体意识的正确理解,甚至加剧分裂和误解。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认知和价值观念更加多样化。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们在新媒体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认同,使民族认同出现分化。新媒体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和文化产品,部分内容可能具有较强的西方或外来文化色彩,对传统中华民族文化产生冲击和影响。在新媒体平台上,个人信息容易受到泄露和滥用,这可能对民族认同和社会稳定产生潜在威胁。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商业化
随着信息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与商业化也日益显著。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商业化开发,将经典文学、传统节日、历史故事等打造成IP形象,推出周边产品、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增加经济价值和传播影响力。商业化的文化节庆活动也常常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活动的核心内容,吸引观众参与,并通过门票、周边销售等方式获得商业利益。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商业化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文化泛滥现象,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和传承性。同时,商业化活动也要合法合规,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遵循道德伦理原则,避免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
1.把握主流媒体优势,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高校主流媒体可以以图文并茂、视频、音频等形式多样化地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内容,包括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民族团结等方面,让学生从不同维度了解和感受共同体意识。通过主流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如中国古代诗词、书画、传统节日等,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华民族的深厚历史和独特文化,增强共同体意识[5]。高校主流媒体可以报道一些民族团结典型事迹,如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帮助、理解、宽容的故事,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高校主流媒体可以举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论坛、讲座、展览等,邀请专家学者、社会名人等进行宣讲,增进学生对共同体意识的认知。
主流媒体应当积极宣传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他们更加自豪地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短视频和微信公众号是当代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高校主流媒体可以制作有趣、生动的短视频和微信公众号内容,吸引学生关注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
2.打造“线下+线上”宣传模式
在校园内设置宣传展览,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展示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引导他们了解和认同共同体意识。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少数民族地区,了解他们的生活、文化和传统,促进学生对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知。与此同时,高校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创建专门的共同体意识宣传账号,定期发布相关内容,包括图文、视频、短片等形式,增加宣传的吸引力和趣味性。通过虚拟展览、线上文化活动等方式,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民族代表人物的故事,弘扬共同体意识。制作宣传性的视频短片和微电影,以生动的故事和形象展现中华民族的共同体精神,吸引学生的关注,促进大学生共同体意识的铸牢。
结束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本质也在不断更新,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教育应行之责,高校可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五个认同意识,结合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培养路径提升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创造良好的、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环境,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文光,马宜果.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述论[J].思想战线,2023,49(3):40-51.
[2]金海英,金玲.党史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J].民族学刊,2022,13(7):24-32+140.
[3]王利君,刘金林,蒙思敏.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协调度:基于百色市的实证分析[J].民族学刊,2022,13(8):40-50+157.
[4]徐晓美,郭芮.新时代民族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困境与机制创新[J].民族教育研究,2022,33(6):105-111.
[5]王军.短视频传播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7(1):107-117.
作者简介:朱悦(1998— ),女,汉族,贵州黔西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苏金星(1970— ),男,蒙古族,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
香杰(1997— ),女,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民族发展。
基金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22JBXC010),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JJS2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