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琳 王浩
[摘 要]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高校的政治稳定、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文章依据新时期科学化研究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现实意义及任务要求,针对目前高校统战工作的现实困境及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共识力量、完善统战工作机制体制建设、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创新工作方法几方面,对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统战工作、构建“大统战”格局进行了路径探索与策略分析。
[关键词]高校;统战工作;创新实践;路径思考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法宝”作用的重要窗口。聚焦分析当前高校统战系统面临的形势任务,存在的多方面问题挑战,研究推进工作的有效举措,对于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统战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推动高校统战工作提质增效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一、新时期科学化研究高校统战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共识树立统战思维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统一战线最鲜明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高校应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扎实做好统战工作,确保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及共同目标前进,将高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阵地,不断增强党在统战工作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要真正把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谋划思路、锐意进取,为党和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二)强化思想引领,推动统战工作创新增效
新时代的发展赋予了高校统战工作新的内涵,更要重视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思想政治引领、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认真学习、科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的内涵要求,同心同向做好高校统战的意识形态工作。在理论上开展深入性的研讨,实践中采取创新性的举措。积极创新、不断改进高校统战工作的载体及方式方法,才能促进高校统战工作不断发挥功效,构建大统战格局,画出最大同心圆。
(三)广泛团结联合,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力量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也是党外知识分子聚集地。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骨干力量,是党外人才队伍的“储备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有利于广泛凝聚党外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力量,开拓创新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局面,巩固发展高校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高校统战工作现实困境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够,统战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高校统战工作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特点。从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存在高校对统战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以致产生统战工作领导运行机制建设不健全、统战工作队伍人员配备不完善等问题。高校统战工作人员不仅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传达者,也是工作的具体执行者,直接影响高校统战工作的实际成效。当前,大多高校存在工作队伍配备不合理,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不足,在业务能力及实践操作方面缺乏合理指导的问题,导致高校统战工作人员任务繁重、力不从心,无法更好地落实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统战工作的高质量发展[2]。
(二)缺乏统一协调,团结各方作用有待加强
部分高校“大统战”格局尚未形成,全校“统战一盘棋”的工作理念尚未树立,缺乏对统战工作的整体协调。部分人员认为统战工作是统战部的事务,基层单位只要配合好即可,从而出现上热下冷、层层递减的难题[3]。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具有表达诉求意愿强烈、青年群体比重高等特点,同样也存在群体凝聚力、政治定力不够等方面问题。面对新挑战,高校完善统战工作体制机制,搭建规范合理的渠道进行支撑势在必行。此外,大学生作为高校数量最庞大的群体,对统一战线的认识普遍不足,对学校的具体统战方针及政策缺乏清晰认识,而大学生正处于个人成长及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更应加强正确引导,帮助树立科学的统战信念。
(三)基本建设不完善,工作机制运行不顺畅
目前,大多高校在统战工作基本建设方面存在短板。软件方面,统战工作的规章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文化塑造、环境氛围尚未形成;硬件方面,高校给予的人才、场所设施、经费保障等支持也相对有限,与“大统战”工作要求存在差距。此外,高校统战过程中的统战工作者、统战对象、统战工作的内容方法、设施环境之间整体功能系统未紧密协同联动,导致在运行机制上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如何不断强化统战双方责任意识、自觉意识、主动意识,增强主观能动性与互动关联,形成高校统战部门牵头协调负责,全校各基层部门协同共助的大统战工作格局[4]。
(四)宣传工作不到位,意识形态引领需提高
高校统战宣传工作不是简单的工作宣传,而是一项政治任务。就目前情况看,高校普遍在统战工作的宣传方面有所欠缺,存在对统战宣传工作的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不够新颖等问题。同时,新时期对高校统战工作如何正确加强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引领,从而实现高校统战关系的优化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如何避免统战教育生硬空洞、单向灌输,陷入政治说教泥潭,也是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五)方法创新不足,理论实践研究存在差距
高校统战工作复杂多样化愈加明显,新时期对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更多新要求。然而部分高校对统战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改革不足,更多依据传统的经验做法,简單传达文件、解读精神,实际对现阶段高校统战工作研究认识不深,较少开展真正结合特点、深入人心的活动策划。高校统战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同样存在差距。统战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而理论研究需要政策及经费支持,需要充分调动高校从事统战理论研究的统战干部队伍和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目前高校普遍在此方面投入不充足,致使一些具有价值的研究工作难以系统深入地开展[5]。
三、新时期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共识促进基层统战同向发力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统战意识,是新时期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根本和基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要切实强化组织引导,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凝聚力,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的战略性地位,不断增强统战意识,完善“大统战”格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多次强调“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6]。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统战工作,需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努力拓宽工作对象范围。
1.将统战工作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高校通过将统战与党建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可形成党建带统战、统战促党建协同发展的态势,以“大党建”引领“大统战”,产生积极作用,化解各类矛盾。对此,各级党委及其主要负责人要负起责任,加强对本单位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亲自学懂弄通、科学谋划、真抓实干。高校统战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对象、宗旨及方法上具有高度相似性和融合性,表明两者可结合开展,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对此,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理论进行宣传学习,又可争取更多支持者,强化思想认同,树立共同体意识,建立起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目标。
2.联动基层单位共同开展统战工作。各基层单位(包括各院系、各部门)是高校办学的主体和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高校统战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教学、科研、管理等最基本也是核心的工作。基层单位作为统战成员的直接单位,联系密切更加熟悉其情况,在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方面具有更大优势,能够及时精准施策、解决问题。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各基层单位的统战功能,将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放在基层单位,构建统战工作协同推行机制,使其主动入位高校“大统战”格局,增强基层统战的活力、主观能动性与实效性。
3.广泛汇聚党外知识分子力量。首先,高校党委应加强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支持和帮助,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工作,为其党派发展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其次,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选拔任用干部,鼓励其发挥建言献策、民主管理监督的作用。同时,紧密联系校友组织,做好学校向社会的广泛延伸,依托校友组织将高校统战工作辐射到基层群众中,充分挖掘校友在统战工作中的潜在价值,让他们发挥更大作用。
(二)完善基本建设,健全统战工作队伍与体制机制
1.完善高校统战工作责任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组织协调,各级基层单位积极配合的协同联动的“大统战”工作机制。对照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目标要求,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后勤保障等方面严格落实规范标准,适当增加经费保障,强化主体意识,履行责任担当。
2.建立统战工作例行研讨制度。在统战部门统筹规划、指导协调下,高校各级党委要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学习交流研讨会议,分享高校优秀统战工作事例,总结工作经验,解决统战工作疑难问题,推进统战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
3.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在制定考核方式时,应确保考核条目与目标高度匹配,同时将统战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奖励制度能够激励各单位及工作人员参与统战工作的热情,激发工作活力,更好发挥主动性及创新性,推动高校统战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4.搭建党外知识分子发展交流平台。一方面要整合统战工作的信息资源,建立高校党外人士的档案信息库。另一方面完善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依据年龄、专业等优化人才结构,制定选人标准,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健全与党外干部合作共事的工作机制。畅通党外人士建言献策、反馈权益意见的沟通交流渠道,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发挥优势作用,及时反映群众所思所想、利益诉求,共同协助高校协调发展,促进团结、维护稳定。
(三)整合相关资源,不断创新统战工作方式方法。
1.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整合统战信息资源,推动高校数字统战及新媒体统战建设,探索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满足统战成员服务需求的新模式。创新“统战+”宣传模式,建立网络舆论引导阵地,提升统战宣传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增强统战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具体可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等开设统战专门板块,宣传统战相关知识及优秀案例,营造统一战线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完善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共建风清气正的高校育人环境。此外,深化统战活动载体建设,通过开展统战相关活动,组织邀请高校党外人士共同参与,以达到团结党外人士、加深对统战工作理解的目的,确保统战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2.加强和促进开展高校统战理论研究。首先凝聚合力,高校应重视加大对统战理论研究工作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争取统战干部的有力配合,调动统战成员的积极性;其次整合信息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多方协作研讨,联合攻关难题,建立良好的高校统战理论创新环境;最后制定奖励机制,鼓励统战成员积极酝酿良策,开拓创新,注重理论导向,寻找把握研究切入点,形成科学化统战理论研究成果。
3.因地制宜深化高校统战工作。准确把握统战工作内涵意义,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本校特色开展统战工作,是当前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的客观需要及必然要求。高校应不断围绕中心、依靠特色、开拓创新,坚持统战工作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通过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研等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将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促使高校统战工作呈现新风貌,推动高校统战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结束语
文章详细分析了当前新時期高等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从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基层共同开展统战工作、完善统战工作队伍与机制建设、利用各类资源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等方面进行路径创新优化,为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开展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高校应着力提升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凝聚力量共同画好同心圆,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开辟高校统战工作新局面,不断推动高校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N].人民日报,2015-05-19(01).
[2]邱蕊.新时代“大统战”格局下高校统战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方论刊,2022(01):110-112.
[3]毕俪文,王文浩,刘海军.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变化趋势及统战工作对策[J].决策与信息,2022(06):22-28.
[4]白雪枫,薛慧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关系优化的现实困境和实践理路[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6):103-108+115.
[5]冯金钟,谢晓霞.新时代推进高校大统战工作的逻辑理路与实践选择[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1):48-55.
[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李晓琳(1995— ),女,汉族,辽宁铁岭人,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
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王浩(1979— ),男,汉族,江苏江宁人,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