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杂志
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做过一个让白鼠学习走出迷宫的“迷津实验”。实验者把白鼠分成了甲、乙、丙三组。对甲组,托尔曼在迷宫的出口放上了白鼠爱吃的食物,目的是让白鼠有更强的动力走出迷津。而对乙组,每天被放进迷宫的时间和甲组一样,但出口并没有“美食”,只是任由它们在里面“闲逛”。对丙组,前10天和乙组一样,没有目标,也是整日胡跑乱窜,但从第11天起,也开始享受甲组的待遇。
實验结果显示:不断探索出口的甲组,平均用了14天就准确无误地迅速找到出口。而乙组和丙组在没有目标时,都没有迅速找到出口的能力。可是丙组特殊,虽然胡跑乱窜10天后有了目标,但平均只用了3天就迅速找到出口——比连续奋斗了14天的甲组还早一天完成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托尔曼发现同样的情形在人类中也是有共性的。漫无目的虽然目标感不强烈,但在游走中形成了对迷宫的“综合认知”,掌握了一个“面”。而总是紧盯目标,反而缺乏了整体感知,脑子里留下的往往是一条条难以梳理的“线”。
面对生活中的“迷宫”,除了求胜心,保持一颗放松而感性的心,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