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境促进文化理解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

2023-11-30 08:35吴蓉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徽派徽州民居

吴蓉

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双新”背景下,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教材,无不体现出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以“大单元”为导向的课程实践塑造了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美术教学中的真实问题、真实任务、真实情境的构建,正逐渐生成为推进文化理解的要素,并最终指向立德树人的实践目标。

文化的传承属性彰显博物馆课程的价值优势。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艺术作品都是来自博物馆的陈列精品,是美术史文本中的“活化石”。真实情境下的博物馆美术鉴赏过程是文化精神洗礼之旅,构建了立体而美好的育人图景。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四单元“建筑艺术”单元之“徽派建筑”博物馆课程,围绕如何创设真实情境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如何以安徽博物院为情境落实的手段,如何在“皖风与徽韵——对话徽派建筑人文美”单元教学设计中准确阐释教材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力图将文化理解进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关键性内容提炼出来,并找到其可复制、可延伸的教学价值。

一、在本土文化中挖掘课程价值

深挖和拓展是“双新”背景下“教材分析”备课环节的特点。基于课标理念,地方文化资源有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优势,以其为情境切入,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改变只停留在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自主权的下放,给了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的空间。“皖风与徽韵——对话徽派建筑人文美”是对教材“无声之韵——建筑艺术”单元在深度和广度上重构和创新的结果,提升了课程价值,满足了学生对文化理解中“家乡味”的渴求。(表1)

二、在逆向构建中体现学业质量思维

大单元设计的逆向设计法,以最终教学任务与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向,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还是要落实到学生身上,一切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学生的检验来得到验证。“皖风与徽韵——对话徽派建筑人文美”作为本单元的“无声之韵——建筑艺术”中一课的框架设计,旨在将本土徽文化融入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的建筑单元,以提升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加强对家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深度理解学业目标。(表2)

三、在具身情景中实现真实情境的真鉴赏

情境不是孤立的,是为教学环节服务的统一整体。采取博物馆具身体验形式,体现“皖风与徽韵——对话徽派建筑人文美”的地域文化特点,力求以真实作品来串联历史空间与时间的“情境之域”,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营造最为真实的“问题场”,引发学生直观、深入地进行美术鉴赏探究,进而在真情实感中做到文化理解的自然生发。

(一)闡明设计理念

原教材中将中国传统建筑的三大不同类型——宫廷建筑、文人建筑和民居进行了缩减,主题一主要呈现了宫廷建筑,主题二是文人建筑的代表园林(含部分皇家园林),主题三是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中国涉及面最广、最有特色的民居建筑,课本中没有重点涉及,仅是在主题一的“雕梁画栋”部分有所涉及。基于此,在设计的时候,为了凸显本课程的单元特色,增加了第三课时——徽派建筑的内容。单元结构由宫廷建筑代表——故宫,到文人建筑代表——苏州园林,再到民居的代表——徽派建筑,由远及近,逐渐将传统建筑拉到学生身边,徽派建筑承上启下,为后面第四、第五课时古建筑保护与传承以及校园文化构建埋下伏笔。

(二)理清概念层级

由于是增设的课时内容,因此,如何把握课程的大概念,以及完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是根本。要想让学生对徽派建筑有更深的认知,并发自内心感受到它的美感,进而产生文化上的共鸣,设计的思路是逆向推导,正向梳理,从徽文化出发,过渡到徽派建筑,探寻徽州的艺术与人文历史,最后,将所有内容融合于一个真实情境中——安徽博物院的徽派建筑展厅。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落实图像识读、审美判断以及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目标。(图1)

(三)深化内容分析

进行徽派建筑的系统性教学,实际上仅仅靠简单的内容分析是不够的,其中不仅要对徽派建筑知识做整体的了解和设计,也要对学生地域文化认知度进行调查。因此,根据知识内容、学情分析以及情境创设,绘制出思维导图(图2),能更合理地促进教学的实施和推进。

(四)完善教学流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及新教材中提出的要看作品真迹的建议,我们认为博物馆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随着场地的落实、形式的确定,课程的流程也逐渐清晰。(图3)

1.确定课时框架

基于博物馆课程的特殊性,徽派建筑鉴赏涉及的知识、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学校)、讲解员(博物馆)和学生(教学主体)三类人群参与,通过“赏”“游”“探”的形式层层递进,达到最终的培养学生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2.细化环节目标

“徽州文化”“徽州三雕”以及徽派建筑的典型形式“民居”“牌坊”和“祠堂”是学生系统性鉴赏和学习的对象,他们经过对框架的不断调整、补充,最终选择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来完成递进式学习。

3.落实课程环节

(1)导入:从安徽博物院的主题建筑顶视图(图4)引出安徽博物院的标志(图5),通过分析“四水归堂”引出本课主题——徽派建筑。

教师:同学们,这个建筑大家都很熟悉吧?没错,我们现在正置身其中,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建筑的顶部是什么造型的?我们通过高德地图来一探究竟。

(2)铺垫(赏)。由“徽”字的解读(图6、图7),引出构成徽州文化的三类人:徽州文人、商人和女人。

教师:“徽”有美好的寓意,但“徽”字的中间部分确实由三股绳索凝聚而成,在徽州,也有三大人群,他们共同构筑了灿烂而厚重的“徽文化”。

(3)通览(游):地域徽州—文化徽州—建筑徽州(徽州民居—徽州祠堂—徽州牌坊—徽州三雕)。

安徽省博物院的讲解员老师也根据课程的需要调整了解说的重点内容,以突出安徽地域文化以及美术学科与文化课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图8)

(4)分组(探):按照课前各自选择的小组和任务单的提示,在徽派建筑对应的展厅中寻找答案。安徽博物院四楼徽州古建筑展厅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民居、祠堂、牌坊、三雕。(图9)

任务单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去探究对应的内容,通过细致深入地观察和分析,以达到“真鉴赏”的目的,这也正是真实情境的最大优点。

教师:请各组同学合理分工,安排好寻找、分析、填写、汇报等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单并回到课堂,注意在分组探究的过程中,要文明参观,与文物保持安全距离,切勿动手触摸!

汇报的过程能综合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汇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图像识读(实物是一种最佳的“图像”)、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的能力。同时汇报也能让学生对家乡文化进一步产生共鸣。

第一组汇报:徽派民居是我国民居的典型代表之一,尤为可贵的是徽派民居融于山水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通过对“冯仁镜宅”的参观和了解,我们明白了徽派建筑中民居与四合院的区别,以及在徽派历史上所形成的建筑风格,也明白了天井设计中“四水归堂”“马头墙”等所蕴含的文化……

第二组汇报:我们第二组分析的对象是徽州的祠堂,通过对博物馆墙上资料的解读,明白了中国古代“皇权不下县”的管理模式,了解了宗族所形成的凝聚力。我们组重点分析的祠堂是作为徽派建筑祠堂的代表宝纶阁……

第三组汇报:“牌坊”作为中国古代“仁义礼智信”文化的体现方式之一,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同时又凝聚着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许国石坊”作为仅存的八脚牌坊,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第四組汇报:说到徽派建筑,与美术密切相关的当属“徽州三雕”,走在徽州的大街小巷,徽州三雕随处可见。由此可知,在古代,勤劳智慧的徽州人就将审美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5)转化:结尾由安徽博物院迁移的古建筑“冯仁镜宅”,引出从徽州整体搬迁到美国的“荫余堂”(图10),通过文化的交流,激发学生对传统古建筑保护的迫切之心,来达到课程所要求的文化理解的高度。

(五)分层任务设计

徽派建筑有三种最为典型的建筑形式——民居、牌坊、祠堂,同时,又有着蜚声海内外的徽州三雕装饰点缀其中,在托起审美价值的同时,也赋予徽派建筑更多的文化内涵。安徽博物院的展厅中,也是按照这四个部分依次呈现的,因此,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探究这四个方面的作品,从时间、空间上来说,都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图11)

(六)多维评价设计

“双新”背景下,评价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从最初的课堂点评、作业批改,变成了贯穿课程始终的一个衡量课程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本节徽派建筑博物馆课程中,评价也融入了博物馆特色:从学生角度增设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性”评价,从博物馆角度增加了博物馆“最佳游客”评价,从教师角度增加了“汇报小组”评价。这样的设计力求使评价体现在更多的层面、更多的维度,让评价为课堂服务,推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接受课程所学的内容,能更好地沉浸在课堂的真实情境之中。(表3)

(七)真实作业设计

事实上在“双新”背景下,作业早已不是单纯动手完成的、狭义上的作业了,更多的是辅助解决教学重难点的一系列综合性任务。本节博物馆课程的作业在于“赏”“游”“探”三个梯度的不同设计。“赏”的环节不设置特别明确的作业,更多的是启发思维与想象的一系列小问题;“游”的过程则交给博物馆讲解员,讲解员在过程中巧妙穿插一些环节,让学生思考与讨论,解决作业问题;“探”的部分,全程是一个任务型作业,完成的好坏决定了教学任务是否能够得到真实解决。

四、结论

从“碎片化”向“项目式”学习的演变,博物馆课程是当之无愧的美术鉴赏课程的最佳搭档。深入地挖掘和探究,能让它为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真实情境教学提供更多资源。在从“教”转为“育”的飞跃中,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更有自信,能在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徽派徽州民居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徽州春雪
民居智库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徽州绿荫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奇趣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