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欣欣 孔 婷
(豫章师范学院,江西南昌 330103)
当前,互联网已经遍布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伴随着社会深刻转型,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党员的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需求,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对高校党员特别是对青年学生党员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变得越来越低。因此,各大高校必须抓住建设智慧党建的新机遇,用新的技术方式、新的建设思路、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大力推进高校智慧党建平台的建设工作,推进高校智慧党建发展。
高校智慧党建体系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的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在智慧党建体系建立早期,大多数高校都着重探讨利用互联网推进党建工作的措施,并对党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有效运用智慧党建的途径,以发挥智慧党建体系的更大作用,并进行理论与应用的研究[1]。尽管目前我国高校的智慧党建体系还不够完善,但仍有较大潜力可以发挥。因此,高校智慧党建体系的发展仍有巨大的空间。
智慧党建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数据管理,发挥其高效性优势,促进多元化数据与管理工作对接,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多位一体化开展,深化高校教育的影响力。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智慧党建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无疑对确保高校党建工作的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趋势,也是优化高校党建管理平台的关键一环。为了充分发挥线上教育的优势,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应该持续优化,通过教育调控,实现线上线下双推进,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党员服务工作,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服务质量,使其与教育工作形成紧密结合,为未来建立完善的高校党建服务平台提供有力支撑。
将智慧党建融入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平台,在党建工作内容上进行拓展,使高校思政教育、党员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线上管理等工作更好地纳入党建服务平台。拓宽高校党建工作的覆盖范围,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新时期高等人才教育培养提供多层面的支持[2]。另外,智慧党建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平台,进一步创新党建服务新形式,为党建服务工作的开展开辟新的路径,提高高校党建工作业务对接的有效性,使党员服务工作更好地面向未来教育发展。
强化数据的管理服务、优化党建服务的工作平台,是新时代高校党建服务工作的改革重点。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高校党组织也开始将其引入自身的组织活动,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推广智慧党建服务理念,有效地提高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效率,使高校不断完善数据库,加紧研发移动端党建服务软件,开展高校党建服务数据化管理,增强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起相应的智慧党建服务体系,并取得一定成效。如党建工作会议、告知工作内容、公告宣传等,使老师、学生、党员干部等利用智慧党建服务平台第一时间了解相关的工作内容,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精准教育公众的目标,做到党建工作和教育工作的一体化整合。
3.1.1 高校智慧党建平台的规划不够理性
一些高校对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不够重视、机制不完善,智慧党建和智慧校园没有实时同步。同时,很多教师缺乏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智慧党建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很多党务工作者并没有全面、深入地理解与把握智慧党建工作,仍习惯于常规工作方式,不能很好地接受“互联网+”带来工作方式的全新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党组织不能高效利用智慧党建平台为学校服务,无法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另外,很多党员对云平台党建公众号无法熟练操作,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不能及时答复,使得智慧党建平台无法扎根。
3.1.2 高校开展智慧党建的技术条件较为局限
推进智慧党建、优化管理布局需依靠信息网络。当前,国内各大高校均已建成了相应的智慧党建管理系统,以实现对各类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处理[3]。虽然国内一些网络办公软件能够满足智慧党建建设的基本需求,但是其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还不够健全,不能根据院校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软件。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其与高校党建结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党建工作方式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整合,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各院校发挥自身教育专业优势,制定专属的智慧党建工作管理程序,支持高校建设智慧党建工作平台。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高校智慧党建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的研究,以提升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质量。对当前阶段高校智慧党建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一些院校没有独立研发智慧党建程序,很难满足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需求,这对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平台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需要开发特色的功能软件系统以满足智慧党建工作的需要。
在“互联网+”驱动下,智慧党建平台逐渐兴起。由于当前我国对智慧党建平台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智慧党建云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云平台的管理并未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使党组织管理效率不能得到切实提升[4]。在智慧党建云平台中,涉及大量的国家政策、法规知识,由于一些院校智慧党建云平台人员政治、法律意识较为薄弱,云平台部分内容处理工作效率不高,最终影响了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进程与应用效果。
3.2.1 为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制定科学规范
为实现高校智慧党建标准的科学化构建,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的工作平台,这是构建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平台的重要前提条件。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智慧党建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智慧党建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应用的深度融合,高校智慧党建工作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实现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智慧党建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应充分利用智慧党建的独特优势,优化智慧党建的各个环节。从多个角度入手,明确各项工作的重点内容,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将高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安全保障与智慧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制定科学规范,推进标准化流程,减少外部干扰,全面推进高校智慧党建云平台建设。
3.2.2 深化开发高校智慧党建系统
推进高校智慧党建系统对外协作的深入发展,是解决当前智慧党建发展中技术条件缺失的关键,也是促进高校智慧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开展智慧党建活动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促进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高校智慧党建系统存在着功能单一、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智慧党建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高校内部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其开展智慧党建活动时面临诸多风险因素,因此需要借助外部力量保障高校智慧党建系统运行过程中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因此,针对当前阶段的党建工作内容,高校应当明确智慧党建的定位、工作目标和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智慧党建活动,深化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高校智慧党建系统,为高校智慧党建系统的发展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5]。
3.2.3 加强高校智慧党建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对于提高高校智慧党建水平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校中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手段,构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党建模式成为当前各个高校加强智慧党建的重要方式。高校要符合智慧党建和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服务的要求和定位,将有信息化技术应用基础和对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认知度高的党员干部,作为建设高校智慧党建工作队伍的主力军,定期对高校队伍人员进行智慧党建方面的培训,加强沟通交流。对高校开展智慧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智慧党建的经验进行探究,提高高校智慧党建的品质,确保智慧党建工作在高校各阶段的协同、高效发展。同时,也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成效,确保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广大师生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党员干部在智慧党建工作平台建设中起到重要引领作用,以期对今后阶段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深化改革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6]。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智慧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措施,提高教师群体参与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
3.2.4 加强党建信息资源的再融合
完善“智慧党建”工作平台,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党建模式也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智慧党建”平台在网络这一传播手段的帮助下,可以提高党建工作的互动性,力争做到内容更新、更形象、更生动,使广大师生党员、群众获得听觉、视觉双重享受。同时,“智慧党建”实现了校内外党组织之间以及校内不同层次组织间的有效连接,综合利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构建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可扩展的“智慧党建”平台。通过不断优化“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建信息资源的再融合,实现大量党课学习资源的共享,创建党员学习的“微课堂”。
3.2.5 转变智慧党建的学习方式
党员既能“点菜”学,又能在手机App 客户端上使用,随时随地参与支部学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借助“智慧党建”平台,使党建服务更加便捷化,达到在线学习的目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党建”成为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和增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传统的党建工作存在交流不畅、服务滞后等问题,利用互联网线上学习的优势,把党建工作由线下服务向线上学习转变,做到在党组织整个学习过程中留痕,做到党建学习全过程可监督、可考核、可查询[7]。
“互联网+”促进了高校信息化发展,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党建平台,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在党建工作方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为高校党建工作建构了一个崭新的格局。因此,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智慧党建平台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应重视探索,应用科学、高效的工作手段,使高校智慧党建平台的工作模式持续改进、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工作成效持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