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验案1则*

2023-11-30 14:09:15王文钰李时浓郝重耀
光明中医 2023年21期
关键词:施灸雷火前庭

王文钰 李时浓 郝重耀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患,属于良性复发性眩晕,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偏头痛与头晕同时出现,部分患者伴有畏光、畏声等症状,属中医“眩晕”范畴。据调查研究显示,在全球2.4亿偏头痛患者中,前庭性偏头痛患病率高达10.3%~21%[1,2],且由于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内分泌激素影响,女性患者居多[3]。常常因治疗不及时或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而导致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工作能力下降且生存质量受到影响。

1 病因病机

前庭性偏头痛在中医学中多归属于“眩晕”范畴。综合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其病因病机不外乎风、火、瘀、痰、虚五个方面,虚实夹杂,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窍,病变脏腑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颇为复杂,其中以肝为主。眩晕病机多样,加之患者体质不一,是眩晕反复发作久不痊愈的重要原因。《景岳全书·眩运》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又有《灵枢·卫气》曰:“上虚则眩”。脑髓空虚则清窍失养,发为眩晕或疼痛。脾脏乃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不足,则运化无力,导致气血匮乏,精气无以上承脑海,不荣而痛,故发头痛,气之精在乎血,气虚则致血液运化不周,更甚者血脉阻塞,久而久之头脑血窍失于荣养,重时头晕目眩。

2 医案

李某,女,46岁。主诉:发作性头痛头晕2年余,加重3 d,2021年4月22日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患者2年前工作劳累后开始出现左侧头部剧烈跳痛,有搏动感,颈项强痛,活动时加重,伴视物旋转,发作时自觉恶心、畏光、怕吵。症状持续5~10 min缓解,之后多于劳累或睡眠时间少、质量差后发作,偶有发作时仅出现头晕,视物旋转,走路漂浮感,而无头痛症状。平素易于疲劳,头晕耳鸣,倦怠无力,动辄汗出,面色萎黄,心悸健忘。自发病以来,胃纳一般,二便调,夜寐欠安,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未予系统治疗,自行在家口服氟桂利嗪、布洛芬片等药物,疼痛稍有缓解。患者3 d前熬夜加班后复发,上述症状加重,服药及休息后不能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中医院就诊。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检查前庭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西医诊断:前庭性偏头痛。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型)。

2.1 治疗

2.1.1 针刺治疗取穴:主穴选取风池、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阿是穴,配穴选取足三里、肝俞、肾俞、胃俞、脾俞。针具选择:选用 0.3 mm×40.0 mm毫针(华佗牌)。操作:嘱患者充分暴露施术部位,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平刺0.5~0.8 cm,其中上星针尖透向百会,肝俞、胃俞、脾俞穴斜刺0.5~0.8 cm,风池斜刺0.8~1.2 cm,针尖微下,朝鼻尖方向,余穴直刺,足三里行补法,余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治疗期间嘱患者闭目休息。注意事项: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保暖,以防感受外邪;规律作息,劳逸结合,放松心态。

2.1.2 雷火灸在患者留针的同时,选取百会、风池、足三里施予赵氏雷火灸。嘱患者尽量避免移动,防止改变针刺方向和针刺深度。医者点燃雷火灸条,艾火端距离皮肤2~4 cm,采用回旋、横向、斜向手法在所选定的穴位上持续均匀施灸,每穴灸5 min,灸至局部皮肤微红,深部组织发热,以患者感觉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根据需要除去药灰,保持艾火火势。施灸过程中可将中指与食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通过手指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整施灸距离,防止烫伤。灸后嘱患者注意局部皮肤保暖,以避外邪,多饮温水,避免进食寒凉食物。

每天行1次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每周治疗6次,1周为1个疗程。

2.2 治疗效果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期间发作频次较前明显减少,头痛头晕程度较前明显减轻,未诉畏光、怕吵。未再出现颈项强痛,疲乏感较前稍有好转,纳可,眠差,二便正常,舌淡胖,苔薄白,脉弦细。第 2 个疗程治疗后,患者治疗期间头痛头晕未再发作,平素疲劳、头晕耳鸣、倦怠无力等症状明显改善,纳眠尚可,二便正常,舌淡苔薄,脉稍弦。嘱患者注意勿劳累,避风寒,调畅情志。电话随访3个月,患者出现头痛1次,但未有头晕及其他症状,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减轻,休息片刻后症状消失,舌质淡,苔薄白,脉稍弦,效果良好。嘱患者注意休息,勿劳累,保持规律作息。

接语:前庭性偏头痛是通过对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发现一部分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在发病时会同时出现头晕症状,且该症状既可以独立于偏头痛而发作,也可以和头痛症状同时出现,而由此在偏头痛的诊断基础上陆续提出相关概念,并逐渐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区别于偏头痛的独立疾病[4]。前庭性偏头痛涉及多种病因、多重发病机制,以及多个生理系统。西医对此病病因的认识尚不明了,认为此病的发生原因与精神情绪、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及不确定,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神经递质异常假说、离子通道缺陷假说、炎症、皮质扩散抑制假说、中枢信号整合异常假说、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异常假说以及遗传基因异常假说等[5],当前各种学说还不能完全解释前庭性偏头痛的所有临床证候,因此也可能是多种机制共同参与引起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西医对于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多参照偏头痛,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神经调节技术、行为疗法,以及手术疗法、调整生活方式等。其中药物治疗最为常见,虽可在短期内取得效果,但远期疗效较差,且易使患者产生依赖性,毒副作用明显[6],长期使用不仅不能有效控制疾病,还可使患者因过度使用镇痛药而产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3 小结

近年来,随着临床治疗偏头痛的逐渐深入,中医的丰富经验为其提供了独特的优势,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来调节全身及脏腑功能,通过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针灸作为前庭性偏头痛急性期的重要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等优势。可改善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现代多项研究显示,针灸可增加眩晕患者脑部血流量,改善眩晕症状及程度[7]。本案中患者即属气血亏虚,治宜益气养血,温经通络,止痛定眩。所谓“腧穴所在,主治所及”,针刺所选腧穴以头窍局部腧穴为主。选取百会,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汇于此,头为诸阳之会,百会乃百脉之会,贯达全身,故针刺百会并施以雷火灸,穴法相宜,相得益彰,更能振奋机体阳气,升清阳、调气血以养脑髓,使清窍得养,眩晕即止。四神聪为经外奇穴,位于巅顶部,环绕百会分布,司一身阳气,前后两穴位于督脉,“从巅入络脑”,针刺此穴能够充分调动太阳、督脉之经气血上荣脑髓,使虚者实之,阳气充实自然阴阳平衡,可达到醒脑健神、通督补髓之功效。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于阳维脉与手足少阳经的交会之处,通过针灸该穴可梳调头部气血,达到调神导气、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之效,与百会相配以充养脑髓缓急治标。上星穴,督脉气血由上星缓慢向上蒸腾,为治疗眩晕常用穴,可缓解头晕、目眩和头痛之症。头维穴,足阳明胃经与阳维脉、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位于额角部,为阳明脉气所发。头为诸阳之会,头部需要各条经脉不断输入精微物质及阳气以维持正常运转,足阳明胃经正属多气多血之经,胃经气血正是依靠头维传之于头,起明目止痛之功。肝俞、肾俞、胃俞、脾俞穴,均归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滋补肝肾、强健脾胃、益精填髓的功效;足三里,胃经合穴,针刺可健脾调胃,以滋生化之源,还是保健要穴,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更有临床研究证明,足三里穴借助艾灸温通之效不仅能够补益气血还可以起到疏理头面清窍之气血,开窍醒脑之效,对治疗头晕、面痛及五官疾病颇有助益。阿是穴,无固定位置,按照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来作为刺灸的部位,多位于病变部位附近,为髓海气机转输之处,《医学入门》中有:“偏正头痛取阿是穴针之即愈”,也验证了阿是穴治疗头痛等头面部疾患的有效性,针刺可通调经络气血,达到熄风定痛及清利头目之功效。以上诸穴配伍,可共同起到调和气血、升举清阳、补充髓海、平肝熄风、镇静安神之功效。艾灸历史悠久,作为传统的外治方法,既能够活血祛瘀、温经通络,还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力,进而改善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雷火灸,是根据传统的灸法,结合现代的技术而创新发展的新一代艾灸疗法,属于明火悬灸疗法的一种,其理论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达到疏通调和气血,活血止痛,扶正固本,祛病防病等治疗效果[8]。其艾条是用艾绒及具有温通补虚、活血通络作用的木香、黄芪、麝香、乌梅等多种药材按照一定比例研末配制而成,药力峻猛,渗透力强。雷火灸燃烧时会产生热力和大量具有强热辐射功效的远近红外线,通过强有力的热传导升高局部皮肤温度,加速血液流动,进一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药物方面,雷火灸借助热力作用将药物在燃烧时产生的药化因子逐渐渗透到组织深层,参与体内循环[9]。药物与热效应同时发挥作用,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具有综合效应,以及雷火灸艾条燃烧较慢,作用徐缓而深透,因此临床疗效较好。现代雷火灸在操作上更是改变传统雷火灸的实按法,采用明火悬起灸的方式刺激穴位,可以在全身各处施灸,特别是在艾炷不适合或不能放置的头面部,扩大了中医热灸疗法的治疗范围。施灸时医者双手协同操作,一手施灸,另一手随时感受患者施灸部位温度变化,能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烫伤,安全性高。“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对于针刺所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灸法往往能够弥补其不足之处,二者在治疗中互为补充。针与灸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综上所述,针刺结合雷火灸疗法可以发挥针刺、艾灸及药物的多重作用,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头晕、头痛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在疗效最大化的同时,还具备应用范围广,简便效廉,操作方便,无明显不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施灸雷火前庭
居家艾灸提升免疫力
家庭医药(2023年2期)2023-05-30 16:44:22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层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7-22 07:45:32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50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青年生活(2020年21期)2020-07-06 10:41:47
中暑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上海文学(2020年2期)2020-03-13 08:14:11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