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云 (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历史是“经世致用”的学问,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增强民族自我反省、自我更新、面向未来的能力,可以汲取智慧,自觉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面向未来。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当下,历史教育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教育作用。
但是,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某些高校课堂的历史教育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蜕化”为刻板枯燥“坐而论道”“高谈阔论”的“知识教育”。历史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脱域就使得历史教育成为一种“他者”的“彼时”的教育,而不是指向“在场”的“此刻”的“人”的教育。历史教育如果脱离了活生生的人的生活,如果不能在其中深入生命的原色,如果不能在“经世致用”的层面上指向人的内心与当下,那么,这种历史教育往往就容易失去其应有的生命质感和教育力量。而口述史是一种以“口述”的方式记述、书写历史的方法,它“通过进入个体的历程,在历史进程中实现个体切身体验与社会集体记忆之间的合理联结”。[1]口述史能够使“当下”的受教育者与“曾经”的历史主体个体以及历史进程联结起来,搭建起历史教育与生命体验、情感沟通的桥梁,实现历史的“在场”,能够更好地拉近受教育者与历史的距离,激活受教育者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实现育人目的,达到知识育人与情感育人的统一。因此,将口述史融入课程教育,是当下历史教育可以大有作为的方向。近年来,我们教研组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教学中,围绕如何将口述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口述史也叫口述历史、口述史学、口头历史(oral history),是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著名口述史专家唐纳德·里奇认为:“口述历史就是通过记录访谈来收集记忆和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2]杨立文认为:“口述史学最基本的含意,是相对于文字资料而言,就是指搜集当事人或知情人的口头资料。它的基本方法就是调查访问,采用口述手记的方式收集资料,经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为文字稿。”[3]从中可以看出,口述史既包括通过口述而获得的史料,也包括获得这些史料并对之进行研究的方法。所以,有学者认为,口述史料就是个人或群体通过语言叙述,回忆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而形成的文字、语音、视频资料。[4]换言之,口述史研究方法就是用访谈、笔录、录音或录像的方式来记录史料并对此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的方法。[5]不论是作为史料还是作为研究方法存在的口述史,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资源。
常见的历史记录往往是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更多的人民群众不在历史记录上。口述史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口述史采访的对象,有经历重大事件的关键人物,也有大事件中的小人物,还可以是各个时代发展的亲历者,诸如社会名流、抗战老兵、街坊邻居、家人朋友等。从上层精英到底层弱势群体,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口述访谈中的受访者,使历史不再仅仅是王侯将相、杰出人物的历史。这向我们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历史场域,正如汤普逊在《过去的声音》中所说:“一旦贩夫走卒的生活经验能够作为原材料来使用,那么历史就会被赋予某种崭新的维度。”[6]这样可以更好地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进历史教育的“现场感”。
口述史一般采用访谈方式完成,访谈中的访谈者和受访者是平等的,彼此在多次对话交流中不断加深对特定事件特定历史的认识和把握。在这种来来回回的采访互动中,非常有益于培养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同理心。而观看或者阅读这种口述史料的读者也是非常容易有代入感和历史的现场感,也非常容易激发共情效果。
口述题材内容也不仅仅是重大历史事件,还有当代日常生活、个人的生命历程以及群体的生活感悟等。从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出发讲解过去的人和事,很容易让人进入受访者回忆的历史情境中体验当事人的情感和行为,可以更近距离地感受历史,让历史变得可以触摸,对历史的理解从模糊晦涩变得清晰透彻,这种强烈的感染力是阅读文献很难实现的教育效果。
“纲要”课程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同时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在教学中引入口述史素材,还是学生自己动手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口述史的采访、整理和反思,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基地参观、书籍阅读和影视观看等活动,口述史引入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现在的大学生在高中时候对中国近现代史都有学习,因此到大学再学习这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会有审美疲劳,会感觉是炒冷饭。口述史因其形式具有通俗、生动、形象等特点,呈现出的是鲜活的历史,能够改变以往静态的历史教学面貌,在课堂教学中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些充满细节的历史故事和材料更容易让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情境,感受当事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喜怒哀乐,进而体味历史发展的脉搏。而当自己动手进行口述史采访实践时,这种感受会更加强烈。口述史不是历史当事人和研究者的自说自话,而是访谈者对“活史料”的挖掘,这些“活史料”源于对身边之人或生活之事的调查和访问,因而具有着丰富的生活性特点。这不仅仅是有趣,更让学生触摸到了活生生的历史,将历史与生活链接起来。
复杂的历史进程由人民群众书写,家国大历史是每个人生命历程的底色,而每个人的人生际遇则是家国大历史的生动注脚。但一般正史叙述或是课程教材所呈现的历史往往都是自上而下的国家视角。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觉历史距离自己比较遥远。与此不同,口述史引入“纲要”课,不论是搜集各种口述史资料进行理论课堂教学,还是指导学生对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进行口述史的采访提炼,关注的都是普通人的个体命运与日常经验,通过普通人的个体记忆“发现社会”。这种 “自下而上”的社会视角可以更好地与思想政治教育“自上而下”的国家视角形成互补,于“小”处见“大”,于“日常”处见“崇高”,将小我的生活与家国大历史的变迁连接起来,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家国情怀。
从“纲要”课程的内容及其目标来看,“纲要课”的导向性大致可以概括为知识导向、逻辑导向、现实导向、价值导向与情感导向。[7]价值导向与情感导向是“纲要课”教学目标的最深层次追求,如家国情怀、社会集体认同感、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英勇的革命情怀以及正确的历史观。无论是口述史料的分析还是口述采访资料的整理,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的理论与价值的提升,是理性的思考成果, 而借助口述史生动地展现出来的无数先辈与仁人志士的英雄事迹、无数的建设者亲历者的事迹,对学生更有直接的冲击力,也更具有直接的感召力。“纲要”课程教学目标中价值与情感导向的引导功能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
在我们教学团队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将口述史融入“纲要”课程教学的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教学资源中引入口述史素材进行理论课堂教学的探索;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进行口述史的作业实践与优秀成果分享,帮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力与共情意识,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在“纲要”课程教学中,教材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讲解清楚其中的原理与规律,要以礼感人、以理服人,就必须将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这里方法也非常多,引用各种口述史料来进行讨论与说明就是我们尝试的一种方法。
口述史料相当丰富,常见的有口述访谈记录、口述历史传记、口述历史影像材料等。结合我们“纲要”课程教学,可以参考的口述史料就非常多。在讲解红军长征这段历史内容时,我们可以引用1935 年红军总政治部编辑整理的《红军长征记》以及1936 年埃德加·斯诺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其他跟课程相关的口述史料还有很多,改革开放后许多老领导老同志的口述回忆录,如李维汉的《回忆与研究》、徐向前的《历史的回顾》、师哲的《在历史巨人身边》和《峰与谷》、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胡乔木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等。2009 年出版的《星火燎原》全集和2011 年推出的《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是党政领导人的重要回忆记录。近几年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口述史料丛书》《新中国口述史(1949-1978)》《改革开放口述史》《改革开放四十年口述史》《口述抗战》等系列口述史料丛书。[8]此外还有非常丰富的纪录片视频资料,如中央电视台录制的中国通史等也是非常权威的历史记录。这些研究相对权威,可以在我们教学的课堂上很好地利用起来。
将各种口述史料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相应地需要完成几个步骤。首先就是对史料进行严格甄别和选择。教师要运用历史专业知识、辩证的思维和敏锐的视角进行筛选,尽量使用一手权威性、政治和思想性正确的史料。其次是确定使用于课堂教学内容中合适的章节以及恰当的教学主题。引用的口述史料,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要与课程教学主题贴合,因此教师需要严格备课,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最后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研读史料并能总结讨论,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口述史方法引入实践课堂教学就是鼓励并指导学生开展口述史研究。一方面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师选取史料的局限,另一方面可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在感性认知中获得更深刻的价值情怀的提升。这也是我们将口述史引入“纲要”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的操作方法主要在课程作业和课外实践中,指导学生用访谈、笔录、录音或录像的方式采访各行各业的人物,并对记录材料进行一定的整理和研究。指导学生进行口述史研究的主要流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学生进行口述史研究意义与方法的培训。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口述历史著作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口述史、做口述访谈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要求专业人士给学生培训如何进行口述历史访谈和研究。如访谈前需要如何准备,访谈中针对不同访谈对象应该如何提问,访谈的资料如何取舍记录,访谈后如何整理研究等。
第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主题与采访对象。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四个选择”的必然性。要以小见大体现这一目标,可以让学生自行组建合作小组,自行研讨确定各小组主题。这一点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很难,大多数同学对中国近现代史多少都有些了解,而且有些同学甚至在中学就选考了历史。一般而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四个选择”涉及的重大事件展开探讨,依据选定的主题,确定采访对象。如围绕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寻找年龄较大的祖辈那一代的工人农民商人作为采访对象;围绕为什么选择对外开放,可以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农民、企业家以及社区老人等进行采访。当然要围绕重大事件对特定人物群体进行采访:如围绕抗美援朝,可以采访还健在的志愿军战士或者博物馆专家;围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可以采访老党员以及“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专家等。还可以通过采访自己家族的祖辈父辈,用家史的变迁映衬国家变迁。
第三,跟踪指导学生进行口述访谈和资料整理。口述访谈主要是学生小组自主进行,但是教师要保证全程跟踪。口述访谈前,学生需要准备好访谈提纲,提前预约访谈对象确定好时间地点,确认好需要带上的录音笔等设备。访谈中,依据提纲真诚提问,当受访者话题偏离主题时,需要在合适时机把话题引导回正题,如果受访者出现记忆错位,也可以适当地予以提醒。同时也需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这样受访者才有继续下去的兴趣。访谈结束后,尽快整理访谈内容资料,依据需要可以跟受访者确认一些关键信息,更需要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互证,以防受访者记忆偏差或者观点错误,尽可能让史实说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将口述史资料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的就是严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历史专业的训练,严格筛选合适的口述史料。这里特别建议定期组织教学团队集体研讨,从史料的来源到史料的分析和结论的归纳,都要进行严格讨论和分析,最后得出比较有共识的意见,才能运用到课件中,并在课堂上使用。
鼓励和指导学生做口述史的采访和研究,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尊重,也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但是“纲要”课程的学生一般都是大学一年级新生,他们的自主性和学术修养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特别建议教师要从方法、选题、采访、整理、研究等全环节做好把控,进行有效指导。
不论是口述史料的引用还是口述研究实践,目的都是发挥思政教育功能,让学生理解“四个选择”的必然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责任感与使命感。因此,对口述资料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材料本身,要对材料进行甄别,明辨历史是非,最终得出科学结论。还应该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规律分析、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在课堂进行分享,也可以运用到其他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中,起到同伴教育作用,发挥成果的多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