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乐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 滁州 2440611)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包含的民族地区手工技艺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形式,保护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传统手工技艺面临着传承、创新、发展的时代命题[1]。
学者关注和研究非遗传统手工技艺, 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2-3],传统技艺的思想内涵、价值审美[4-5],以及传统技艺如何助力乡村振兴[6-7];从研究对象看,通常结合某一项具体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探究其变迁背后所隐藏的属性和规律[8-11];从研究视角看,侧重于从经济、文化、教育的多学科视角审视技艺类非遗传承的共性[12-14]。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然而对于技艺类非遗创新性传承的手段和方法缺乏理论支撑。 RMP(昂谱)分析理论,最早被吴必虎运用于旅游产品规划与发展的研究, 该研究对资源(Resouce)、市场(Market)、产品(Product)程式化分析,并提出以旅游产品为核心的、既体现地方资源特色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旅游规划[15]。此后,不同案例地的旅游开发研究也采用了RMP 分析[16-20]。 本研究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分析手工技艺类非遗,更强调资源的基础地位,市场的支撑作用和其物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亳州市,古称亳,别称谯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其境内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01 项,其中技艺类非遗59 项[21],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不论从数量还是类型看都是其中特色分明的大类。 亳州市人民政府在2021 年末发布的《亳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深入挖掘、注重多途径强化非遗的保护,创新推进非遗的继承和活化, 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加强研究、利用、挖掘、整理非遗传承机制,加强非遗名录体系建设[22]。 而目前亳州市非遗的研究限于五禽戏、二夹弦这些国家级非遗的利用与推广[23-25],对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研究鲜少。 运用昂谱理论分析亳州市技艺类非遗也是为了将当地特色的技艺类非遗资源有效利用,实现活性化传承,助推亳州技艺类非遗市场的扩大化和产品开发的可持续化。
通过政府公布的宏观数据了解并分析亳州市技艺类非遗的资源现状, 笔者设计问卷针对人们对亳州市手工技艺类非遗的认知程度、获取信息渠道、物化产品的购买途径、种类、目的以及吸引人们对其产品进行消费的原因等方面展开调查。 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亳州市的居民和游客为研究对象,问卷主要在亳州高新万达广场、魏武广场、金桥大厦等地发放并结合线上进行。 共收到210 份调查问卷,200 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5.2%。
依据 《旅游资源分类、 调查与评价》 国家标准(GB/T18972-2003)中对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参考相关学者提出的中国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划分[26],以及结合亳州市传统技艺类非遗自身的特征,对亳州市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进行了分类,分别是传统饮食制作工艺、传统民间工艺、传统器物制作工艺、传统锻造工艺4 个主类;分别是饮料酿造制作、食物制作工艺、传统民间艺术工艺、传统民间手工艺、传统民间娱乐技艺、传统乐器演奏制作工艺、传统生活器物制作工艺、铁质传统制作工艺、木质传统制作工艺、 铜质传统制作工艺、 石质传统制作工艺、核质传统制作工艺12 个亚类(见表1)。
表1 亳州市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级别
表2 亳州市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统计
亳州传统技艺类非遗占全市非遗总数量的29.35%。首先,从级别上来看,国家级和省级手工技艺类非遗分别为1 项和8 项,占手工技艺类非遗总量的1.69%和13.56%,高级别数量明显偏少;市级手工技艺类非遗共50 项,占比远超过一半,达到84.75%。其次,从四个主类来看,传统饮食制作工艺类非遗占手工技艺类非遗总量的67.79%; 而传统器物制作工艺和传统锻造工艺则分别占比为8.48%和16.95%,传统民间工艺数量最少,占比仅6.78%(见表1)。
从分布区域的技艺类非遗拥有量来看, 亳州市三县一区都有一定数量的手工技艺类非遗资源,各个县区分布数量并不均衡。 谯城区共拥有共33 项技艺类非遗项目,占全市技艺类非遗总数量的55.93%,以绝对数量处于领先位置; 其次是蒙城县共拥有12项,占总数量的20.34%。涡阳县和利辛县各拥有8 项和6 项市级技艺类非遗产品, 分别占总数量的13.56%和10.17%。 其余三县拥有量差距不大。
受经济发展、区位、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亳州的旅游发展相对于沿海发达城市、 省会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较为迟缓,根据亳州市统计年鉴,选取2015 至2021 年亳州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 (见表3)[27],2020年处于疫情大背景下的旅游业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亳州市的旅游业在2021 年相较于2020 有所回升, 而其他年度亳州市的旅游人数和收入都以不同程度持续增长, 这意味着旅游者的总体消费额也是不断的增长。 亳州市2021 年GDP 为1 972.7 亿元,人均GDP39 509 元,比2020 年增加3 390 元,那对于技艺类非遗相关产品的购买力也会显著提升。 这时需要亳州市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 响应国家的政策,积极创新手工技艺类非遗产品的呈现方式,更好地活化传承。
表3 亳州市2015—2022 年旅游收入情况表
1.亳州技艺类非遗产品的消费市场
根据调研数据,受访者男女性别比例差异不大,女性占52%。 在年龄上,25~45 岁的中青年占总调查人数的69%,这部分人群有着较为丰富的学习、社交经验,会从多种渠道了解体验过技艺类非遗;25 岁以下、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较少。 在受教育程度上,大专以及本科的群体占据总人数的68.5%,此部分人群受教育程度高对非遗知识了解相对多, 相关兴趣也更大。 人们的职业不同,接触技艺类非遗的机会不同,学生和私营企业工作人员占比最大,分别达36.5%和23%,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占比10%,他们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收入水平不同,对技艺类非遗产品的消费需求、购买能力也会有差距。 调查显示,个人月收入在2 000~4 999 元之间的人群占比最大,共占总人数的72%,说明亳州市的总体市场消费水平、 能力有限, 高收入人群较少。 亳州技艺类非遗的认知群体有明显的地域性,在受访者中大部分知晓亳州非遗的都来自亳州周边的县、乡,占到调研人群的42%,36%的旅游者来自阜阳、淮北、宿州、淮南等与亳州接壤的安徽北部地区,有18%的游客来自安徽其他地区,剩余不到6%的省外人群知晓亳州的非遗及技艺类非遗产品。
2.亳州技艺类非遗产品的市场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人们对技艺类非遗缺乏认知,其中有20.5%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技艺类非遗,这部分人表示在生活和旅游的地方, 在学习和工作时都未曾接触过、听说过技艺类非遗资源及产品。 对技艺类了解途径也较单一,调查显示,在知晓技艺类非遗的人群中,超过50%的人是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媒介了解的,43.5%的人是通过电视、广播渠道了解的,其余受访者表示从小接触过并受到身边亲友的知识普及了解的。 人们技艺类非遗产品的购买能力较差、购买渠道狭窄,有31.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消费过此种产品,55.06%的受访者都是通过前往固定生产点直接购买技艺类非遗产品, 他们认为这样更能便捷地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 货真价实的产品; 还有46.51%的受访者是通过景点商店或者超市等售卖点购买技艺类非遗产品的; 受访者几乎没有选择二手交易渠道购买技艺类非遗产品的, 他们认为要保证技艺类非遗产品自身价值的独特性、 文化性、 手艺性。 被购买的种类中,传统饮食制作工艺和传统民间工艺产品最受欢迎,分别有88.37%人和54.65%的人购买过这两类产品, 这些产品被制作成食品饮料或者日用品,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认可度也是很高的。 而传统器物制作工艺、传统锻造工艺的市场消费群体仅占比9.07%和15.12%。 人们购买技艺类非遗产品的目的较为明确, 主要是自用, 显示有82.56%的人是作为日常用品或者食品饮料,51.16%的人会选择当作纪念品、 土特产送给亲友, 还有38.37%的人为了收藏而购买,说明人们还是认同“传统技艺类非遗产品有独特的制作工艺、 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这一观点的。
亳州技艺类非遗资源丰富, 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实现资源转化、 打造人们乐于接受的产品是当下技艺类非遗产品开发最大的难题。 亳州是著名的酒都、药都、美食之乡, 据此已开发出的相关技艺类非遗产品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 其中,有供人们日常食用和饮用的产品有蒙城油酥烧饼、涡阳干扣面、铜关粉皮、北蒙陈氏油茶、亳州牛肉馍、古井贡酒、曹操贡酒、高炉家酒、金不换酒等;有供人们走亲访友被当作纪念品和礼品的技艺类非遗产品有亳州核雕、木雕艺术品等;还有可供人们观摩体验的产品有亳州红陶制作技艺、李氏打铁技艺、亳州笙制作技艺(冷家)等。 这些产品都深受广大游客和居民喜爱。
让被调查者对技艺类非遗产品九个特性的吸引程度进行排序。 结果表明,人们购买技艺类非遗产品的首要吸引因素是其美学艺术性, 其选择人群占总调研人数的25.6%;其次是独特的制作工艺、悠久的历史、深刻的文化内涵及收藏纪念价值,分别占到总调研人数的19.8%、17.5%、14.0%和10.5%;地域民族性、经济性、知名度、创新性的选择人群位列其后,分别占4.5%、3.5%、3.5%、1.5%。 整体来说,人们对技艺类非遗产品的消费较为理性, 往往会考虑其特性后再选择购买。
技艺类非遗产品的开发要根据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针对于传统饮食制作工艺,可物化为方便直接出售的地方特色饮食菜品和酒水饮料,这些特色食品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和接纳度, 往往成为老字号和著名品牌。 传统民间工艺、器物制作、锻造工艺其制作过程本身就有较强的观赏性, 制成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 也有艺术收藏价值和环境装饰功能。
要充分了解这些技艺类非遗项目的起源、 操作流程和文化内涵等形式,要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使资源整合,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 在保护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开发模式, 加强科技与非遗的融合。 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复原传统手工技艺,赋予非遗文化以生命力,再现文化的魅力。 非遗手工艺可通过实现智能设计、智能制造、 智能包装来提高传统手工技艺类产品的现代化生产水平,既保留手工趣味,又提高生产效率。
亳州的传统饮食制作工艺以食物制作为重要技艺资源,民以食为天,在展现技艺的同时,也可以宣传与之相关的美食文化。 在保证自身地域特点的基础上,各利益相关者(政府、传承人、经营开发产品者、游客、居民)进行良性开发与互动,利用新型网络媒介,创建营销号,拍摄有宣传效果的视频作品发布于各类自媒体平台,进一步丰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保护和利用路径, 使亳州技艺类非遗传承保护健康持续发展,对现代经济、文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传统手工艺以亲手制作为灵魂, 手作是其根本特征。 观摩与亲身体验是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直接的认知方式。 挖掘传统手工艺特色,融合知识性、趣味性,注入实践体验元素,可以让人们在手工制作中感受传统工艺魅力。 创新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展览内容与形式, 可以获得更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比如一些民间工艺、器物的制作等,群众可以亲自参与其设计与美化, 让人民群众赏析生活艺术的同时把艺术的生活带回家。
技艺类非遗产品开发要明确开发思路, 重视挖掘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出具有纪念意义、使用价值及观赏价值的文化产品。 可以先开发生产基础好的产品,突出重点产品;对于小规模投资、回收年限短、回报率高的旅游产品可先安排开发生产,其他技艺类非遗产品可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从而加快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步伐。
在非遗保护领域,高校、企业、社会、政府等部门要加强对非遗人才的培养。 急需抢救的非遗项目可向外引入高素质人才学习。 在社会企业、政府和院校之间可实行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 对于非遗传承人更应该建立专向档案, 对于一些生活困难或者无经济收入来源的传承人, 更是要通过不同方式不同途径给予资助, 保障这些非遗传承人能够有基本生活需求,以便更好地保护非遗项目。 积极资助传承人的授徒或者教育培训活动, 让传承人积极参与到各类非遗的交流探讨活动中去。 积极在各个学校开展对非遗知识的传播和设置相应的课程,口传心授,加强文化、旅游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对非遗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专业型非遗人才。
亳州市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自身的职能,大力宣传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激发人民群众参加非遗保护的积极性; 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通过各种方式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如举办技艺类非遗展演、文化节等;其次,健全亳州市技艺类非遗产品的经营管理制度, 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与力度,持续扩大亳州市技艺类非遗的知名度,打造专业品牌,比如保护支持一些“老字号”饮食类产品;最后,要建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财政投入与保障机制, 并将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扶持相关的宣传和推广资金,让更多的人了解技艺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