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楠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诊断需要通过组织学检查,如穿刺或切片活检,但这些检查存在创伤性、并发症和误诊等问题[1-2]。目前研究致力于开发新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如利用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3-5]。该技术可提高前列腺结构的清晰度和分辨率,使医生更加准确地定位前列腺癌病灶的位置,但其仍存在取样困难、诊断率低、易错过癌前病变等不足[6]。研究表明,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较好,其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甲基酰基辅酶A 消旋酶(methylacyl-CoA racemase,AMACR)、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recombinant plasminogen activator urokinase receptor,uPAR)均为临床常见前列腺癌诊断特异性分子生物学标志物[7-8]。因此本研究通过选取杭州市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17 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3 年1 月杭州市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17 例临床资料。年龄35~70(54.14±12.24)岁,根据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分为前列腺良性增生组43 例、前列腺癌组74 例。另选取年龄匹配的同期行体检并连续3 年以上均没有PSA 增高者60 例为健康对照组,年龄33~70(53.85±12.44)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审批号:IRB-[2023]030 号。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不低于30 岁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且均接受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检查;(2)患者均行前列腺手术治疗,具备明确术后病理诊断;(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者;(2)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神志异常者;(3)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4)凝血异常或穿刺禁忌证者;(5)合并泌尿系统疾病或其他前列腺疾病等;(6)伴免疫系统疾病者。
1.3 方 法 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利用西门子Verio3.0T MRI 多参数磁共振仪进行检查,并对怀疑区域进行标注。穿刺时嘱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首先在横断面匹配MRI 图像与超声图像的精囊最大截面,然后切换超声矢状面图像,找到尿道内口,与MRI 图像(T2WI)序列矢状位尿道内口图像相匹配,进行靶向穿刺。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在清晨空腹时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约3 mL,以3000 r/min 的转速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清,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PSA、AMACR、uPAR 进行检测。
1.4 观察指标 (1)入院后均行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前列腺穿刺活检,取适量活检组织行病理检查。(2)比较各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PSA、AMACR、uPAR)差异。(3)通过对ROC 曲线分析PSA、AMACR、uPAR 水平诊断前列腺癌最佳阈值,进行阳性阴性划分,在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PSA、AMACR、uPAR 水平与联合数据检测结果来比较诊断前列腺癌敏感性、准确性,并通过Kappa 值分析其与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的一致性。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秩和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分别行独立样本t 检验,通过ROC曲线分析最佳阈值,使用Kappa 检验两种方法检查一致性,取值为0~1,两者一致性较好(Kappa 值≥0.75),两者一致性一般(0.4≤Kappa 值<0.75),两者一致性较差(Kappa 值<0.4)。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生物学标志物水平比较 各组生物学标志物PSA、AMACR、uPAR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的PSA、AMACR、uPAR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前列腺癌组PSA、AMACR、uPAR 水平较前列腺良性增生组更高(P<0.05)。见表1。
组别健康对照组前列腺良性增生组前列腺癌组F 值P 值例数60 43 74 PSA(ng/mL)4.20±1.27 9.11±2.965a 14.73±4.26ab 182.253<0.001 AMACR(ng/μL)19.97±4.58 22.99±6.67a 33.12±8.21ab 68.519<0.001 uPAR(ng/mL)1.92±0.53 2.50±0.74a 3.68±1.13ab 53.595<0.001
2.2 PSA、AMACR、uPAR 水平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ROC 曲线显示,PSA、AMACR、uPAR 水平诊断前列腺癌最佳阈值分别为14.865 ng/mL、32.355 ng/μL、3.86 ng/mL(见图1),以PSA 水平≥14.865 ng/mL 或AMACR 水平≥32.355ng/μL 或uPAR 水平≥3.86ng/mL视为前列腺癌,反之为前列腺良性增生。
图1 PSA、AMACR、uPAR 水平诊断前列腺癌的ROC 曲线图
2.3 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诊断前列腺癌价值 以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71.62%(53/74),特异性为100.00%(43/43);PSA 水平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50.0%(37/74),特异性为97.67%(42/43);AMACR水平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51.35%(38/74),特异性为95.35%(41/43);uPAR 水平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48.65%(36/74),特异性为97.67%(42/43);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1.08%(60/74),特异性为95.35%(41/43);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9.19%(66/74),特异性为95.35%(41/43)。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PSA 水平、AMACR 水平、uPAR 水平、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联合、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诊断前列腺癌与术后病理检查相比,Kappa 值分别为0.650、0.406、0.401、0.392、0.722、0.821。
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漏检率明显低于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P<0.05)。见表2-3。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较高[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死因,仅次于肺癌[10]。随着我国老龄化水平越来越高,前列腺癌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由于有一部分隐匿型前列腺癌早期临床上不易被发现。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已经处于癌症中晚期,有些患者甚至出现远处转移等现象。失去治疗机会,预后相对较差[11]。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变得尤其重要。
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是一种前列腺癌诊断的新技术。该技术将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成像两种不同的成像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更加精确地指导前列腺癌病灶的检测和取样[12]。PSA 是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但其鉴别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有局限性,AMACR 是P504S 基因编码蛋白,其在前列腺癌前病变中具有不同程度表达,且极低表达于正常前列腺中,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有效指标;uPAR 是糖基化表面膜蛋白,可以溶解性uPAR形式脱落至血液中,其水平随肿瘤进展而升高[13]。本研究结果发现,各组PSA、AMACR、uPAR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PSA、AMACR、uPAR 水平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也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的差异。因此,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和健康人群的PSA、AMACR 和uPAR 水平差异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应尽量结合其他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前列腺疾病风险。
检查方式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前列腺癌非前列腺癌PSA前列腺癌非前列腺癌AMACR前列腺癌非前列腺癌uPAR前列腺癌非前列腺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联合前列腺癌非前列腺癌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前列腺癌非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术后病理结果合计非前列腺癌53 21 0 43 53 64 37 37 1 42 38 79 38 36 2 41 40 77 36 38 1 42 37 80 60 14 2 41 62 55 66 8 2 41 68 49
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PSA 水平、AMACR 水平、uPAR 水平、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联合、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联合诊断前列腺癌与术后病理检查相比,Kappa 值分别为 0.650、0.406、0.401、0.392、0.722、0.826,且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漏检率明显低于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提示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更高。分析认为,传统的盲目穿刺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超声融合成像可以清晰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病变位置、大小等信息,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可以将穿刺针精准地引入到微小的前列腺癌病灶内,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病灶。PSA、AMACR 和uPAR 参数都与前列腺癌密切相关,特异性较高,敏感性强,能够有效地识别前列腺癌。联合检查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漏诊率,提高诊断率。
综上所述,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生物学标志物诊断前列腺癌均具有一定实用价值,二者联合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前列腺癌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