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鸿琳
谈到“静悄悄”和“乱糟糟”的课堂,可能会被人认为有贴标签的嫌疑,我也并不否认在一些特定人群中“一言堂”或“大撒把”也能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因此也很难进行概念界定,想用下面几个特征帮助大家判断。
比如:课堂中只看到教师精彩的语言和饱满的情绪,却很少听到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真实反应。比如:课堂中教师提问多是由某个学生或某几个学生进行回答,通过他们的反馈,教师才能顺利推动学习进程。比如:课堂中有讨论活动,但探讨的问题很容易得到答案,教师给予的讨论时间很短,往往一两分钟就会结束讨论,因此很少看到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广泛或深入的讨论。比如:课堂中学生虽然发言的机会较多,但多为只言片语,很少能由学生群体主动形成完整或有逻辑的认识。比如:课堂中学生虽然有机会进行实验,但实验过程中学生更多地关注实验工具,而非研究的主题。比如:课堂中确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互动结束的标准是得到教师心中满意的答案,而非研究问题的本身……
这些现象都指向一个问题“课堂中是否发生了真互动,出现了真生成”。其实“互动”与“生成”是具有鲜明的因果关系,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想真的与学生互动,将他们看作与我们相同水平的学习者,真心期待每个个体对问题的真实看法,不惧正误,而非将他们的思维看作一张“白纸”,任凭我们挥洒泼墨。
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学活动真有效,互动真发生,生成真有用呢?我想从自己和其他有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抽取一些要素,希望能对有志于让课堂发生真实变化的教师起到点滴作用。
第一要素:不惧“失败”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讲,必须要走出一个误区。千万不要认为课堂一定是一帆风顺的,不要认为自己的每一个预设都会产生必然的生成,不要认为自己安排的每个环节都会按部就班的出现。
以我自己为例,在2009年参加全国赛课准备阶段将《打电话》一课上了78遍,遇到了天津市各种不同类型的小学,不同学习习惯的班级,可以说没有一次是将教案设计的活动完美呈现出来的。总会遇到不同的挑战,明明在前几个班很容易回答的问题,但在这个班却听不到相似的回答;明明在前几个班动手操作环节只需要5分钟,但在这个班用了快7分钟还没有相应的结论;明明在前几个班学生很积极,但在这个班学生对活动毫无兴趣,等等。
上面这些情况,是不是我们认为的失败呢?我想这些对我来言都不是失败,而是今天能敢于在任何班级组织真互动最宝贵的经验。
“教师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这句话初听起来很刺耳,但细想起来很有道理。我们都期望遇到一个“好班”,却忘记了“好班”在最开始也是“普通班”,只不过遇到了“好教师”,帮助他们养成了“好习惯”而已。那我们为什么不让每个遇到我们的班级,也变成别人眼中的“好班”呢?虽然“21天养成好习惯”并没有科学依据,但如果我们每一天的常态课中都有目的地组织“真互动”,让学生真动手、真动脑、真动口,是不是也会有机会变成“好班”呢?
第二要素:不要“懒惰”
总有老师问我:如何快速提高学生成绩?我特别能理解老师们爱生如子的心情,但很难给大家一个所谓的“秘诀”。
因为在我眼中教学如治病,往往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任何立竿见影的成功背后一定有我们所不知的牺牲。比如:因为学生计算错误率高,就盲目地加大练习量,而不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比如:考试成绩下滑,就把责任推到学生不认真、不仔细,或是题目命题不科学,而不分析成绩背后的得失;比如:学生不完成作业,就批评不努力,或是家长不配合,而不探求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外界干扰因素,等等。
其实,这些现象背后是“懒惰”心理在作祟,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变相的“功利”心理。这种“功利”心理源于急躁,源于压力,越是如此,越需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审视教学。不要“归因”,但要“追因”,因为“归因”只会找到终点,“追因”让我们思考改变。
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总不在“点”上。如果是群体现象,我们可以分析问题本身是否过于开放,不利于学生聚焦核心,那么就需要调整问题表述方式;如果是个体现象,我们可以从问题的接收、理解、表达三个阶段分析学生回答问题不在“点”上的原因,再进行对应指导,等等。而不是用一句“他们回答不在‘点上”作为评价结论。
第三要素:不要“固化”
随着做教师时间越久,我们的思维往往越容易“固化”,喜欢用固定的模式对待每天的工作,特别是对“说服教育”的效果有着天然的认同感,每每遇到困难,首先就会想到说服教育,而当说服教育无效时,就会束手无策。
比如:学生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如果不用说服教育,能让学生们养成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吗?答案是肯定的,有许多其他方法也能让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方法一:团队型。教师往往会在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回答问题评价,通过集中荣誉感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方法二:奖励型。多见于小学低年级,教师会及时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贴纸”“印章”或其他可见奖励,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方法三:游戏型。多见于公开课,教师会将问题解答包装成简单的游戏,从而利用学生对游戏的热爱激发回答问题的热情。方法四:采访型。这也是我自己最常采用的课堂问答形式,我习惯于提出问题后观察学生的神态,根据问题的难度与实际的需要随机对学生进行采访式问答。在这一过程中允许学生表達不出来,允许学生表达不准确、不完整,因为我相信当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可能需要回答问题时,才有可能真正地思考,才有可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见解。
当然对上面几种方法的使用,我们也不能固化,需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使用,甚至是融合使用。唯有一个原则:让每个人都在思考。
第四要素:不要“偏心”
这种现象多出现于班级中有明显“优生”占位的现象,教师已经习惯于根据他们的回答判断教学实际效果,但这样的成功,是虚假的,更是有害的。
在讲《田忌赛马》一课时,思维快的学生可能马上就能找到田忌转败为胜的策略,如果让他们立即讲解能快速完成教学任务,但作为听众的大多数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否达到相同的深度?答案是不确定的。所以才会有“少部分人有了策略,我的等待;大部分人有了策略,同桌同学的交流;某个人讲解策略之后,所有人思考是不是唯一获胜策略”这一过程。
教学要等,教师要学会等,等更多的人跟上来,这不是“齐步走”,而是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差异。所以才会在这节课看到不同学生独特的思维。
第五要素:不要“贪心”
相比于“偏心”,“贪心”更多地出现于我们教学处于顺境之时,总是期待学生的表现再好一点,思维再深一点,回答再精一点,也就是这一点一点,让学生的热情慢慢熄灭。
所以课堂上学生最怕听到老师说“为什么”,请大家相信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并不是让所有人喜欢的对话方式,往往会产生负效应。
这就需要我们把握一个度,这个度是什么?就是教学目标,或者说是这个互动环节的目标是否达成。以我为例,对每个互动环节一般会提前思考学生可能达到的三种效果,第一是少部分学生先行达到的效果,原则上不期待;第二是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的效果,可以推进教学;第三是大部分学生没有达到的效果,需要调整教学。
第六要素:要有“核心”
这一点对“乱糟糟”的课堂互动更为重要,课堂互动之乱一方面源于活动组织,另一方面源自问题没有核心,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同一种水平,进行横向扩张。在我看来,一节课应该始终围绕一个核心进行不断深入,才能激发不同思维水平学生对问题的尝试和思考。
比如:《不规则图形面积估测》一课就是围绕如何对同一个不规则图形面积测量,使它不断精确的过程。以“还能更精确吗?”作为互动交流的核心问题,让两次估测活动的思维产品不断深化。
当然上面的六个要素,仅是我的经验之谈,虽然不是妙手回春的良药,但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
(侯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