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对话教学策略

2023-11-29 07:05许维维浙江省余姚市姚江小学
英语学习 2023年11期
关键词:陈设语篇房间

许维维 浙江省余姚市姚江小学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意义

1.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一课程理念,要求英语教师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教育部,2022)。

英语学习活动观(以下简称“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以语篇为依托,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促进语言、文化、思维融合发展的活动,以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以及多种学习策略,获取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涵养内在精神,指向知行合一(王蔷,2022)。活动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活动设计、评价实施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2.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现状

对话是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常见语篇类型。然而,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教师只关注学生对对话文本内容的理解,忽视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讨,或者以贴标签式的活动灌输主题意义,未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活动设计只关注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缺乏引发深度学习的融合设计等。而活动观为小学英语对话类语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

要解决上述对话教学的问题,教师应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确定探究方向,规划对话教学的主线;应以语篇为依托,创设主题情境,提升对话教学的意义;应以活动为载体,设计进阶活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A Let’s talk板块的对话教学为例,分别从主题、语篇、活动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基于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

1.以主题为引领,建构探究主线

(1)提炼大小主题,确定探究方向

基于活动观的学习应从探究主题开始。教师应从单元整体解读主题,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价值内涵,提炼出主题意义。本单元的四个主要语篇的情境依次为:Zhang Peng的卧室、Zhang Peng家的客厅、Mr Jones的新家、易拉罐的“回家之旅”。上述语篇均围绕“家”这个话题展开,从“介绍家中陈设”“整理和布置房间”“帮助易拉罐‘回家’”三个维度探究“家”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语篇的过程中,对“家”的理解逐步深入,从“我的房间”拓展到“我的家”,感悟家的温馨和家庭生活的美好,并懂得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美好家园;再从“我的小家”拓展到“自然大家”,树立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促发保护自然家园的积极情感和行为。本案例的对话课教学材料选自本单元A部分的Let’s talk板块的对话语篇。该语篇通过主人Zhang Peng与访客Sarah、Mike的对话呈现了Zhang Peng整洁、温馨的卧室陈设。学生可以通过对话内容从侧面了解房间主人的幸福生活。因此,教师将本课时的主题设定为“a nice room”,并尝试进一步引导学生从“a nice room”出发,探究“nice life”的具体表现和本质特征。单元教学内容和主题意义的具体分析如图1所示。

图1.单元教学内容与主题意义分析

(2)解读主题意义,规划探究路径

教师在设计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活动时,要使主题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教学的主线;还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态度相结合,规划“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的探究路径。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Zhang Peng’s nice room”的具象表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和情感来分析、推理、判断“a nice room”背后传递的意义,在充分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nice room,nice home”的主题认知,产生“like my room, like my home”的情感共鸣。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活动要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迁移运用在最后的探究活动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本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a nice room”的概念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打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房间。

(3)整合主题资源,丰盈探究内涵

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主题补充其他教学材料,拓展主题的深度与广度,丰盈探究的内涵。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尝试将主题和学生的认知相联结,为主题探究提供更加丰富、真实的语言资源和素材。本案例中,教师将教材前四个单元的相关主题融入本课时的主题探究中。教师结合Unit 1 What’s he like?的主题,引导学生观察Zhang Peng的房间陈设,推测他的个性特点;结合Unit 2 My week的主题,引导学生从房间陈设设想他的日常生活;结合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和Unit 4 What can you do?的主题,引导学生从房间陈设发现他的爱好与技能等。以上探究内容都是围绕“房间陈设”展开,极大提高了主题相关语言知识的复现率,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同时,主题探究的内容由物及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透过事物表象探究其本质。这样的主题活动也使主人公Zhang Peng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不仅拉近了语篇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2.以语篇为依托,推动教学进程

(1)基于语篇情境,铺设教学前情

教师应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起始阶段通过预热活动创设主题情境,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主题之间建立联系,发现认知差距,形成学习期待。

“家”是小学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学生在四年级的学习中,曾初步接触过这一主题,学习内容主要涉及家中不同房间的物品陈设及其英文名称以及对房间功能的简单描述。本单元进一步充实和延伸了“家”的主题,单元语篇内容围绕家中不同房间的陈设与物品的摆放展开,并以房间陈设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房间陈设与房间主人的个性、爱好乃至家庭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思路为“承旧启新”,即从学生对主题的原有认知和经验入手,引入新的内容。

基于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的具体活动设计如下: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Welcome to My House”,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活主题语境,预热主题;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说出有关“house”的词汇,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取已知;然后,教师呈现学生曾经学习过的四年级上册教材Unit 4的主情景图,请学生介绍他们曾经“参观过”的Amy和Zip的家,简单描述房间物品陈设和家庭活动。这个活动后,教师自然地引入本课的主题:“Today we’ll visit Zhang Peng’s home with Sarah and Mike.What’s his home like? Let’s go and see!”

(2)基于语篇内容,把握教学脉络

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充分认识到语篇在传递文化内涵、引领价值取向、促进思维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课的对话语篇围绕主题“a nice room”,主要涉及三部分内容:一是对房间的初印象,整个对话由Sarah对Zhang Peng房间的整体评价“Your room is really nice!”而引发,这句话在对话中起到统领作用;二是对房间内物品陈设的描述,在对话过程中,Mike说的两句话“There is a big bed.”和“There is a nice photo, too.”支撑了Sarah的观点;三是对房间内活动的描述,对话结尾处,Zhang Peng招呼Sarah和Mike一起玩电脑,从侧面反映出房间陈设与Zhang Peng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设置了“对房间的初印象”“房间的物品陈设” “房间的整理和使用”“如何使房间整洁美好”四个话题,引导学生从描述“a nice room”的外在显性特征(nice things in the room)到思考其本质内涵(nice life in the room),再到知行合一,逐步推进主题意义的探究。教师根据主题探究进程设计了包含四个问题的问题链以串联整个教学过程(见图2)。问题链的设计增强了教学各阶段之间的关联,同时为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教师围绕着问题循序渐进开展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使语言学习与文化、思维、情感的发展融为一体。

图2.问题链设置

(3)基于语篇类型,提升教学价值

该对话作为特定情境内的语篇,展示了人们生活中的交际文化与交际礼仪,对学生起到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对话发生在Zhang Peng的房间里,前来参观的客人Sarah和Mike礼貌、得体地与主人Zhang Peng展开了对话交际。Sarah以称赞房间开启对话,Mike以欣赏房间的物品陈设来承接对话,而Zhang Peng作为房间的主人则积极回应客人的夸赞,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并邀请他们一起参与他的生活。因此,教师设计了“沉浸式”的角色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学习语言文化,关注对话的交际策略,形成得体的交际意识。例如,在整体感知对话环节,教师播放完对话视频后呈现课文插图,组织学生讨论对Zhang Peng房间的初印象,意图让学生感知夸赞是开启对话的有效方式。师生对话片段如下:

T: What’s Zhang Peng’s room like?

S1: It’s small.

T: OK.Well, it’s small...(教师略显尴尬,导致对话无法进行下去)

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Sarah的交际策略。

T: What does Sarah say?

S3: She says, “Your room is really nice!”

T: Yes.If you’re in Zhang Peng’s room, what will you say?

S1: Zhang Peng, your room is really cozy.

S2: Your room is really clean and tidy.I like it!

S3: ...

T: That’s very kind of you.Giving a compliment is a good way to start a conversation.

“沉浸式”的角色体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话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对话语篇的文化内涵,进而学会正确、有礼貌地使用语言,使交际更加真实、得体。

3.以活动为载体,培养核心素养

(1)设计活动层次,促进协同发展

在基于活动观的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确保活动体现关联性、进阶性和综合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协同发展。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生能用“There is a / an...”句型描述房间内的物品,并简单描述物品的特点和位置,如“There is a bed.It’s big.”“There is a bed near the window.”等;二是学生能根据房间内的陈设,推测主人的家庭生活,并给出合理建议,倡导美好的生活方式;三是学生能在生活场景中与同伴得体地谈论房间内的陈设及其特点和位置,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教学目标与语篇情境,教师设计了“一境三层”式的教学活动,即以“Zhang Peng’s nice room”为唯一的教学情境,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活动,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如图3所示。

图3.“一境三层”式教学活动设计

以上三个层次的活动各有重点,但又相互关联、逐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的理解,再到超越语篇的问题解决,从而实现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2)凸显活动主体,增强持续动力

活动观强调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从师生活动走向生生活动,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积极开展全员卷入式学习活动,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获取和运用新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和情感支撑。

在本课的热身环节,教师设计了主题词汇头脑风暴游戏,意图复现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学生要在30秒内说出与房间陈设相关的词汇,说得最多的学生胜出。教师先与三个学生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开展游戏。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卷入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沉默”的学生也能被有效激活,扩大了活动的参与度和受益面。

在对话表演环节,教师布置了组内学生合作创编并表演对话的任务。各组学生要共同经历创编对话、分配角色、练习台词、模拟排练、相互评价、表演展示等环节。而且由于是小组活动,学生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还必须时刻关注同伴的行为,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共同解决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由此才能确保活动顺利完成。此外,生生合作还会激发积极的同侪压力,从而会促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完善自我,促使深度学习自然生成。

(3)实施评价活动,注重素养表现

教师应秉持“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理念,将评价活动镶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基于本课教学目标,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设计不同的评价活动,使评价成为教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监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直接信息,由此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在本课中,教师在整体感知对话阶段设计了“Listen and tick”的活动(教学课件见图4),意图通过此活动评价学生能否听懂对话内容大意;在深入学习对话阶段,教师设计了的“Look and say”活动(教学课件见图5),让学生观察图片,模仿例句运用目标句型造句,意图通过此活动评价学生否掌握了目标句型的结构以及是否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准确描述。

图4 .“Listen and tick”活动教学课件(原图)

图5.“Look and say”活动教学课件(原图)

制定与评价活动相匹配的评价标准是落实评价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应在成果展示活动前先设定明确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参照评价标准完成活动,提升活动效果。如在朗读对话的活动中,教师设置了朗读评价的三个维度(准确、流利、富有感情),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朗读对话内容,根据评价标准相互评价彼此的朗读情况;再如在对话创编活动“Talk about your rooms”中,教师根据不同的对话角色设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学课件见图6)。迁移创新类活动的标价标准不应局限于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评价,更应关注学生在语用活动中呈现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交际策略等综合素养,真正落实学科育人的理念。

图6.“Talk about your rooms”活动教学课件(原图)

结语

主题、语篇和活动是实践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对话教学的关键要素,本文以一节小学英语对话课为例,展示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与实施教学的具体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对话教学固有模式下的典型问题,能拓宽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并有助于形成结构化的教学体系,为教学注入新活力。同时,基于活动观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富有生命力的场域,能引导学生走向知行合一。

猜你喜欢
陈设语篇房间
Chapter 4 Merrick's first home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房间
嘉庆时期味馀书室的功能与陈设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简述罗布林卡格桑颇章陈设幢幡的保护与修复
流光恬语 软装陈设
锁在房间里的云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